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护人员扎根共学班(第13集下)成德fashi主讲

成德法師分享  2021/4/15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8-085-0013B

MP3下载

趙老師:法師好,大家好,接下來我們有請王學長來給我們分享。

王同學:法師好,各位家人大家好。學生這週聽《認識佛教》的課程感覺非常受益。上一次聽已經是十多年前了,這次聽感覺有一些淺淺的體會,在這裡報告給法師和各位家人,請大家批評指正。

首先在第一集裡面,感受到老法師的慈悲智慧非常不可思議。第一個點就是當時老法師介紹《認識佛教》的緣起,當時是在美國,本來準備講《地藏經》大意,但是老法師看到聽眾的情形,臨時就換成了「認識佛教」這個主題。後來因為老法師的講解出了一個小冊子,可能影響也很廣很大。老人家非常慈悲和有智慧,看到這個小冊子對大家的幫助這麼大,又有居士邀請老法師錄一個高清的視頻,老法師就欣然同意。所以當時應該是用的滿好的設備錄的一個高清的視頻,也是老法師能看到後世我們這些學人特別需要這個主題來幫助我們。

第二個就是歐陽竟無先生在民國時候發表過一次演講,提出「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他這個說法影響力也很大,但是他並沒有說明佛教是什麼。老人家敏銳的捕捉到這個專題對世人的幫助和利益,然後補充「佛教是教育」,就把歐陽竟無先生的這個說法給圓滿了。

第三點,就是在第一集裡邊老法師用了接近一半的時間,在為我們介紹佛法求的是什麼,自己體會可能是看到我們的根性特別容易外求,一學佛就想向佛菩薩求點什麼,就變成外求的心,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了。所以老人家給我們把佛教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我們開導,引導我們不要向外求,而要向自己的本性中去求。

最後就是老法師縱使是介紹一個「認識佛教」這樣的專題,也不離勸導我們念佛。而且老法師很慈悲,親自現身說法,說自己讀其他的大乘經論,妄想分別執著去不掉,禪、教、密、律也都涉獵過,最後死心塌地的回頭來念佛,老法師說自己是幾十年的一個體驗供養我們。所以自己這次聽就感覺到以前特別的粗心,老人家這麼重的話語,是老法師這樣根性幾十年的心得,來勸導我們去選擇淨土法門,但是自己卻沒有體會到老人家這顆心,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這是粗略的報告第一集的一些體會。

在第二集學生的體會比較深,可能是佛力加持。就覺得說,這部《認識佛教》以前把它看得特別淺。特別感恩上次洪學長分享以後法師的提醒,自己也是在聽的時候感觸到,這部《認識佛教》是一部佛法的概論,是一部濃縮的《華嚴經》,老人家在每一集裡邊給我們的講解、表演是圓滿的。具體說,首先老法師在第二集開頭就給我們拈出,老法師都是提綱挈領,幫助我們從綱領上來去認識佛教,一開始先告訴我們說,佛經是在說什麼,進而告訴我們是說的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接下來又引用歐陽竟無先生後半句,佛教乃「今時所必需」,來肯定經典字字句句與生活密切相關。因為我們的根性是一聽到佛經說什麼,又容易外求,想我要看幾部經,我要去研究一下佛經,又向外求了,容易把佛經跟生活打成兩截。老人家很慈悲,把我們馬上拉回到生活上來,甚至告訴我們與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提醒我們,佛法絕不迷信。自己以前看到一些,譬如說描述一些境界,就感覺有點像讀玄幻小說,完全體會不到跟自己生活是密切相關。所以就是老法師提醒說,那我們這樣學佛可能就迷信了。

從哪裡入門?老法師就幫助我們介紹四大菩薩,但是在介紹地藏王菩薩的時候講得比較詳細,花的篇目也比較長。因為自己體會地藏菩薩是第一步的初階,而且孝親尊師也是大根大本,所以老人家很慈悲,重點的為我們介紹了地藏菩薩。首先先釋經題,就是心地寶藏。又給我們介紹了十大光明雲,因為《地藏經》是以十大光明雲這個道理來統攝全經,老人家為我們介紹十種光明雲,就等於為我們介紹一個簡略版的《地藏經》大意。

而且老法師也在第二集中提醒,說佛經裡邊有的是顯事的,有的是偏重於理的,像《地藏經》就是顯事,它是談事。但是自己聽了老法師介紹才知道說,雖然它是顯事的,但是開頭先給我們介紹了理,十種光明雲,以理來統攝整個後面的事。《金剛經》是談理的,但是老法師也在這一集介紹給我們說,《金剛經》的緣起是釋迦佛的行誼感動了須菩提尊者,是由事來顯理,所以也彰顯了佛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不可思議的一種境界。

老法師在給我們介紹了十種光明雲的過程中,自己也感受到老法師也在親身為我們表演理事無礙、解行圓滿。首先老人家談到一個很深的佛教的名詞道理,一定會馬上跟上現代化的語言,為我們白話翻譯,這個就是老法師在落實佛教要現代化。有一些譬如說像因果、像般若這些比較深奧的道理,老人家除了翻譯成現代的語言,還有的時候會附上一些現代科學的言語,契我們現在眾生的機,也體現了高度的藝術化。而且老人家一定都是最後引導我們回歸到自身、回歸到自性,而且還會慈悲的給我們指示出具體的下手處。

老人家在第二集裡邊提到了《華嚴經》是定中所說的,自己就突然有一點小小的體會,也不知道是否正確。就是《華嚴經》是釋迦佛成佛首先介紹給眾生的經典,佛在定中說是表一個由體起用的法。因為《華嚴經》是佛陀成佛全部境界為我們介紹,那佛成佛,不把他所有的心得告訴我們眾生,就不慈悲了。但是這個《華嚴經》畢竟特別的深,我們如何攝用歸體、如何圓滿受持?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讓上中下各種根性的眾生都能夠一生圓滿的成佛。而且釋迦佛的五時說法也是彰顯了這個圓滿的境界,佛先講了至高圓滿的華嚴,因為有的眾生不能夠契入,就循著根性為我們介紹阿含、方等、般若,最後導歸法華,又導歸了圓滿成佛的經典。

所以自己體會,佛陀的行誼、老法師的表演,都無一不暗示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能當生圓滿成佛。而且在後面老法師介紹到大般若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為我們介紹體用關係,因為這個道理比較深,很難區別得開,老人家會附上像古人傳統文化讀經,先求根本智,不求甚解,等入了太學再求後得智,這樣的一個事例來再給我們,幫助我們去理解這樣的一個境界。而且在最後老人家也提到了,覺悟的人,環境不能影響他,但他可以影響環境,這也都是我們能夠做得到的。自己就想到法師也提醒我們,佛法求的是什麼?就是在環境中清清楚楚,甚至說我們能夠去轉境。其實老人家都為我們介紹了,但是我們太粗心大意,沒有去體會到。

在第三集裡邊,老人家重點,自己感受深刻的,把佛教是教育,而教導眾生覺悟唯有依靠教育,這個道理給我們拈出來了。藉由上一集介紹地藏菩薩的表法,來給我們拉到更具體我們可以落實的點,就是孝親尊師,而且從佛法的角度為我們解釋孝這個字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們引起重視。老人家也在介紹,譬如說文殊、普賢,老法師會說智慧就是理智的意思,普賢菩薩就是平等的意思,都用我們現代人能夠聽得懂的一些詞彙,把這些佛菩薩的行誼為我們介紹出來。最後老法師還是提醒我們,佛法就是生活,老法師說,我們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裡,這些環境就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一絲毫不去改變,去修普賢行,也是反覆提醒我們,不要把佛法跟生活打成兩截。

我們在上面老法師介紹佛法大意清楚明白了以後,怎麼在生活中具體落實,老人家就給我們拈出了淨宗同學修行的五科目。首先在第三集介紹了淨業三福,重點給我們介紹了孝親尊師。其實老人家也一直在強調著孝親尊師,但是自己粗心大意,直到法師反覆提醒,才體會到一些重要。包括後面三皈依的實質,老法師也花了一些篇目為我們介紹清楚。最後勸我們要發菩提心,甚至引用末日說來勸我們看破這個世間,要知道世間很苦。而且藉由道場的建立,老人家提醒我們重點,最大的功德是不離開培養弘法人才。

所以粗粗的體會就是這些,就能感受到老法師不光是這六十多年的講法講得圓滿、做得圓滿,在每一集的講法都講得圓滿,甚至老人家的身體力行都在為我們演著老人家講的道理,真的是《華嚴》的境界為我們展現無遺,自己非常的感動,也很受益,所以把一些淺顯的體會報告,請法師和大家批評。

最後有一個小小的疑問想求教法師,就是法師也經常提醒我們佛法重行,我們也不能但解不行,但是如果我們在聽經的過程中,不管對否,體會到一些老人家的心境、古人的一些心境,這種體會心境屬於解的部分,還是屬於行的部分?如果我們只是有這樣的一些體會,是不是也是一種但解無行,容易增長邪見?這裡有一個小小的疑問,請法師指導。謝謝法師、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王同學。老法師特別強調學佛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他是根本的老師,他講的教誨我們要聽懂,他做的表演我們要看懂,我們才不會學錯。佛離我們三千多年了,而善知識他是帶領我們怎麼恢復自性。「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所以我們也要看懂我們依止的明師,我們要看懂老法師他在給我們講什麼,他是怎麼給我們表演的,這個對我們很重要。假如我們最尊崇的善知識,他在講什麼我們都聽不懂,他在表演什麼我們也看不懂,那我們怎麼學?而聽老人家教誨,有耳聽、有心聽、有神聽。我們說神交古人,神交古人就是自己的心跟古人心心心相印了。那我們也要做善知識的知己,要做老人家的知己,跟他的心差別太大了,有可能聽他講還會聽錯,看他做有可能會看錯。

所以感謝王同學,他的體會也讓我們感受到老人家的宣講佛法是圓滿的,也讓成德覺得自己要歸零,再來好好聽,真的是幾個小時把佛法的綱要都給我們介紹清楚了。這個佛法像大海,浩如煙海,沒有過來人給我們提綱挈領,不知道怎麼修。尤其王同學能看到老和尚的慈悲,他理講完一定有事,一定告訴我們下手的地方在哪裡,而且還應機,看到現在人學科學,他還會用一些科學的證明來讓眾生起信。看懂佛陀、看懂老法師,對我們每一個弘揚佛法、弘揚傳統文化的人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聽懂、看懂了,我們就知道怎麼去做了、怎麼去用了。所以看懂佛陀、看懂老法師,我們才很好的可以去效法他們。

好,那你最後問的問題問得很好。佛法是不二法,所以假如解跟行是二了,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假如一個人他聽的時候痛哭流涕,你說他是解還是行?解還是行?

女同學:都有。

成德法師:都有,解跟行也不能分成二,這方便說。所以為什麼老法師講經的時候說,佛陀那個時代有人聽啊聽啊開悟了,那你說他是解還是行?他不二了,他那個信解行完全融在一起了,他那個聽懂馬上他的心境就轉了。所以一個人聽到觸動心靈了,他那個淚水就在洗刷他的心,他可能在那個哭的時候,那個教誨的那種感動就整個轉變了他的身心世界了,但是要保持。有一種情況是什麼?解了,心沒有調。那個是變成知識性的學習,聽完,這個很重要,我回去消化消化,打包打包,回去我再慢慢消化,那是一種學習的狀態。

我曾經面對一位學歷很高的同修,他也發心要講經,年輕人肯發心我們也覺得很敬佩,每個禮拜都來找我,開車開很遠。其實我很忙,我都叫他別來了,你那事那麼多,他都來。其實我事情太多了,但是人家來了,捨命陪君子,還是陪他坐了。他都說,我來你忙你的,反正我就是過來就好了。人家跑那麼遠來,你都不陪人家坐也不行。結果他第一個禮拜來、第二個禮拜來,第一個禮拜還有笑容,第二個禮拜、第三個禮拜笑不出來了,眉頭開始皺起來了,我一看他的表情有點覺得怪怪的。結果剛好跟他聊的時候,旁邊坐了一個學歷很低的長者,我講什麼,這個長者點頭,還會給我回應話,可是他一直盯著我,沒有回應我一句話。我後來就觀察,他是希望把我每一句話都背起來,塞進去背起來,這是他一個學習的狀態。後來跟他聊聊聊,他說我想起來了,我讀大學的時候,只要我接下來要學這一科了,我就到圖書館裡面把相關這一科的書全部搬回家,一本一本記進去,一本一本記進去。就變成他的一種學習習慣。那個是用頭腦在解,解完跟落實可能會隔開來。所以應該是你體會到哪,就好好去做,體會得就要落實。

有些人聽課很會分析,他記了很多東西,分析很多,但是感覺他沒有觸動心靈。有一些人你問他聽到什麼,他也說不上來,但有一些地方他流眼淚,然後那一節課之後他就開始改變了。有一些人會羨慕人家怎麼可以分析那麼多,他好像只有幾處感動,好多人可以全部分析。我現在也不是說會分析的不對或者對,統統要觀察自己的狀態,不要跟人家攀比,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觀察自己的心念。其實說實在的,假如每一節課都有一個悟處,然後就去做那個悟處,每一節課都一個悟處就好。其實說實在的,我們這個大家庭心與心交流,交流下來,論了幾個理?算都不好算;講了幾個故事?也不少。但是只要有一個悟處,比方說我今天悟到忠恕之道了,我就處事待人接物時時以忠恕來觀照自己。每一節課一個點就好,然後就實實在在的去落實,三個月這個人就不一樣了,佛法貴行。

好,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回答王同學的問題?

王同學:有的,法師,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我們再請下一位。

趙老師:下面有請梁學長。

梁同學:尊敬的法師、尊敬的家人,大家下午好。剛剛前三位學長的分享,還有法師的開示,也給學生很多啟示。今天學生要跟老師和大家匯報的也是修學中的警覺性。在開場聽到「重回漢唐」,再聯繫剛剛看過的「玄奘大師」這個片子,真的感受到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就是有這些中國的脊梁捨身求法,對理想信念永不放棄這種精神,也在激勵著我們,所以也期許自己成為這種中華脊梁中的一員。法師這幾天也講了,修學佛法非帝王將相所為,但是做為小女子,很多小女子也走入了這個弘護正法的行列,也很有自豪感。

經過幾週的學習,法師的開示,還有同修的一些法供養、一些幫助,學生受益很多、很深,從而也提起了這個警覺性。從個人修學的提升來說,學生以前學的就跟法師剛剛講的那個一樣,就是沒有入心,入心不深,有讚歎、有激動、有感動,有接下來好好修、消化,等等這些修學的狀態都是有的,還帶小朋友,還去做講座。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這一點也是一個警覺,也是今後要提升的。所以在很慚愧的同時,也下決心要實修,要下功夫。這幾週最警醒學生的就是,如果你沒有做到念念為他人著想,就是自私自利。老法師也講要放下自私自利,這個是修學的第一功夫,放下十六個字。

第三個應該就是,之前也聽過這些句子,就沒有入心,這一次說是警鐘也不過分。反正一聽到的時候,就說課題我都去分享了,那其實我沒有觀照到自己,沒有做到念念為他人,而且很多念都還沒有想到他人,那自私自利這個還在。

下面一個就是「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法師下面又講,「如果你還在見世間的過,你就不是修道人」,這個又是一記重拳。自己都向道了,而且還在小家庭分享說上道了,實際上又聽到這句話,那麼不是修道人,所以非常的有害怕這個心理。還有一句就是「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個也是非常的警醒,因為菩提心也學過、也聽過,真正的發了嗎?提起了嗎?可能自己要問自己了,就像能不能往生就自己最知道一樣,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真心還沒有發出來。所以這個沒有做到就是自欺欺人,就是修學的大忌。

又聽到老法師講傳統文化老師的素質,講了要戒貪瞋痴慢,還講了七不責,古人的。從中,因為自己也帶小朋友,自己帶團隊,也跟家長分享課程,還有周邊的團隊也有這種剛才法師講的,就是打小朋友、罵小朋友,甚至於不給吃飯、不讓睡覺,所以真的讓這些孩子出狀況,失去了對傳統文化的信心,這個就是在破壞,老法師直接講,破壞傳統文化。這些都跟我們的初心是違背的,那都是背道而馳的,這難道不害怕嗎?你都在求道,都想有目標、有方向,但是你走的是反方向,那就是下墮的這個因,所以這些都非常的警醒自己,也經常要和團隊的同仁多溝通。因為時間的關係,其他的就不再繼續分享、佔用大家的時間。感恩法師、感恩大家,請法師指點。

成德法師:謝謝梁同學,她的警覺性很高,而且還幫我們就幾個重要的課程的重點又給我們複習了一遍。印光祖師說,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所以這個不能說是小女子,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是操之一大半的。而且孩子的成長,確確實實母親的影響超過父親,這個也是一個很自然的客觀的發展,因為在胎裡面就是跟母親在一起了,然後三歲以前都沒有離開母親,母親的一個念頭、一言一行都影響小孩。當然這個不是說男子推卸責任,男子也要給自己的太太安定、溫暖、最好的帶動。

那我們也感覺梁同學今天是發菩提心,她剛剛說不能忘失菩提心,她看了「玄奘大師」、聽了「重回漢唐」,她發願就是要當民族的脊梁,這個也是發菩提心,念正法得久住。而且她也發了願,我們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接著是「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個次第很重要。所以她說要下決心實修,這個是非常可貴的。老法師說,發現自己過失立刻就要痛改,不是改而已,痛改。不忍心再有人因為我而被誤導,或者因為我而生煩惱,不願意這麼做了,那改正自己過失,真修行。而我們都是成年人了,孔老夫子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說,太難了,算了吧,我很難見到能夠見自己過、悔自己過,還沒到改。所以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個改過的人那是大丈夫了。

而梁同學她是舉到了念念為他人著想,假如我做不到,那我就是還有自私自利,那這個是痛改自己這些,哪怕是突然起來的這個自私的念頭,都要去改正。所以這個決心決定感得諸佛菩薩、老祖先的加持。其實愈難,加持力愈大,這是一定的。佛菩薩怎麼會不知道我們的處境?我們這麼難都肯幹,他們一定全心全意護持我們,我們要相信他們的慈悲。

又提到「傳統文化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這一堂課,也是老人家慈悲護念我們走這條路。剛剛您有提到說不讓孩子吃飯、不讓孩子睡覺,聽了都心痛。這個方法誰教的?老法師從來沒有教。都說是老和尚的弟子,還說是老和尚身邊的人,怎麼會做法都跟老人家不一樣?所以我們對自己要警覺,要對照經典,對照老人家教的、老人家做的。老人家說李炳南老師告訴他,李老那一代是跪著把佛法接過來,到老人家這一代是跪著把佛法送出去。那到我們這一代呢?我跟老人家又差兩代了,孫子輩的。哪有這麼高要求去對大眾?全部被我們給嚇跑了。而且說實在的,那還不是標準,那根本就是自己瞋恚心起作用了,還談不上什麼高標準。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我們引以為戒。為什麼?幹出這樣事的人跟我們是同時代的,我們不以他為戒,我們很可能或多或少也會犯他們同樣的錯。你說我沒有讓他不睡覺,可是有沒有罵到讓他睡不著?這個都要反思,當父母、當老師的,只要動情緒了,決定有負面的影響。教學的路上也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然我們就不在道中了。

好,謝謝梁同學。我們請下一位。

趙老師:下面有請范學長。

范同學:阿彌陀佛,老師好、大家好。下面學生向老師和大家匯報一下近期的一些學習狀況,還有之前在道德講堂裡邊有遇到的一些狀況,其中有一個實例也向法師和大家匯報,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到的。剛才有聽到一個是梁學長就提到傳統文化老師有一些不妥的那個現象,其中我們就遇到過一個孩子,現在二十幾歲,曾經在另外一個團隊裡邊修學過,在那個團隊裡邊的負責人,也是老人家曾經讚歎過的。因為是給他們家有看孩子,因為看孩子的時候沒能夠按時去睡覺,然後傳統文化老師的太太就把這個孩子的胳膊和身上,打得都是遍體鱗傷,都是像竹子一樣那樣的檁子,當時這個孩子他也給拍照片照下來了。通過這件事情,也是感覺到,也提醒到過孩子,就是老法師讚歎的時候,曾經老人家講過,只是讚歎他當下,譬如說他講課,或者是某一些,那一件事情,不是讚歎他整個,讓我們也是警醒。那是剛才聽到梁學長這方面的一個講到。

另外還有就是,現在正好是穆斯林的一個齋月,今天好像應該是第二天。也是通過老師的講課,包括老人家在講到宗教是一家的時候,學生這是第三個年頭,跟先生一起進行齋月,就是一天都不能吃,也不能喝水。感覺還挺精神的,聽起課來精神還挺好,就是口有點乾,然後漱漱口又吐了,一點都不能嚥下去。也是看到先生特別高興,今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我跟他表示,說今天開始跟他一起要齋戒,他就特別高興。因為也跟先生講到,正好老師也在給我們上扎根班的課程,扎根班之前也有看到老人家就講過,宗教和諧是一家。然後正好今天又看到「玄奘大師」裡邊有一個片段,大師到突厥那個地方的時候,突厥就是現在咱們新疆,學生的婆家姓從,就是這個從氏家族,在祖上有七代是突厥的宰相,那在家譜裡邊都有記載。就正好把這個片段看到一半的時候,趕緊跑到先生跟前,跟他做匯報,然後跟他分享,說你看咱們家祖上在那邊有做宰相的,然後幫助過玄奘大師。他也挺驚訝的,說還有這麼好的事情。就感受到先生對於協助佛法這塊還是比較讚歎的,他講到這點的時候,學生也挺為他高興的。就感受到曾經學生做過一個夢,有一個老人在夢裡邊給學生一把扇子,十幾年前了,這個扇子是中間上面寫個佛教,然後釋迦牟尼佛一個像,左邊是個伊斯蘭教,沒有像,右邊是基督教。現在想起來,就當笑話去講,但是也知道進入這個家庭的時候,可能自己要克服一些困難,但是那個困難,想起來比在座的,像老人家和法師還有大家,那都是小巫見大巫的感覺,那都不叫事了感覺。也是跟老師和大家做個這方面的匯報。

另外還有就是剛才講到福德和功德這方面,學生也有看到,回頭因為時間關係,也轉給我們的班長,讓班長來定奪。

學生還有就是在道德講堂那邊,曾經遇到過一件事情。在裝修的時候,道德講堂請了一位學佛的同修,因為他學佛,對他比較信任,最後整體裝修完了,帳目也都結了,因為這邊也有會計和出納。結了以後突然有一天,他跟學生就講了,打電話,就講到,說的,妳有六萬塊錢沒有跟我結帳。當時學生就有點懵,結完了,不會啊。那就跟會計一確認,都沒有,因為都是網絡上轉帳,都結好了。後來學生就跟他打電話,說:「某某師傅,咱們結完了,您這是怎麼講的?」「就是沒有結。」當時他說了,「妳如果不跟我結,我就把妳這個道德講堂給妳拆了,或者是我讓妳辦不成」。後來學生那時候一下子就情緒起來了,說:「你拆拆試試,法治社會,你敢。」後來這個電話撂了以後,學生就跟大家開會,開會的時候,就跟大家講到這件事,同修們有的就講,如果妳要是把錢給人家,妳就白學佛了,太傻了;有的同修有一些建議都是跟老法師當時不一樣的。但是學生也能想到,都是用另外一個角度來提升學生,還有一個中間也應該是一個考試,同修們他們都挺正修的。

過了幾天,學生就自己靜下心來想了一下,如果老人家遇到這樣一個事情應該怎麼做?誹謗老人家的那些人們,老人家都會立長生牌位,每天給他們磕頭頂禮。學生一看這個,就跟講堂的會計講,我們要拿出幾萬塊錢來。當時就問這個師傅,您最後講一下,到底欠您多少錢。他說欠五萬。我說好,那跟講堂同修們一講。後來講完了以後,學生又感覺也不對,人家對方是找學生要這五萬塊錢,而並不是說道德講堂欠他這五萬。感覺學生拿出來的錢放到道德講堂,那是十方的款,不再屬於學生的了。學生一看,就當時找同學借了五萬塊錢,就還給他了。還給他的時候,是帶著姐姐、姐夫還有一個同修去的,去了一個居士家,就讓他當時就寫了一個字條,最後就是全部結款。當時學生就讓這個師傅坐在椅子上,說您坐那,因為在這個期間,您給我們付出了很多,也知道您挺不容易的,學生就給他恭恭敬敬頂禮三拜,當時他眼淚就下來了。

後來學生也想到,老人家經常告訴我們不能結怨,那也沒有跟他再結怨,然後就用一個機會,跟姐姐商量,咱們這邊如果哪壞了以後,還要跟他保持這個關係。現在經常會來這邊。當時的時候,正好有一次水管有壞,就叫這個師傅過來了,說您幫我們看一下水管。回頭他就正好講到女兒要結婚,學生感覺又是一個機會,又給大家商量,我們包一個五百塊錢紅包給他。然後這樣就是這個關係能夠持續下去。前兩天他還過來了,他也經常會介紹他家的親戚來上道德講堂。

學生從這裡講,不是說在表白自己做得有多好,是想到老人家還有老師講的課程就是一個法藥,這一味藥如果拿著去吃,去做,是非常能夠治療自己的這個病苦的。如果不那樣做的話,就會跟對方產生一個對立,可能對道德講堂也有影響,別人就會說,可能傳來傳去的,他們還學佛,他們還做道德講堂,就是這些話會影響傳統文化這個道路上。學生也看到,走在這條路的上面,有很多學佛的人在做集資,學生身邊的同修也有,被騙的也很多。學生之前也有跟同修們聊過,這個被騙不管是怎麼樣,都是我們自己的一個問題。第一個,問我們自己,我自己有沒有貪心?因為也有同修找到學生,說你們道德講堂也用錢,能不能就做一些什麼。學生就問自己,妳有沒有貪心?有沒有隨緣去做這件事情?一次都沒有做過這樣一個事情。有的家都傾家蕩產,包括身邊的親戚也有,把房子都賣了,然後七十多萬做集資,一分錢都沒有回來。所以說就感覺到,我們學佛可能應該比較理智,不被這個境緣所轉。

學生的這一點體會也是供養給大家,請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范同學。首先,我們感覺到她可貴在,在境界的面前會想到老人家的教誨,或者老人家會怎麼做,這是我們修學很重要的一個態度。修學就是要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比方說老人家說傳統文化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那我們就以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也可以以這個標準去判斷這個團體、這個因緣,或者這個人,這樣就不會因為激動可能誤了事情。所以任何事情也要反求諸己,總結經驗。當然,人激動可以理解,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丟失太久了,但一激動有時候看事情就看不客觀。所以這個「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大家也可以多給親戚朋友做學習,大家形成一種判斷力。

再來,老人家也是表演給我們看,轉冤親為法侶、為法眷屬。其實萬般將不去,世間也沒有什麼好貪著的,但是能念念想著怎麼跟眾生結法緣,這個可貴了,因為結法緣他就有可能出離無始劫的輪迴。所以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金剛經》為什麼較量給人家說四句偈超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較量跟我們現在有沒有關?三千大千世界七寶,那個數量有多少?那剛剛范同學舉的是幾萬塊,是吧?但是我們是跟他結法緣。

范同學:五萬塊,老師。

成德法師:對,好,謝謝。所以佛家有一個常不輕菩薩,他遇到人就給人家頂禮,說你有佛性,你一定可以成佛,很真誠。當然,大家聽我舉這個常不輕菩薩,不要今天結束之後見人就磕頭,人家說這個人學傻了。那個精神我們要在,就真正相信每個人有佛性,打從內心尊重每一個人,就像那個張廳長對著這些服刑人員的那一鞠躬,他那個眼神,底下聽的人就流眼淚了,他感受到被人家信任尊重。

還有要隨喜一下,這個范同學她是與她的先生同事,我們說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跟著她的先生齋戒,這叫與人為善。當然,這個精神也是以苦為師。剛剛我們董同學還提到,這些革命先哲他們也都是為了整個國家社會,他吃了很多苦,不辭勞苦。好,那我們在境界面前不要被轉,我們要用真誠心能感動別人,來轉境。

後面有提到,現在傳統文化界也有在募款。所以剛剛回應一下王同學,他都舉佛陀做了什麼,老和尚講了什麼、做了什麼,我們都要看懂,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提醒我們修行,提醒我們做人做事,他們的智慧是圓滿的,「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所以老法師一生效法印祖,從來不化緣。所以這一些打著老人家招牌,做的都跟老人家教的跟做的不一樣,大家不能一聽到要幫老人家做什麼又開始激動了,都要理智來應對。

傳統文化非常好,但是要謹防要名利的人打著這個幌子,會破壞傳統文化。我們自己絕對沾都不能沾,名聞利養沾都不能沾。但是也要能判斷,不能到時候你沒判斷好,結果陷進去了,還幫人家促成謀名聞利養的因緣,那就真的是情何以堪。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也要有理智判斷清楚。

好,謝謝范同學。我們再請下一位。

趙老師:下面有請楊學長。

楊同學:法師好、各位家人好。向大家報告,這六週學習下來,對自己來講,最深刻的就是感覺需要長時間跟著善知識,很重要,最好每天都跟著。記得以前剛剛學佛的時候,聽師長講經,聽《太上感應篇》,覺得很對,但是生活中很難提起來,自己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然後這次學習,聽法師講,就像那個經典,《華嚴經》很深奧、很深,怎麼做、怎麼用?法師就說,就想到了師長是怎麼做的,就能理解了,就能夠做出來了。學生也發現自己有一個不同,就是因為去年能夠有幾個月的時間到英國,然後有一個短期的能夠看到法師在生活上是怎麼應事的、怎麼待人的、怎麼接物的。所以這次回來,在小家庭裡面聽家人們分享,腦海裡面偶爾就會出現師長說過什麼、法師做過什麼。這個影像出來的時候,自己心裡就非常的歡喜,因為這個景象夠深刻,所以對自己是有觸動的。

然後在《認識佛教》裡面,師長有一句話說到,五年學戒。以前聽到學戒就想到,要學幾百條戒,都要受持,我可能做不到。那現在師長說,學戒就是長時間跟著一位老師,五年跟著一位老師,學這老師的教誡,守老師的教誡。學生聽到這邊就感覺,這個可以,因為腦海裡面浮現了法師的柔軟、包容、體恤,然後又想到了師長的「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外學孔夫子,溫良恭儉讓;內學釋迦牟尼佛,放下貪瞋痴慢疑。自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老師的時候,就覺得跟著老師的教誡去做可以,因為老師在自己的一個心裡面是那分柔軟、那分體恤、那分包容。師長就繼續說,跟老師學什麼?生活教育、穿衣吃飯。然後學生就想到這個吃飯,又有一些印象了。

當時在英國的時候,法師也說過,每個境界都是在對治自己最重的那個習氣。那學生在那段時間,最短板的就是不會煮飯、不會烹飪。所以那個緣分不知道怎麼樣就變成了,就不是別人煮了,就得妳。我當時候也很恐慌,因為隔離期間,別人幫不上忙,那要煮給法師吃,那要是食物中毒怎麼辦?我不會弄這些食材,要營養不良怎麼辦?要法體出現什麼狀況我承擔不了。那時候預設非常多。然後法師就說:「就是妳煮,然後妳就煮一樣,專門煮一樣,學好了,妳再學一樣。」那我說:「就一樣啊?每天吃一樣的?」法師說:「是,妳學到會了再換下一個。」然後就有貴人,蔡師兄來教學生煮。煮了,因為想到不能那麼可憐,天天吃一樣的,那就得趕緊用功學會,終於煮好了,到時候就會開始變化。因為在英國,天氣涼,食物出來了很快就涼掉,要想辦法怎麼保溫。食材不同怎麼煮一樣的,要一模一樣的才能換下一道,才能學下一樣。然後就在這種變化當中,慢慢好像又可以了,可以了一點點,那就問法師:「可以學下一樣嗎?」法師說:「別急別急。」就感覺自己心急了。然後到了一個程度,我再問法師:「吃什麼?」法師就說:「以後吃飯的東西不要問我。」就感覺到當有這個信任的時候,你怎麼不會,都想辦法去給它會起來,因為有這種信任、有這種包容、有這種體恤在。

所以現在聽回來教誨,一門深入,有感覺到煮飯都可以,那研習經教一定可以,雖然學生沒有長時間研教的,但是對這句話有感覺。

再來,舉一反三,也可以。做什麼事情,法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道理?那個時候做過的事情、經歷的事情景象出來,就感覺找到那個方向如何去做。在之前大家庭交流,法師有講到,反求諸己,常常我們就一棒給自己打死。學生對這句話也有體會,感覺在善知識身邊,自己明白了道理,理有頓悟,但事還要漸修,自己到底做得如何,自己有時看不清楚,需要善知識提點。

所以也是有一次在公園裡,走在路上,自己就一直問工作的事情,問法師,因為法師非常的忙碌,所以就插空拿著手機,一邊運動一邊問,問一二三四五條,沒停過。然後法師就說:「妳等等,剛才這個木頭妳沒看見嗎?」我就說:「沒看見。」我就這樣跨過去了。法師說:「妳沒有把它拿起,其他人跌倒怎麼辦?滑了、碰到了怎麼辦?」就把它扶起來、撿起來,放到一邊去。完了以後,法師就善巧的跟自己說:「妳知道妳剛才為什麼沒看見?」我說:「我滿腦子都在想工作的事情。」後來自己才知道,容易陷到事相上去,沒有辦法觀照周邊的一個情況、人事環境。就是這個過和不及常常犯,過,容易陷到事相上去;就會少了一分體恤,就是那個不及,不會關心別人。常常找人就是論事情,就不會觀照到對方的一個心情,當天有沒有什麼波動,我只是想傳達我要講的話,那這個就沒有能夠為人著想,就是只想自己。所以就是這樣的善巧方便。

回去了以後,法師就說:「請坐。」然後就教誨了,「每個人的罩門不一樣」這一段教誨。自己就感覺自己犯錯,善知識不但不責怪,還教自己看到自己的分別執著妄想、憂慮牽掛到底在哪裡,然後以自己能夠明白的一種程度來教誨自己,不會讓自己感覺太難了做不了,讓自己能夠體驗到改習的一個過程,改到會有一個喜悅,然後又會有信心一點一點繼續改下去。

在英國的時候,也看到了法師的不易,從早到晚事務太多,教學任務太重了,有時候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就因為看到了自己的老師這麼不容易,自己很自然的就想跟上去,能夠多做一些是一些。那這個過程當中,也啟發了自己的菩提心,然後那段時間感覺自己的心非常清淨。因為長時間就是在怎麼樣安排好事情、做事情,想著法師利益所有人的這分心,也想學著用這樣的一個心去做的時候,感覺心非常的清淨。

然後也想跟大家報告兩點,學生盡快,時間不夠了。因為當時候有承擔一個班級的服務工作,就在文稿的學生的學習體會上面跟法師報告,這位學長分享到他的體會如何如何。然後法師就說,這個是師長講的吧。那我又看回文稿,對,是師長講的,我看都會看錯。然後就繼續報其他學長的分享,法師就說,這個是我講的吧,我說對對對對,是法師講的。所以就感覺法師對於師長講過什麼、自己講過什麼非常的清楚。那我想學,但我對於師長的、對於法師的都不懂,感覺這個差距了,就怎麼樣能學?還有一點就感覺到法師的嚴謹,就是對於法的恭敬,傳達的都是真實的自己的體會,不是自己的體會不會說,就這種嚴謹。就像師長的,這個是師長說的,不是自己說的,這麼嚴謹。然後自己也回想到,前兩年複講《了凡四訓》,當時複講法師的《了凡四訓》,很努力的學。但是聽回來自己的錄音的時候,感覺是一種急躁,一種要求和控制,就感覺都不是法師說的。雖然一模一樣的文字,經過我自己口裡面說出來的味道就是不一樣,因為自己還有習氣,那分心境跟法師的不一樣。就感覺說,需要學的是善知識的那分存心,那分心境、心法,慕賢當慕其心,而不是在外在的太多的精力在那個外面。

然後這次回來,馬來西亞疫情期間,因為有了幾個月能夠跟法師短期的相處,就感覺自己家人對自己的愛那麼的明顯,自己也很想對於家裡人多付出一些。就覺得這都是師長教的、都是法師教的,我才能夠領會到父母、姐姐、哥哥他們給自己的那分愛,就感覺這分恩德不能視為理所當然,想要進一步的去報恩,去感念他們給予自己的那分愛。所以還是希望如果未來有機會,還繼續能夠跟著法師,繼續扎根、接受生活教育,能夠繼續看到法師生活點滴,小細節的一種為人處世,自己感覺這是最重要、最珍貴的回憶。因為道理那麼多,經教那麼多,但怎麼用?自己就體會到,就是法師教自己怎麼認識師長的,看「十年因緣」現在有感覺了,覺得那麼的重要,心裡非常的感恩,就是在於這個孝親尊師,事奉師長跟孝親用的就是一個心,一邊做不到了,問題還是在孝親那邊。師長、法師教會了自己跟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跟自己身邊的家人、同事相處,好好的處好,「人無倫外之人」。一下記不起來,對不起。

成德法師:學無倫外之學。

楊同學:「學無倫外之學」。覺得這個非常的重要,也是正確的方向。對不起,佔用大家時間太長了,請法師、各位家人批評指正,不妥之處,感恩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成德很感謝身邊一起工作的同仁,像我們趙老師他們夫婦,像王同學、楊同學他們夫婦,他們身上很多優點我都不如他們,所以跟他們相處、工作,那是他們的善根,我做的還差得很遠。

那人與人要彼此珍惜因緣,我們聽老和尚講經,要懂得領悟、懂得動態去觀察。比方說,老法師一直強調守三個條件,那我們要想,老人家的根性比我們好太多了,老人家處的環境也比我們相對單純,他成長的過程,他這樣的因緣條件都要守三個老師開的師承,那我們要不要守?這個就我們自己要動態去思惟。

再來,老人家說,他跟著李炳南老師十年,然後提到,他們是常隨眾,跟在身邊,以前很多不懂的,跟著跟著懂了。可能看老師怎麼做,可能看李老怎麼處世待人,甚至於是會提醒、會機會教育給他們。而且不是跟半年、一年,是十年。老人家還有經歷過大家庭這些人事的歷練,他都還覺得當時候三十一歲跟著李老還有很多不懂,都是因為李老指導的。那回到我們身上,我們要弘法,我們該怎麼做?甚至老人家都提醒我們,我們的難度比他大十倍、百倍都不止。但我們分析到這裡,不是讓我們恐懼,也不是讓我們退縮。所以要學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我們這個願心要發出來,我們要悲智雙運,我們要有信心,有佛法就有辦法。而且老人家講得很圓滿,也表演得很圓滿,重點是我們肯不肯至誠恭敬的去聽、去學、去效法。

我們要看懂,老人家是學華嚴的。這不是我講的,老人家自己講的。我們要看懂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他學的是什麼。華嚴是事事無礙,假如我們現在遇到家庭的情況、遇到處世待人很多煩惱,那我們沒有把老人家的華嚴用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等於是我們在境界當中,不是先提起他的教誨了,不然應該不是這個情況。《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而成德自己也有思考,我們所處的時代,第一個,環境變化空前的快,人心變化也空前的快,所以要應這個時代的機,沒有《華嚴》的精神,我看是很不容易,可能就被眾生給度走了。那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們現在要跟在老人家身邊十年不可能,但是我們可以志同道合的人,人不要多,硬去拉人,是攀緣。老法師常常舉印光祖師那個年代,道場不要超過二十個人。當然,那是你核心的人員,你來聽經幾百個人來,很好,來聽課。但是核心的弘護人員,印光祖師說,道場不要超過二十個人。大家注意,是印祖那個時代說不要超過二十個人。印祖離我們多久了?七十多年。那現在不能超過多少人?這個就不是數字的問題了,依義不依語,大家要去體會,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打腫臉充胖子。緣分具足了,水到渠成,不要去強求因緣。

成德感受到,從我觀察的每一個同修,我感覺當下就是佛菩薩給他的安排,是我們相不相信。所以我們看楊同學,她三十八歲了還不會煮飯。結果你看跑了萬里之外,佛菩薩安排她,一定要她煮,還是因為疫情,不然也不會搞到最後實在沒辦法,只有她能煮了。所以你看佛菩薩厲害吧,該讓她補的課還是讓她補了。但是她面對境界的時候,你看她的心念,自己嚇自己,會不會法師吃了中毒了、營養不良了?你看事情還沒來,她就自己嚇自己了。有時候,你的另一半、你的親人信任你,反而你自己不信任你自己,或者是領導、老師信任我們,我們反而自己在那裡嚇自己了。所以心態對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要自尋煩惱。

工作的時候工作,散步的時候散步,不要工作的時候想散步,散步的時候又在想工作,安住當下才能提升。「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禪是佛心,用真心去應一切人事。是為了恢復真心而工作,是為了修行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不然就陷在事相裡面去了。所以她也自己在工作當中,發覺自己常常容易過跟不及,發現了去調整,就在工作當中提升自己了。

好,時間超過太多了,今天感謝諸位同學這麼真誠的分享,謝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20日16:37: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