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科註第四回学习班 心得报告
【净土或问节要略释‧上篇】
净公上人及诸善知识,尊鉴:
惭愧具缚弟子拜阅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中之《或问》二十六则,深感获益良多,熟读而思之,觉其中之字句,不仅启人正信、破除疑竇,窃以能为修学净业之行者,提供增上助缘。惟辞丰义博,未能方便理解,是故不揣自陋,掇其精要,试以节录数则,加以浅解略释,或能裨益初学,充作垫脚之基。盖释文中恐有错会、不如法之处,伏乞
老和尚及诸大善知识,不吝赐正。
甲、绪言
《净土十要》全书共十卷,乃蕅益大师精选净土论述中,最契时机者九种,加上自註之《弥陀要解》编集而成,內题名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盖此实为修学净业之入道要门,由其门下弟子成时法师,评点节要后付梓。收於《卍续藏》第一O八册。
书中卷六並收有《净土或问》二十六则,此乃元朝天如禪师巧设问答,方便开示(天如维则禪师为中峰国师之高足弟子,俱通宗教,识心达本,后学永明大师弘扬净土),其目的是为「剑离宝匣为斩不平,药出金瓶以瘳沈痾」,豁破时人对净宗之疑情,勉励行人应专修持名,以期当生成就。
且看此问答之间,字字句句鏗鏘有力,发人深省,诚如禪师所言:「汝但未悟,使汝既悟,则汝净土之趋,万牛不能挽矣。」您还没开悟,假使您真开了悟,那么您修净土的意愿是万头牛也拉不回的啊!又说:「合五家之宗派,尽天下之禪僧,悟与未悟,无有一人不归净土者。」合禪门的五家宗派,尽天下的禪宗高僧,不论开悟与未悟的,没有一个不归心净土的。
又曾力讚永明延寿大师之《四料简》,叹其为深有功於宗教者,其偈曰:「有禪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禪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以余门修行,解脱綦难,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故二师皆专弘净土一宗,导引群萌同归极乐是也。
兹恭录数则,擷要如下:
乙、释文
某天,天如禪师於臥云室静坐时,有禪客来访,向禪师提出修学净土法门的几项疑惑。
(一)问:永明和尚为法眼禪师的嫡传徒孙,海內皆推为禪林宗匠,为何他谈禪以外,却偏讚净土?
答:大哉问也!永明大师实在是深有功於宗门教下。净土法门本是易行易入,却也是难信难说之法。所以,释迦佛出现於世,宣讲《弥陀经》,预知末法眾生难信净土,故引六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以破除眾生的疑惑。世尊自己说,「我於五浊恶世,行此难事,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的苦口婆心,劝导我们要信愿求生净土。而且,佛所说的一偈一句,与会的大眾没有不信受奉行的,为何只有我们不相信净土法门呢?
这是因为净土教门极其广大,修学的方法却极其简易。所谓的广大,是指一切根机的眾生无不摄受,上至等觉菩萨,下至愚夫愚妇,乃至五逆十恶的罪人,临终只要能念佛懺悔,一心归向净土,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又所谓的简易,只要执持阿弥陀佛四字名號,便能出离娑婆,逕登极乐,证得不退转位,直到圆满成佛。
如此广大又简易,就算是聪明上智的人,也很难没有疑惑。这才知道永明大师对净土法门的讚叹,实在是深有含义啊!
(二)问:净土法门广大简易,那些禪宗悟达之士既然已「见性成佛」,为何还肯求生净土?
答:悟达之士正因为开悟,才更肯发愿求生。古人说,「不生净土,何土可生?」那是您还没开悟,果真开悟了,修净土的意愿必定死心塌地,万头牛也拉不回的啊!
(三)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出现世间,是为了要度化眾生,既然生死大事已经开悟明瞭,应当遵行佛的教诲,出生入死,广度有情。为何这些悟达之士却求生净土,厌苦趋乐,不顾他人?
答:开悟之后,烦恼习气尚未完全脱尽,並不是马上就证得不退转,与诸佛如来一样出生入死,不受障缘干扰。古德有云,「声闻尚有出胎之昧,菩萨亦有隔阴之迷」。何况是现在薄解浅悟的人,自己都还救不了自己!纵然是悟处深远,见地高明,立志要广度眾生,可惜没有证得不退位,处在这五浊恶世,教化刚强眾生,就好像一艘不稳固的小船,要去救济沉溺於业海的群生,恐怕自他都要沉入大海,同时溺毙。
所以《往生论》云:「欲游戏地狱门者,必生彼土。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要救度苦难眾生,必须求生净土。而且先圣也说:「未得不退转位,不可混俗度生。未得无生法忍,要须常不离佛。」现在娑婆世界,释迦佛已灭度,弥勒菩萨还未下生,多有外道邪魔,顛倒是非。外有美色淫声的诱惑,內有烦恼习气的纠缠,既无佛可依,又被境缘所染,初心浅悟之人,很少有不退转的,这就是为什么世尊要殷勤劝导我们求生净土。
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那边的一切境缘,有种种胜妙庄严,往生到那里,藉由阿弥陀佛的殊胜大愿,成就无生法忍,圆证佛位,蒙佛的授记,然后回入娑婆,教化眾生,而且来去无碍了。
在《观佛三昧经》中记载,文殊菩萨得念佛三昧,常生净土。《华严经》中,普贤菩萨劝进善財童子及海会大眾,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又《入楞伽经》中,龙树菩萨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起信论》中,马鸣菩萨有求生之愿。不仅如此,佛更劝自己的父亲净饭王及七万多名释迦族人,求生极乐国土。在《观经》中也开示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同生安养国。
试问,一般薄解浅悟的人,证悟的境界能和文殊、普贤相比吗?难道佛会忍心误导父亲与族人吗?歷代许多有修有证的禪门宗匠,都是不约而同的密修显化,发扬净土宗旨。如死心新禪师曾道,「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又说,「参禪人最好念佛,根机较钝者,唯恐今生不能大悟,但只要藉由弥陀愿力,便能接引往生。」又说,「如果念佛不能得生净土,老僧当墮拔舌地狱。」
由此可见,不论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不论修禪学教的祖师大德,都普劝大眾修学净土法门,道理就在此。
(四)「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与净土经论所谓的十万亿土之外的佛国土,与极乐国中的弥陀教主,是否有別?
答:这个「心」是广大无边而明妙无比的。《楞严经》上说,「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说,「诸法所生,惟心所现。」无有一佛土不在我自心中。古德曾说,惟此一心,具足了四种报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正所谓十方微尘剎土,实是我自心中之土;三世恆沙诸佛,也是我自心中之佛。所以,无有一土不依我自心而建,无有一佛不由我自性而现。既然如此,则十万亿土外的极乐,难道不是惟心之净土?极乐国中的教主,难道不是本性之弥陀?
(五)既然净土、秽土都不离一心,又为何娑婆世界就免不了秽染呢?
答:凡夫因为染业所感,唯心所现的净土,成了唯识所变的秽土。但在佛眼看来,娑婆秽土即是清净报土,正如释迦佛虽然现居娑婆,而实居庄严报土是一样的道理。
(六)凡夫迷情未尽,不离染业,则惟心之土,要如何才能清净?
答:心垢则土垢,心净则土净。《维摩经》上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隨其心净,则佛土净。」要想自净其心,捨弃净土法门,那就很难办到了。
(七)如何修学净土法门呢?
答:眾生根机多有不同,所修方法也各有差別。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三门:观想、忆念、眾行。这三种方法都是依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主。
「观想」是依《观经》上所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所以,我们应当一心繫念,观想阿弥陀佛,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忆念」是心想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或是持念阿弥陀佛的名號,这都称为忆念。正如《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所言,「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歷生,不相违远。」並说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另外,若有人一生繫念,或三个月繫念,或早晚各十念,或七七日中繫念,或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间断的专心繫念,加上自己的深信切愿和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都能往生极乐世界。甚至是造作五逆十恶的罪人,只要临终十念,也能够感得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净土,足证下下根性的人,皆能蒙佛摄受。
「眾行」如《华严经》中,普贤菩萨劝进善財童子所发的十大愿王。又如《大宝积经》,佛教弥勒菩萨发的十种心。又如《观经》所说的净业三福。及《无量寿经》上讲的三辈皆发菩提心,其中有奉持斋戒等。如上所说的,皆称为眾行。
凡此种种功德,加上自己信愿之力,迴向求生,都能转为往生的资粮。
(八)「观想、忆念」这二种不同修法,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所感的境界是否不同?
答:永明大师曾说,往生净土有九品之別。有人生到同居土,见到佛的应身;有人生到实报土,见佛的报身;或经一夜便登为地上菩萨,或是经过一劫、数劫才证得小乘果,隨眾生根性的利钝,悟道有迟速,花开有早晚。所以慈云大师说,虽然大分为九种品位,但若要细分,应该是无量无边。
(九)娑婆世界也是四土具足,为何要捨娑婆去求生极乐净土?
答:娑婆眾生的秽业难除,要想出离六道,唯有求生极乐净土,哪怕是生在凡圣同居土,悉皆证得不退转。曾经有人在大通佛出世时就开始修行,歷经了尘点劫,却还在声闻果位,那都是因为此地充满了让人退转的因缘,所以修行总是进进退退,需要漫长的时劫。且经论上说,「鱼子菴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
但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同居土就不同了,那里的环境极其殊胜,不论品位高下,永远都不会退转,所以一定要求生极乐净土,当生圆满成就。
(十)十方世界也有许多同居净土,为何要偏指极乐又偏讚其中的殊胜?
答:经上说,「彼国眾生,无有眾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在这个娑婆世界,身有生老病死之苦,外有爱別离、怨憎会、求不得之苦,乃至群魔外道,恼乱正修,或是美色妖邪,迷惑行人,而且捨身之后还要继续轮转生死,墮入三恶道,千劫、万劫也难有出期。
但在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无衰无变,寿命无量,没有生老病死之苦,更没有亲情爱恋,仇敌怨懟等种种苦聚,那里是上善聚会,所有衣食珍宝,受用现成,而且相貌端严,身放光明,永离烦恼。除此之外,黄金为地,宝树参天,楼饰七珍,水鸟树林,皆演妙音,更有阿弥陀佛现在说法……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庄严,无有穷尽。
由此可见,在娑婆与极乐二土相较之下,「境、缘」迥然不同,「境」是环境殊胜,可以摄受眾生,让人生起嚮往欣求的心;「缘」是助缘殊胜,有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修行的功夫。所以,十方世界虽有许多同居净土,唯有极乐世界的「境缘」殊胜,当然要求生此土。
(十一)十方如来都可以亲近,何必只亲近阿弥陀佛?
答:有三个原因:一、誓愿深重。二、娑婆有缘。三、化道相关。
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曾经发了四十八大愿,愿愿都是为了要接引娑婆眾生,这是弥陀的誓愿深重。
其次,在释迦佛住世时,听闻佛法而修净土法门的人,就有不少,就算是佛灭度后,无论僧俗男女、贫富贵贱,听过佛法的人,也都知道有阿弥陀佛。纵然没听说过,当遇到紧急危险时,不知不觉也会念几句阿弥陀佛,这都是自自然然就能隨口称念的,难道不是弥陀与娑婆特別有缘吗?更甚至於灭法时,所有经法灭尽,独留《无量寿经》住世百年,直到大经灭后,还留「阿弥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这就是阿弥陀佛与此地眾生,有特別因缘。
古德曾说过,娑婆和极乐教主,示现在净秽二土,用折、摄二门来调伏眾生。释迦佛在此土,以秽、以苦、以促、以多魔恼来折服眾生,让人生起厌离心。弥陀佛在彼土,以净、以乐、以延、以不退转来摄受眾生,让人生起欣求心。既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那就达到化导行道的效果了。
所以大乘经上,世尊反覆叮嚀,称扬弥陀、讚叹极乐、劝眾求生,用意在此。
(十二)既然要厌捨娑婆、欣取极乐,这个爱憎心是不是太过分明了?
答:厌捨、欣取,並不是世间所谓的爱憎心,这是诸佛如来转凡成圣的共同之道。如果不肯厌捨娑婆,怎么可能转凡?不愿欣取极乐,如何成圣?所以,从凡夫一直提升到等觉菩萨,所仰赖的无非就是欣厌之心。如果不肯厌捨,修行没有推进的动力;不愿欣求,往生不会积极的爭取。所以,这样的爱憎哪里有过失呢?
(十三)极乐世界远在十万亿佛剎之外,临命终时,恐怕很难到达吧?
答:其实,眾生妄认自心在这色身方寸之內,不知自家心量广大无边,十方虚空都被我心量给卢包了,恆沙世界在我心量也能一一周遍,正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如此看来,十万亿国土在我心中,其实很近,不远;命终往生时,生我心中,其实很容易,不难。只要净业成就,临终在定之心,便是净土受生之心;起心动念,就是往生净土之时。
正如同有人作梦,身体虽然躺在床上,但心意识却已遍至他方,往生净土也是这个道理。又譬如,从中国到印度,歷程十万余里,在这路程当中,要经过许多国家。有一个人虽然不曾游歷印度,但听过別人描述当地的风景,於是熟记在心;某天,这个人忽然动了一念,想起印度的风景,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万里,便到万里,思量印度,便到了印度。用这个譬喻就不难理解往生净土的道理了。这正是「一弹指顷,即得往生」。一念就生到极乐世界,不需要担心有多远。
(十四)净业成就,往生不难。又为何前面举出五逆十恶的造罪凡夫,临终也能往生?
答:佛在《观经》上说,下品下生者,如有眾生造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业,应当墮入恶道,在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他念佛,提醒他:「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应时即发菩提之心。」虽然十二大劫处於莲花中,但其实受用快乐,好比在忉利天。
然而五逆十恶能得生净土,全因为念佛灭罪的功德,由此可知,名號功德不可思议。或许有人会怀疑,为何能用这么少的心力就战胜过一生的罪业?
禪师在此,特別提出三点原因:一、心力虽少,但是念得勇猛,就像一个人打仗时,衝锋陷阵,不惜身命。二、这个人虽然造恶,但在现世中可能修过三昧,所以临终劝他念佛,他就能很快定下心来念。纵然现世不修三昧,也必是宿世善根今生成熟,能遇到善知识教他临终十念,在念念当中功夫成就。三、假如不是宿世善根,也不是今世修定,那必然是他在念佛时,心里生起深重的懺悔。
【上篇竟,下篇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