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九十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90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一五七页:
玄义【又若书写则化被苍生,讲演则祥符白鹤。】
自古以来,受持《弥陀经》有许许多多不思议的感应,这一段讲到写经。在从前经书的流通要靠书写,印刷术是在宋元以后才逐渐兴起。方册的经典,就是我们现在看的这种线装书,这样把它装订成本的,佛经采取这样装订的方法是明朝末年才开始的,明朝憨山大师提倡的,这叫方册本。在这以前,唐朝是卷子,像书画一样卷起来的,到以后就摺叠本,由摺本再演变成装订成册的方册本。
但是那个时候印刷术很不发达,木刻版本最先都是要写出来,写好之后再刻到木板上,一个字一个字的雕刻。印也是很不方便,一块木板,就是一张一页的这个经书是一块木板。那时没有油墨,用松烟印;就是松树籽烧起来,用松烟。你看我们这古本的书,松烟印的,手一摸,手就黑了,油墨不会。松烟刷的,因此成本就相当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现在人修福比古人方便太多了。古人想流通经书,要雇人来抄写,抄一部给他多少钱。有一些念书人,考试没有考取,怎么办?就常常到寺庙去抄经。寺庙给他工钱,抄一部经给他多少钱,供给他吃、供给他住,他的工作专门抄写经典。那时候的流通用这个方式。注解里面,他举的例子都是事实。
疏【书写者,唐善导大师,凡得衬施,用写弥陀经十万卷。】
『衬施』就是信徒供养他的钱,他用这个钱请人写《弥陀经》。不容易!《弥陀经》能普遍的流通,实在是得力于善导大师的提倡。当然这个经不算太长,一个卷子就可以写一部,是一卷经。他请人写《弥陀经》,这数量可观,十万卷!今天印刷术这样发达,哪一个人发心去印《弥陀经》十万卷?今天做容易!比善导大师那时候容易太多了。他这十万卷经要写多少年?我们今天印十万本书,一个月就印出来,而且价钱比从前低得太多。这是流通经卷的。
疏【劝人受持,亦有读诵至十万遍者,五十万遍者。】
这是讲受持念这个经的人。所以念经,同修们要注意,不要念得太多太杂。念经的目的一定要搞清楚,我们念《弥陀经》的目的在哪里?实在讲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我们既然一心一意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去念其他的经典就叫做打闲岔。法门的可贵,贵在专修!这部经念熟了,心也定了、专一了,就能得一心不乱。如果念许许多多经论,这个一心不乱不容易成就,为什么?念这个经,想到那个经还没念,那个念完了,还有些没有念的,你这个心里就打妄想,心不专。所以真正想得到修行的利益,一定要专,念的经要专,修行的法门也要专,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都用不着了。
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句阿弥陀佛是「圆摄五宗,该罗八教」,一句阿弥陀佛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所说的一切法门,统统都包括了,一条都不漏。不但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这一句阿弥陀佛也都包括了。我们不念阿弥陀佛念什么?不念《弥陀经》念什么经?
善导大师这个人很了不起,唐朝时候人。传记里面记载,他是专念阿弥陀佛的,所以他是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他念一声佛号,口里面有一道光,光中有一尊化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像,声声都是如此。这是传记上记载的,「口放光明,光中化佛」。历史上,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永明延寿、丰干和尚也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
疏【僧俗归仰,至有感极焚身供养,得念佛三昧者,不可胜纪。】
这都是指善导大师教化的功德,后世尊他为净土宗的祖师。感动到了极处,『焚身供养』,燃指、燃臂这些都属于焚身的一部分。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事一心不乱,跟善导大师修学,得到一心不乱的人很多很多。
疏【讲演者。】
就是讲这部经。
疏【宋沈三郎。】
宋朝时候的人。
疏【晚岁回心念佛。】
这是晚年,年岁很大了,这才学佛,相信这净土法门,发心念佛。
疏【因病,请僧讲弥陀经,易衣而终。】
在病中请法师给他讲《弥陀经》。在换衣服的时候,他命终了。
疏【缩膝欲起,二子局于名教,以易龛为难,曳其胫直之。将入敛,忽举首出衣被,瞿然而坐,举家大惊。二子急前扶卫,乃以肘节捶之。子曰:助父坐脱耳。竟坐逝。荼毗,有白鹤二十九只,飞鸣云表,久之西去。】
沈三郎的传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这是已经死了,他在没有走之前,他给儿子交代他想坐龛,这是坐脱,坐着走的。『名教』,这是儒家的,儒家的大殓,人死了以候一定是入殓装棺材。所以儿子就不听话,把他照一般人的方式来大殓。把他的腿弄直,用棺材来入殓。这个时候忽然他坐起来,这真是很吓人的事情。他家里人明白了,晓得他的志愿是要坐着走的,不愿意躺着走。所以他的儿子帮助他把腿盘起来,让他坐脱。『荼毗』就是火化,火化的时候有二十九只白鹤,等于说来送他。化完之后,这些白鹤往西方飞去,有这种瑞相。『祥符白鹤』,这就是礼请法师来讲《弥陀经》,他在听经的时候往生的,有这种瑞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