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第三讲
《曲礼》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对一切人恭敬,不能傲慢;
对事情要尽力,要战战兢兢,不可以马虎,不可以掉以轻心;
对一切物品,也要恭敬、爱惜。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
我们上一讲讲到《项羽本纪》「赞」,前面提到了项羽短短三年的时间,成为诸侯的最高领导。通常,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意气风发,慢慢地就会自视甚高,不可一世。其实,有很多人的帮助,包括人民的信任,属下的尽忠尽力,才能够成就一件大事。不能事情有所成就了,统统归功于自己,傲慢心就起来了。所以「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一傲慢,败相已露。《论语》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有周公的才华、能力,只要骄傲了,这个人就没什麽大作为,他的才能、学问就会有瓶颈,上不去了。《礼记》第一篇《曲礼》就提到了,「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曲礼》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对一切人恭敬,不能傲慢;对事情要尽力,要战战兢兢,不可以马虎,不可以掉以轻心;对一切物品,也要恭敬、爱惜。
所以,项羽三年发迹,得到无数人的帮助,加上祖上有德,才有这麽大的福气。但他不好好珍惜,把祖宗留给他的福报全部都败掉了。古人懂得「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的道理,像范仲淹先生,发达了,不会享乐纵欲,还告诉他的孩子,我今天发达了,这是祖先的保佑,要照顾好家族所有的人,才对得起祖先,不然以后无颜去见祖先。这是明理的人!
我们继续看《项羽本纪》「赞」。「及羽背关怀楚」,项羽放弃了关中,「背」就是放弃、离开。关中本来是建都最适合的地方,易守难攻,结果项羽放弃了这个地利,「怀楚」,感情用事,定都彭城,地利就没有了。整个过程败丧下来,也只有五年的时间,最后自杀而死。五年当中很多决策都是错误的,为什麽他没有调整?还是听不进人家的劝。其实人有很多转变命运的机会,但能不能善用这个机会,还是取决于人的修养,尤其有没有恭敬接受别人劝谏的态度。「放逐义帝而自立」,项羽是楚国的军队,就立楚怀王的孙子为「义帝」。项羽是臣子,后来却把义帝放逐,最后还暗地裡把他杀了。所以这些做法,其实都在折损他自己的福报。遵守道义得民心,不守道义就失民心。「怨王侯叛己」,其他人不认同他放逐义帝,接着韩广、刘邦就反叛了。项羽假如这个时候反省自己,可能又是一个转机。人家是因为你不义而叛,你反而怨他们,脑子裡可能在想,「当初你们有王可以做,还不是我给你们的。」人面对一些情况的时候,不反省自己,还在那抱怨,就更让自己陷于艰难的处境。「难矣。」项羽继续这样下去,要扭转这个局势就非常困难了。
「自矜功伐」,「矜」就是夸耀,夸耀自己功劳非常大。「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奋」是专逞的意思,变得自尊自大。「私智」就是个人的才智。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唐太宗当皇帝,知道要跟古圣先贤、先王学习,赶紧安排魏徵等编了一套《群书治要》,手不释卷,让天下大治,因为他用的是几千年的智慧。唐太宗十六岁就带兵打仗,二十七岁当皇帝,读书少,所以人可贵在哪?有自知之明。项羽是武将,书读得少,还不知道效法古人,那就很危险了。而且打天下靠的是机会,守天下得靠智慧。「师古」,学习古人的智慧、经验,「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知道兴衰的关键在哪裡。
「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谓」就是自己认为。一个人讲话的时候,常常「我认为怎样怎样」,「我觉得怎样怎样」,都自以为自己对、自己能,无形中就流露出傲慢来了。一个很谦退的人,「我」字很少会用,在谈一些道理的时候,都是孔子讲怎样怎样,师长讲怎样怎样,他是以谦退的心在应对人事。而项羽觉得,他这霸王的事业,只要用武力来征伐,就能够统治天下。从这裡我们看得出来,项羽的见识还是太浅薄,天下怎麽是用武力来统治、经营的?他的智慧判断力不够。我们看历史,秦国用武力统治了多久?十五年。周朝,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人,朝代延续了近八百年。所以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不师古,最后认知偏离这些真理、道理太远。所以「五年卒亡其国」,五年终于亡国了。「身死东城」,他是自杀而死的。东城在安徽定远县。项羽打仗八年,是常胜将军,七十几战都是打胜仗,但是最关键的最后一场打了败仗。最后也没什麽人了,身边的人劝他渡江回楚国,他说:「无颜见江东父老。」「尚不觉寤」,「寤」通「悟」,他五年快速衰败,还没有觉悟。「而不自责」,也没有反省自己。「过矣。」这算是太大的过错了。「乃引」,「乃」是却,反而;「引」是援引。其实是找藉口。项羽兵败之后,他反而引用哪一句话?「天亡我」,是老天爷要亡我的,「非用兵之罪也」,不是我不会打仗。所以他把失败的原因推给谁?推给老天爷。他这一念又不知道要折多少福了,这叫怨天尤人。人要死了,还不反省自己,难怪会有这样的大败。「岂不谬哉!」这岂不是荒唐透顶,太荒谬了!整个文章也点出来他的问题所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失去了,最后不知反省。我们再回到《绪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