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267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五0页:
六方佛的名号,确实是指示我们念佛修净土法门的人应该走的一条菩提大道,这个意思非常重要。
疏【称理,则自性仰之弥高不可尽,是上方恒沙佛义。】
这是莲池大师以儒家的成语来形容自性功德无有穷尽的意思。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一句,在短短的一部《弥陀经》里面,我们见到很多次,六方佛就是六次,后面佛还提到,读的次数多了,我们的印象就非常深刻,这是佛特别加重语气。我们真正能够将这原本的经题大意略略知道一些,信愿持名自自然然就得力。念佛功夫不得力,换句话说,对于名号功德还是相当的生疏。
疏【以上六方佛赞,亦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故。】
六方就是十方,十方也就是三世,真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礼赞。为什么说这一切佛的赞叹也是弥陀本愿?因为四十八愿里有这一愿。
钞【本愿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名闻十方无央数世界,诸佛各于大众之中,称我功德及与国土等。】
弥陀有这一愿。他老人家每一愿的后面都说,这个愿要不成就,他就不成佛。所以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圆满成就,他在西方世界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劫了。
钞【故今成佛,如其所愿。】
这一愿,他的本意在什么地方?是不是阿弥陀佛很好名?好名的人还能成佛吗?我们一定要晓得他的本意,弥陀绝对不是要名闻利养的,而是要普度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就圆满成佛。假如诸佛不赞叹,诸佛不为他推荐介绍,众生怎么晓得有阿弥陀佛?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诸佛之一,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我们才晓得有西方极乐世界,有佛叫阿弥陀。十方诸佛在他自己的教化区对他的学生们,就像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一样,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这么恳切,劝导我们要发愿求生净土,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意思。实实在在的,他是真正能做得到,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包括地狱众生,造作罪业极重的众生,只要他能够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在一生当中也必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极重的罪业都可以在一生当中消除。西方极乐世界消业障是最快速的,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所以诸佛如来不得不赞叹,道理在此地。
疏【有执楞严,谓观音耳根,此方教体,势至念佛,不与圆通,云何今日普教念佛?以此为疑者,正繇不达六方佛赞故。】
『执』是执着,《楞严经》在中国是相当流行的一部经典,古人常讲「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在中国所翻的经典,以《楞严经》的文字最好,所以学文学的都读《楞严经》。《楞严经》里面,文殊菩萨为我们这个世界选择法门,他选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不与圆通』,没有选「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为什么今天普遍教我们念佛?『以此为疑』,照《楞严经》的教义来看,不能没有疑问。『正繇不达六方佛赞故』,达是通达、明白。他为什么有疑惑?正是因为他不知道六方佛普遍赞叹这个法门,一切诸佛赞叹!楞严会上选圆通是文殊菩萨选的,那是菩萨选的,这是诸佛选的,不是一尊佛选的,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选择这个法门,难道还比不上文殊菩萨吗?我们从这个地方去看,这个疑惑就没有了,这是佛选的。
钞【疑者谓念佛法门,既不逗此方之机。】
『不逗』就是不适合,不适合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
钞【又不入圆通之选。】
文殊为我们拣选圆通,没有选念佛法门。
钞【既居此方,何必念佛。】
我们现在生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耳根圆通,我们何必要念佛?怀疑的人,他心里有这么一个疑惑。下面是莲池大师为我们断疑生信:
钞【今观六方诸佛皆赞此经。】
六方就是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叹这部经,没有一尊佛不赞叹这个法门。
钞【则知耳根者,偏逗此方之机。】
耳根圆通是很适合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文殊菩萨讲「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他选的没错。
钞【念佛则普逗十方世界之机也。】
耳根圆通在娑婆世界行,别的世界未必能适合,未必能契机,可是念佛法门在一切诸佛剎土统统都契机,那就不一样。
钞【大本云:十方众生,称我名号,必生我国。是也。】
大本就是《无量寿经》。『十方』就是一切诸佛剎土,九法界的众生,上面包括等觉菩萨,下面一直到地狱众生。『称我名号』就是念佛,念佛一定生净土,一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证明这个法门普遍适合于十方一切众生,这是耳根圆通跟念佛圆通做一个比较。下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钞【耳根者,偏逗人类之机,念佛则普逗六道众生之机也。】
文殊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是娑婆世界的人道耳根很利,其他五道就不见得。念佛这个法门,六道统统得利益。
钞【大本云: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剎中。是也。】
这是指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听到这个法门,能信、能愿、能念佛求生净土,也统统得生。可见得耳根圆通所摄的范围小,只是娑婆世界人道,念佛法门摄机广大,能遍摄十法界一切众生,能摄六道一切众生。
钞【然则耳根不摄念佛。】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个法门不能包括念佛法门。
钞【念佛能摄耳根。】
念佛法门能包容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的法门。
钞【是故耳根者,此方释迦如来所赞。】
一尊佛所赞的,是适应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有界限、有范围的。
钞【念佛者,十方恒沙如来所赞。】
它超越时间、空间,这个法门实实在在不可思议。
钞【今从多赞故也。】
我们今天学这个法门,我们今天普遍劝人念佛,是基于一切诸佛的劝导、一切诸佛的赞叹,是这么一个意思,我们做的并没有错误。
钞【且今普天之下,缁素男女,自然念佛,如前文所明逗机之广,又何疑哉。】
『缁』是出家人,『素』是在家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出家在家四众弟子。
钞【试设一喻,如此国中,有百千邑。】
用一个国家来做比喻。邑是城市。『百千邑』,这个国家城市很多,国家的幅员很大。
钞【于中士子分习五经。】
『士』是读书人。『五经』,《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
钞【或有一邑,士多习诗。】
或有一个地区,读书人喜欢读《诗经》。
钞【或有一邑,士多习礼。】
另外一个地区,他学《礼记》。
钞【所称多习,据本邑故。】
在这个地区学这个科目的人多,这是地区性的,而不是普遍性的,就像文殊菩萨选耳根圆通一样,它是地区性的,不是普遍性的。
钞【如其参会诸经,通较合国,则习之最多,莫尚于易。】
五经里面的《易经》是最为读书人所喜欢的,如果就全国来说,学《易经》的人是占最大多数;如果是一个地区来讲,有的地方喜欢《诗经》,有的地方喜欢《礼记》,有的地方喜欢《春秋》,不一样。
钞【今此耳根,如诗礼故。】
它在一个地区里面占多数。
钞【今此念佛,如周易故。】
如果就全国而论,学《易经》的人最多,用这个比喻,比喻前面「耳根圆通章」是一个地区的,「念佛圆通」是普遍的,普及到全国的。又设了一个问题:
疏【问:既六方诸佛共赞西方,云何六祖不随佛赞,反似斥无,其故安在?】
六祖是禅宗的惠能大师。为什么六祖不能随顺诸佛赞叹西方,反而在言辞里面好像驳斥西方的样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言论存在?
疏【答:此有四意。】
莲池大师为我们解释这有四个意思。这段文很重要,因为有些人读了《坛经》,他不相信净土,就是把《坛经》六祖这段话错会了。
疏【一为门不同故。】
他们修行的法门不一样。
疏【二似毁实赞故。】
他好像是批评净土,实际上他是赞叹。我们一般人粗心,没有能够懂得六祖真正的意思,把他的话误会了。
疏【三不为初机故。】
六祖所接引的对象上上根人,不是一般人。
疏【四记录有讹故。】
有讹,错!因为《六祖坛经》不是他自己写的,他说的,学生记录的,记录免不了有错误。下面就给四种原因一一来解释:
钞【六祖坛经云: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
这是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讲的一段话。
钞【又云:愚人愿东愿西。】
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愚人,不是根性利的人。
钞【后人执此。】
以后的人看到《坛经》这几句话,于是就执着了。
钞【遂疑六祖说无西方,故为此辩。】
大家以为六祖不承认有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莲池大师才有这段文字来辩证。
钞【初为门不同者,复有二义:一者且据理事二门,六祖所说,是以理夺事门。】
一切法不外理跟事两门,或者说性相二门,性就是理,相就是事,有理有事。『以理夺事门』,六祖是从理上来说的,而不是从事上来说的。
演【以理夺事门者,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有何净秽,何必愿求?欲显真如之理,故夺净秽愿求之事,非真无净秽往生之事也。】
《坛经》前面,六祖说得很清楚,「本来无一物」,有个西方世界,这不是有一物了吗?还有个阿弥陀佛,不就是有二物了吗?理上没有,性上没有!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真如本性里一法不立。「欲显真如之理,故夺净秽愿求之事」,禅宗教学的目的是教你明心见性,如果你心里还有这些东西存在,决定障碍你明心见性,所以必须把这些知见统统舍掉,这是禅宗的方法。禅宗目标叫你明心见性,六祖说法没错!在他那个法门就是这个讲法。「非真无净秽往生之事」,他没说事,人家说的是理,人家说的是清净自性,不是给你论事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