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十七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17-0087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七面,倒数第三行看起:
「复有无量光音天王。所谓可爱乐光明天王」,昨天讲到这个地方,今天我们接着看第二尊:
【清净妙光天王。】
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智慧光明是从自己真心本性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们每一个众生,在理上讲,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可是在事上说,凡夫在迷,诸佛菩萨他们在悟。迷的时候心思昏昧,自性的智慧、光明、德能都不能够现前,造成愚闇,愚痴、昏闇,因此思想见解、行为完全失控,跟自性的性德完全相违背,把我们的智慧变成了烦恼,把我们的德能变成了业障,无尽的福德变成了灾难,这种变化可以说都在一念之间。天王名号里面告诉我们,『清净妙光』,清净心能现,妙光明是所现,这里面的含义无限的深广,也教导我们修行清净是纲领。《无量寿经》的经题有「清净平等觉」,给我们提出三个修学纲领。我们也都知道,也都很想修学,为什么清净心不能现前?清净就觉悟,不清净就迷惑了。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理跟事都非常重要,我们有许多同修理上明白,事上放不下,所以清净心不能现前。是不是理上真的明白?实在说不见得;理上如果真的明白,事上没有放不下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在事上做不到,决定是理上没有透彻。你所学的似是而非,说你不明白,你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满像那么回事情,说你明白了,尽干些糊涂事,这种情形我们自己要反省、要检点。
怎样用功?还是要在教理上下功夫。我们没有真正放下,也就是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并没有了解。在讲席当中,跟诸位报告了很多次,佛法的修学确确实实是知难行易。放下,跟诸位说,是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放不下?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要放下。你要想真搞清楚、搞明白,可不是那么容易事情,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的示现就能体会到,他老人家一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么长的时间都在教导,可见得知难。怎么说行易?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许许多多佛陀当时的学生,来听佛讲经说法,佛这部经还没有讲完,他已经证果、他已经开悟,可见得行不难,知难!凡是我们做不到的,我们要求知,真正知道一定很容易去做到,所谓破迷开悟,一念之间而已,哪有难处?这是我们深深要反省的。
一念清净一切都清净,那才是真清净,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清净,外面环境还没有清净,这个清净是假的,决定不是真实的。如果讲真的清净,那是一切都清净,所谓是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你的境界就清净;境界从我们现前居住的地方,一直延伸到虚空法界,无一不清净,你才真正证得清净。清净之后,所起的作用「妙光」,你的信心是妙光,你的愿心是妙光、你的言语生活、处事待人,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妙光显发,这就是所谓你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你不再生烦恼了。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修学有了成就,得受用,得到真实的受用。这种受用,我们在本经里面所看到,诸佛如来有,诸大菩萨有,声闻、缘觉以下,这个境界就没有了。也许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一点,声闻、缘觉都没有,我们凡夫怎么可能有?这个话,我们在开经头几次就跟诸位报告过,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记得?《华严经》的当机是法身大士,我们不是法身大士,有资格来听这个经吗?有资格来学习这个法门吗?佛在经上说,除法身大士之外,还有一类根性行,大心凡夫。我们是凡夫,只要你发大心,行!你也是华严会上的当机者。可见得心量一定要大,小心量是没有办法修学大法的,大心量就是大乘根性,大心量就是圆顿根性,我们的心量不拓开怎么行?心量怎样拓开?我们常说,念念想众生,不要想自己。想哪些众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们心量才能拓开,才能够恢复。心量,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原本都是包虚空,所谓「心包虚空,量周沙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一切众生本来心量如是,只要把心量拓开,就是华严会上的当机者,这些修行的原理原则、纲领条目,我们不会感到困难。人有一念私心就被污染,决定没有自己的私心,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清净心不难现前;清净心现前之后,你过的生活就是高度智慧的生活,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下面一尊:
【能自在音天王。】
这十位菩萨的名号都显示菩萨的德行,而且名号先后都有连带的关系,就好像盖房子一样,第一层盖好才有第二层,第二层依第一层而起的。『能自在音天王』,是依清净妙光而「能」,如果心不清净,他的「音」就不自在。「自在音」是表说法自在,就是佛经上讲「成就四无碍辩才」,说法自在才能普度众生,你才能有这个能力。由此可知,都是自己的德能成就、性德现前,才有殊胜的智慧能力,帮助自己契入佛的境界,帮助一切众生信解行证无上的妙法。我们四众同修也都有这个愿望,虽有这个愿望,愿望要不能落实,这个愿望是空的。如何落实?一定要认真修行。《无量寿经》好!古德所谓《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跟《华严经》没有两样;《华严经》是细说,《无量寿经》是抓住纲领,经题是总纲领。怎么样才真正修行?要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念念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行行与清净平等觉相应,所以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都要与这个相应;这是性德,唯有相应才得自在。你想想为什么相应得自在?心清净,转烦恼成菩提,烦恼消除,智慧就现前;心地清净,转生死为涅槃。所以清净心、平等心就转境界,法相宗所说的「转八识成四智」,我们一般人常讲「超凡入圣」,要不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怎么能成功?
「修行」两个字,我们要认识清楚这两个字怎么讲法。如果我们违背清净平等觉就错了,就是迷惑、就是颠倒,思想见解叫邪知邪见;与这个纲领相应,这是正确的,正知正见,佛之知见;不但是正知正见,佛知佛见。所以经典是我们现前修行的标准,一定要依靠这个标准,与这个标准相违背的,赶紧修正过来。尤其是从事上下手,诸位要知道,理事不二,初学的人从理上下手,事上做不到,一点用处都没有,你的境界转不过来;一定要在事上下手,才能克服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要真的去克服。功夫能够持久,你就生欢喜心,三个月是第一个阶段,我们念佛堂第一个阶段过去了。第二个阶段再三个月,第二个阶段突破,你的法喜就现前,经上常讲「法喜充满」;这个名字我们常常念,说起来大家都很熟悉不陌生,你有没有得过法喜?没有。法喜充满,你的精神就饱满,你就能够勇猛精进。
我们在这两段,大梵天王跟光音天王里面看到,他们才是真正得法喜,禅悦就是法喜。也就是说你得到定的那种喜悦,那种欢喜,绝对不是世间任何乐事能够跟它相比的;如果世间还有事能够比禅定还要快乐,那些修禅定的人都不干,学它干什么?禅定里面得到的欢喜、得到的快乐,世间法没得比,所以入到甚深禅定,不想出定,他那是享受。那个享受,虽然佛给我们讲,受不是真的,也是虚妄的,可是色界天人的享受似乎比我们欲界里面要真实得多,这个真实是相对的比较,他要往更上一层来相比,他也不行,但是跟我们相比,他真实多了。这样说来,我们是不是要去修禅?念佛就是修禅,这个话是世尊亲口说的,在《大集经》里面讲,佛说「念佛即是深妙禅」,不是普通的禅定,甚深微妙的大定。所以这个法门你要是契入,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三昧就是禅定;用念佛这个方法得到的禅定,是所有禅定里面最殊胜的、最上的。
这个禅悦、念佛三昧,你们现在还没有得到,正在努力向这个目标精进,有些人走得很近,差不多快得到,再加紧一点就行了,决定不退心;要知道这个机缘非常稀有,因为一得到之后,你就得自在了。这个现象即使得一分,你就有一分的利益,一分的功德现前;这个功德是烦恼轻、智慧长。人烦恼轻,身体也就轻,头脑特别清楚、特别灵活,身体轻安敏捷,你得自在。你一个人得到是自利,你得到之后必定利他,那就跟光音天一样不要说话,你这个样子大家看看,信心就生起来;进念佛堂没多久这人变了,就给一般人增长了信心,这就是化他。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现身说法,不必用言语,我做出来给你看,你还能不相信吗?给你说,说了没做出来,你未必能相信;做出来之后,你亲眼看到,能令一切众生生起信心,这就是菩萨自行化他。所以此地讲「能自在音」,示现表法也是自在音;音是让人领悟,用这个字来做代表。言说能令人领悟,示现也能令人领悟,这种帮助众生的方式在这部经里面讲得非常之多。第四位:
【最胜念智天王。】
大乘佛法,比大乘最殊胜的,是一乘了义的大法,《华严》、《法华》都是一乘了义的大经,它的目的就是求智慧,往后经文里面讲得很多;教给我们: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学菩萨只求智慧,除智慧之外一无所求;戒定慧三无漏学,慧是目的。不但是诸菩萨专求智慧,实在说只要是亲近佛陀,佛陀虽然不在世间,去我们很远,我们今天供养佛陀的形像,展开佛陀的遗教,与当时亲近佛陀没有两样。如果说两样,我们是不是真的向佛陀学习,依教奉行?佛教菩萨唯求智慧,我们今天是不是如是?不但在大乘法里,小乘法里面佛也说唯慧为业,可见得大小乘都不例外,都是在求智慧。一乘了义是追求究竟圆满的智慧,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可是求智慧,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定,慧从哪里来?真实智慧绝非记问之学。我听经听得多,我天天读经读得多,你就有智慧吗?没有。你读得多、听得多、记得多,你也能讲得很多,全是别人的,没有一字一句是自己悟出来的。自己悟出来是智慧,依照别人所说的来讲不是智慧,连儒家都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所以记问是我们初学的时候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它不是目的;目的一定要开智慧、要开悟。
开悟,一定要把开悟的障碍排除,用什么方法来排除障碍?用禅定。为什么一定要用禅定?诸位要了解,智慧是我们自性里面本有的,本来具足的。我们的自性真心是什么样子?佛告诉我们,自性真心是如如不动的,大经里面常讲「自性本定」,你的真心本来是定的。这个定深极了,叫寂定,寂灭定,那是你的真心,那是你的自性。在定中不但分别执着没有,连妄想也没有,所以这个心是圆满的,真正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界限,这是真心的样子。这个经往后会讲得很多,也会讲得很详细,这是《华严经》的好处。我们现在把真心失掉,怎么失掉?动了念头,起了分别、起了执着。佛在经上有个比喻,把我们的真心本性比喻作大海,既深又广,把我们妄想、分别、执着这些念头,比喻作海里面起的一个水泡;这个水泡是依海生起,不能离开海,离开海它就没有了。于是这些愚昧的凡夫,执着水泡是自己的真心,那水泡是什么?就是起心动念,叫妄心,把妄心认作真心;真心哪里去?真心忘得一干二净。佛给我们说,我们也听不懂,纵然能够听明白也不相信,还是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当作是自己的真心,这桩事情,世尊在《楞严经》上讲得清楚、讲得很多。这就是迷失了自性,把妄想当作自己的真心,这错了,所以我们的智慧德能统统不能够现前,全都失掉了。这个失掉,不是真的失掉;心性是真的,心性里面所有的智慧德能也是真的,真的怎么会失掉?会失掉就不是真的。并没有失掉,这个失是迷失,是你迷了它不起作用,就好比失掉了。所以诸佛如来为什么对一切众生这样尊敬?佛看众生智慧德能跟自己无二无别,只是他现在迷了,什么时候破迷开悟了,跟诸佛如来没两样,所以对一切众生,即使对阿鼻地狱众生,佛都是用平等心看待,决定不敢轻视。为什么?他是佛,他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只是现在一念迷而已,他有智慧德能,智慧德能不起作用。于是佛教化众生目的在哪里?恢复自己性德而已;佛没有东西教别人,只是教一切众生恢复你自己的真心本性。要怎样恢复?修定,定是佛家修行的总枢纽、总纲领;定中就没有分别执着,你还有一念分别执着,你就不能得定。所以戒是方便法、是手段,戒帮助你得定。戒里面最重要的精神是什么?放下、舍。你要不能放下、不能舍,障碍你入定。
大家到念佛堂来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甚深禅定;那是因为虽然身在念佛堂念佛,心里面还有一些忧虑牵挂的事情没有放下,所以你念佛不能得一心不乱,不能得功夫成片。你要知道障碍在哪里?你没有真放下。所以真正懂得用功的人,他很会掌握机会,平常家务事情是多,是很不容易放下,今天有机会进念佛堂,我在念佛堂念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我彻底放下,无论家里有什么事情不闻不问,决定不放在心上,我好好老老实实念一个小时,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因为你这一个小时叫老实念。念佛期间当中想一桩事情,那就打闲岔,就把你的功夫全部都破坏;想一桩事情就破坏了,想很多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功夫可言?
过去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台中莲社打佛七,李老师在佛七当中讲开示;佛七里面的开示都是警策、勉励大家的话,言语不多,非常有力量。他举一个例子,教人念佛的时候,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说假如你在此地念佛,你念佛是求一心不乱,是求功夫成片,忽然有一个人来跟你说:你家的房子失火、烧掉了;这个时候你心动不动?你一动,功夫破坏了。这个时候你真是念佛人,如如不动,烧随它烧去!你在这个地方专求一心,你功夫才能成就。天大的事情也不闻不问,我进念佛堂;你要这样念的时候,你的功夫才能得力。确确实实,你在这里念一个小时好、两个小时好,念一天也好、念两天也好,决定要一念不生,万缘放下,功夫才得力,你才会真正有成就,你念得才会有法喜充满。念佛如是,任何一个行门都不例外。研教也需要全心全力投入,也需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才能懂如来所说的真实义。如果你研教还打妄想,怎么会懂得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要用自己真心去领悟,妄想是不相应的。用妄想,怎么能懂如来真实义?要用真心。这个道理是不能不懂的。
『最胜念智』,文字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智慧。这么说起来,对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实在讲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几个人能做到?做不到的时候怎么办?念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也是「最胜念智」,这也是真的不是假的。何以故?本经到最后,归结到阿弥陀佛,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得到究竟圆满,如果不归极乐,《华严》就不圆满,所以「最胜念智」就是这一句六字洪名。六字洪名何以说是最胜念智?我们大家天天都在念,我们智慧没现前,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我们念的跟阿弥陀佛名号不相应,口念弥陀心打妄想。古德教给我们,实在讲最早教导我们是大势至菩萨,夏莲居老居士称之为净宗初祖,很有道理;他确确实实是净宗初祖,专修专弘,一点都不夹杂。这个法门大势至菩萨怎么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把念佛的方法教给我们,简单明了八个字。都摄六根,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放下万缘,眼从色尘那里回来,摄是收回来,眼不看一切色,耳从声尘那里收回来,不听一切声;六根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边上收回来,「都摄六根」,这个时候你的心清净了。净念相继,这个念叫净念,净念是绝不夹杂;念佛还夹杂别的东西在里面,这个念就不是净念。净念是不怀疑、不夹杂,都摄六根就是万缘放下,后面相继,相继这个佛号一句一句不间断,念念不间断,这样念法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而念佛的效果他也说得很明白,也是八个字,「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效果多好。假是假借,不需要借任何方法来帮助,就是这一门深入;自得心开,自自然然你就开悟,心开就是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讲效果。你想想看,这里头多么殊胜。古时候觉明妙行菩萨也告诉我们,念佛最忌讳的是夹杂,所以教给我们「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是念佛的祕诀。我们果然能够掌握到,与这个原则相应,这个念就是「最胜念智」,讲到开智慧,比任何一个方法都来得快速,来得稳当。
佛在这个经上教菩萨一心一意求智慧,我们念佛就是求究竟圆满的智慧,念到功夫成片就得受用。功夫成片,给诸位说,是念佛三昧里功夫浅的,真正功夫成片就算是你已经得念佛三昧。这个功夫成就是什么样子?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之中,决定没有贪恋,也没有瞋恚,你的心接触外面境界是平静的。换句话说,好境界里面你的心平等对待它,没有喜爱、没有贪恋;逆境现前也没有瞋恚、也没有烦恼,你的心用平等心来接触外面境界,这是你功夫成片了。你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不会有任何一桩事放在心上,这叫功夫成片。念佛念到这个境界,跟诸位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随意了。我们寿命还有,业报还没了,我想早一天往生行不行?行!你功夫成就了。寿命纵然到了,我还不想去,我再过几年去行不行?也行!生死自在。到这个时候他不去,不去的理由是什么?没有别的理由,绝不贪图世间的享受富贵,不是贪图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环境比我们好得太多,怎么可能贪图这个世间?不可能。唯一的理由,还有一些众生跟我有缘,我要度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没有度完,时间可以延长一点,你说这个多自在!如果度众生的缘尽了,那就提前去,没有理由再在此地多住一天,没有理由,你的化缘已经尽了。
所以只要功夫成片就生死自在,这个功夫跟诸位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果讲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真难!我们一般人一生当中未必能做到。当然也有能做到,那是根性很利,上上根人行,中下根人做不到。功夫成片是决定可以做到,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看到很多的例子。甚至于在眼前,你们曾经听李木源居士给你们讲,监狱里面的囚犯念佛,时间并不长,他都念到功夫成片。所以他们往生,往生那是受刑,在此地是吊刑,纵然这种方式往生,他还是非常自在,显示出他功夫成片了;他没有这种定功,不行!他真有这个定力,所以吊死,面目如生,跟普通吊死人那个样子完全不相同,一点恐惧都没有,安然的走了。念佛的时间并不算很长,哪里能得不到?
他们为什么能得到,我们为什么得不到?他们被判死刑,没什么念头好想,想也是空想,所以他放得下。我们没有判死刑,还有好多东西可以想,所以放不下。由此可知,判死刑进监牢狱是增上缘,佛法里面讲「逆增上缘」。他要不遭遇到这个事,他这一辈子决定不能往生,会堕三恶道。遇到这个增上缘,哪里晓得从三恶道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对世间人,再造恶的人,我们都不敢轻视他。你说这些犯罪的人,你敢轻视他吗?我们学佛学一辈子,将来未必能往生,人家真的往生作佛了,不可轻视。念佛法门的殊胜自己一定要知道。
念佛念久了,久了就懈怠,这一定的道理。佛家谚语有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就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我们走进念佛堂,如果念佛一年还勉强可以过得去,念佛两年佛就在天边,念佛三年佛化云烟了,你还有什么成就?所以诸佛菩萨在经典里面,常常赞叹「初心可贵」,你能够保持初发心,「成佛有余」,最难就是不容易保持你的初发心,谁能保持初心,谁就决定成就。世出世间法一样的道理,愈久愈懈怠,愈久愈懒散,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为什么经要天天讲?我们是凡夫,三天不听经,烦恼就起现行,就会退转。讲经说法天天劝我们,天天鼓励我们,刚刚想退,听听就把气再提起来了。所以古时候念佛堂的人那真不简单,念佛堂里不讲经,是哪些人?经教里头过来的人,他都明白、都了解,有耐心、有毅力,不会退转,在念佛堂依众靠众。
可是念佛堂的堂主还要天天讲开示,依旧不能够舍弃警策,对念佛的同修给他很大的帮助,劝导他、勉励他、警策他,帮助他精进,帮助他不退转。这是在念佛堂里面,领众出家法师他们的责任,每一个出家人在念佛堂都是要给在家同修做榜样,所以念佛堂里面领众就是自行化他。在末法时期,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大家晓得灾难很多,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严重,唯一自救救人的方法就是老实念佛,除这个方法之外,我们实在再找不到第二个方法;佛家的法门虽然多,其他的方法都用不上力。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晓得今天「最胜念智」就是六字洪名,懂得怎样去念,然后才晓得如何帮助别人念佛。第五尊:
【可爱乐清净妙音天王。】
实在讲这个名号跟前面「最胜念智」,意思非常接近,前面告诉你念佛的理论,这个地方告诉你念佛的方法,『清净妙音』就是六字洪名,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清净心念,把清净心念出来,以自己的清净心启发一切众生的清净心,这就『可爱乐』。这一次我们在澳洲,澳洲是一个大岛,我们环绕弘法,在墨尔本遇到一批大学生,学生当中有不少学佛,澳洲学佛的风气算是不错。但是这些学生当中,所学的宗派法门不一样,念佛的人并不多,有修大乘、有修小乘、有修禅、有修密。学校里面给他们一个小房子做佛学社,学佛的同学都集合在这里头。我说:你们宗派这么多,法门这么杂,你们怎么修法?他们倒很妙,他说:我们在一块共修,统统念阿弥陀佛。我听了很有意思,阿弥陀佛统一所有宗派,统一所有法门,很相应!这是我们没想到的,我这一次到那里看,我看到很欢喜。希望将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够再统一多元文化,各种不同宗教在一起共修,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这是把这个再往上提升一步。
而这一句佛号,很多外国人听了都能生欢喜心,他们不懂这个意思,可是我们在放佛号;现在念佛机很方便,有很多同修念佛机带在身上;居然就有一些外国人听了很有兴趣,很注意的听,然后问我们:这是什么音乐?他们不懂,他以为这是音乐。他说这个音乐能够让人心很平和,不会烦躁,他很喜欢这个音乐;我们也就把念佛机送给他,告诉他跟着念;他们学,学得很认真。告诉他,你只要一直念,一定有好处;什么好处?到时候就知道了。就跟谛闲老和尚教锅漏匠一样,我们也如法炮制,跟他讲念一定有好处,你一直念下去,念到有一天他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往生,他见到佛光注照,见到金色光明;真的能达到,只要他一心称念,不懂没有关系,这是各人善根福德不相同。
我们在在处处,你能够接触到的一些人、一些物,物包括一切动物;我们有真诚的心,清净心、慈悲心,念这句佛号教导一切众生,有感应。我们在布里斯本的小道场,每天早晨大概四点多钟,有两只鸟念阿弥陀佛;我听人家讲是永师教的,不晓得是不是悟永教的?到时候牠就来了,牠就会念阿弥陀佛,连鸟也会念!每天四点钟牠来做早课,牠天天不缺,到时候就来了。我们自己想想,自己要不用功、懈怠,那连鸟都不如!净宗有一个小册子书名叫《物犹如此》,这个小册子里面,大概有几十个例子动物念佛往生,许许多多动物念佛往生,物犹如此,我们看了之后应当要勉励自己。「清净妙音」就是六字洪名。第六尊:
【善思惟音天王。】
在天王里面,名号当中都有音或者有光,显示他们是光音天。『善思惟音』,单单就音上来说,如果你能够善思惟音,就这一门你就能明心见性。音声之体是空寂的,空寂就是自性,自性不是一个实体,不是一个实物,它没有形状,所以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眼看不见,耳也听不到,鼻也不能嗅,舌也不能尝,身体也接触不到。不但如此,我们的意识想都想不到;第六意识功能很大,能缘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实在讲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但是就是缘不到自性。自性是真心,是真如,阿赖耶识缘不到;但是它有,它存在,它无处不在,可是决定不是六根所缘的。声之体,声的性体,我们称它作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善思惟」,你听到这个音声,你去体会这个音声的体性,可是你不能真的去想,你想落在意识里头,想一辈子也想不出来,自性不会现前。所以思惟前面加个善,这个字的意思就妙了。你思惟得不到,不思惟也得不到,那怎么办?善思惟,这个话很难懂,就是宗门讲「疑情」,小疑有小悟,大疑就大悟,你不疑你就不会开悟;疑不是怀疑,叫疑情,疑情就是此地讲的善思惟。
确实有这一念,这一念决不落在意识里,这叫善;落在意识里就不善。宗门叫参禅,教下叫参学,什么叫参?几个人能懂得?「参」是离心意识才叫参,用心意识就不叫参。心意识是什么?八识五十一心所。你能够离八识五十一心所,那你用的是什么?四智菩提。你用四智菩提叫参,所以他能开悟,参禅能开悟,参学也能开悟;参学叫大开圆解,参禅叫明心见性。我们念佛也要离心意识念,你能够离心意识念,高明,你这叫理念;念佛有事念、有理念,你不是事念,你是理念。你念到功夫成就叫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就是明心见性,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不在同居土,不在有余土。怎么离法?这个就难了,我们无始劫以来,统统用心意识已经用成习惯。我们要了解心意识的样子是什么?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着,第八识是妄想;换句话说,离心意识就是不用分别、不用执着、不用妄想。你离妄想分别执着,你用的是真心,这就行了。
可是这个事情,实际上我们要做依旧是有困难,佛知道末法众生,佛了解得太清楚,晓得我们业障烦恼非常严重,所以教我们就用妄想分别执着来念佛,这叫带业往生。《弥陀经》上教导我们执持名号,执就是执着,教你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不要再执着,执着名号。我们要想一切不执着,很难!用一个方法,用一个执着放下其他一切执着,这个方法好用,对我们来讲我们可以做得到。我们就执持名号、分别名号,打妄想统统是阿弥陀佛,不打别的妄想,全打阿弥陀佛的妄想,行!这样搞成功了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这个倒不要紧,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管是哪一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了不起。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下下品往生的人还是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难信之法,十方诸佛剎土里没有这种事,哪有这种说法?西方世界特别,只要往生去都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地位?圆教七地以上。七地以上他们住什么地方?住实报庄严土,初地菩萨就住实报庄严土。西方世界是平等的法界,我们一定要懂,它有四土,四土在一起平等的。在我们这个地方,世尊给我们讲有三辈、有九品,到西方极乐世界三辈九品念头都没有,没有这个分别,没有这个执着,所以那个世界叫平等法界。每个人生到那边去,相貌跟阿弥陀佛一样没有差别,身体体质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皆是紫磨真金色身,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头找不到的。而且这样容易去,不难!难的是你不肯相信,你不肯发愿,不肯老实念,那就没法子;你要是真正相信,真正发愿,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古德跟我们讲,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即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造作极重的罪业都不怕,只要能够忏悔。什么叫忏悔?老实念佛就叫忏悔,你懂得吗?不必再到佛菩萨面前磕头祷告,我做了好多错事,你要原谅我,那你就糟了!为什么?你每想一次又做一次,你就坏了。从今之后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把过去一切过失不再提,这是真忏悔;一心一意只求西方净土,只求见阿弥陀佛,什么罪业都消除了。地狱太苦,太可怜,我们不希望造作罪业的人堕地狱,我们希望他早一天成佛。既然造作极重的罪业,赶快回头,你要不回头决定堕地狱;堕地狱那个苦,你们去念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就知道,受苦时间之长无数劫,实在讲太可怕了。只要你这一口气还没断,你还来得及,你回头还来得及;如果这一口气断了没法子,诸佛菩萨来也帮不上忙,也救不了你。所以要了解,造作极重罪业都不怕,《观无量寿佛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造五逆十恶罪的人临终忏悔,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都能得生,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什么叫「善思惟」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纵然我们不能离心意识,我们今天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放下万缘,这就是善思惟音。第七位:
【普音遍照天王。】
『普』是显示平等,『遍』也是平等的意思,遍,没有一丝毫的遗漏,没有一丝毫的缺失。「普音遍照」,这个名号里面显示出菩萨的心愿,跟诸佛如来的弘愿没有两样,要度尽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名号里面,我们怎样去学习?愿一定要有行去实践你的愿望,愿才不至于落空。我们今天烦恼没断,性德没有现前,我们能力是有限的;能力虽然有限,心愿可以无限,我们一定要发这样的大心大愿,把念佛法门介绍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普音遍照。所以这个名号里面落实那就是流布大法,要流通、要宣布,尽我们的能力去做,一定要有心去做。现在我们利用科技的方法,把我们讲经的现场,利用网络传播到全世界。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有缘,我们有这个心愿已经很久,但是这个心愿到今天还没有办法落实,什么心愿?我们可以利用无线电广播,无线电的广播电台,二十四小时播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很想这样做,无线电台不接受,他说二十四小时就是这么一句话;我们愿意买这个时段,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有佛号播出去,任何地方打开收音机,佛号就不间断。我这个妄想想了很多年,看哪一家电视台的老板是佛教徒,也许他能够觉悟,他知道这是真实功德,给我们一个波段、一个频道,不播放别的,就是这一句佛号;这是普音遍照,这才能落实。
现前我们能做到,也只是把阿弥陀佛的名号,随时随处传递给别人。现在在新加坡我看到有不少出租车,都贴着「南无阿弥陀佛」,这是贴着有这六字洪名;希望出租车上也都能够有一个念佛机,放这一句佛号。客人上车喜欢听很好,不喜欢听也听进去了;他要不喜欢你就关掉,他已经听进去了。让名号跟音声都能够入一切众生心目之中,我们一定要有这个心愿,要认真努力去做。往年我在台湾,我曾经劝导一些同修们,他们是经商做生意,常常在报纸上、杂志上刊登广告,我说你刊登广告,你在广告篇幅之内,加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字愈大愈好;你的广告字可以小一点,缩小一点,篇幅留一半刊上这几个字。这个报纸杂志发出去,很多人看到,「一历眼根,永为道种」,自利利他,何乐而不为之?在新加坡地区,这个地区是四季常夏,只有一个夏天,我们穿的衣服很单薄,年轻人穿一个T恤,也印上「南无阿弥陀佛」,鼓励你们常常到街上走走,没事到马路上去散步,念佛不必到念佛堂去绕佛,到马路上去绕佛,让大家看到你;你在念佛,衣服上也写着阿弥陀佛,你在街上转一圈就度很多人。我们应当要这样做法,这是普音遍照天王,我们要把天王德号里面的用意要落实。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