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409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O九集)  2016/12/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409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四O九集经文

第九三二页 末4 至于三辈中是否包括边地问题 至 第九三五页 第3 德之至也

至于三辈中是否包括边地问题。《无量寿经钞》论之甚详。钞曰:「经说不同。谓《觉经》(即《汉译》)及《大阿弥陀经》(即《吴译》)中下辈摄(指中辈下辈皆有边地)。今经(指《魏译》)不尔,别说之。故诸师亦异。所谓昙鸾、元晓、法住、如湛等师,存不摄义。义寂、憬兴、龙兴、仁岳等师,存摄义也。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但以此经,翻译正本。昙鸾大师,我宗高祖。今须依之。即《略论》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夫三辈,则信心往生,亦所劝也。边地即是疑心往生,亦所诫也。信疑劝诫,天地水火,何得相摄。」《钞》论甚善。具信心者入三辈,存疑心者堕边地。两心不同,生处必异。是以今此《会本》,于三辈外,别明「边地疑城」,于后第四十品中详述之。

庚四、弥勒承诲

【经】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解】弥勒领受佛旨。乃向佛言,「受佛明诲」。「明」者,智也,备也,显也,发也。「明诲」即显发大智,明白完备之教诲。「专」者专一,「精」者精进,「修」者修行,「学」者学道。《法华经》曰:「渐渐修学,悉当成佛。」。「如教奉行」表弥勒领解佛训,决定遵行也。「不敢有疑」,表领受舍疑之劝,不敢生疑。疑者乃万惑之所由生,故应断也。

戊二、诫 (卅五品至卅七品)分二 己一、浊世恶苦 分五

◎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解】此品广明浊世恶苦。恶者五恶,苦者五痛、五烧。劝令舍恶行善,离苦得乐。《净影疏》曰:「五戒所防,杀、盗、邪淫、妄语、饮酒。是其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名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说为五烧。」五恶者,恶因也。五痛者,华报也。五烧者,果报也。又《嘉祥疏》释五恶曰:「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偏彰。」

庚一、赞无恶成德

【经】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解】「端心正意」,指正心诚意,善护己念,远离三毒,不思邪恶。又义寂曰:「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余事名正意。」其义更深。盖以唯趣菩提始称「端心」,余无所求方名「正意」也。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为众恶,故云「甚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三十二页,倒数第四行看起:

 

「至于三辈中是否包括边地问题,《无量寿经钞》论之甚详」。这讲到边地。边地,前面《嘉祥疏》里面讲得很好,怀疑生边地。怀疑为什么能生边地?他还真干,一点都不含糊,真的发愿求生,非常恳切,只是像打赌一样,真能往生好,没有,没有就算了。抱着这种心理、心态,生到边地。有些人对自己功夫不得力,信愿不是很坚,有信有愿,能去当然更好,不能去就算了。这样的心态,就是半信半疑,但是他不是不干,他还是非常坚定的去干,往生了。

 

生到边地,边地只是五百年,这五百年当中,在莲花里头,没开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花不开,要五百年后它才开花。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这个我们要知道,它那个地方,时空都是永恒不变的。不需要靠日月的光明,那边没有,那边是光明的世界。佛身放光,菩萨放光,每一个人,往生的人都有光明,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万物都有光明,所以说光明世界,这个光是自性的性德所起的作用。他讲五百年,当然是我们人间五百年,人间五百年很长,在西方极乐世界不长。

 

五百年之后,他在那个地方已经习惯了,花开了,真的不是假的。虽然花里面见不到佛,闻不到法,不是阿弥陀佛亲自来给他讲经说法,我们也能够联想到,在花里头这五百年当中,花没有开之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莲花里头有化佛。十方世界,佛都能化身去接引,当然有化身来为他说法,还有菩萨,甚至于方便土的罗汉,这都是他们的同参道友。所以五百年的时间,在极乐世界无量寿,无量寿看五百年就不长。佛把这个事实真相说出来,这是侥幸的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句话说,侥幸也能生边地。

 

今天这一段就给我们说这个问题,至于三辈中是不是包括边地这个问题,《无量寿经钞》有详细的说明。这下面就是钞里头的文,钞里头说:「经说不同」,五种译本说法不一样,五种译本都是从印度传来的,佛所说的真经。佛说法,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听众,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所说的并不完全相同,这个我们能体会得到。有的地方说得详细,有的地方说得简略,都不足以为奇。正因为是佛多次宣说,所以会集实在是有必要。

 

过去,王龙舒做过会集,宋朝时代,清朝魏默深做过会集。我们今天用这个本子,是在抗战期间,这是民国,抗战期间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过去会集有人批评,有些地方有欠缺,有过失,不能不承认。夏莲居老居士重新再做一次会集,把过去的弊病全部都回避了,小心谨慎,用了十年工夫,会集三年完成,下面七年是仔细校对,务必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有原来的经本做依靠,没有改动一个字。这是会集本里头最不容易的一桩事情,夏老居士做到了。民国初年这些大德,见到了没有不佩服,没有不赞叹的。会集本正是为我们现代念佛人而做的,我在大陆没见过,在台湾见到,我们要格外的珍惜!这个本子,确确实实能度末法九千年的一切众生,只要遇到,能信能愿,肯念这一句佛号,决定得生。

 

「谓《觉经》」,《觉经》是汉译的《清净平等觉经》,「及《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吴译的,支谦译的,「中下辈摄」,中辈里头有,下辈里头也有,三辈九品都有边地。边地,对于极乐世界的怀疑,有人轻,有人重,所以不一样。今经,这指魏译的,三国时代,《吴译》也是三国时代,《魏译》是康僧铠。「今经」,康僧铠译的「不尔,别说之」。「故诸师亦异」,净宗这些大德,每个人对这个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你看看,昙鸾法师、元晓法师(韩国的)、法住法师、如湛法师,「存不摄义」。他们的看法,佛说边地是一种方便说,鼓励我们,不见得是真事真有。可是「义寂、憬兴、龙兴、仁岳等师,存摄义也」。这些法师们相信,佛方便也没有妄语,不能说打个方便妄语,佛方便也不会有妄语。那就是他们相信中下辈有,上辈决定没有,没有边地。中辈比下辈就殊胜,时间就更短。

 

下面说,「但以此经,翻译正本。昙鸾大师,我宗高祖。今须依之」。这尊重昙鸾大师。「即《略论》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三辈里头没有的。「夫三辈,则信心往生,亦所劝也。边地即是疑心往生,亦所诫也。信疑劝诫,天地水火,何得相摄」。《钞》里头这种看法很好,所以说「《钞》论甚善。具信心者入三辈,存疑心者堕边地。两心不同,生处必异。是以今此《会本》,于三辈外,别明边地疑城,于后第四十品中详述之」。所以这是讲到夏莲老他老人家的看法。两种人用心不一样,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也不例外。这个总原则、总纲领,我们必须知道。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的信心坚定了,不会堕在边地疑城,这里面就带着有劝勉我们的意思。是以今此《会本》,于三辈之外别明边地疑城,这个在后面第四十品当中详细说明。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月4日08:45: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68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