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71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七一集) 2000/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71

 

请掀开经本,鸠槃茶王偈颂第三首:

 

【佛以大智救众生。莫不明了知其心。种种自在而调伏。严幢见此生欢喜。】

 

第三位庄严幢鸠槃茶王,他得的法门是「知一切众生心所乐解脱门」,我们看他的赞颂,与前面长行对照起来看,意思格外的明显。

 

苦乐二法,可以说是一切众生,真的是不分国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没有一个不关心。所以说是谁不愿意离苦得乐?乐的根源在哪里,苦的源本在哪里,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唯有佛能够彻法底源,这是世出世间大圣都不能比的。所以菩萨在此地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佛以大智救众生』,这句话非常重要。救众生必得先救自己,这是佛在经上常讲,自己没有得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我们要体会到这个意思,你就能够明了怎样自度、怎样救自己?「大智」。没有智慧是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众生的。真正要救自己,要开智慧,要开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不是学来的;凡是学得来的,你自己学的、跟别人学的,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勤学学得来的,都是属于记问之学,不能解决问题,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众生。

 

广学多闻是手段、方法,目的在哪里?目的在开悟。有人广学多闻开悟了,有人广学多闻不开悟,这个原因又是什么?总在用心不同,关键在心。心要是为自己就不会开悟,心要为一切众生决定开悟,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起心动念为自己,这糟了,这是什么?这是迷的根源、烦恼的根源、灾祸的根源,自私自利。愈是有福报,这个福报是前生、今世所修积的,自私自利不断,福报愈大,造业愈重,将来堕落的愈苦,他要堕饿鬼、要堕地狱。如果念头转过来,念念为一切众生,他的福报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总在一念之差,这一念差别就太大太大了,古人常说「差之毫厘」,毫厘之差就是指念头,一念为自己,一念为别人。在果报上不能够想像,不只天堂、地狱,天堂、地狱讲起来是小可之事。我们学佛,什么叫真实智慧?你把这些话听懂了,听明白了,觉悟了,肯回头,肯把观念改正过来,你就是开智慧了,从这个时候起,智慧分分长,烦恼分分轻。

 

佛教导我们,实在讲,佛家的教学就是教你开智慧,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现在我们的智慧为什么不开?佛说过,我们的智慧被东西障碍住了,三种障碍:见思、尘沙、无明。我们有这三重障碍,所以智慧完全不能现前,把无量的智慧转变成无量的烦恼,随顺烦恼造作无量的罪业、受无量的苦报,这是六道众生。佛救我们是用三学,戒、定、慧三学。戒是什么?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字,就想到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就想到这些,错了,这是狭义的见解,不是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是什么?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戒是法律、法规,方法、规矩,持戒是遵守方法规矩。佛在经论里面,所有的教诲都是属于戒律。戒律不限于那几条,那几条是世尊举例而说,举几个例子,会学的人他明了,可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更聪明的人一闻千悟。譬如我们听到「不杀生」这个条目,我们一定会联想到,绝不能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是不杀生意思的引伸。再反过来,最好是怎样?一切众生因我而生欢喜心,这才是不杀生这一条本意。「不偷盗」的本意,绝不能够让众生因我而得到损害,这是不偷盗的本意,更圆满的是令一切众生因我而得到利益。戒律的深义,现在明白的人愈来愈少了。一定要守法、要守规矩,佛在经上怎么样教导我们,我们依教奉行,这叫持戒。

 

我们净宗修学的纲领,诸位都记得很熟,全是规矩,全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教诫。三福是戒律,我们要把它做到,这叫持戒;六和是戒律,一定要做到;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你们想想哪一条不是戒律?我们要深明大义,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落实在自己工作里面,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你就像个菩萨了。这是我讲的,我们要有佛菩萨的形象。我们学佛,四众同学都是佛菩萨的形象,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回光返照,自己像不像菩萨?不必问别人,要问自己。世法常讲登天难、求人难,这是真难。圣贤的教诲,凡事求诸己而不求诸人。你看佛菩萨教化众生,他求自己,自己做到了,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别人。自己没有做到,说得再好,别人总是怀疑,总是给你打许多问号:你自己没有做到,教别人做,你的用意何在?是不是来骗我?必须自己先做到。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放下自私自利,他先做到了;教我们起心动念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他老人家率先做到;教我们舍弃名闻利养,他也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教我们断贪瞋痴慢,他先断了。所以我们听他的话相信,一丝毫都不怀疑,他是做到之后再说。

 

我们能够守法、守规矩;在早年,我们为净宗同学订了一个《修行守则》,守则里面节录《无量寿经》精要的教诲六十二条,节录了《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的经文四十几条,我们能把这些教训做到了,你是真菩萨,你是真修行,肯定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就自度了,什么样的灾难你遇到都不会受害,所谓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个话不是赞叹的话,是事实。我们找到祸福的根源,追随佛菩萨。真正的追随不是一天到晚跟在佛菩萨的后面,那个没有用的;要懂得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这是真正追随。换句话说,放弃自己的妄想、习气,决定不随顺自己的意思,随顺佛菩萨的教诲。我们现前智慧没有开,没有明心见性,我们能够这样做就是真实智慧。怎么晓得是真实智慧?诸大菩萨、诸阿罗汉,他们是这样学法,我们也学习。我们虽然禅定没有得到,智慧没有开,我们在生活行持当中,迹象上跟菩萨、跟阿罗汉没有两样,所以我们懂得这种生活、这种行持是智慧。我们常讲高度的智慧、圆满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无不是从真实智慧当中得来的。

 

第二句是『莫不明了知其心』。佛要帮助人,帮助一切众生,一定要了解这一切人心里在想什么,这一点很重要。要顺从他们的欲望,他才容易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所以佛教学讲求观机,第二句就是观机;第三句是授法,第一句是根本,迷悟、苦乐的根本。佛家大慈大悲救众生,大慈大悲依什么?依大智;没有智,慈悲也没有用处。所以要观机,观机绝不是在讲经说法的时候,我要仔细观察观察听众的根机,实在讲,你上台的时候观机还是看错了。观机在什么时候?一切时、一切处,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处所,无论跟什么人接触,这都是学习观机的时候。你对于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宗教全盘了解,通达明了,你才有能力帮助大家,你才会把自己为众生服务的工作做得好、做得圆满。不了解众生的根机,不知道他想什么,不知道他需要什么,我们服务的工作就做不好、就做不圆满;热心为人服务,人家还嫌弃你、讨厌你,你好意的布施供养他拒绝,不接受。过不在他,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一定在方法、态度上产生了错误。所以「了知其心」这四个字比什么都重要,这四个字里面境界无限的深广,我们不可以轻易看过。在《内典教学》我们给同学们讲过三番审机,人、时、处,这个地方了知其心全都包括了,我们把服务的工作做好、做圆满。

 

观机不是个简单事情,要了解现实状况,还要了解过去的历史。现在人有种种想法,这个想法从哪儿来的,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我们知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或者是正确的,都要找它的根源,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欲望。六道众生,尤其是我们现前,极其严重迷于自私自利、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迷得非常深、非常重。佛在经论里面常说「五浊恶世」,今天我们看这个世间,甚至于回过头来观照自己,浊恶到了极处。浊恶是苦难的因,天灾人祸、三途地狱是浊恶的果。我们要想这个浊恶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产生的,怎么形成今天这样严重,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置这个事情。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考量的,是要以全世界众生为对象,绝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我们为全世界一切众生服务,这个事业才恒久、才真实。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8日10:26: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637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