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千遍】第12集【读书乃内学】

admin 读书千遍评论5阅读模式

【读书千遍】第12集【读书乃内学】

 

班主任:老师,这个也是福至心灵吧?

陈老师:古人讲这个话,师父常讲,福至心灵。平时糊里糊涂的,一直以来都是不是个明白人,业障又重,她总培福。培福最好的方法,她讲她念【无量寿经】,给爸爸妈妈、给自己冤亲债主、给自己家人尽孝,他们不学佛她就给他读,修福就是尽孝,修大福报,修着修着,感觉到心有点灵了。我跟大家讲,其实最大的修福就是六根都摄。都摄在什么呢?你别都摄在贪嗔痴慢上,现在的人看到那个名牌的东西都摄,不行,这个我得要。他那就跟三恶道发生感应,地狱、恶鬼、畜牲,他净天天都摄那个,他将来能没恶报吗?你们这些学生天天都都摄在圣人的经典、自性的流露,换句话说,你都都摄在自性上,他怎么能不心灵呢?他本来是灵的。灵冥湛寂,第一个就是灵,管用。

学生:还有一点就是,以前还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自己是对于看书是特别不喜欢的。

陈老师:不喜欢读书。

学生:对,看书的时候就是看不懂就会觉得烦躁。

陈老师:你是不是看到带字的这些东西都头疼?

学生:是,以前是这样子的。但读经千遍之后自己就改变了。对于书本现在是不厌烦了,也喜欢看了,也能看进去,就自己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就能很专注,很专注地看进去,而且一下连起来就看了十多页,对,就能专注进去。而且在看的时候也不是说你一看就过去了,白看过去的,在看的时候自己会去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为什么会这么说,就是有这种感受。

陈老师:明白其中的义理了。

学生:对。

陈老师:你将来如果再长大了,四五十岁,如果将来有出息,你做了汉学家,做了汉学教授,你要把自己的这个经历作个报告,我是怎么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变成汉学教授的。不爱读书的孩子们我们现在见得太多了,见到字不行,头晕;见到好玩的两眼发光,这样孩子很多。说实在话,他的命就是不读书的命,没有福报。「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所有的经教义理、宇宙人生的真相、人要想觉悟,都在经典书本里,你不读书你说你这辈子能好吗?那是最大的业障,不爱读书。所以前世带过来这个习气,她现在你看看,十几岁不喜欢读书,不喜欢,看到带字的头疼、头晕,这就是业障习气。命运能不能改变?读书千遍,改了,这她亲口说的,不但爱读,而且里边的意思还能明白,这分明是命运改变。你们家孩子不爱读书,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能。用什么方法?读书千遍,这是例证。过去看到这个书痛苦,现在欢喜,有福报了。

学生:老师,自己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在读经千遍,因为是要专心读,六根都摄在书上的,但是读了【太上感应篇】自己能知道书中的文意,知道它是每一句话都什么意思,但是在读的时候越读心里就越欢喜,这个欢喜就是因为在读的时候因为自己对「读书千遍 其义自现」有一点感受,在读的时候越读就是读到后面自己就知道了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

陈老师:你说的这个另外一层意思,是不是你们在其它的书本上、那些注解里看不到的?

学生:对,我所理解到的【太上感应篇】里面文意都是单独是在注解本上面的,但是自己所感悟到的是注解本上没有写的。

陈老师:你看看,她的汇报应该再跟大学老师们去讲一讲。你们天天地在那找参考资料,找了那么多,哪一个学生能站出来说我的注解符合经教义理,同时又是千百年来古注里没讲过的,那成就了。有吗?没有。都是照着那个书本抄的,或者照着书本讲的,死读书,那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活的,大家一定要知道,师父讲,经教里面字字句句有无量义。什么叫无量义?没有边际,不是一种注解、十种注解、百种注解,无量义。你能不能说出一个来,符合义理,同时大家又听得懂,而且古人没讲过,谁有这个本事?你看她也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原来在学校里上到多少年?

学生:高一。

陈老师:上到高一,也是受了将近十年的污染了。她来你们学校有几年了,是吧?

班主任:是。

陈老师:那么现在她有这种能力表现出来,这种能力和智慧,一定记住是本有的,不是她独有的,所有的同学都有这种能力,都有,「本自具足」,人人都有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大家听到她说这个话就不奇怪,自性显发出来了,好,继续往下读,这就对了。所以说培养的学生一定要开发他的自性,换句话说,让他开悟。他不能开悟,他那都是死的知识,跟自性没有关系,那没有意义。

学生:老师,自己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在读经的时候,越读就是心里能放下来的事情越来越多。因为自己会去执着,心里会挂念着事情,或者是执着一件事情,但是在读经的时候,自己就会突然就是想通了,就觉得何必去执着呢,这个执着也没必要,对你也没有什么益处。当时自己就是感觉是真的放下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感受,感觉就是真的放下了,就是比老师提醒你你有这个毛病,你知道这个毛病你去改,你可能改的时候你只能改百分之二十,但是你在这读经的时候,你心清净了,就是说放下了,真放下了,你改的时候更容易,几乎就是说可以快要没有了,改没了。

陈老师:她说的这个话,师父常讲,学佛的人都知道,「知难行易」,不好理解,做起来很容易,知道很难。那不对啊,大众什么感受?做起来很难,知道很容易,错了。她这个感受就印证师父那个话了,「知难行易」。你真知道了,真明白了,放下,一下。今天有好几个同学在这讲,放下了,放下了,说明行不难,行易。知道为什么那么难?没有心开意解,那镜子还没擦亮。师父常常讲,学佛入门四个字,看破放下。看破是什么呢?是「观」,放下是「止」,停止了,不再执着了,放下了。所以读书千遍就是知止,他天天在那知止,就是持戒。然后怎么样?很容易就放下了。你没有这个知止,后边得定来不了。换句话说,这些烦恼习气障碍着他不能得定,定不了。定从哪里来呢?一定要知止。知止,读书千遍当中就有,他一下就放下了。为什么?他持戒他自然得定,开慧就是放下了,开慧就是看破了。所以她看破了,从哪来?从持戒来。读书千遍就是知止、持戒。

学生:老师,自己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在读经千遍的时候,对以往我所察觉不到的毛病习气,在这读经当中就能察觉到,而且当如果自己的一言一举浮躁了,自己也能察觉到,以往是有一点都察觉不到的,而且现在是能发现到,察觉到,而且是产生了每做一件事情自己心中就会问自己,是否自己浮躁了,没有清净心了,就心中会有一种畏惧感。

陈老师:她讲的这个话就是定里边有慧,慧里边有定,不能分开。她心安定了、清净了,把什么都照得清清楚楚,就像一盆水,这盆水在这晃晃晃,什么都照不见,就跟我们心一样,心安定了,看什么清清楚楚,自自然然就有智慧。不能安定,智慧来不了。所以智慧从哪里来?一定是先定,定是从知止来的、持戒来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5月23日15:26: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92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