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一三八集) 1999/5/2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45-0138
请掀开经文,我们还是看讲义。如来果地上十种德能介绍过了,这是属于性德,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具足。在如来果位上,性德是圆满的现前,真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是在凡夫,我们迷失了自性。这个话怎麽讲?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本具无量德能都不能现前,都不起作用,迷就是迷的这桩事情。要怎样让我们性德起作用?佛教给我们要修行。要知道我们性德何以不能现前?是我们有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行为,把性德盖覆住了。佛经上大家晓得「五盖」,这个盖就是盖覆。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行为裡面包括身语意三大类,身,错误的造作;语,错误的言语;意,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要把这些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两个字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然后你才晓得,我们念佛是不是修行?不见得。口裡念弥陀,心裡还是贪瞋痴,没有修行。拜忏是不是修行?诵经是不是修行?礼佛是不是修行?都不是,都是个形象而已。形象与心行相应那是修行,形象与心行不相应,那怎麽是修行?我曾经见过,拜忏的时候,一面拜忏,一面在吵架。为什麽吵架?法器哪个地方敲错了生烦恼,就骂起来了;佛事完了之后,回去就打架。这一类事情很多,这不叫修行,修行是把自己的过失、错误修正过来,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祖师大德给我们制定许许多多的仪规,这种仪式是帮助我们修行的,我们要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仪式;不是仪规不好,是我们完全不了解,错用了。
没有修德,我们的烦恼习气断不了,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随顺烦恼,性德怎麽能现前?智慧德能不能现前,修德就非常重要。菩萨十力这是修德,也就是菩萨修行的十个纲领。我们要真正依照这个方法修学,这十个修行纲领,就是开发自性果地上的十力。我们看表解上,第一「发一切智心坚固力」,首先叫你发心,发求一切智的心。学佛求什麽?就是求一切智,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学佛,我们希望成佛,希望作佛,「佛」这个字裡面就含着有智、有觉的意思,智是体,觉是用。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此地的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这是自性本具圆满的智慧。在佛法讲解裡面,把它分做三方面来解释。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的体性,体性是空,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空。空无自性,一切法不可得,《大般若经》裡面讲得太多太多。《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纲要,它的中心思想告诉我们,能所都不可得。从能得这方面来说,是讲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得不可得;所得的那一边,一切法都是缘生的,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能所都不可得。万法皆空,这是一切智。
你能知道万法皆空,你的心就定了,你的胡思乱想就没有了,这对于修行真的有很大的帮助。世间人为什麽会有妄想?患得患失,他以为真有能得、真有所得,妄念就多了。智慧开了的人晓得,能所都不可得,心永远是安静的,安住在三昧之中。人能安住在三昧,三昧是正受,苦乐忧喜捨都没有,这叫正受,他的基础是了解事实真相。小乘圣者有这种智慧,所以他能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迴。可是现象不能说没有,确实有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些现象,现象是怎麽回事情,小乘圣者就不知道了,他只知道统统是空的,统统是假的,所以他心很清淨,能入九次第定。你要问他这些现象从哪裡来的,现象怎麽变化的,他不晓得。这就是他的烦恼障断掉了,一切智破烦恼障,所知障还在。
第二种智慧是道种智,道种智破所知障。「道」是道理,「种」是多,种种,很多很多。这是说这一切现象,种种不同複杂的现象,是什麽道理发生的,什麽道理而有的,你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晓得幻相是怎麽来的,这种智慧叫道种智。佛经裡面关于这一类的就讲得太多太多了,这在佛经裡是佔绝大的一个部分。实在讲,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对于一切智跟一切种智说得都不多,道种智这方面总佔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这是菩萨的智慧,破所知障。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在《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修的是一切种智。然后你才晓得,四圣法界裡面所修的是一切智跟道种智,四圣裡面声闻、缘觉修一切智,一切智成就,四圣法界裡面菩萨、佛修的是道种智。
佛法的修学是求智慧,诸位要晓得,障碍智慧的不能不断,如果不断障碍智慧的烦恼、习气、妄想,你怎麽能成就?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跟我们讲,说这些学佛的人,他们不是真学佛。李老师有的时候说得很不好听,这些人是玩弄佛法,閒暇没事情做,到佛法裡头来消遣消遣,来消遣佛法的,哪裡是学佛?在家裡坐得无聊,到庙裡去看看和尚、捧捧和尚,就像从前一些人捧唱戏的一样,这样心态来学佛的人很多。多半都是有钱有势力的这些人,这些人还为一切道场裡面很欢迎的,当作上宾来看待,为什麽?财神菩萨来了,不能得罪。这些人不是真学佛,这些人是假的。真正学佛的人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到寺庙裡面来,有的时候来做义工,没人瞧得起他,这个人看到讨厌他,那个人看到骂他几句,往往那种人有成就。真正学佛、真正有成就的人不认识,我们如果没有李老师这样善知识的开导,往往我们也疏忽了,我们也粗心大意,没有发现到。佛经裡面讲的「可怜悯者」,哪些人是可怜悯者?就是这些玩弄佛法的人,这些人可怜。不要以为他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财富,到寺庙裡来,老和尚看他作上宾,赶紧泡茶奉承他们,那种人将来都堕三恶道的,那些人是可怜悯者。寺庙裡没有人瞧得起的那些义工,人人讨厌、人人嫌弃、人人骂他,将来他往生瑞相稀有,那是值得佛菩萨讚歎的。所以什麽是真学佛,什麽是假学佛,我们要清楚、要了解。你没有真正的智慧,你怎麽能看得出来?所以学佛是要求智慧,要求真实智慧,为这个来学佛的。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不是求福报,不是求长寿,不是求儿女,世出世间法什麽都不求,我就是求开智慧,这就对了。你看佛法,它也有三个学位,阿罗汉得一切智,得正觉;菩萨得道种智,成正等正觉;佛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目标非常鲜明。这个摆在第一条,我们要留意,这是菩萨十力裡第一种,「发一切智心坚固力」,这个心决定没有改变,你就会有成就。所以目标、方向要正确。
第二「不捨众生大慈力」。慈是爱心,现在人所讲的大爱,在佛法裡面讲的真诚、清淨、平等的爱心,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真诚不是情绪上的爱,清淨没有染污的爱,平等没有高下的爱,这叫慈悲,以这个慈悲心,这个大慈心对待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这才能解决问题。「爱人者人恆爱之」,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能够真正爱别人,别人就爱护你。他爱护你,他就听你的教诲,他能够理解、能够相信、能够奉行。我们知道在现在这个世间,二十一世纪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全世界各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宗教,如何能够和睦,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共存共荣,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是现在许多有智慧的人见到了,意识到这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现在资讯发达、交通便捷,整个地球任何一个角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澳洲政府主动在推动这个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在推动多元文化。要想推动这个工作,这个工作能够落实,只有一个真诚的爱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