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护人员扎根共学班(第9集上)成德法师主讲

成德法師分享  2021/4/3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8-085-0009A

MP3下载

成德法師:謝謝趙老師,也謝謝工作人員,很用心,在清明前以這一首「大誠祭歌」,讓我們能生起對祖宗的緬懷。佛法「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才能入佛陀的法藏,才能深入經藏,信、解、行、證。假如不信,不肯去學了;不信,跟佛菩薩、祖先的心不相應了,頻道沒有接上,想加持我們也不可能了,只能在一旁等待我們真信了。所謂「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我們對這一句話有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在菩提道上會有很多的境界,我們能夠在一切境界當中提升,在一切境界當中積功累德,最主要是我們的信心堅定。《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只要有煩惱,一定跟信心有動搖相關聯。包含信自己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一關就很重要、很重要。我們往往好像覺得退得特別厲害,好像不知道要退到哪裡才是個盡頭,主要都是對自己沒信心。有同修就說了,「我相信佛陀,但是我不相信自己」。那成德跟他說:「你這個邏輯有一點怪。你既然相信佛陀,那應該對佛陀講的話不懷疑,佛開悟的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那我們應該從這一句就不會懷疑自己。」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他生生世世不妄語,他舌頭伸出來可以把整個臉蓋住,所以應該是相信釋迦牟尼佛就會相信自己。所以這一句法語首先把愚痴的根能夠斷掉,愚痴的根是懷疑。所以佛的第一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能懷疑自己,也不能懷疑他人,不能懷疑眾生。「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沒有著在牠畜生的這個外相,牠的佛性不增不減。

佛陀接著講了:「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那我們也不傲慢了,因為我們還要下大功夫對治分別執著。下到什麼功夫?下到沒有時間去論人家的是非短長。就像孔子看到子貢有批評人,孔子說:「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提醒學生,你很賢德了嗎?假如是我,我沒有那個閒工夫去論人家的短長。這是孔子透出了他用功的狀態。六祖大師也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而孔子針對子貢提醒,因為子貢口才非常好。所以這對我們修行也是一個提醒,我們很有辯才,但是也要謹慎,因為假如揚人惡,就會造口業了。所以《無量壽經》才提醒:「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也提到,俞都先生他還沒有被灶神爺點化的時候,灶神爺提醒他,你之前也是常常調侃別人,「舌鋒所及,觸怒鬼神」。所以口業很容易犯,有時候不容易注意到。對於殺、對於邪淫,這個一般修行人不敢做,可是口業有時候會忽略掉。所以在《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有一個讀書人叫郁從周,他命中五十四歲是要做到大司空,而且還是太子的老師,這個命不一般。但是因為口業太重,陰間記錄已經兩千多條,假如再不改,到了三千,連他的子孫都要淪為乞丐。我們想想,他的命,包含他子孫的命,本來都挺好的,但因為口業變成這樣了。夏蓮居老居士也說了,學道之人無剪爪之暇,就連剪指甲的時間有時候都找不出來。自己修學,讀經、聽經、念佛、拜佛,加上還要處理一些公務的話,真的有時候想剪個指甲,想了好幾天還沒剪。那也是提醒,焉有時間說閒話?

所以孔子也好、夏老也好、六祖大師也好,這些提醒對我們都非常重要。所以「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還有分別執著,不能傲慢。我們一天不能作佛,我們就要勇猛去努力,這樣才是對得起自己的佛性,也是對得起善知識跟一切人對我們的護持,不能打閒岔。

所以我們時時要提起信心,信為道元功德母。哪怕現在是儒釋道整個衰敗的一個低谷,我們這個信心也不會減少。剛剛我們看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祭祖、在英國倫敦祭祖,在這麼艱難的時候,老人家能推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祭祖,由帶動中華兒女認祖歸宗,進一步再帶動世界各地的人也能夠緬懷祖德,成德非常敬佩老人家的苦心。一百多年前,超過一百五十年了,英法聯軍用船堅炮利打我們,但是一百五十多年之後,我們用中華文明的至寶,孝道跟師道,供養給了英國、法國,還有世界各民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真的是以德報怨!那辦一個法會,人力、物力、財力要用多少?只要眾生能增長善根,這財物也是身外之物,也是帶不走。「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所以在這麼難的時候,老人家做的這些事情,成德感覺,應該對後世的影響都會滿大的。

但畢竟老人家現在九十五歲了,所以也是我們弟子們應該承擔責任,跟老人家的救世理念同台演出的時候了。至於我們該做什麼,不用著急,能把心安住當下,敦倫盡分,自然佛菩薩安排,自己不用操心。弘傳聖教不是靠一時激動能做到的,得靠相信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不然我們又被這個境界把我們容易激動的性格調起來了。孟子說:「其進銳者,其退速」,進得很快的人,退得也很快。孟子這一句話也在提醒我們,為什麼進得很快?激動;為什麼退得很快?因為往前衝的時候,看到一些現象,一生煩惱了就有情緒了,也退得很快了。

所以上次跟大家探討,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們從底谷上來,怎麼可能所有都沒問題?沒問題才是有問題。「沒問題才是有問題」是說沒問題就是粉飾太平,有問題才是比較平常的狀況。我們自己要轉換,要把習氣淘汰掉,沒有個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不夠,那更何況整個大環境,大部分的人都還沒有遇到聖教,這個共業還是很強。但是我們不擔心,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不可思議,我們透過自己的善根,跟佛菩薩的神通願力交感,就很有力量了。「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禮拜三是觀世音菩薩聖誕,昨天是普賢菩薩聖誕,我們要把觀音的精神跟普賢的精神學到。觀世音菩薩「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跟佛菩薩的願力融在一起了,「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我們時時能體恤到眾生的苦難。這是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的,我們當下就能效法,因為慈悲心也是我們本有的,本有的真心。普賢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我們這一生去極樂世界就是成佛了,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我們得把這個頻率趕快接上。「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極樂世界在哪?遍一切處。它是法性土,遍一切處,我們的心一接通了,它就現前了。很多祖師看到極樂世界很多遍,最後他要往生的時候就講出來了。所以為什麼老法師說:「我相信海賢老和尚常常見到阿彌陀佛。」大家有沒有印象?老和尚講這個有用意的,勉勵我們要接通這個頻道。普賢十大願,我們念的時候非常震撼,「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稱讚乃盡,供養乃盡。而虛空界無有窮盡,我此供養,我此禮敬,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感覺這《普賢行願品》念下來,真像觸電一樣震撼,我們要接通頻率。誰是普賢菩薩?誰是觀音菩薩?誰是不是,不是我們要太去操心的,每個人各有他的因緣,我們只能做好配角,護持他。但是我們自己這一生能不能成就,自己是主角,師父領進門,修行還得靠我們個人。

所以我們菩薩道、普賢行,六度、十願,不可須臾離也,隨時這個念頭、這個言行出來,跟六度十願相不相應?有沒有違背的地方?我們這個世間,「愛不重不生娑婆」,情執都重。我們這個情執的話一講出來,自己就在煩惱中了,聽的人也有壓力。我們情緒一起來,觀照不到自己,也觀照不到別人了。假如我們的話跟六度十願相應,我們身邊的家人、同參道友聽了,大家的正能量提升。這個都要自己去感覺,不然有時候我們會變成自己情執起來了、情緒起來了,如入無人之境,一直在那裡講情緒、情感的話,自己又是一把手,人家又不好講我們;或者我們是父母,孩子也不好跟我們說;我們是老師,人家也不好說。但是這種情緒的話講多了,對自己、對別人都很有影響。「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隨時要觀照我們的話跟經典相不相應,離經一字,便是魔說;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我們可不能享受著領導的位置、老師的位置,而不提高警覺自己的責任。身為長輩,不能給小孩不好的影響,這是我們古代幾千年大家族身為長者的心態。同樣的,現在我們團體裡,是不是應該也有這樣的心境?我們應該讓每一句教誨變成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我們要下這個功夫,養成習慣了,就「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詩經》提醒我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初發心都很猛,但不知不覺我們做著做著,心裡覺得自己有做了,有功勞了,誰誰誰都是我度的,那梁武帝不就是在提醒我們了嗎?

我還沒有聽老法師講經,我也有接觸到台灣的佛教團體的活動,他們有辦教師營,我們去參加,因為我們當老師都要有去參加這些培訓的學分,你要去參加多少時間了才行。結果成德去參加好幾天,坐著火車去參加,聽到他們團體的人張口就說,誰誰誰我度的,誰誰誰我度的。我當時候不懂,但是就覺得怪怪的,聽起來怪,不知道怪在哪。後來讀《金剛經》明白了,連佛都不說他有度眾生,怎麼我們都覺得自己有度眾生?菩薩若有我相,我度了,那我相就起來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出來了。菩薩若著相布施,即不名菩薩,他落了一個「我有布施」,他的心已經不清淨了,他不是菩薩了。

《了凡四訓》也提醒我們,「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這樣才能清淨。為什麼《了凡四訓》提醒「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我們的心念裡面有沒有想去討好誰?那已經是曲了。「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我們在做的過程當中,對呀,我們想去利益人、去愛護人,可是我的動機是愛人,為什麼我會產生情緒、生氣?這裡面摻雜了什麼?這個得自己看清楚,不然我們純的利人的心都沒有夾雜的話,應該不會有生氣、憤怒、抱怨。甚至於更嚴重的,我們聽黃念祖老居士說,怎麼可以背叛我?怎麼可以去跟別人學?當一個人講出這樣的話,他已經不在道中了。人家想去跟誰學,那是人家的緣,師生的緣總不能勉強。所以要放下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我的孩子」、「我的團隊」、「我的什麼」,冤枉,明明是可以去作佛的,就在這些境界當中,四相、四見增長,自己假如沒有觀照到,不進則退,我們要慎之又慎。

佛在世的時候已經說,五個五百年,第一個五百年解脫堅固,大家很有道心,持戒解脫了;第二個五百年禪定堅固,修習禪定;第三個五百年多聞堅固,多聽經、聞法;第四個五百年塔廟堅固,建塔廟建多了;第五個五百年是鬥諍堅固,會捲入是非。我們現在不是五個五百年了,我們現在是第七個五百年了,三千多年後了,這個鬥諍堅固是愈來愈嚴重。所以老法師說,六和敬四個人見和同解不容易,兩個人都會吵架。這些不是講給別人聽的,講給我們弟子們,有沒有跟任何人有對立的念頭?從心上就要觀照到,才不會變成言行;有時候觀照不到,言行一出去,收不回來了,那個隔閡很可能就不知道要再花多少時間才能化掉。心平氣和則能言,沒有心平氣和不要講話,一講話就造業了。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我們今天大家聽完這首歌,我們一起「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我們效法祖先、效法祖師、效法佛菩薩,把正法振興起來。我們有信心,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斷金,更何況我們是有團隊的人。

好,上一次還有幾位同學,我們趙老師請一下,下一位是……

趙老師:好的,法師,我們首先有請張學長。

張同學:法師好、大家好。學生上次週四看完電影以後,就特別有一些感受,想給大家分享一下,也請法師看看對不對。因為就是這幾週的課程裡面,就有一個地方自己有在思考,就是說聽經教可能有的時候自己就聽不懂經教到底講的是什麼。法師也有說到自己十幾年以後。學生就在想,你看連法師都十幾年以後,學生可能有些地方就是沒有聽對,然後就不知道到底是自己哪裡有差距。

然後在看電影的時候就看到一個環節,就是達摩大師來到中國以後,到了那個寺廟來講經,當時一開始達摩大師就沒有講話,大家就在下面有各種各樣的疑惑,包括下面就有一個叫善蒙法師和住持有一個應對,旁邊有一個有鬍子的法師好像沒有提到名字,那個法師當時就說:「明白了,天竺僧人講經不用口。」但是當時一下子學生感覺到,好像這個態度上面,前面那個法師他就是表了一個說有懷疑,所以就沒有去感悟,但是後面這個法師他好像是有在感悟達摩大師他的用意。包括後面就是有一個環節是有一個小和尚在樹下打瞌睡,那個法師又和達摩祖師有一個應對,在應對的過程中,又是那個有鬍子的法師,他一下子就說他明白了,大師之言,一切隨緣,不要執著,普通人隨緣即變,得道者隨緣不變,他就悟到了。就感覺學生就體會到,這個裡面差了一個就是,沒有中間地帶,就是全放下自己的念頭,去相信,然後去感悟,可能學生就是有點自己在這個裡面有在思考。

包括後面在靜室裡面,那些人有一些各種各樣的想法,然後達摩大師就說磨瓦成鏡,那個地方。當達摩祖師說到「那坐禪又豈能成佛」的時候,我就看到這個眼神,其他人的眼神就是有疑問,但是只有那個法師他說,那怎樣才能成佛?自己一下就明白,就是要去聽這個的時候就是放下自己所有的念頭,聽到一個指導,然後自己馬上去相信,然後去看看自己哪裡還有疑問。就是這個地方,自己突然就明白了,以前就不太清楚說到底應該怎麼樣去聽這個話。可能也是自己以前看的時候就沒有把心放在這個上面去感悟,所以就並沒有看到這個重點,那天看了以後自己就非常的開心,感覺找到了一個重點。就是以上這些內容,請法師指導。

成德法師:謝謝張同學。我們回想一下,在「十年因緣」當中,老法師說善知識給我們最大的幫助是什麼?幫助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就幫我們出現執著點的時候他點化我們,但是問題是我們要信任他,他才幫得了,緣才具足。所以從這個影片裡面,每個人可能對達摩大師的態度、信心都不大一樣,但是張同學舉的這位出家人,他是比較恭敬達摩大師的。雖然當時候達摩大師被請上講經台了,然後其他的人都很疑惑,他說:「我知道了,天竺的僧人講經不用口。」其實這個話你再去細細想想,達摩祖師傳的是什麼?禪宗,本來就不立文字。這是一個角度,以心傳心,他一開口了,又怕你著在他的言說上。所以《金剛經》說,若說我有說法者,即是謗佛,不能解我所說義。佛陀說,誰說我有說法的,是謗佛。我們假如不用心去體會,就有點想不明白了,佛明明講了四十九年,怎麼佛說他沒有說?就怕我們又著在他的一句言說上了。所以《大乘起信論》講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所以禪宗不用口,這是一個角度。

再來,《論語》也告訴我們,「予欲無言」,孔子說,我不想講話了。然後子貢說,夫子你不講話,那我們怎麼學?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會觀察的人,可能佛沒開口,他就已經法喜充滿,甚至開悟的都有。所以須菩提,《金剛經》的當機者,佛都還沒講,他已經特別感動了,他看佛每一個動作,每天過的這些生活,大慈大悲,「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給眾生種大福田,難道是佛陀需要吃東西?佛可以不吃。「敷座而坐」,表什麼法?誨人不倦,每天講經沒有休息的。你看假如佛陀的一舉手一投足學生都看懂了,你說這個學生跟了幾天不開悟,也不可能吧。當然他看懂了他要照做。所以佛那個時代有人聽經,聽到一半證果了,他聽著聽著就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了,所以他就證果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老和尚常常講經講到一個段落了,然後最後講了四個字:「放下便是」,這個也很有意境。所以假如我們觀察不出善知識的良苦用心,可是我們又很會講他講的話,這就是個大問題了。這些我們都要留心去觀察自己,觀察他人。我也觀察過,觀察過講經引經據典的人,私底下請教師父的問題讓我很吃驚,他台上引經據典,為什麼台下對這些人情事理、對這些義理感悟很困難?所以孔子的話有力道,為什麼能引經據典?「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一般的大眾看不出來,但是真正走實修的人感受得到。老法師說的,你自己沒有真實修行,你講得再好,人家出這個門口就沒味道了,出了教室的門就沒味道了;你是真實在下功夫,人家聽完你的課,可能三天還有味道,你講的話還在震撼他的心靈。我們不能小看孔子講的每一句話,這跟我們可能都是決定性的關鍵,當信佛經語深,「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我們可不能走到這個方向去了。所以老人家說六種佛教,其實這個「記問之學」很可能就是「學術的佛教」了,遣詞用句不一樣,意義、意思一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要有悟性的,是要解行相應的,是要學而時習之的,學是解,時習之是行。老法師說,為什麼六祖大師常生智慧?因為他依教奉行,解行就相應了。

那我們看到達摩祖師他磨瓦成鏡,他很善巧,拿個瓦片啟發大家。所以《禮記.學記》裡面講教學者要能夠「約而達」,講話不能太囉嗦,很簡約,人家一聽就明白了,約而達;「微而臧」,你的表達很容易把義理彰顯清楚,不會給人家愈講愈糊塗;「罕譬而喻」,你舉個小例子,舉個譬喻,講個故事,人家就體會到了。所以這個達摩祖師也給我們示範,他拿個瓦片就點化他們了。

很好,大家對這個達摩祖師的每一個情節都很留心。當然我們確實會有聽不懂的部分,也不是說一聽老法師講經全部聽懂。但是我們不要起煩惱,「我怎麼聽不懂?」一想,開始著急了,愈著急心愈靜不下來,怎麼聽也愈聽愈不懂。能聽懂一句就很珍貴了,聽懂一句落實一句。老法師說,解幫助我們行,你行了又幫助我們解。所以只要有聽懂一句了,趕快去做這一句,不然可能我們又變成一種很喜歡思惟,然後都得把它打破砂鍋問到底,然後想了老半天跟生活也沒有關係,未來都還沒發生,想一堆。

我那天還聽到有同修問,人有隔陰之迷,其他五道有沒有隔陰之迷?我說這個跟我們這麼重要嗎?你怎麼那麼喜歡想一大堆問題?所以佛比喻你被一枝毒箭射到了,你現在要幹什麼?趕緊處理解毒,不然沒命了。會不會有一個人被毒箭射到了,這誰射的?這個箭的牌子是什麼牌子的?你想、想、想,到最後命都沒了,想、想、想,十年過去、二十年過去了,你都沒時間修行了。得要想最重要的問題,先出去再說了,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你看就有人想了,那我本來是佛,我現在為什麼不是佛?我什麼時候開始迷惑的?就是現在迷惑的,念頭一動,無明就產生了,你當下一放下,就立地成佛了。你說我過去輪迴很久怎樣怎樣,都是念頭,其實時空也是不存在的,放下便是,安住當下。

我感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要不多愁善感,要不很喜歡琢磨。但是大家要知道,修行,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你要去落實的時候,最重要首先要恢復清淨心。所以你只要懂一句你去做,保證你再聽經,你懂得會愈來愈多,因為你隨著解行相應,你的心境上去了,你就會愈聽愈懂,不要急著一定要全部搞明白。說實實在在,大家那麼年輕就要全部搞明白,其實都是以前那種學習慣性。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一個學歷很高的人,他說希望學講經。其實我已經很累了,他每個禮拜都來找我,開車還開很遠,其實我都聲音沙啞了,但是人家這麼想學,那我就捨命陪君子。但是我發現什麼?他一個禮拜一個禮拜接著來,他聽我講話,愈聽這個眉間愈深鎖。我說聽法應該是愈聽愈法喜,怎麼他愈聽這個眉間愈深鎖?後來我就感覺他太著急了,我就叫他去看一個片子「商道」,因為這個片子裡面洪德銖,這個都房大爺,跟林尚沃提醒,「你到底在急什麼?你到底在急什麼?」他急著賺錢嘛,「你以為做生意是賺取金錢嗎?」他的心態偏了,急於求成。其實人想學習,只要那個心急了,他就學不到東西了。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只要一急了,就浮動了,聽東西好像聽很多,走馬看花、囫圇吞棗,真正遇到境界,一句都提不起來,沒有一句入心;入了心,你隨時可以提得起來。所以為什麼說學習貴在什麼?觸動心靈深處,能夠真正流下懺悔的淚、感動的淚、起而效法的淚,都很難得。

結果我看他這麼緊繃,而讓他看片子他也看不到,我都有點江郎才盡了。剛好我在跟他談話的時候,旁邊坐了一個阿姨,她學歷不高,結果我發現我在跟他講的時候,他臉部表情愈來愈緊繃,然後這個阿姨帶著微笑一直向我點頭,然後還會接我的話跟我有互動;他一句話都沒有,一直盯著我看。後來我就跟他講,這個洪德銖跟林尚沃說,「你在急什麼,你在急什麼?」我說你都看不到,我就是希望你看到這一點。最後他說,「我明白了」。他也說我明白了,跟那位出家人一樣,啊,我明白了。他明白什麼?他說他從小到大,學習非常認真。比方說他在大學裡面,他要學哪一科了,他就到圖書館把跟這一科相關的所有的書全部搬回家裡,然後一本一本看,一本一本把那個知識全塞進去,這是他的學習習慣。這是記問之學。傳統是什麼?「探理宜柔」,你要深入義理,你身心很放鬆,「優游涵泳,始可以自得」,若有所悟。所以你看孔子帶著學生很多時候在哪裡上課?在樹下,都可以聽到鳥叫聲,大家很放鬆。所以都別著急,慢慢來。「隨處安閑,自然合轍」,你隨處身心要安閒,才能跟道相應;「顛倒想滅,肯心自許」,這夏蓮居老居士的法語。哪些顛倒想?未來煩惱、現在煩惱、過去煩惱,都把它放下。我們請下一位同學。

趙老師:王學長。

王同學:大家好,學生向法師和家長、長輩們匯報。這次學習之後,這兩天出現了一個考試,不小心考糊了,但是考糊了就從中吸取到反省自己的問題。就是在團隊當中與學長應對的時候,對方可能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起情緒了,就情緒不太好。當下自己第一念就是,怎麼你學了還起情緒,怎麼這個樣子?當下第一念就是這樣,然後沒有觀照自己,心裡就告訴自己,算了,你冷靜冷靜吧,我先上去,不跟你說話。自己就走開了。上來樓上之後,自己就坐在電腦前面看「正知正見」的時候,就把心安下來,就通過這一個事情反省到自己,就是當下其實起的那個「你怎麼學了還起情緒?」其實就是那一顆傲慢心,高下見就起來了。然後那天正好聽到法師講六信,首先就沒有信佛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當下就觀照自己的念頭,就是因為心是向外的,就沒有向內來看自己,所以就是還大言不慚的說,你冷靜冷靜吧,我先走了。感覺就是現在通過這段時間學習,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切都是佛菩薩最好的安排,就能夠感覺到生活當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一想這是佛菩薩安排,讓我通過這個事情離成佛的道路更近了一步,就特別的開心,特別的法喜、放鬆,就不會起我怎麼又有這個事情、我怎麼又出現這個問題的心。

因為那天正好看到「達摩祖師」的電影,其中有一幕給學生比較印象深刻的就是,一開始開場,父王生病,那個法師去了之後就說地獄和極樂世界,那個大太子他聽到的就是地獄,而達摩祖師聽到的是西方極樂世界。學生就正好通過自己考試的這個事情,然後聯想到這個影片,就能夠反省到自己,自己的心態是什麼樣子的,就會聽到對方的話,就是一切都是自己的心變現的。因為當時那個大太子做了壞事,所以他聽到的就是地獄;而三太子就是一心想的父親生病了,趕緊回去,就他的想法,他的就是極樂世界。

就想到學生在生活當中這次考試,一開始沒過關,後來靜下心來就想,其實都是自己心裡已經有了對立,已經有了不服,就覺得「你怎麼能這樣?你都學習了」,就看不起別人的那顆心。也沒有通過就是當下,法師說的要感恩,不能對立、不能生氣,要感恩對方,其實他是在給自己提醒,自己有這個問題。當時想到這些話之後,學生就反觀自己學習了這麼長時間,每次都說要落實,然後就發現自己好像在行為上落實的很多,沒有真正的去觀照自己的念頭。今天因為通過這個考試自己沒過關,這一個念頭起來,學生就反觀到自己,以前總聽到講俞淨意公總說意惡,就覺得自己不是意惡,我沒有要害人的心,我也沒有念頭裡我要怎麼怎麼樣,把你要怎麼怎麼樣,然後嫉妒,使勁的那種,就沒有,我就覺得我不是這樣的。但是通過這次的考試讓學生知道了,其實自己當時的一個不耐煩,一個這種念頭它已經屬於意惡了,就覺得在生活當中還是沒有把自己真的看得太透,還是在行為當中下的功夫比較多。就是說,我這個毛病不對我要改,我要走路慢,我要放東西慢,我要擦,打掃衛生乾淨,就沒有觀照到這顆用心是什麼。以上就是學生最近學習的一點收穫,請法師與諸位長輩家人指正,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王同學的分享。成德也感受《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俞公他所經歷的過程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修行人都要經歷過的,他所表的就是不自欺。假如我們自欺了,那就變習氣使然,渾然不知,都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甚至還進一步埋怨上天,那就造更大的業了。所以尤其那十六個字,「意惡太重」,所以身口意我們得從意下功夫,從根本。「專務虛名」,做個樣子,心地沒有下功夫,那很可能還是落入了希望別人肯定、希望別人讚歎,這個還是好名。那「滿紙怨尤,瀆陳上帝」,其實我們要能不怨人可不簡單。能夠從這些生活的細節去觀照,這個太重要了。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被別人騙,被別人騙怎麼會悲哀?被別人騙消業障,進一步經一事長一智;被自己騙了,那就自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緣給錯失掉了,那才是最大的冤枉。所以老法師說,賢護等十六正士,賢護首先要我們能護好自己,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

她的心境很可貴,她有喜悅了,這個屬於忍辱當中的喜忍。黃念老說六忍,是不同修忍辱的方法,這個是喜忍,所有都是來成就我的,都是來提醒我還有哪些習氣的,感謝每一個境緣。這個也是五十三參的態度,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不管它是什麼境界,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來成就自己的。真的能保持這樣的心態,每一天都會有進步,「見人善,即思齊」,進步了;「見人惡,即內省」,也進步了。所以老法師常常說「你會麼?」就是你會不會修,很關鍵。

趙老師:現在有請洪學長。

洪同學:大家好。上週是想請問法師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在觀照自己最大的習氣中,有一個疑問就是法師說那個最難的習氣是自己起伏最大的,如果有兩個習氣都起伏比較大,那應該先改哪一個?第二個在探索的過程中又發現了,法師說要先調伏自己最難的那個習氣,還有一個就是法無定法,還有一個就是一段時間專門改一個習氣,自己在力行的過程中就會有一些困惑,但在這週的一個學習過程中找到了答案,跟法師、跟長輩們匯報。

學生觀照到自己最大的習氣是瞋恚,就是以前自己理解的瞋恚是發脾氣的人,或者是講話很大聲、很凶的人,自己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跟這個詞會扯上關係,從來也沒有觀照到自己。那天法師說貪好的境界,如果貪不到了就會瞋。學生就想,我好像這樣子,我平時在境界中,經常境界不順己意的時候就會有滿多不平的。自己就查了一下「瞋」,到底瞋的表現是什麼?發現瞋的表現有嫉妒、在境界面前心不平、抱怨、爭強好勝等等。就感覺這每一條學生都有犯,才發現原來我自己也是一個脾氣很大的人。

然後就回顧自己沒學佛之前的這一路,為什麼人生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困惑?就在於自己看起來是很乖,但是內心有很多的抱怨,抱怨父母、抱怨自己遭遇的一切人事物、抱怨生活,還會覺得說不喜歡上學,為什麼要上學?等等諸多的煩惱、困惑、不理解,然後自己才會抑鬱、才會整天愁眉苦臉的。就是這週突然找到了自己為什麼以前是那個樣子的根本原因,也突然明白了學佛之後,那次參加學習班的時候,法師讓我們抽了一個小便籤,學生抽到的是「不怨天,不尤人,因果不空」。當時我就覺得我沒有怨天尤人,就是覺得好像跟我也沒關係。但今天這陣子也聽到法師講深信因果,突然明白了以前的自己就是因為怨天,埋怨自己遭遇的境界、生活,還有人事物,才會是這樣子,就是有很多煩惱、抑鬱。學了佛之後,自己還會以前的那種性格的慣性也帶到了學佛,遇到事情的時候,雖然不會跟人家起衝突,不會大聲跟人家講話,不會發脾氣,但是自己的內心裡面有不高興、有不平、有抱怨。我就突然覺得那句話就是對我二十六年人生的一個總結,今天才明白了,然後就提醒自己以後要不怨天、不尤人、深信因果,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真的相信一切是佛菩薩最好的安排。

學生找到了自己最大習氣是瞋恚,然後又在想,那我也挺傲慢的,我會看人過失,我想我到底要先改哪一個?然後又聽到法師說,瞋恚的核心是傲慢,我想是傲慢,那我要先改傲慢,看人過失就是最大的傲慢,我就要先改看人過失。因為我要是沒看人過失,我就不會不高興,心裡不會不高興,也不會抱怨。這是我自己在這過程中,找到自己最要改的習氣是看人過失。

第二個點是力行的過程中,自己對要先從最難的習氣改起,自己就是有一點疑問,但是在看「達摩祖師」裡面講到一句話,「武功和文字都有靜態和動態的一面,若要參悟禪機,就要細心觀察」。學生就是發現自己執著了這個理,就是要找到自己最難的習氣執著了。就是去年的時候寫了改習計畫,就發現其實在這過程中改傲慢,但是有的時候不是只有傲慢要對治,有的時候那個次要的習氣,譬如說自己不覺得很嚴重的,它就會上升為主要矛盾了,譬如說好面子、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時候也要去對治。就是發現說,要把這個時間長度拉大,不是說就看到這一段時間,你可以從小到大來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那個最要改的習氣,可能不是這段時間你用功了就改得掉的,可能它會這段時間嚴重了,下一段時間它是輕了,輕了之後,或者是佛菩薩他會,你可能這階段覺得你考過了,過一段階段佛菩薩又來考你說看你真的考過關了嗎?就是這時候又要法無定法,就是不能執著,執著於自己要改的那個最難改的習氣。這是自己暫時體會到的是這邊,就是不能執著。還有今天法師說,「正知正見」的這一集就講到了,如果對法有覺得是矛盾的,那就是自己有執著了,就更體會到這個問題,知道這個答案在哪裡了。學生報告到此,如果以上有說得不對或不妥的地方,請法師還有諸位長輩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洪同學,妳要放鬆一點。

洪同學:好。

成德法師:不要著急。

洪同學:好。

成德法師:剛剛洪同學她很可貴的,她很多話講得很好,不能把性格又帶到學佛裡面來了。所以老法師說,修行兩件事,知過、改過,我們要愈來愈自知,「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所以老法師說,發現自己過失叫開悟。所以洪同學開悟了,她本來不覺得脾氣不好的,她現在認知得很深刻了,這叫發現自己過失,叫開悟了。進一步改正自己過失,叫真修行。可是有可能我們發現自己過失了,不小心另一個習氣又冒上來了,「你看我不行」,「你看我不能」,就又變成自我否定了。所以發現過失是要慚愧、奮發,進而去改過,這個心態是對的。大家去觀察,很多人一慚愧,然後就蔫蔫的了,沒有氣了,因為他搞成自我否定了。所以我們有可能從一個煩惱又調動出其他的煩惱,這個都要觀照自己的心念。更了解自己的這些分別執著點,發現了沒關係,不覺本無,可以放下的。就像達摩祖師說,「你的心不安,拿來,我幫你安」。這段大家有印象吧?「我怎麼找不到那顆不安的心?」它本來就是假的,你把它當真它才能障礙你。做個比喻,就好像小偷做賊心虛,要爬上你們家的牆了,要跳進你們家了,你是主人,你做得了主,大聲一喝,他就跌下去了,從牆上就跌下去了。《了凡四訓》說,「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所以我們在境界當中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都不干別人的事,別人是來幫我們的。就像剛剛王同學說的,其實是我的內心已經跟對方有對立的情緒了,有不服了,才會因為他今天這個表情或者這個言語,我自己就產生了「你都學那麼久了,怎麼還這樣?你先冷靜冷靜,我先不跟你說話了」。這個話裡面還有一點清高,自命清高也要注意。這個歷代讀書人也給我們很多提醒,文人相輕。實在講,會相輕就不是文人了,書沒讀進去了。讀書人也不能太理想化,「百無一用是書生」,當然這句話我不知道誰說的,這個不是經典說的。但是不以言廢人,人家會講出這樣的話,鐵定是被我們書生給搞得有點無奈了,很可能就是我們盡講理論,實際情況解決不了問題了。

所以洪同學妳後面提的非常好,就是只要妳身心不放鬆,妳就是有煩惱上來了,這個都要靠自己來觀照。然後她的體會也客觀的敘述了修學過程,好像這段時間這個習氣不嚴重,過一段時間這個習氣嚴重起來了。因為妳遇到的人事境緣不同,我們說等於是遇到這個境界了,可能內在的瞋出來了,或者內在的貪出來了,或者內在的疑出來了,所以還是要從最難的下功夫。大家注意,心是根本,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知道,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費時間。心是根本,當你在用你最大的氣力去對治你最嚴重的習氣的時候,那請問你有沒有形成這個態度?你會用最大的氣力去對治最嚴重的習氣的時候,其他的習氣起來的時候你都不會去對治?洪同學妳了解我的意思嗎?妳用的是同一顆心。妳現在是什麼?只有最大的習氣出現的時候,我才跟它作戰,其他的統統掛免戰牌,都不戰。那不就我們又對一個教理形成了一個自己的認知嗎?所以說為什麼要安住當下?妳就是在當下去面對這個境界,去觀心為要。

所以只是提醒我們,要有一種決心,一定要改過,從哪裡開始?從最難的,就是要有這種決心。而妳在最難的時候都使勁在對治,妳慢慢慢慢那種警覺性、決心毅力就在對治當中提升了。哪會說妳一直用力對治最嚴重的,然後其他的習氣統統用不上功,這不是很奇怪嗎?妳的心在提升了。心在何處?心在作用,是吧?那妳面對最嚴重的習氣會作用,妳面對次一等的習氣就不會作用了?所以妳看都跟達摩祖師有關吧?什麼是佛?見性是佛。性在何處?性在作用,在眼為見,在耳為聽。所以大家這個「達摩祖師傳」每一段都很有味道。其實為什麼安排大家看電影?這裡面也有很多表法,我就不說了,你們有領悟的再說吧,不然我就又把你們的悟門給堵住了。每個做法裡面都有契理契機的部分在裡面,我們假如體會不到了,那就變成什麼?就變成會排課,我們以前上的都有這些課。你不知道為什麼要排這個課,你只是又背了一些公式,把它套上去而已了。你假如對象不同了,時節因緣不同了,你那課還是一樣照以前的經驗,你又執著,執著以前的經驗也是執著。

所以當時候這個怪成德,成德智慧淺薄,不能事先洞察可能會產生的情況,所以廬江二三百人回到故鄉去了,那當地的人一聽廬江回來的,就把他請為上座,該怎麼推展傳統文化?大家也不夠冷靜,廬江二三百人,你也要看他是做什麼的,他在農業部協助那二十九畝田的,然後你把他安排上去講課。你不能太激動,你要客觀去看待一個人、看待一個緣。那為什麼佛要講般若講二十二年?就是講到讓我們隨時不能執著,不然我們就經歷一個事就產生了成見,產生了罣礙,產生了疑惑都有。

因為廬江的因緣是集了二三百人,而且是各地的物資都來了,他才是這樣操作,而且那時候的操作也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大家在摸索,所以不能迷信。但是回去以後,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廬江的資源、廬江的人力。我們當時候全國各地好吃的東西都吃得到,有大連的櫻桃、煙台的蘋果,都吃到了。因為這些地方的老人家都覺得這些年輕人在做傳統文化,他們很疼愛我們,把好東西都寄過來了,各地的資源都來護持。你回去以後,每一個地方哪有那麼多資源?哪有那麼多人力?你都要客觀的向人家給出意見來。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可不能打腫臉充胖子。人家很恭敬、恭維你,可是我們也要知道自己的程度,那到時候給人家開出的建議又不適合當時候的因緣,那你不是誤了人家一方的緣分嗎?所以有一個名氣也要謹慎,盛名是所累。

好,我們是不是要休息一下了?

趙老師:好,謝謝法師。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1年12月10日10:25: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