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中国传统文化带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启示(第6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弟子规与企业评论阅读模式

 

我们再往深说一步,咱们走到法相唯识,你胡小林小子心裡没有这毛病,崔阿姨能在你面前示现吗?那不就是因为你阿赖耶识的种子表现出来起了现行吗?这阿赖耶识的种子是谁帮你种的?自己种的,崔阿姨来到面前。按印光老和尚这个逻辑,人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菩萨是什麽意思?觉者。觉谁?觉你。崔阿姨说瞎话,崔阿姨偷懒,那是教育你的手段,那是教育你的内容,那是课程的安排,那是教学大纲,没有真实的崔阿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表法的,不是吗?所以你因为自己差这一课,你又麻烦人家崔阿姨在你的眼前示现来帮助你完成这一课,你不惭愧吗?教了你累生累世了,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你从来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你把人菩萨感来,给人添了麻烦,惭愧!第二,惭愧完了以后怎麽办?知恩,你还有救,还有大夫在你身边,还有老师陪伴着你,一直把你教会,你不感恩吗?得感恩。第三报恩,拿出行动来报老师的恩。什麽是最好的行动?改了它,老师教育我的事我做到了,我学明白了,我改了,我不再这样了。崔阿姨这三千五买了一尊佛回来,崔阿姨这个阑尾炎那就是你菩提道上的一个台阶,你成佛成祖这个台阶有功德,不对吗?不是她做这种示现,我怎麽知道我的境界不行?我怎麽知道我用功用道的方向在哪儿去,克服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崔阿姨指明了。

 

而且我们回过头来看,三千五百块钱她是一分钱没有,我当时还生这个气,我说她就一点都没有吗?就吃上咱们了,就讹上咱们了?我还有这段。三千万都出去了,三千五摔一个跟斗。这跟钱多少有关係吗?没关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什麽有关係?跟你的念头、跟你的心有关係。你甭说三千五,你就说三十五万,又怎麽样,对我来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崔阿姨给你要的这三千五是一点不多一点不少,你小子就差三千五这一课,要你三千六,对不起你,要你三千四,便宜了你,就三千五,英文讲话,just right,就在这儿。三十块钱你可能无所谓。三百五,你胡小林觉得,三百五,那也没什麽,一条烟钱。三千五,一分钱没有,全指望我们,就干了十天。干了一年,在座诸位,我可能还好受点,干了一年,老员工了,是不是?就十天。表现特别好,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公司供职,那也行。人特厚道,干活特认真,满头大汗。不,偷懒、说瞎话。怎麽着?一分钱没有,就干十天,怎麽着?过得来吗?过不来了。行了,回去好好学,没什麽别的,继续改。知道自己功夫不行了?知道了。错在那儿明白了?明白了。明白怎麽着?给崔阿姨磕一个,迴向给她。

 

所以我们进入到改过这个阶段,天天都是这些事。人有过恶非常正常、非常自然,问题是我们怎麽对待它们。能得过且过吗?不能。我就拿这篇稿把中层叫在一起开会,开会说谁?原来可不行,的吧的吧,就显你能了,你们应该这麽着,你们应该那麽着,劝他劝这个,指责这个,评点江山,指责是非,什麽呀你,你算干嘛的你?咱说白了,一身瓦裂。咱们再开会,我再开会我从来不说别人,就是类似这样的故事拿出来说、分析,对照了凡,我后边,这篇文章一共七、八篇,得用功,当领导的,你当教练,你得备课,了凡怎麽说的,我怎麽做的,《弟子规》怎麽说的,这麽一大篇,备课。你拿《弟子规》当真,员工就拿《弟子规》当真,你拿《了凡四训》当真,员工就拿《了凡四训》当真。我们现在家长老埋怨孩子学习不认真,作业不自己完成,恍恍惚惚,老飘来飘去。哪有什麽孩子的过错?孩子给你做示现,你学佛不认真,你囫囵吞枣,你不求甚解,你学了第二课你就忘了第一课,你把佛菩萨的教诲不当真,孩子就拿老师的教诲不当真,你什麽时候觉悟了,你什麽时候改了,他就改了,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心在哪裡?心在境当中,你看到的境就是你的心。诸位,好也罢,坏也罢,就是你的心,好,你心裡有德行,坏,你心裡缺德,没别的。

 

所以改过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的正知正见,要紧抓住不放,不能因循苟且,而且千万不要有认为我今年二0一0年就完了。蘧伯玉那是何等人也?几千年的文明史就这麽一个人,真改!能够上《了凡四训》这本书跟咱们说说话的人,那是怂人吗?人家五十年还知道四十九年之非,我们不改行吗?人家拿改过当饭吃,我们拿改过连个甜点都不是,不当真,不拿改过当饭,在意识日程当中没有改过这两个字,不准备办这个事。所以我们一定要跟过错宣战,我们一定要跟过错决裂,否则你就没福气,你就没好身体,做事诸多障碍,爸爸妈妈有病,孩子不听话,公司倒闭,兄弟姐妹不和,没别的,就是你不改。你是不想好是吧?不想好就是自暴自弃,不自暴自弃就得改过。我们今天强调,改过在哪裡?改过在感恩当中。感恩在哪裡?感恩在改过当中。互为主伴,互为条件。

 

我下边要给大家汇报这个故事,也是一个感恩和改过揉和在一起的这麽一个过程。在讲下一个故事之前我还要给大家汇报,就是老闆真改过、真忏悔,员工会跟上,明白吗?你不用要求他忏悔,因为什麽?你鼓励他了,我改了,我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烦恼都没有,特别高兴,每天就特别充实,今天这一天不知道又发现多少烦恼,有这麽多老师会在身边帮助我,我今天一天肯定课程安排得很满,很多菩萨在我身边帮助我、提醒我、教育我,遇到烦恼就是抱着一种欢然受赐的态度,员工会看到你的境界提高,真变了,真好这个人,他就是因为改过,就是因为忏悔,那我为什麽不忏?他就会跟上。我手机有一条短信,这不是我要求的,说你们都得改过,你们都得忏悔,拿出你们忏悔的报告,是他自己发给我的,这对我是个极大的鼓励。他学会忏悔了,他也开始拿忏悔当回事了。

 

我给大家读读,「胡总,通过您今天和我的谈话,我反省自己的最大问题之一,不求甚解。」我谈话谈什麽?我没批评他,我没有想让他忏悔,说拉他过来好好数落数落人家,你怎麽不忏悔?你怎麽不改正过错?没有。「表现有五点,第一,觉得经典太难,懒得看,学了没用,不是我应该学的。第二,听不进别人的良言,觉得烦,表面点头是是是,心想行了行了,知道了,忽视了对方话语的深层含义和对方的用心。」这都不是虚的,这都不是应付老闆的短信,他可以不发。「第三,碍着面子,不懂装懂,回家又不用功补课。第四,没有紧迫感,没有危机感,没有真觉得众生真苦,心想以后再学,以后再说,放任自己的时间。五,得意忘形(玩世之心)」,就是《了凡四训》上说的玩世之心。「譬如尸罗不清淨,三昧不现前,您告诉我尸罗是什麽意思,我就得意了,我心想,出了这个门,随便问八个人,肯定都不知道尸罗是什麽意思,我知道,你们不知道。后面三昧是什麽意思我才不管。综上所述,我反省了十分钟,就看到了这麽多问题,真是一身瓦裂。感恩您,顶礼,学生恭呈。」因为我老忏悔,用进废退,我老在员工面前忏悔,忏着忏着,这玩意儿,师父带徒弟,言传身教,员工都忏悔。都忏悔,这公司和谐吗?和谐。都检讨自己的问题,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个企业老闆还操心吗?不操心了,操什麽心?所以说,我们通过老闆自己带头忏悔,自己改过,不说别人过,别人没有过,要是过也是我的过,这不是刘芳老师唱那个歌吗?我们自己改,员工学会了。这是一个普通员工,有水平。这个短信不是要求他发的,出自真诚心,真觉得自己有问题。

 

而且现在在我们公司就形成一个什麽?没有不好意思的了。原来不行,原来难,说自己「我做错了,您原谅吧!」现在蔚然成风,我狭隘,我烦恼现前,我小心眼儿。为什麽?胡小林,硕士研究生、老闆,跟我爸这岁数,人家都承认错了。承认错有什麽?没觉得怎麽着。久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你老承认错,承认错它就不是个什麽新鲜事了,就习惯成自然了。那还了得,承认错误、改正过错成为一种自然,你小的没救了吗?有救了。这叫什麽?这叫改错三昧,你进入这个百千三昧。《无量寿经》上说,「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百千三昧当中包括改过三昧吗?包括。包括孝敬父母吗?包括。包括感恩三昧吗?包括。所以我们要进入改过三昧,你进入改过三昧你得利益。改过三昧跟华严三昧什麽关係?是一不是二,想达到华严三昧必须得通过改过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这个百千三昧就能进入华严三昧。换句话说,华严三昧是根,改过三昧是枝,寻枝寻叶就能找到根。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感恩和改过。

 

下面要给大家汇报的这个题目就是,一个非常複杂的公司真实存在十几年的一个问题,通过改正、改过得以解决,取得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也是我们今年一个比较喜悦的事情。大家知道锅炉行业有一个特点,什麽特点?就是说冬天是旺季,因为我们有二十万用户在北京,冬天要修炉子,夏天呢?夏天人家不用炉子,它是取暖的,所以夏天就是澹季,閒,冬天是旺季,忙。从一九九七年成立这家公司一直到今年我们一直被这个困扰,为什麽?售后服务部到了旺季人手不够用,二十万用户在北京,这还了得!每天光接入电话,五千次,接入五千次电话,上门二、三百次,每个维修技员的技工手上十个到十四个家庭要去修炉子。早晨八点钟出去,下半夜一、二点钟回来,中午饭都吃不上,很辛苦!所以到了冬天人家用户就投诉,怎麽还不上门?打电话催了,这麽冷的天,家裡有老人,家裡有病人,家裡有坐月子的。紧张,真紧张,投诉,真急,人家到公司来骂,不是钱的问题。像去年冬天北京多凉,大家都听说了,北京非常冷的,忙得手忙脚乱。问题是什麽?到了夏天,就是现在这时候,没活儿了。公司怎麽管理他?你说到了冬天我们修炉子,修一家给提成十块,公司管吃管住,基本工资大概是一千六,再加上提成,一个月能拿三千。你看管吃管住,不错了。所以旺季容易来人,愿意来人,挣着钱了。但是问题是什麽?到了澹季就走了,挣不着钱。而且他那些同学、朋友,不是在物业管理公司就是在哪,他就走了,辞职了,为什麽?挣得少。等到了冬天你再招人,来的人不会修炉子,你急他不急。上门服务本来就忙,上二、三次门这炉子修不好,修不好还就罢了,他老给你错换件,明明不是水泵的事,他拿个水泵给人换上去了,跟人收了两千块钱,一换又不行,不是水泵的问题,燃烧器的问题,然后再花一千七再给你换个燃烧器。那了得吗?用户干吗?不会修炉子,你们的员工。等他会了到什麽时候了?过了年了,快到什麽?快到澹季,天热了学会修炉子了,那时候都晚了,等他学会修炉子天就热了,天热了他又走了。所以我们每年百分之三十八的流动,换句话说,这一年一百个员工,我那个售后服务部五十个维修工,咱按百分之四十的流动,四五二十,得二十个人走。搞企业的知道,老员工流失是很大的一种浪费。一年的工人跟两年的工人可差大发了,一年那叫学徒工,两年的叫熟练工。所以我们年年都面临着招新员工、投诉,投诉修不好活儿,然后公司浪费钱。然后谁都那麽忙,谁教你!到了旺季,你说你教教我。我哪儿教你,我手上还十四个活儿。也没那个心思教。所以一直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瓶颈。

 

二法,旺季一法,澹季一法。佛是不二法门。至贰者也,「寿与夭,至贰者也」,寿命长跟寿命短,至贰者,没有比它更二的了,死和活,「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当你不动念头,什麽叫长寿?什麽叫短寿?这《了凡四训》上说。我就老琢磨,我说佛菩萨的佛陀教育能不能用在我们旺季跟澹季这个二法当中?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我动什麽念头了?我把夭和寿,我把旺季和澹季分成二法,我动什麽念头了?《了凡四训》上说得没错,关键我找不到这个澹季跟旺季我动了什麽念头把它变成二法,只要我不动念,它就不是二法。为什麽?云谷禅师说,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这句话对我有启示。学,了凡学了三年,愈学愈有滋味,法喜充满。我知道了我动了一个什麽念?自私自利的念,就把这个旺季跟澹季变成二法,对不对?为什麽?到了澹季我不给提成,你不干活,你不干活我还给你提成,那澹和旺有什麽区别,谁还愿意到旺季来?旺季忙得四脚朝天挣三千,到了澹季,四脚不朝天,成天睡大觉,一天二、三个活儿,也挣四千,这也不对。老和尚讲合情、合理、合法才对。这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你养閒人能行吗?你不能说我学了佛,我就拿出多少万来,澹季我养着你们,这也不对,那就等于公司吃亏,你没干活,公司拿出钱来养你们,那就公司吃亏,公司吃亏就不圆满。你不劳而获这就是养閒人、养懒人,长养懒惰,这是非颠倒。我想我学佛,我拿出钱来帮帮他们,给他们钱,达到旺季的水平,那哪儿行?那不行,随缘妙用,你随这个澹季的缘你得妙用,你叫蠢用,你不是妙用,用得太蠢了,这谁不会?给钱。给钱对吗?不对。是慈悲吗?不是,你害了这些人,不劳而获,佔便宜的心理。所以这话怎麽说?从哪儿开始改起?

 

我售后服务部从去年二00九年开始挣钱,二00九年开始挣钱之后,因为我们售后服务部一直是保修的量大于收费维修的量,保修是免费的,公费、件费全是免的,到了去年,用英文讲,才break even,才达到收支平衡,开始有一定的收入。大概多少钱?一百万,挣钱了。挣钱,这一百万怎麽办?我说你们挣钱了,现在你们这个部的名字就改了,售后服务部,叫什麽名字?捨得部。经理说胡总,叫什麽部,捨得部?对,把这一百万捨出去。你们捨了,销售部就得,信不信?汝信得及否?我信。胡总,咱们售后服务部养了这麽多年,一九九七年开始,一直到了二00九年才挣钱,刚挣钱您就捨?我说对,捨。因为二十万个用户当中,有贫困户、有困难家庭,要捨出去。斗粟可种无涯之福,一文可消千劫之罪,懂吗?姑娘。妳这儿捨了,销售部就得了,妳捨不出去,销售部就签合同困难,来不了,不捨不得。所以我一个月给妳八万,一年一百万,以后妳每个月售后服务部挣钱那个单子就不用再往我这儿送了,我不看了,我看树叶干什麽?我看根不就完了吗?根是苹果的根,它树上能不长苹果吗?我给妳这八万妳捨出去,自然而然就能挣钱,我不操挣钱的那个。佛让我们活在当下,当下捨,将来得,将来得的时候还用考虑吗?不用考虑了,有因就有果。所以活在当下,当下是种因,种因的时候你马虎大意,你不好好种,到了秋天不长粮食,你埋怨还来得及吗?所以《了凡四训》上给我们说,「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不用患得患失,考虑过去,盘算未来,不用,活在当下,种好因,将来一定好。这叫「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老盘算着五年以后,你盘算五年以后干什麽?五年以后那是果,今儿是种因,你种好了因,五年以后自然就有果了。所以印光老和尚说,整个佛门三藏十二部,理不离性相,事不离因果,落实老和尚的教导。

 

所以通过这个事,我就跟我的售后服务部经理掰开了揉碎了讲佛法,我们怎麽看。她不接受,胡总,我们这刚挣的钱,挣点钱,还没热乎,就出去了。我说对,要捨,愈捨愈得,得了还要捨。你不是得了,老和尚说了,捨得两层意思,捨了就得,得了还得把这得的再捨掉,捨得。没一个月完成任务,每个月都挨批评。我不是不发脾气,表法的,妳怎麽回事,这八万就弄不出去吗?真那麽一点出息都没有吗?挣钱。她说胡总,挣钱容易,捨钱太难了,我们知道给谁去?您又不让我们随便把这八万花出去。我说妳开动脑筋,老和尚说了,只要有爱心就有智慧。智慧在哪裡?智慧在爱当中。什麽意思?悲智双容,大智照真,大悲救物。你为什麽没有悲心?因为你没有智慧。你为什麽没有智慧?因为你没有悲心。《华严奥旨》都讲了,大智照真,大悲救物,妳明白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明白我给妳讲讲,妳只要有了悲心、同情心,一定能找到二十万个用户当中那些贫困户。她说胡总,这太难了!我们本来就够累的了,好不容易澹季了,您又弄这个。我们到哪儿去海底捞针,二十万用户,他脑门子上也没写谁家是贫困户,谁家需要钱,我们怎麽知道?我说不管,五月一号关门,关门时间,五月一号一定要拿出方桉,每个月八万给谁。真的到五月一号,我去青岛,拿出方桉来了。特高兴,兴奋,因为她压力太大了,她知道胡总跟她当真的,每个月八万出不去。你说现在哪还有这种公司,说花钱花不出去的?我说你们也忒窝囊了,挣钱挣不来就算了,花钱都花不出去,落实佛菩萨教诲这麽难吗?她说胡总,您老人家放心吧,我们知道这困难户在哪儿。她给我一个说明,说明什麽?他们到民政局去了,到街道委员会去了,她说胡总,您指出这个路是对的,确确实实民政系统有对于贫困户的救济,但是贫困户分三类,我给大家读读,他们从民政局抄来的这档桉。

 

「五保户」,一二三四五的五,保卫的保,户,「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概念得准确,你得随缘,真正困难的人你把钱给他。「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三类人。什麽叫为胡主席分忧解难?什麽叫为温总理分忧解难?你得干。什麽叫为政府排忧解难?第一,就五保户,「第一,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没人养他们,「或者虽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是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他没钱,他是他儿子,该养他爸,但是他儿子也是贫困户,五保户之一。「第二,无劳动能力的」,没钱,没能力干活,挣不着钱。「第三,无生活来源」,海外没有华侨,上面没有爸爸,没生活来源。这在中国定义为五保户。捨就捨的这些人。第二,接着说,「国家对五保户在吃、穿、住、医、葬」,葬就是死的事,后事,「方便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如孤寡老人(无子女)、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等)给予照顾」。「第二,低保户」,低保户是什麽?「指人均收入在四百一十元以下,这种政府给予补贴,补足到四百一」。这就是他们的业务,不是修炉子了。「第三,贫困户」,你看贫困户跟低保户还不是一个概念,在国家字典裡头它是两回事,「指在贫困边缘,申请不了补助的,及家庭人均收入在四百一十元以上」。刚才我们说低保户是低于四百一十元,补足到四百一。贫困户指在四百一十元以上,而不足四百九十元之间,这种人国家定义为贫困户,但是国家没有补助的条例。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13日20:19: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25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