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38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2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jingkong法师主讲(第三十八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45-0038

 

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38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一面,主地神:

 

前面已经介绍过第一尊「普德淨华主地神」,第二尊「坚福庄严主地神」。我们在经文裡面所看到的这些护法神众,他们的身分不同,职责就有区别。可是细细的去观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处所,就是智慧与福报。这两者如果不能够兼具,护法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做得圆满,所以智慧跟福德非常重要。尤其是第二尊名号裡面显示出「坚福庄严」,前面已经跟诸位同修介绍过。现在在此地特别要强调,世出世间法,无论是大事或者是小事,如果没有福德就很难成就。福从哪裡修?菩萨行的六条纲领,就圆圆满满的包括了福慧双修。第一条教我们修布施,前面跟诸位说过,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是世间人所祈求的三种福报。如果不知道修因,果报从什麽地方生起?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瞭的。

 

佛又告诉我们,世出世间的大福报,必须要兼修后面的五个科目,才能成就大福报,才能够使你的福德相续,绵延不断。我们今天看看世间,确实有不少有福报的人,可是他的福报总不免有缺陷,也就是说他的福报不圆满,他的福报很容易就享尽。虽有福,没有福德相,这是稍微细密的去观察就能够发现。一个人看自己不容易,看别人比较容易。会修行的人,看别人然后再回光返照,再能够认真省察自己,这对我们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你能够省察,你才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善莫大焉。哪些是有福德而没有福德相?世间人有福,但是他没有福相。第一个,他一切都随顺自己的知见,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因此所作所为与情理法不相应,这就是没有福相。相应就是持戒波罗蜜,我们在讲席裡面讲得很多,持戒的广义就是守法,也就是说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持戒。

 

第三种福相,大福德相,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讚歎,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的,忍辱波罗蜜。我们《华严经》到后面还有很多次会读到,这是佛在经上说的,不止说一次,常说,这是大福德相,到后面经文我们再详细跟诸位报告。正是世间贤圣所说,「无故加之而不怒」,心平气和,这是福德相。心不平、气不和,纵有福,福也不厚,厚福才能够载道。佛称为「二足尊」,就是智慧、福德两种都达到究竟圆满,由此可知,福跟慧是自性裡面本具的功德。很可惜凡夫迷失了自性,自性的性德也不能够现前。学佛没有别的,恢复自性而已。所以忍辱非常重要。能忍之后才能真精进,福与精进相应,他的福报天天在增长,愈积愈厚,积功累德。不但是自己受用,而且能令一切众生享他的福报,跟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没有两样。第五,与禅定相应。禅定,浅而言之,心裡面有主宰、有方向,不轻易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是禅定。《金刚般若》裡面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个福大,这个福是真正此地所说的「坚福」,坚固。末后与般若相应,就是前面第一位主地神德号当中所表的「普德淨华」,与般若相应,这是我们特别要留意的,应当要努力来学习。

 

谚语常说「福至心灵」,一个人福报现前,就显得特别聪明、特别有智慧;平常看这个人笨笨的,好像没什麽智慧,福报现前,他忽然智慧就开了,福至心灵,这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们看第三尊主地神:

 

【妙华严树主地神。】

 

妙华庄严大家好懂,前面也讲过很多。这个地方我们着重『树』,树是什麽意思?树是建立的意思,我们常讲建树。道场在此地建立了,这是建树,树就是树立的意思。世间无论什麽样的事业,或大或小,或是利益你一个家族,或是利益一方,今天有许多全球性连锁的大事业,服务于整个世界一切众生,各种不同阶层的社会,这是最大的建树。佛法也讲建立,佛法的建立比世间法的建立要大得太多,所以用一个『妙』字。有花有严,这个建树可以说是非常圆满,因果具足;花表因行,严表果德,因果具足。世法裡面决定没有妙字,佛法裡头才有妙。妙的意思是什麽?与宇宙人生的真相相应就妙。《般若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大乘经裡面常说「真如本性」,或者说自性,与这些相应才叫妙。世法做不到,佛法当中才相应。尤其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就连日常生活,点点滴滴都与实相相应,这是微妙至极。佛法的建树是无限的广大,因为它跟世法完全融合成一体,在世间法裡面,世间一切法,念念觉而不迷,那就是佛法,世法就是佛法,念念正而不邪,念念淨而不染。我们读《华严经》,与大方广相应,「大方广」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这在经题上给诸位略略的介绍过。「大」表自性的本体,「方」表现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广」表作用,这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也是《无量寿经》上的经题,都能够融通,没有障碍。《无量寿经》经题教我们修行的总纲领是「清淨平等觉」,这五个字就是戒定慧三学,就是佛法僧三宝,真正修学大乘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相应,这就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无有一法不相应,你这才算是真正修学大乘的人;在我们念佛法门,你才真正会念佛,你念得跟佛相应。古人常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什麽相应?与觉正淨相应,与清淨平等觉相应,这才叫最圆满的「妙华严树」。树立正法,正法久住,这位地神教我们这个法门。再看第四尊:

 

【普散众宝主地神。】

这个德号很容易明瞭。『普散』,普是普遍,也表无所不散。这些众宝裡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心宝。心宝怎麽散?譬如经上讲,大慈大悲怜悯一切众生,这是普散。慈悲用现代的话来说,关怀、爱护、照顾,有这些意思。我们的心,念念都能够爱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情与无情都包括在其中,常常关怀,这是慈悲心普散,慈悲是宝。明白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教学,採取佛法裡面的纲要、总持法门,我们对于心宝取了五条十个字。真诚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尽虚空遍法界,过去、未来,唯一真诚,就是这真诚心,这是你的真诚心,心宝普散。接着清淨心、平等心、正觉心,无不落实,这是普散众宝的一个意思。既然心裡真心的关怀爱护,在事务上哪有不协助的道理?看到众生有难,看到众生有困难,你一定是援手去救拔,你自然会去帮助。除了这裡面别有因缘,这因缘是什麽?我们常讲障缘,他有障缘,那没有办法,我们帮不上忙,有障碍。若无障缘,哪有不援手之理?

 

我们今天看到全球各个地方都有灾难,有极其严重的灾难,我们关怀,也是有障缘。障缘,第一个是自己,自己是心有馀而力不足,救难要钱,没钱,心有馀力不足;第二个纵然有钱,没有法子送去,这些都是障缘。但是我们只要有管道,就应当要做,不论多少。一块钱也是圆满功德,我身上只有一块钱,一块钱捐出来,我全部都拿出来了,那个功德怎麽会不圆满?我们总是全心全力去支援。这是举一个例子,在物质上普散众宝。诸位要知道,散财是大福;反过来,敛财是最没有福报的人。只知道积聚财宝,积了一辈子,到临命终时一样也带不去,不知道给谁去享福。自己每天节省刻苦,积下来财宝不知道给谁去享受去了,当然享受的人也有因缘。所以要知道散财是大福,散财跟多少众生结了善缘。

 

特别是学佛,学佛的同修一定要知道,讲经要法缘,建立道场也要有法缘,领众念佛还是要有法缘。缘从哪裡来的?缘从普散众宝结来的。我们要不与众生广结法缘,你的缘怎麽可能殊胜?我自己这一生,前世虽然不清楚,学了佛之后懂得用比量,从比量当中也能够略微知道过去生中所干的。过去生中我大概是修慧不修福,所以对于经教我感到没有困难,接触了听听就能够明瞭,就能够体会裡面的意思。可是一生没福报,一生当中一个道场也没有,这是没福。可是诸位现在看到我,好像也满有福报的样子,这个福是从哪裡来的?这一生修的,现修的。学佛以后才懂得修福,没学佛之前也很吝啬,自己的东西看得很牢,别说不肯布施,人家碰一下、摸一下心裡都难过,就吝啬到这个程度。我是章嘉大师教导我,把我这个毛病习气改过来,所以这麽多年来,好像有一点福报了,在物质生活没有欠缺。虽然自己没有道场,住别人的道场住得很自在。别人喜欢处处作主,我喜欢处处作客,作客比作主好,客人受到主人的礼遇,受到主人的优待;主人家的家业,他操心我不操心,反而得自在。因此福报小,也小有供养。我把所有的供养,在过去只做一桩事情,印经布施,修法布施。有多少供养就印多少经书,印经书、印佛像,与大家广结法缘,这就是普散众宝。所以我的法缘比一般法师要来得殊胜,殊胜道理在哪裡?我是肯散财,我这个来了马上就散,散是愈散愈多,法缘就愈来愈殊胜,就这麽个道理。如果你要不肯散财,你的缘就不广,将来作佛,讲经说法度众生,看看底下没几个人,为什麽?没有缘分。看别的人成佛讲经说法,度无量无边众生,缘结得深。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月3日21:45: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19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