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233集)jingkong法师主讲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三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233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五五页:

 

钞【又观经第九,观佛相好疏,直谓观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号何非实相。】

 

这是大师引经给我们作证明,名号无异于实相。

 

演【直谓观佛法身者,谓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身,是实报身,名为尊特,亦名胜应;而特名法身者,为成行人圆妙境也。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若渐教说,别起报应二修,庄严法身一性;若顿教诠报应二修,全是性具法身一性。举体起修,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三身融妙,指一即三也。】

 

《观经》跟我们说弥陀的报身,诸位要知道,说弥陀报身,实际上就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大众的身相,因为西方世界身相是平等的;那个世界很大,依我们的身量、心量来观察,那就非常殊胜奇特,这些都是法界一切众生果报不相同。我们人身不大,如果一只蚂蚁来看我们人身,就像我们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身相没有两样。你能从这一方面去观察,就知道身的相好、受用无非是果报。西方世界因殊胜,所以果报也殊胜;我们这个世界因劣,果报也就劣。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五戒十善」,儒家讲「五常八德」,这都是得生人天之因。我们虽然修,很难修得圆满,很难修得纯净,总是夹杂,不清净、不圆满,因此得的人身也就不圆满,身体不圆满、相貌也不圆满、生活环境一切受用都不圆满。什么原因?是我们修的因不圆满。

 

外国人对生活艰难苦痛的感受与我们没有两样。他们多半是基督徒、天主教徒,他们每个星期天上教堂,在教堂里面提出很多现实的问题,神父、牧师都不能跟他圆满的解释,只是告诉他「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他听了之后也无可奈何,回家想想,为什么上帝的安排这样不公平?虽然上教堂,这心是半信半疑,甚至有人不相信,从此再也不上教堂,西方宗教逐渐没落。佛法里面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告诉我们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不是上帝给你安排的,也不是佛菩萨、阎罗王安排的,而是自己给自己安排的,这是正确的理论事实。

 

我们要想得到一切圆满,你所修的因要善要圆,果报才能殊胜。西方世界因缘果报都圆满。我们今天发愿修学这个法门,如果不能老实念佛,老实是非常难得,怎样才算是老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妄想都没有,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妄想,这叫做老实。这样念佛,决定成就!可以不必听经、不必研究教理,为什么?经上所讲的一切道理,一句「老实」就全都包括了。经教第一个目标是劝信,劝我们相信;第二个目标是叫我们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三个目标是教你依着经典的理论、方法真修。真修是什么样子?就是老实念佛。那些老太婆们一句弥陀念到底,她是进入第三个目标,前面两个不要,第三个目标就达到了;后面一定包括前面,前面不一定包括后面。我们信了,未必理解,理解了未必肯做,还是做不到;一定要做到才能往生。信与解都不能往生,这是同修们必须记住的。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真正念到「一心不乱」,念到「信心清净」,因就殊胜。《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就与这个地方讲的相应,得这样殊胜的报身。

 

这是真实的报身,也叫做尊特之身,「尊」是尊贵,「特」是殊特。「亦名胜应」,「胜」是非常殊胜的感应。实在讲的是报身,为什么不讲法身?法身是理体、本体。「而特名法身者」,《观经疏》里面,这不是经上讲的,祖师大德们把报身、应身都称为法身,能不能讲得通?实在讲是讲得通的,不能说讲不通。古德在讲席上往往用比喻给我们说,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这金就比喻作法身,器就好比是报身、应身。我们如果说这个器就是黄金,能不能讲得通?当然可以讲得通。不但这个身是法身,随拈一物,哪一物不是法身?一切物相总不离本体,体是法身,法就是一切万法。所以这个是说得通的。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一体三身」,现前我们这个身是应身、报身,也是法身,讲得通的,你要知道他所说的真实义。这样说法是把体相用圆满的说到,实体、实相也是作用,这是便利我们初学人作观,就是修观,观照、照住、照见。这也是大乘佛法通常讲功夫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照,第二个阶段是照住,第三个阶段是照见。《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那是修到最高的阶段。「为成行人圆妙境也」,「成」是成就,「行人」是修行的人。帮助修行人成就他圆妙的境界,圆妙境界是所观的,能观是智。

 

「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报身、应身都是修得的;法身是本性,不是修得的,无修无证、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垢无净,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无论报身、应身都离不开本体,离开本体无有一法可得,也没有一样事相可以成就。譬如「以金作器」,离开金哪有器?不管做什么金器它都要金,金是质料,没有这个质料,怎么也做不成功。所以一切万法都离不开本体,这个性就是本体。在一切有情分上,我们叫它做「佛性」,佛性就是法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必当作佛,所以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这个平等从哪里看?从本性上看。在无情众生(植物、矿物)分上,我们叫它做法性。诸位要晓得,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只是在有情跟无情给它建立一个假名而已。正因为它是一个性,《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我们跟有情众生平等,跟一切无情的植物、矿物也平等,没有一法不平等,这叫真正平等。

 

这个平等的心,给诸位说,就是你的本性、就是你的真性、就是你的佛性。诸位要知道,原本是平等,变成不平等了,是什么变的?不是我们的身相变的,而是心变的。身相是器,「器器皆金」,它不会变,会变的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把你的佛性变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你那个性迷了的名称,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真性。觉悟了叫它做法身,迷了叫它做阿赖耶,就这么回事情,一变成阿赖耶就愈迷愈深。所以真相要认识,认识之后,我们才知道修清净心、修平等性的重要。佛叫我们修,我们要问:为什么要修?不修不可以吗?把事实真相搞清楚,就晓得为什么我们要修,这才欢喜去修学,不会怀疑,发欢喜心了。

 

「若渐教说,别起报应二修」。莲池大师注解《弥陀疏钞》是用华严宗教义;蕅益大师作《弥陀要解》是采取天台教义。贤首跟天台虽然讲五教、四教不同,但是渐、顿这个观念可以说是相同的。渐修就是方便修,由浅而深,按部就班来修学,像我们现在学校念书,小学、中学、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这样的修学就叫做渐修。念佛法门不是渐修,是顿修,这一生就成功,这是不按顺序的,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渐教,报身、应身两种修学,两种修学都讲因缘,修成之后「庄严法身一性」。

 

「若顿教诠报应二修」,顿教的看法、想法跟渐教大不相同,为什么?它确实见到事实的真相,「全是性具法身一性」。不但我们这个身,随便拈一物,哪一物不是性?有情是佛性,无情是法性,这叫「称性起修,全修即性」。有这样的观念、思想,说实在话,许许多多的葛藤、杂念统统会断掉,所以他成就快。知道一切万法原来是同一个本体,一切万法就是自己的真性。初学的同学不容易体会,你就常常从梦境当中去想、去观察,佛在经上常用这个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与这个相似。梦有没有?不能说没有,做梦的时候,确实有梦境现前,但是你不能说它有,为什么?醒来之后什么也没有了。梦怎么来的?梦是心变现的。换句话说,心是做梦的本体,梦是依心而起。你的心像什么样子?心没有样子。这个心要是做梦了,我们问一问:心有没有样子?有。怎么有?它变成梦境,梦境就是心的样子。又问:你的心像什么样子?整个梦境就是心,所谓全心即梦,全梦即心。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6日09:50: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438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