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四集) 2011/7/2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14
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我们接着看第九册,一千一百九十七页这一段经文:
【所贵于善者。以其有礼义也。所贱于恶者。以其有罪过也。今以所贵者教民。以所贱者教亲。不亦悖乎。】
『所贵于善者』,就善的事物所以受到敬重,『以其有礼义也』,就是因为它们符合礼义的精神,所以人们特别遵从、认同这些事情。『所贱于恶者,以其有罪过也』,恶的事物之所以被人家鄙视,因为这个事情是包含着罪恶、罪过在其中的,所以才会被人鄙视。而现在这些为君者、领导者,用符合礼义的这些善的道理来教导百姓,『今以所贵者教民』。『以所贱者教亲』,却用跟罪过、丑陋相应的事物来教导皇亲。符合礼义的是有家教,符合罪过的是骄奢淫逸、是宠爱,怎么给老百姓讲的都是仁义礼智,结果带自己的孩子、带这些皇亲,反而是骄纵他们?就「以所贱者教亲,不亦悖乎」。这不就是违背常理了吗?这不就是个胡涂的行为了吗?而这个提醒事实上以前是家天下,皇帝不把后代教好,他这个朝代就要衰,所以教育好皇亲国戚是非常重要,对他整个朝代是很关键的。
我们看到一千一百九十七页,接着有说到,「可令王侯子弟」这些贵族,大家看经文里面,让这些王侯子弟「悉入大学」,统统进入国家办的学校。「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他广博的从经典、从历史当中,学习到这些好的榜样,甚至于是一些负面的他能引以为戒,俗话讲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引以为借镜。而肃之以二物,这个肃是整肃他、要求他,哪两个重点?就是守礼跟守法。礼让他有节度,法让他不能违法乱纪,这两个标准来要求他。假如能读圣贤书,又能用礼法来要求,接着经文上讲,「则腥臊之污可除」,他染上的那些富贵之气,慢慢的可以把它调伏掉。「而芬芳之风可发矣」,他的德风慢慢能够彰显出来。这还是得要教,还是得要有家道、家规才行,「无规矩不成方圆」。
而这个礼法事实上每一个朝代,尤其是皇族,他们应该是规定比较严格的。有一个事情是贞观六年发生,您看唐太宗读了这些《群书治要》的经典,他是非常认真的,都有读入心。所以群臣讲的跟这些经典相应的,他马上调整自己,这是以经典为师。长乐公主要出嫁,她是唐太宗的亲女儿,而且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原配生的一个女儿。贞观六年要出嫁,当然唐太宗应该是很欢喜嫁女儿了,而且交代下去办好嫁妆这些事务,嫁妆这些礼数超过一倍,比谁超过一倍?比唐太宗的妹妹就是长公主,等于是他女儿的姑姑。皇帝的姐妹都称长公主,既然有个长字她当然是辈分比较高,长辈。他现在女儿的嫁妆是她姑姑的两倍,结果谁说话了?很有意思,家里的事好像很多都是魏征在管,其他人可能会有点恐惧。
魏征进言,有学问真好,开口要不是历史就是经典。魏征马上说,汉明帝,汉明帝是明君,明章之治,东汉明章之治,西汉是文景之治,东汉光武帝下来就是明章之治。汉明帝要封他的儿子,汉明帝自己说,我的儿子他的封赏不能跟我先帝的儿子一样。因为先帝的儿子是我的兄弟,辈分都是我儿子的叔叔,他们是低一辈的,不可以封地一样,封赏不能一样。你看人家皇帝自己开口,汉明帝自己说的,自己的儿子要比自己的兄弟封得少。你看我们假如不懂历史,就劝不了。引这么实际的例子,唐太宗听了也不得不服,讲得也对,而且是明君,你也是要做明君的人。然后汉明帝自己说,比他的这些叔叔封赏一半就好,「前史以为美谈」,当时候的史官把这件事情记下来,非常赞叹这皇帝明理知伦常。大家想一想,一个人他的封赏比他叔叔还大,你看他会怎么样?会很骄傲,会很不可一世!这整个伦常长幼尊卑就受影响,封也是学问,要符合伦常道理才行。
天子姐妹为长公主,天子的姐妹都称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然加了一个长字,就代表她比公主还要尊贵。虽然皇上您对女儿的感情是很特别的,但是道理还是要符合,还是要跟义理符合,不能随顺私情。如果让公主的礼超过长公主这么多,这是道理上不是很妥当,皇帝,你好好思考一下。魏征很厉害,该柔的时候柔,该硬的时候硬,您看这个时候他也是您要三思。太宗听完马上说,讲得对、讲得好!而且听了以后,唐太宗回去讲给他太太听,太太也是嫁女儿,现在有人建议把她女儿的嫁妆减少。我们看看长孙皇后怎么讲?她说到,我以前曾经听陛下谈到魏征,非常敬重他,但是还不是很了解,皇上你为什么这么敬重他缘故在哪里?今天听到魏征的劝谏,我了解到,因为他能以义理来节制皇上的私情。
皇上权力最大,假如顺着他的私情、好恶,朝廷的风气就会很受影响。他能以道理来时时节制皇上的情感,尤其是私情,真是社稷的栋梁。你看这个妈妈不只没有抗议,马上给魏征最高的评价,所以这个皇后不简单。然后接着更提醒唐太宗,这都是顺势而为,高度的智慧:皇上,妾跟陛下是结发的夫妻,我们是最亲的,而且又蒙皇上这么样的敬重我、爱护我,这情义是非常深的。我们的关系这么亲密,情义这么浓,可是我每一次要跟你讲话,还是战战兢兢,还得要察言观色、等待时机,不敢轻易冒犯你的威严。我都这么有压力了,何况是你的臣子,他跟你的关系,跟我们夫妻比还差一截,那他们更难!你看这对唐太宗的提醒多重要。「况在臣下,情疏礼隔」,那个情义还不到我们夫妻这么浓,那他们更不容易。
又举历史,你看这个皇后不简单,举韩非子写了一篇文章叫《说难》,给领导人说实话挺困难的、挺不容易的,说不好连脑袋都没有了。东方朔也写了文章,都提到要劝谏皇帝,很不容易,这实在是说得非常真实。所以「忠言逆耳利于行」,有国家的人最重要的一个态度要能接受忠言,能接纳了国家就大治,不接纳这个政治就要混乱了。所以我至诚希望陛下,能非常仔细的来面对臣子的劝谏,则天下大幸,天下人的幸运。你看长孙皇后抓住这机会帮所有的大臣讲话,所以大家从这里看到,贞观之治容不容易?这么多贤者会集在一起。假如没有长孙皇后,我看魏征也会有很多危难,很多危难都是长孙皇后帮他化解掉的。
有一次唐太宗气到刀都拿起来了,最后长孙皇后穿着隆重的礼服走进来,唐太宗看了一脸狐疑:妳干什么?手上还拿着刀正要出去发挥一下,怎么看到自己太太穿着盛装,怎么回事?皇后马上恭喜他,一定是有明主才有臣子敢这么劝谏。唐太宗一想我是明主,舒服多了,气就没了,气也不是真的,转个念头就没有了。要会转,自己要会转,旁边的人要会护念,会引导就转过来了。皇后这么一讲完,皇帝马上派遣下属送绢帛,也是很上等的布料五百疋,亲自送到魏征的家给他。魏征这个接受的赏赐不少,但是这个赏赐最重要的,就是让国家朝廷整个劝谏的风气带动起来,唐太宗是明白人,懂得用赏赐来鼓舞正确的风气。我们看到这个典故,了解到唐太宗是明白人,只要臣子的劝谏是符合礼义的,批评他家里的事,他都能欣然接受,马上去修正。这两段都是谈到皇帝,以至于是个富贵之人教孩子,都应该要非常慎重,有家规、有家道、有家学从小约束、教导他们。
而唐太宗教自己的孩子是相当用心的,我们再举一个典故来看,这个典故可以看出唐太宗良苦用心,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教孩子。我们有没有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教孩子?「父慈子孝」,这个慈就在念念为孩子着想。当然这个着想,还得我们自己对道理很明白,才能抓住每个孩子偏颇的机会把他导正,才能收到长善救失之效果。贞观十八年的时候,唐太宗对着旁边的大臣讲,古代非常重视胎教,从胎里就教起来,而这是我遗憾的,我没有能从胎教就好好的来把握,那个时候可能还在打仗。而我最近立了太子,太子以后是皇上一国之君,所以遇到任何的事物,只要有机会我马上要教诲他。太子在身边看到他要吃饭,我就问他,你懂得白米饭吗?孩子说不知道。接着皇帝讲,这白米饭是农民种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不过这一段最好是他自己种过,自己去体验看看那个汗滴禾下土,他自己在那流汗他一定记住。
这是我们曾经让孩子到田里面去插秧,插得腰酸背痛,然后回来看到那个白米饭,老师跟他讲,你今天插的才这一碗而已,你要节省不要浪费食物。那小朋友没有插过秧,看到水田、水稻田:老师,那个下去会不会死掉?另外一位同学说别怕,底下有水泥地。这个同学见未真,勿轻言,不可以常常在那里乱想东西,哪有水泥地?这是属于体验,他体验过他就很深刻,你给他讲半天,有时候他也不知道什么感受。我们最近四岁的小朋友种菜,种空心菜,我看他们那些小小孩四岁,在那里种的,每天浇水很认真。我看了一下那些种的,加起来应该只有一盘菜而已,动员了好多人力。真正这菜摘下来一炒,那空心菜一下不就缩成一盘了吗?以后他们吃空心菜绝对不敢浪费,那是他们种了二十来天才收割的,所以这是体验的。
所以在皇族,皇帝都是亲自做农耕,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也给天下人做榜样,这是非常好的传统。现在比较忽略掉,要再复兴起来,古代这些礼,全部都是在让人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态度。所以制礼,那是教化里面非常关键的一环,不然现在人都不懂,糟蹋食物也是无礼!所以这些种庄稼,农耕非常辛苦,你要记住,不要浪费食物。而且要了解农民耕作的时间,农耕之时,决定不能够派工作给他们,到时候误了他们的农耕,他们就没饭吃了,你要体恤老百姓这些情况。又见到乘马,看有人坐着马,又问太子,你知道马吗?太子说不知。马能够代人的劳苦,为人服务,而且你用马要有节度,你不能用到让牠累垮这不行的。你看对马也要爱惜,不能消耗完牠的力量,你才能够常有马可以骑。其实对待马,以至于对待百姓,都要时时体恤,这仁爱心都要时时提得起来。
后来又去坐船,皇上又问,你知道船吗?假如我们有唐太宗的功力,你带孩子出去郊游,一路上都在上课!你知道船吗?对曰,不知道。皇帝告诉他,这个船就比喻作当皇帝的人,就是人君;水就比喻作老百姓,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而且你现在是太子要戒慎恐惧,以后要带领好人民,你假如不符合天道,你就会被人家推翻,要戒慎恐惧。又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树,一棵弯曲的树,接着又说你知道树吗?太子说不知道。这一棵树虽然是弯曲的,可是它假如得到了绳墨,工匠用的绳墨啪一下那一条线黑黑的就很直,它得到绳墨还是可以切出非常直的木头。这个一般讲「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谏德行就会愈来愈好,木头经过工匠的绳墨就可以切出很直的木头。所以为人君虽然没有很好的德行,只要你肯接受臣子的劝谏,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王,这个你要记住,引以为鉴。所以我们看到饭可以教育,看到马可以教育,看到船可以教育,看到树可以教育。看到太阳可以教育是吧?日月无私照,要有无私宽大的心。
您看古人道法天地,万物都是老师的态度,都可以给我们启示反省,从这里我们看到太宗的良苦用心。所以教育孩子我们从这几句,「敦亲」类的,都是重视教育孩子。什么样的心境可以让孩子一生幸福?爱敬的心、责任的心,包含谦卑的心,懂得节制的心态,都是影响他一辈子。大家看什么样的思想,可以决定他一生的成败,这就是我们要教的「助人为快乐之本」。他假如说享受为快乐之本,他的人生整个偏掉,最后就是在放纵欲望而已,而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求,欲是深渊,愈来愈严重,助人为快乐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他的事业要真正有成就,你从小要扎他诚信,讲道义。一个人讲道义了,他就会去服务好身边的人,以至于往后服务好他应该服务的人,你看我们古人都是抓这个根本。「学问为济世之本」,他想要利益社会,他要有正确的道德学问,做人做事的学问,都要从这里扎起。
我们接着看下一个「君道」的内容,是「反身」。我们看到反身,有没有想到哪句经典的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在孔子的教诲当中,记载在《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很符合君子之道,「失诸正鹄」,箭射出去没有射到目标,要怪谁?「反求诸其身」,要反求诸己,这很重要。我们的人生也是跟射箭一样,事情没做好,第一个念头还是要先反省自己。而其实这对我们有难度,因为我们是成年了才比较深入传统文化,以前会有一个习惯,遇到事情先要求别人,或者指责别人。所以「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指责别人错上加错,掩饰过失也是错上加错。其实修行不容易,理有顿悟,道理真听懂了,但是做?事要渐修。奇怪,明明懂道理了,为什么没办法马上做?因为他有障碍。
比方说马上反求诸己,那我们要调伏掉的是什么?是推卸责任,都是看别人错的惯性,要把它突破才行。我们现在冷静一下,我们现在遇到事情,先冒出来的是什么?假如冒出来的是情绪,怎么可能反求诸己?反求诸己是理智的。所以这还需要不断熏习,熏到什么程度?遇到事情先提起来是经典,这个时候经典是理智,马上调伏那个情绪,调伏那个坏习惯,所以经还得多读。再来,旁边的人多提醒,你又能接受,这样就回头反省得快,善观己心。还要善友为依,好朋友在旁边护念我们,一发觉我们有点不对劲了马上提醒。比方说你给旁边的好朋友讲,我假如讲话有点高八度了,你赶紧拍拍我,不要被其他人看到,从桌子底下赶紧拍拍我,不然有时候怕控制不住。一被提醒你马上:怎么这个老毛病又犯了,马上调整,这个也是默契。
孔子这么教诲,孟子接着承传孔子的精神也讲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而孟子这段话也让我们感受到,他反省是非常深刻的,从心地上反省。您看你去爱护一个人,但他跟你不亲,他不很能接受你给他的爱护,反省自己这颗仁慈心有没有到位。治人不治,你管理团队、管理下属,不能够管理得好,你不能指责这些下属,你要反省自己的智慧不够,反其智。你非常礼貌的、恭敬的对待人,他反而不接受、不搭理你,你们有没有经验,你给人家鞠躬,人家理都不理你,甚至还觉得你吃错药。礼人不答,不能检讨别人,反其敬,可能你那至诚的恭敬还没流露,人家还在观察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假惺惺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让人家认同,很可能跟我们过去的行为有关,留在人家印象是这样,一下子不能接受我们这样的转变。所以事出必有因,这个因不在别人在自己。这个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当中,应该大部分的人都经历过,我们学了之后很激动:我良心发现。回去以后的表现,让全人家都非常瞠目结舌:这个人怎么去了几天回来变成这样?他到哪里去洗脑了。要给身边的人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一下变了,有时候人家一下缓不过来。
我曾经听到一个事例,有一个女士听了以后,反省自己,因为她已经跟她先生离婚,听完课以后很激动,到她前夫家里,公公、婆婆也在,马上恭恭敬敬给他们赔不是、鞠躬。结果她头抬起来,他们统统没什么表情,她掏心掏肺,没有任何反应,她就回去了。可能走出那个门,有很不被理解的感觉。这个时候要想到孔子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做什么事都要人家理解,也是一种执着,为什么?你要就有要不到的苦。这些事都是应该的,有什么好要的?都是应该的叫义,遵循道义。有求,叫利害的人生,还是贪求,人一有贪求这正气就不足,一有贪求可能就会有烦恼、会有失望。
您看我们去爱人那是尽我的本分,爱人家,人家不接受,难不难过?我当初去爱护他,又不是为了他来爱护我,是不是?难不难过?不能难过。要不要继续爱护?要。你们是明白人,这样才知道我的心是真的、还是假的。付出一点没什么回应:我不干了。那前面的付出也是假的,那是利害心,是有条件的爱,叫欲,不叫爱;爱没有条件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感觉是温暖的。一个人带着目的去对人家好,告诉大家,对方都知道的:这个人又来了,又来攀交情,他的东西不要拿,拿了以后,他会一直再给你唠叨是吧?你带着条件、带着利害跟人家交往,敏锐的人都觉得有压力,跟你很难达到推心置腹的朋友;无条件的道义,才能结交到知心朋友。所以这个太太出了门,这么样一段肺腑之言所有的人一点表情都没有,但是她后来也不简单,她没有放弃,她继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然后跟她前夫保持一些联系,经过一段时间,他前夫真的觉得她变了,后来又结婚。这个消息是很准确的,因为是我们同事的亲戚,真实的例子。
但是大家想这个事例,谁想离婚是不?你看一改变,先生、公公、婆婆都欢喜,离婚是人生很痛苦的事情,谁愿意?没有人愿意在这种痛苦的漩涡当中,那何不由我们走出幸福的方向跟目标!不要要求家人,我们自己先带好头。再来,为什么她这么样真诚讲了一段话,统统没反应?因为她的前夫跟家里的人还搞不清楚状况,现在是作梦吗?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是在梦里吗?当然以前应该是有很多伤害,才会走到离婚,都是有前因,所以他们的心情一下子没办法调整过来,这是很正常的。做个比喻,今天你对一个朋友连续打他五巴掌,他还缓不过劲来,打他五巴掌然后你突然说,我会对你很好喔!你看他会做什么?他绝对退好几步,你前面都对他这么不好,突然对他好,他不吓一跳才怪。您看这个世界都没有问题,我们有问题,我们的心态没有客观去体恤到,很多的因缘、状态,反而都指责,愈指责情况愈差。为什么?指责是情绪化,我们情绪化一定带动对方的情绪化,一点小事都很难收拾,小事变大事;能理智、能反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我们来看二十二句,是在第十册一千三百一十页。经文讲到: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
您看这些教诲,都跟「四书」相应的,《大学》里面讲的「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君主要树立品德的根本,『莫尚乎正心』,「尚」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比「正心」更重要的功夫,我们常说修养是心地上的功夫。刚刚我们看《孟子》这一段,他要恭敬、仁慈、理智要时时保持,不可以偏离;不可以自私,要爱人;不可以傲慢,要恭敬人;不可以情绪,不可以意气用事,要理智。所以「莫尚乎正心」,心正了而后自己的身就正,身就修了。因为一言一行其实都是心的反射,讲错话、做错事,病根还在心态不对。所以我们要改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还有从心上改者这是最好、最根本的方法。
比方我们常说脾气大,有没有把心偏颇的地方找到?我为什么会有发脾气行为?我的心偏在哪里?人家不顺我的意思,不高兴,这就是贪。罪恶的根源就是从这个贪起的,罪恶的渊薮,贪了就控制、要求,不顺我的意思就不高兴,坏脾气的根源跟贪心有关,跟控制的念头有关,不顺己意就生气,这个气量就太小太小,不能容人。发脾气还有什么原因?好面子,好面子的人很容易发脾气。为什么?恼羞成怒。好面子禁不起批评,人家提醒个二、三句就不耐烦:好了、好了,别说了!还是贪,好面子也是贪,贪面子、贪名闻。还有没有?常常心量太小,把人家的不是都放在心上,对人有成见,一找到机会借题发挥,马上好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个机会了,劈哩啪啦骂人家一顿,这都是心量狭小,要容人。
一定要把自己脾气大的根源找到,才能对症下药,发脾气的根,原因有很多种。比方女孩子在某几天比较容易发脾气,为什么?身体不舒服。诸位学长,要从这里严以律己,要宽以待人,所有的道理第一是严以律己,第二要宽以待人。我们不要面子叫严以律己,要给别人留面子那叫宽以待人,这善学;不能学颠倒,变成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那就叫颠倒。XY轴要准不能歪掉,我们复习一下,X轴是什么?无限的延伸叫宽以待人是吧!Y轴?其深无底,深到什么?深到心地深处,对习气赶尽杀绝这叫Y轴。X轴叫宽以待人,Y轴叫严以律己,好,我们人生的准绳XY轴摆好了。还有你们自己想,尤其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最容易观照到自己的问题的。包含急躁也容易发脾气,因为你在动中,突然有一些事情发生,就很容易上火。所以人要学着稳重,一切言动都要安详,不要急躁。慢慢人一稳重下来、一和缓下来,这个眉间上的痕迹慢慢就宽了,心量也跟着就宽了。
『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身正」,正己就化人,旁边的人也受感动。『左右正而后朝廷正』,「左右」指的是重要的大臣,大臣又是所有臣子的表率,所以整个朝廷就正。朝廷一正,这些官员都是国家重要的栋梁,他们在做国家重要的决策,他们都是有修养的人,这个国家当然好;国家一正又为天下做榜样,而『天下正』。这在唐朝唐太宗做到了,他被世界很多国家称为天可汗,就天下的共主,他的榜样教化了天下的人。
接下来这一段话,我们看课本上讲的,天下假如不正,「修之国家」;国家假如不正,「修之朝廷」,要从根源下手;「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又不正还是我们没有感化,修之自己的自身。「身不正,修之心」,回到根本心地功夫,修这颗心,心是离我们最近的。而调这一颗心,可以影响到哪?影响到天下,影响到所有自己周遭的人事物。所以依报随着正报转,这颗心就是正报。真明理的遇到一些问题,不是先指责,回到根本上来修正。经文里面提到,大禹、商汤都是反省自己,「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一句话是古圣先王承传下来的道统,所有天子他效法的一个态度,我有错了,老天爷你决定不能降罪给百姓,那是我的错;但百姓有错了,都是因为我没教化好他们。因为夏禹、商汤有这么样反省自己的态度,所以他们的朝代国家很快就兴旺起来。这都是举历史,因为他们都是在心上下了功夫。
所以一个人的心是他整个精神的主宰,而这颗心调理所有的思想、观念、态度。这个心一动,没有偏失是正确的,起心动念天地都能交感,而况于人!我们的心都是至诚的天地都能交感,怎么可能人不能交感?您看古圣先王,大舜那都感动天地,感动大象、感动小鸟,所以这颗心的力量是非常强的。所以正心的人必有正德,他的行为一定符合德行,就像树立起来了自然影子也看到,就是榜样立起来天下就跟随了。所以在《大雅》里面讲,「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就是文王的风范,老百姓都非常的佩服。这是在这一段经文当中,举了这些先王的风范,大禹、汤王、文王,所以古代办政治的人,都是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榜样。今天我们当领导者、当老板,我们也依这个道统来自我要求。
好,我们看二十三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传孔子的道统,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马上能体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曾子」承传道统,曾子这些教诲,对于我们为学、立德、修业都是个关键。曾子怎么提升他的学问的?每一天要反省自己,从三个角度来反省自己,为他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忠』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凡出言,信为先」,讲求信用。『传,不习乎』,「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就是老师传授的学问,有没有好好的温习,进而解行相应去实践?「时习之,不亦说乎」,习就是做,是真干。这个反省很重要,老师教的我有没有真干?另外因为曾子他们之后也是从事教学,他也是反思,传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习乎?这个习就是自己落实了没有。
孟子讲「人皆好为人师」,这个好为人师,是满容易起来的一个习性。尤其假如从事教学工作,讲着讲着都是讲道理给别人听,那自己到底落实多少?这个也是一个教学者,自身很重要的反省。可不能落到都是讲别人,自己讲的自己都没有做,这会产生流弊。接受的人会想:你都叫我们做,你自己也没做。这个信心就会丧失,那我们不只没有达到弘道的效果,可能还障道。所以古人特别强调,言行一致,这样的风范很重要,教学者如此,为人父母者也是这样。我们叫孩子做,自己没做,孩子不服气;我们当领导的要求下属做,结果自己不做,下属很难信服我们。孔子的道德风范,很多学生很会观察,他就能看到很多非常重要的德行,所谓内行人看门道。曾子很老实、心很静,就能观察到夫子,甚至于是同学学问高超的部分。
您看「泰伯第八」,曾子讲了一段话,「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自己能力很好还请教比自己能力差的,自己学问很渊博还请教学问不如自己的人,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很有学问,但是很虚心,「实若虚,犯而不校」,人家侵犯他,从来不跟人家计较。曾子讲的话,他看到谁有这个修养?颜回,曾子说「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怎么不是其他师兄弟看到,怎么是曾子看到?那是曾子善学。后来在书上又记载,曾子说我看到夫子有三个德行,但是我都还没做到很惭愧,能看到就不简单,当然这应该也是曾子的谦虚。曾子说夫子处世待人有三个非常难得的风范,「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很容易亲近,很容易事奉,为人很有包容、很随和。「见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见人家有好的德行、好的善行,跟自己有一样高兴,见人之得,如己之得。成人之美,一点嫉妒心都没有,决定不跟人家争,甚至于让给人家,让人家好好去表现,他也很高兴。甚至于让人家做,从旁协助他,也不邀功,成人之美。
第三「见善必躬亲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见到好的教诲,必定躬亲行之,就是亲自自己先把这道理落实、实践了,然后再去引导、再去教导别人。这是用心良苦!这些道理必须自己亲证体会了,然后教给别人。假如自己没有去落实,有时候是想象的,想象有时候体证不到,想错了可能给别人教错,就麻烦了。而且他自己先去做了,这也是言行一致;不是变成他听了这些教诲、经典,然后变成教书匠,都是讲给别人听。而且在讲给别人听的时候,都没有深刻的体证、感悟,学生受益也有限。因为他没有做,没有真实的感悟,其实也只是记问之学而已。所以我们看夫子这句做到再说,自己先去做,体证了,把最好的体悟再供养给学生,这是用心!我们看师长修学六十年,每一次讲经的时候,都是把六十年的精华、体悟给我们学生。所以能体会到师长的良苦用心,老实、听话,这个受用就是最大的,我们在修学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了。所以谁最有福气?老实人最有福气。我们闽南话说,「天公疼憨人」,老天爷疼憨厚的、老实的人。
我们从曾子这一段话来反思,孔子见人一善忘其百非,看到人家有好的表现,他以前的不好都不放在心上:真难得,浪子回头。我们假如见人一恶而忘其百善,哪一件事你看他不顺眼,他好像什么都不好。甚至于人家说,他最近有比较好:不可能的,我对他很清楚的!那是对人有成见,你对人常常都有成见,人家跟你相处很有压力。你能包容别人,甚至人家有好,你马上肯定他,人家觉得跟你相处如沐春风,很受鼓舞,所以叫易事。所以学生说孔夫子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靠近夫子觉得夫子很亲切,都能够鼓舞别人。这要去掉心胸狭隘,要欣赏别人、包容别人,转这个心念。
再来,「见人有善,若己有之」,比别人还要高兴:他愈来愈进步太好了,他表现这样太好了,对团体太有帮助。这是有随喜成人之美的心。但是我们假如心胸狭隘,看到人家好,酸酸的:有什么了不起?运气好而已。我为什么分析得这么透?因为我以前都是这样,现在很努力的在调整。所以这不能有嫉妒,不能有跟人对立、争斗的态度,君子无所争。「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不要跟人争斗,一跟人争斗是造成家庭、造成团体最大的损害,再有能力,都是在损害家庭、团体。父母跟上司就光为了你这些事,就一个头两个大,还帮什么忙?很多人都忽略:我能力很好,单位里面没有人比我高。所以人一傲慢,只看到能力,没看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有一句俗话讲得好,「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华」。而这种话其实我们都读过了,但是我们很少能非常警觉去体会它,因为真正有才华的人还是会有傲气,他还是会自我欣赏,感觉良好,他这个态度放不下他就看不到问题。因为傲从哪里来?从我慢来的,我很了不起、我很厉害。有我了就障住自己客观的观察能力,有我就没有人,有我就感受不到别人的心。你说一个人傲慢起来的时候,讲那个话都刺到人家的心,他知不知道?他知道还讲?所以这些习气,都会让人感受不到别人的心,感受不到团体的困难。有一句成语说我行我素,就不理想了。可是你个性良好,又都是像孔子这种风范,跟人很好相处,人家好拍拍手,鼓励人家,整个团体的团结、向心力都因为你而增长,这看不到的,可是对团体是最重要的叫人和。
在《大学》里面,有一段话对选取人才很精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应该之前有跟大家讲到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肚量,「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家有能力跟他有一样高兴。「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人家有德行、好圣贤学问,他在旁边很仰慕他:你这太好了,对,就是要听孔夫子的。这种人看起来不是很有才华,可是他是栋梁,他不嫉妒人,他才能提拔人;他能包容人,他才能鼓舞人,这是无形当中的磁场。接着说,「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又有另外一种人,人家有能力就嫉妒他,要破坏他、障碍他,这就不是国家的栋梁。这是闵南话讲「养老鼠咬布袋」,就是养的老鼠然后去把米袋统统咬破了,变成栽培他,最后还来破坏团体,就是变成这个样子。夫子这段修养,对我们处世待人启发还是很大。
曾子善于学习,对自己下的功夫也深,『三省吾身』,绝不懈怠。而成败在忠信,《大学》有一句话讲「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兴旺,忠信。大家看一个团体负责的事情,尽心尽力、诚信待人、言出必行,一定兴旺。骄态以失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的团体有很好的开始,但很难保持,为什么保持不了?只要他有骄泰的习气上来就毁掉了。骄傲,泰是什么?奢侈、放纵。所以大家看这些理都是相通,《孝经》里面教导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他位置很高不会危险。「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制节谨度,就是不要奢侈、不要放纵,都是在骄泰这毛病不能犯,骄泰就失之了。而大家冷静去看,一个人有忠信,他的学业跟事业才能成就。以学业来讲,我们学圣贤之道,要为民族尽心尽力,要期许自己是民族的栋梁。甚至于要为下一代培养出栋梁,这是忠,人有这样的期许,他学习不用人家推。我这个肩膀是要荷担民族文化的承传,忠。
信,我们老祖宗的信,不只在行为上的信,自己起了这个念头,发了这个愿誓,任何人都不知道,终身要尽到这分诚信,他怎么会没动力!一个人没有动力了,忠信没有了。您看「季札挂剑」的风范,「始吾已心许之」,我的心已经说给他,「岂以死背吾心哉」,不能因为他的死而违背了我的心,违背了我的良心。我们自己在内心里面已经这样发了愿,终身要尽心尽力往这个目标去走,这是学业成就的动力。家庭里面也是,你要忠于父母、忠于另一半、忠于这个家,你就很有责任感。对自己的另一半要诚信,自家要没有秘密,不然就变虚伪、掩饰了,那就不能至诚感通!所以您看忠信,学业也是这样、家业也是这样。
孔子教学,孔子四教文行忠信,孔门四科德行跟行相应;言语,言语要守信,是个很重要的准则;政事,政事是为国家服务尽忠职守;文学,它的精神是相应的。而我们看这文行忠信,文,用经典长人的正知、正见,叫发其蒙。我们还没读经典以前很多道理不懂,您看夫子这些教诲它是很有次第的,发其蒙,我们蒙昧靠经典来知道是非善恶邪正,这是文的部分。行,积其德,行是德行,德行要不断的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这个行要积其德。忠是立其节,要有节气,要有这种气节,立其节;信,一个人有诚实守信的态度,他终身奉行圣贤教诲,进而终身实践他所发的愿,全其忠。你看子路答应夫子:夫子,您的教诲终身奉行!他临终的时候是被杀害的,临终最后一口气把帽子调正,夫子教我这个冠要正。您看临终死前的念头还是遵照老师教诲,这一分心难得,所以全其忠,能成就他完美的德行。这是从整个修学的一种接引,文行忠信。而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就把德行摆在前面,为什么?这是本,本在德行,末在文学,这从本末谈,都是很有道理的。
来我们看第二十四句,是在第二册二百八十九页,我们一起读一遍:
【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我们二百八十九页这是一个典故,是周朝周成王的时候,我们看到就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唐叔虞者」,唐叔虞「周成王弟也」,周成王的弟弟。成王跟叔虞有一天在玩,成王是天子,他虽然是小孩,但他是天子。玩着玩着,周成王削一个桐叶把它削成玉圭的样子,削好,小孩子好玩削成玉圭,然后就拿给叔虞:来接好,我封你一块地,就把树叶剪成的玉圭给他。史官记录下来了,然后就跟周成王讲,成王,什么时候进行封赏?你选好日子要封。成王说我跟他玩的,「吾与之戏耳」,不是真的是跟他玩的。史佚曰,史官讲了就是这一句『天子无戏言』,「天子」是没有开玩笑的时候。
诸位同学,难道是天子才没有戏言吗?我们的道德学问,不就是因为好玩给玩掉的吗?好玩到都不稳重。「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你这开玩笑,坦白讲对人就不够恭敬,学问是主敬存诚。我这一段讲完,你们不要每天都板着脸给人家看,我刚刚讲的开玩笑,就是你不要拿别人开玩笑,你这样就对人不恭敬了,这个跟道就相违了。幽默可以,可以幽默一下,幽默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一切皆恭敬,对人都是应该有这个态度。所以「天子无戏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一言一行都有记录的,要对千秋万代负责。诸位同学,我们有没有为千秋万代负责?这一生要成就德行,调伏坏习惯,这个事业大不大?比世间任何企业家都还大是吧?那这些成功的人都是很恭敬、谨慎的。更何况是我们这一生要成圣成贤,那恭敬的心要时时保持。
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讲出来史官就记下来了。『礼成之』,举行典礼慎重落实,这样子,第一个皇帝讲话非常慎重,一讲出来就是天下的规矩,「礼成之」,马上去实践天子讲的话。『乐歌之』,你在典礼当中奏乐,都是庄严肃穆的音乐,对人的摄受非常强。这个下属对皇上交代的事情都不敢轻忽,都很慎重的把它落实好。「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就把唐这个地方封给他弟弟叔虞,君无戏言。所以我们今天言谈当中,会跟人家闹不愉快、起冲突,都还是要反省自己的态度不妥当。而且有时候爱开玩笑,开到最后一定失了分寸,然后好朋友从此就不见面了,就开得太过火,就麻烦。你说我开得不要太过火就好了行不行?有这颗心铁定会遇到过火,哪有这么好控制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反身都得从起心动念下手。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