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护人才扎根班(第16集)成德法师主讲

admin 弘护人才扎根班评论阅读模式

成德法師主講  2020/10/4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8-068-0016

MP3下载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常常還要人家提醒,代表自己定力不足;定力不足,很多事就會出狀況。所以我們傳統的教育,教出來的孩子都是稱他叫「小大人」,年齡不大,但是看起來很沉穩,就像十八歲可以做縣長,那是真的,還有比十八歲更年輕的都有。那我們現在想想,現在十八歲可以當什麼?所以人的潛力是很大的,看怎麼教。佛門說總在遇緣不同,他緣分殊勝的話,可以成聖成賢;緣分差的話,那可能就墮落得誰也挽不回來都有可能。尤其現在外在物質的誘惑太多,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為什麼我們覺得這個弘揚聖賢教育刻不容緩,真是十萬火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身邊的親戚朋友,比方說有人自殺,有小孩自殺了,那個都是人間非常慘烈的悲劇。可是假如這個人他有學傳統文化,或者他身邊的人真的有人學,會把傳統文化用出來,那他不會走上絕路。有一些是實在是覺得人生太痛苦;有一些是什麼?有一些是脾氣太大,瞋恚、威脅報復,很多孩子自殺是威脅他父母、報復他父母,可是他又不知道死後會怎麼樣,一下子脾氣忍不住。真的我們聽到這些事件,情何以堪?我們都是受持《無量壽經》的,所以要依照《無量壽經》去修持。《無量壽經》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現在孩子沒有接受聖賢教育的話,他沒有法眼、沒有慧眼,他都被這些物欲給蒙蔽,被貪瞋痴,瞋恚心起來很恐怖的。那天聽到一個事件,有一個初中生在學校裡面打牌,結果他媽媽去了學校,當眾就給他一巴掌,結果這個孩子當天就自殺了,就很生氣,然後就自殺了。

成德是感覺到,一個讓我們會很痛心的事情,只要這裡面有人懂道理、有理智,都有可能把這個悲劇給化解掉。首先當事人他假如有孝心,他不可能這麼做的;再來,這個母親假如柔軟一點,妳不要當眾,那是中學生,他已經大了,他要面子,妳這樣當眾給他那麼難堪,他一下情緒又轉不過來;再來,他的老師、他的同學,在那些情況之下,能不能感覺到有哪些不妥?感覺到他心裡的狀態,是不是要適時的去引導他,把他那個情緒可以給它緩和下來?其實這裡面有多少人在其中?不少。你看到一個人他很生氣,請問他有說話嗎?他可能沒說話,可是你可不可以從他的眼睛看到他已經氣到失去理智?但這個時候我們能不能說「他又沒有說他很生氣」?有一些東西不是用講的,你一觀察就觀察得出來。但是你看到了,可能我們沒什麼作為,因為我們太自私;見義要勇為,看到他氣成這樣,可能之後都會有事發生。

所以這樣的家庭悲劇每天都在發生,好像有統計,四十秒鐘就有一個人自殺。我們念《無量壽經》要念出一切皆成佛,就希望一切眾生都脫離輪迴,都去作佛。我們可能覺得我們能力有限,其實佛菩薩是同體大悲,我們肯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那觀世音菩薩可能就會加持我們,有一些真的很急迫的緣,剛好就是你認識的親朋好友,可能就會轉到你這裡來。佛菩薩智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這個我們要相信,我們其實也不是說有能力,所以我們看「十年因緣」裡面,李炳南老師教給老法師四個字:「至誠感通」。又不是我們要把大乘經典統統背起來才能夠去幫助人,我們很真誠慈悲,跟人一接觸,他就感受到你真的為他好,這個誰做不到?再來,你能把孝透過你自己做到,跟他現身說法,就會觸動他的善根。其實很多事情不難,是我們把它想得很難。

這些事情確實都是成德經歷過的事情,有一次在秦皇島剛好我們有五天的課程,結果上完課我們就要趕回北京,車子才剛開動,就有一個女眾過來。她說:「我聽課以前是準備要自殺,聽完我知道我錯在哪,我會好好活著的。」這個說不定是觀世音菩薩來啟發我們的,這個誰在幫誰還很難講。你看許浚他就講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許浚大夫他就說,「一般看起來好像是醫生在幫病人,但從另外一個角度是什麼?是病人在喚醒醫生的慈悲心,讓他離那個心醫的目標愈來愈近」。假如我們體會到這一點,那個眾生恩我們就提得起來,都是這些因緣喚醒我的使命,都是這些因緣提醒我的不足在哪裡。

我自己當時候準備考老師,那應該是二十二年前的事情。在補習班,結果就聽到有一個老師,他說他有一個學生都看到其他空間的東西,然後很痛苦,受不了了,就到佛寺去住。結果過幾天,這老師又說,說這個人自殺了,年輕人,就可能太痛苦。我聽了很震撼,那時候我應該是二十七歲,聽了挺震撼的。那時候騎著摩托車回家,從補習班回家,我就很慚愧,我說我當初聽到他這麼痛苦,我怎麼沒有去跟他聊一聊?畢竟我們也看過《認識佛教》。所以這個法力、道力我們要趕快提升,幫得上忙。

黃念祖老居士講了一個典故,有一個女的就很想見觀世音菩薩,結果後來見到以後,她屋子裡都是其他的眾生,她也痛苦到都睡不成覺。每天家裡那麼多眾生,她咋睡?這個就是太強求,強求一定要見什麼,一定要什麼瑞相,這個就很容易著魔。就去找黃念老,她說有人教她念大悲咒,趕那些眾生走。黃老說:「妳這個意念就是跟他對立。」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用對立的心,可以跟眾生化解嗎?結果黃老就說,給她講個故事。有個出家人,到了一個山水很秀麗的地方,在那裡靜修。那個地方很好,很多眾生也想在那修行,那就很多人一起搬到那裡去。結果這些人去了之後,就看到很多這些奇奇怪怪的現象,然後都被嚇跑了,不敢待在那裡,被其他眾生嚇跑。結果一開始去的這一位出家人都不受影響。後來就有人問他,這些怪現象那麼多,你怎麼不害怕?結果這個出家人講了兩句話,他說:「野鬼伎倆千般有盡」,他野鬼的這些招數哪怕有一千種,總是會用盡,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不聞不睹無窮」,那我只要不看不聽就好,他耍到最後沒東西耍了,不就走了嗎?這一位女居士聽了說:「你可不可以給我寫下來?」黃念老就把這兩句寫給她,她說:「接到這兩句話,眾生不見了!」這個不知道是因為黃老功力太強,還是她自己心念轉了,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你看這個故事我們聽了,這個義理能理解到。現在很多眾生也是很受干擾,所以多聽師父、多聽這些高僧大德的教誨,我們手上就有很多法寶可以供養給人家。所以為什麼《華嚴經》說「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可是要度眾生,首先要先度自己。怎麼度?看破放下。看破是明理,看破是知過。過失裡面最核心的,貪。諸苦皆從貪欲起,能放得下貪最重要。世間都不留戀,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活一天敦倫盡分一天。「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就沒有懷疑,也沒有想貪著的了,不給自己找麻煩。諸苦皆從貪欲起的,還去貪,那不是自找麻煩?你說那我不去貪求,那我餓死怎麼辦?餓不死的,要餓死找成德法師。貧僧雖然貧,還有一點能力供養大家。你看煩惱都是自己想出來的,都還沒有餓到,就在那裡想餓死的事情,你說這個妄念太多,未來煩惱太多。就不是餓死的命,怎樣都餓不死。

《了凡四訓》因果的道理講得太好,理得才能心安。而且更重要的,福田心耕。這個明白了,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哪還有時間在那裡打那麼多煩惱?打這些煩惱是因,未來就有很多苦果。你說,可是我現在人生確實很苦。那我們就要學轉禍為福的方法,佛門講要會轉。妳說婆婆對我很不好。婆婆對妳愈不好,妳又很恭敬孝敬她,那妳婆婆變成妳修大福報的緣,妳說那到底好還是不好?就看我們肯不肯用真心,用真心,任何境界都是好境界。

你說現在疫情期間,我現在沒有事業可以做。那看起來好像是禍,你轉個念頭,何必強求?我當下可以為眾生多做一點,我當下可以提升一些智慧,那都是善於用心,當下就是福慧雙修。假如我們遇到逆境惡緣在那裡抱怨,不止對自己沒有幫助,還有障礙。

其實我們說佛門是什麼?捨一得萬報,好機會。但是不是去求報,有心求報,這個果報就不殊勝。「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公則為真,私則為假,我們去為大眾服務,都是覺得這應該做的,不是說我是為了求福來的。當然人家為求福來,你也歡迎他,也不能給人家要求太高。但是對自己來講,已經學佛、已經明理,就要用這些明白的道理去存心、去做人做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都是一念之間。

剛剛跟大家提到,現在社會每天都有悲劇產生,我們求至誠感通。我們「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發這樣的心,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那當然,你在面對因緣也要度德量力,要理智去應對,不要今天聽成德這麼一講很衝動,要有這個慈悲心,但是要悲智雙運,也要理智。你在幫別人的時候也很清楚主伴圓融,當事人是主、他的家屬是主,我們是伴,配角。配角應該怎麼樣拿捏分寸,這也是要自己去從經歷的事當中慢慢總結經驗,你就很會進退,所以經一事長一智。

我講到這裡,可能有同修就說,「你可不可以講具體一點?」有些事講得愈具體,你聽得愈模糊。為什麼?講得愈具體,我們就死記那些具體的東西。其實我們一種學習的習慣就是那種灌輸性的、知識性的,背起來,然後背完之後開始去套,套錯地方自己也很無辜,我明明依教奉行,怎麼結果是這樣?有同修有問,達摩祖師說「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這三句話是什麼意思?所以那是禪宗講的話,自己去悟。你們有沒有曾經經歷過一件事,甚至於好幾年以後突然想到這一件事說,「啊,我知道了!」有沒有這個經驗?那件事你已經看了,你也聽過了,你怎麼突然說「啊,我知道了」?當然那個「啊,我知道了!」最好有同參道友探討一下,怕你悟錯。因為達摩祖師的片子裡面說,「啊,我知道了,天竺的僧人講經不用口」。你看他總結得對不對?然後旁邊的人說:「不用口怎麼講經?」所以有時候我們總結會總結錯。修行的路上我們會總結多少經驗?那假如總結錯了,會不會走偏?

所以以前為什麼像我們黃念祖老居士他有悟處,寫出偈子來了,他得拿給夏老看,給那個已經有境界的高僧大德看,印證他開悟沒有。不然悟錯了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就偏出去了,所以善知識他是護持我們的道業。你看老和尚說的,「好老師真負責任」,有沒有?你看老和尚怎麼做的?出國前匯報老師;出國後回來,做了什麼匯報老師。老和尚說:「老師不知道你的情況,他怎麼指導你?」其實最重要的是一個態度,有這個「出必告,反必面」的態度。有時候老師知道我們的狀況,他不跟我們講,因為我們沒有這個態度。沒有這個態度,他講得再好,態度就好像一個器皿,法器,它才能裝得住,我們連這個態度都沒有,他就先講,我們還不當一回事,不是白講?再等等,等有機緣,我們態度轉變了再講。那我們沒有「出必告,反必面」,他就表達了什麼?沒有恭敬心。「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其實不要說善知識,我們這個「出必告,反必面」沒有建立起來,父母的話都不會放在心上。對父母傲慢,怎麼可能對善知識恭敬?用的是同一個心。我們的老祖先通達人性,老和尚講過這個話,很有哲理的。所以他那些教誨都是順著人性的發展,那個都是在境界當中,現量境界,他入了境界,他見性了。現在很多的理論是人自己想出來的,大家要注意,他想出來的,請問他有沒有分別?他有沒有執著?他好心,可是他好心他沒有智慧。

比方有一本書,它的書名叫《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有這麼一本書。請問大家,你看到這個書名,而且是畫冊,然後他就畫那小朋友頭上頂了好多書壓在他的頭上,你說他畫得對不對?真的有父母這麼壓孩子的,父母把他的面子壓在孩子身上,孩子喘不過氣來了,看起來畫得對。可是這本書一出去了,小朋友一看到會怎麼想?都是我父母害的。你說我分析的這個事很正確的,他這些心理的問題都是因為他父母家庭給他的影響。可是問題是統統把責任推給誰了?推給父母了。那所有看的人他無形當中都把責任歸給誰?歸給父母、歸給家庭,他已經習慣這個模式,他會歸給任何一切境界。所以佛法這是徹底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自己要為自己負完全的責任,要修忍辱,要轉化緣分。所以很多的說法會讓人不知不覺的把責任往外推。可是你說這個畫書的人他是惡意的嗎?他說我這個書就是要畫給大人看的,你們不要這樣對待小孩。可是問題是你畫出來之後,你那個書你能控制嗎?你能控制都是大人看嗎?

現在有人說我想學學誰誰誰的理論、誰誰誰的理論,好像現在很多人學。我就提醒他,我說你要學他的理論,請問他開悟了沒有?他徹底覺悟了沒有?他講的東西有沒有他的分別執著?一個心理學家四十歲寫了個理論出來,然後剛好妳剛生孩子,妳就照著他教的做了。結果他六十歲的時候,妳兒子二十歲,然後他六十歲的時候說,我四十歲那時候講的有點不對,妳現在要這樣做才對。那這個媽媽怎麼想?我當初相信你。這個專家八十歲又寫了一本書,他說我六十歲講的不對,妳還是看我八十歲的吧。那請問大家,是要看四十歲的還是看六十歲、還是看八十歲的?除非你看的這個人他證阿羅漢的,還可以。所以《四十二章經》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是正見,不是正知正見。所以佛度有緣人,你看佛都講那麼清楚。連孔子這樣的聖人他都沒有說你們聽我的,孔子說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跟著古聖先賢學。現在的人一領悟什麼,就是我的理論,那很多人過去生跟他緣又好,他講啥就信啥。那也只有他們的緣,你也不能硬拉他,你還得順勢而為。

所以諸位同修,現在要幫一個人,你真心要幫他,挑戰就來了。但你也要感謝他,因為他讓我們修一個科目,就是不變心,幫他的心不能變,「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大家有沒有講過這句話:算了,不理他了。講這句話,火燒功德林,前面做的統統燒掉了。假如我們一想,我早上才說。那沒關係,從頭再來。你真想幫一個人,第一個,他有他的業力,不止他的業力,他整個家庭都有業力;再來,還有我自己的業力,我想幫人,可是我的情緒也會起起伏伏,我也有業力。所以這個都要歷事練心,練出不變的心,練出一心一意為對方好的心出來。歷事練心、歷事練心,這句話不可須臾離也。

所以我們剛剛說的,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我們有沒有聽過意在言外?那是不是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看那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看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他的心?

跟大家舉個例子,有一個同修,他沒有當場見過老人家,知道老人家要去黃金海岸,他就跟悟行法師說:「這次老和尚來,我可不可以親近親近?」結果悟行法師也很慈悲,沒問題。當天到了飯店,給他安排在老人家的旁邊。結果他來了之後嚇了一跳,「你怎麼給我安排這麼近?」悟行法師說:「你不是說要親近親近嗎?」結果他一坐下來,在老人家旁邊,然後他就忍不住了,這個也是很直率的人,他就說了一句話,說:「哇,師父你真是天生麗質」。對面有一位護法,聽了他的話,馬上很嚴肅的跟他說:「是法相莊嚴,不是天生麗質」。你說這個護法聽他的話,有沒有聽執著了?他只聽到什麼?聽到「天生麗質」那個詞,他沒有聽到這位同修已經用了他的詞彙裡面最高級的,因為法相莊嚴他還沒有學過。他看師父的皮膚白裡透紅,他能想到最高的一個成語叫「天生麗質」。我們有沒有聽到他的心?假如能聽到他的心,你也會很歡喜,他對老人家的讚歎是已經到了最極處了,這個詞是他認識的最極處,加est的,是吧?那就變成你聽不到他的心境,你又著在他的言說,然後你還要拿一個道理壓他,天生麗質。那個人被你罵得搞不清楚狀況,因為你很凶,他也搞不清楚。

結果接著場面就很尷尬。場面尷尬你感受到沒有?可能在座的人都感覺到了。可是也沒有言說,可不可以感覺到?可以。所以人的覺性隨時都在起作用。你們記不記得小時候回到家裡,今天爺爺心情怎麼樣、爸爸心情怎麼樣,知不知道?請問他們有跟你說我心情不好嗎?你看我們的覺性都在起觀照,都能感受到。你看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只能看一個角度,有的人八面玲瓏。所以老法師不是說,跟在李炳南老師身邊,有些事本來不懂,看著老師怎麼做的,看著老師怎麼機會教育的,懂了。

其實人的心愈靜,這個靜是安靜、清淨,還有恭敬的時候,你會去感覺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六塵在給你說法,看你的心恭不恭敬。比方說今天下雨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會下雨,這裡天氣都是無常的。請問這個打雷有沒有在給你說法?有。真是一真法界好,「一心觀禮,圓滿報身,所居之處,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也不會有新冠肺炎,「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也不會熱到你非吹冷氣不可。那六塵有沒有在說法?

那一天聽到有一個同學說,說有一次他的伯父生日,小孩給他慶生,買蛋糕來了。結果他的爺爺輕輕講了一句話:「我不給晚輩過生日。」這個老人家就回屋裡去了。諸位同修,你看到什麼?你聽到什麼?大家可以發言。這有可能都是身邊發生的事,你們不要想,用感受一下,有體會就有體會,沒有體會不要硬想。

黃居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黃居士請說。

黃居士:之前父親有告訴學生,如果生日,就是小輩的盡量不要做生日,會折福報的意思,就是會把我們的福報折掉,是這樣。就沒有對晚輩這樣好,盡量不要做生日,尤其是生日、節日當時,我們最好不要請客,請客也最好不要用那些鮮的,就是殺生的,會真的折我們的福報,是這樣。是父親告訴我們的,就盡量不要。老人家也是盡量不要,好像六十歲之類,就不要做壽這些,會折福報,是這樣。

成德法師:謝謝,黃居士講的你小輩不要過生日,過生日叫什麼?祝壽。你這個孩子才七八歲,祝什麼壽?而且你要知道,那麼多人為你一個,那你得有功勞,那是藉這個機會讓大家念恩德,你個七八歲的,大家為了他花那麼多錢、花那麼多精神。其實古人做什麼事都有道理的,我們又不明白,然後又隨著現在的風氣走。所以面對境界要清楚,那得很多人生的道理我們得懂。

像剛剛黃居士提到她的父親,說妳祝壽的時候不要殺生。祝壽是希望他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可是你殺生不是種的就是短命的因,那不是跟你所求是相違背的嗎?無畏布施才得健康長壽。所以不明理的話,好心都會做壞事。所以現在不要急著要幹什麼,現在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到時候真的有你可以服務的、可以發揮的機緣出來了,才能真正服務社會大眾。

因為剛剛這個例子,有可能這個當事人已經六十多歲了,也是老人,可是他還有父親。

我再舉個例子給大家聽,大家念過《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沒有?其中末段,後面有一段,無盡意菩薩把他身上的好像是瓔珞拿下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沒有接受。後來釋迦牟尼佛說:「觀世音菩薩,你應該接受無盡意菩薩代表大眾對你的供養。」然後觀世音菩薩接受了。這整個過程,為什麼前面不受,為什麼後面受?要看那看不到的東西。來,大家說說。

林居士請。

林居士:謝謝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剛才那個跟小孩子慶祝生日,學生有想到,我們應該看那個情況如何。譬如說,一個小孩子的只是買一個小蛋糕,跟家裡的人一起吃個蛋糕,學生覺得可以,應該可以接受。而且要藉這個機會向小朋友解釋,慶祝生日什麼意思,譬如說我們可以講這是母難日,我們要有感恩的心,我們要告訴我們的小朋友,沒有爺爺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就沒有你。這是一個機會教育,學生認為說,就小小一個蛋糕,應該是可以接受。如果我們一轉身,像這個長輩,我們一轉身就說,好像我就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整個家庭情況就變成一個對立的情況,不和諧了。這是學生一點點體會,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好,謝謝林居士。我剛剛說的話,他不是拿來背的,他是去感受的。假如說他是用背的,聽完成德剛剛那段話就說,小朋友統統不能過生日了。我剛剛什麼都沒說。做什麼事都有一個度,那個度沒有了,或者沒有那種精神、沒有那種道理在,就愈做愈偏。你看現在小學生還得約個麥當勞,幾十個同學來,然後父母請客什麼的,就變成在攀比。所以林居士剛剛說的,藉由一個機會點,買個小蛋糕,不花什麼錢,也藉由這個機會告訴他母難,這麼多的恩德你才能成長,你看你都幾歲了。甚至於他假如從小有佛法薰習,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生日最有意義的發個願。就看你怎麼去引導,法沒有定法,這是正確的。

還有沒有其他的領悟的?來,顏居士。

顏居士:師父好,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顏居士:剛剛師父提到的講觀世音菩薩的,無盡意菩薩要獻給觀世音菩薩,但是開始沒有接受,過後釋迦牟尼佛就叫他接受他才接受。學生的體會是,觀世音菩薩是一開始他幫助了人,可是他做了什麼好事他不要求回報,他一開始就沒有接受。過後釋迦牟尼佛就叫他接受,他就在表法,表一個尊師重道的現象,老師就叫你接受了,你就聽話的去接受,而且你接受了也讓眾生歡喜。菩薩希望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樣子菩薩他們也會看到觀世音菩薩做的這個榜樣,也會力行在自己的生活上。末學的體會就是這樣,阿彌陀佛。有說錯的地方請師父指導。

成德法師:謝謝顏居士。我們學習有一點很重要,叫神交古人、神交佛菩薩。文天祥先生有四句話很有哲理:「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哲人就是歷史當中這些聖哲人,有的離我們幾百年,有的離我們幾千年的都有,可是他們的典範我們常常放在心中。「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你現在把《無量壽經》打開來讀誦,古道照顏色,阿彌陀佛的心、行有沒有照到你的心田上來?所以慕賢當慕其心。剛剛顏居士分享的,是她從這個經典的整個情景,她去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心境,尊師重道。所以沒有標準答案。

我再講一個例子,這黃念祖老居士講經的時候有講到。在應該也是屬於東南亞那一帶,可能是不丹、尼泊爾那一帶,有一個王子他出家了。跟著他的上師在面對大眾,然後很多信眾在禮拜這個王子,他已經出家了。然後黃念祖老居士說,這樣是不恰當的。為什麼不恰當?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其實有時候大家聽到這裡,你們可以轉化一下變成什麼?假如我是那個王子,我現在跟著老和尚出去了,然後遇到信眾,他在禮拜自己,你會受嗎?為什麼不會受?其實這都是一種,你心靜下來,哪怕你也不一定想得清楚,但是你在那個當下你就會覺得怪怪的。有一些事情,在那個當下我們就會覺得這事有點怪,但不知道怪在哪。就是它跟性德不夠相應,甚至於它跟孝親尊師不夠相應,我們只是當場沒有辦法很準確的判斷,可是是可以感覺到的。

一個人很尊重他的老師,信眾面前,信眾拜他沒有拜他的老師,他是不能接受的,他會怪怪的。就好像許浚醫術不是受到大眾肯定,還幫了一個宰相的太太治好病了。然後他一個好朋友就對他說:「現在外面傳說,假如你跟你的老師柳義泰用扎針對決,還不知道勝負如何呢。」你看許浚怎麼反應?許浚馬上止住他:「不要亂說,我師父的醫術已經到了我沒有辦法觸及的境界,這些傳言都是因為大眾迷失在什麼什麼。」我們聽這段話是去感受到什麼?感受到許浚他對他老師的那種恭敬。所以這看電影,這每一幕那個心境有沒有留在我們心上?留在我們心上,我們就可以把它用出來了。

所以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觀世音菩薩表的他是學生,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哪有老師在,人家拿東西供養他,他還大搖大擺的接受?有一句成語叫目中無人,目中有沒有父母、有沒有老師?就好像你去觀察一個人成不成熟,你看他跟父母出來的時候,有沒有時時以父母為重去應對進退?你看他跟老師出來的時候,有沒有以老師為重?一個人成不成熟都在這些東西裡面看。一個人跟領導出來,有沒有以領導為重?你說這個是要求出來的嗎?他已經形成一種態度了,他已經是大人,要再教這個已經比較晚了。

但是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還是得教。你說,那我是辦公司的,怎麼辦到最後變補習班了?沒有關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情。現在年輕人很多都不懂,跟你有緣,你很用心教他,你也是功德無量。學校假如沒有教,家裡也沒有教,跟我們又有緣,當然我們要盡心盡力護持他。所以難行能行,不好教的員工你也盡心盡力教他了,也不吃虧。為什麼?你的菩薩心腸就練出來了,哪有吃虧?又增慧、又增福,哪有吃虧?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情。那可能我講到這裡,你說,「那我還要熬多久?」未來煩惱又出來了。「我還要熬多久?」你看,多少的煩惱都是因為未來煩惱,事情都還沒到,你就在想要算三年還是五年。說不定你當下一念真心,這個緣就轉過去了。所以安住當下,不要有未來的煩惱,也不要有過去煩惱,安住當下。應無所住,沒有過去心、沒有現在心、沒有未來心,應無所住,而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這樣就叫真的會歷事練心了。

所以師父常常引禪宗說,你會麼?那會不會修?會修的人一天可能等於不會修的人三十年。所以黃念祖老居士有說,他那些師兄弟跟他一起學、一起工作,可是他那師兄弟就說,奇怪了,又沒有看他比較用功,怎麼他進步得這麼快?內行人看門道,黃老都是直接跟佛菩薩、善知識的心境,從這個最根本的地方去效法的。所以佛門叫續佛心印,續佛慧命、續佛心印,傳佛的心。大乘佛法是慈悲為本,我們得從哪裡下功夫?慈悲為本。這個慈悲心時時提起來了,可能你讀經讀著讀著,我終於讀懂了阿彌陀佛的心境。釋迦牟尼佛那一句話:「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你讀到這裡眼淚自然流下來,就相應了。

但是真正能理解老師,還是建立在先理解父母。「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可是大家不要聽我這段話又執著了,因為法無定法。假如你今天到了一個孤兒院,這些孩子都根本不知道他父母是誰,被遺棄的,然後你面對他們就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你看他聽得進去嗎?那你說我們講的理對不對?沒錯,可是不契他們的機。依義不依語,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那個親一般是指父母親,可是也有特殊狀況。所以它那個精神是什麼?知恩報恩。所以我們到了孤兒院去了,誰對你們恩德最大?你要從這裡下手,同樣可以把他的善根喚醒。所以佛門這個法無定法,大家可要去體會,不能聽了法無定法就「那到底要咋學?」用心領悟、依教奉行。從哪裡開發性德?孝親尊師。從對我們最有恩的人,我們去知恩、去報恩,人的性德慢慢就透出來了。

所以剛剛跟大家說了,這個老人家輕輕講了一句話:按照傳統,我們不給晚輩過壽,然後這老人家就回房去了。這老人家有修養,這老人家是恆順眾生,你們還是要過,好,那我先回去了。你們以前看電視劇,不管是古裝戲還是現代戲,你們有看過,比方說五六十歲的人在過生日,然後他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也在場,你們見過這種場面嗎?這怪怪的。就好像老師在,不能接受人家禮拜,父母都還在,我還祝壽?有一句話說,父母在不言老。今天你父母在你面前,「媽,我覺得我最近老了」。你當場有沒有覺得說錯話了?你假如不覺得說錯話,那太鈍了。

大家有沒有經驗?這句話剛出去,覺得自己說錯了,那這個有覺性。最嚴重的就是錯了不知道問題在哪,他怎麼生氣了?有什麼好生氣的?那就是完全體恤不到人心了。所以我們學佛,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有時候這種人情事理還得要柔軟,念念為他人著想,念念能考慮人家的感受。就好像跟老人家吃飯,不能吃太快,甚至於不能在老人面前把筷子放下,你把筷子一放下,他心裡說:「他們吃飽了,我會不會拖到他們的時間?」那你看他吃得不是很緊張嗎?所以這種人情事理,古代他就是在大家庭裡面慢慢慢慢就體會到了、學到了。所以菩薩四德,柔和質直攝生德,柔和,柔軟,質直是真誠,「怡吾色,柔吾聲」。所以真的要念念為他人想。

我們上一次談到老人家守這三個條件,而且提到,能傳法的條件首先要尊師重道。這個每個人都有,尊師重道是真心,真心每個人都有。因為講每一段話,我們都要是當機者的心態,這些教誨才能納在我們心田,不能老人家邊講我們邊起念頭:「我不行,那不可能是我」,那就受用不了了。所以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也是指導我們,記得成德當時候學佛,有一段話師父說:釋迦牟尼佛講的每一句都是我們這個世間做得到的,假如他老人家講完告訴你,你做不到,那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嗎?這樣的引導很重要,印象深刻,把這段話聽進去了,那佛經每一句話我們都是做得到的。因為這個態度建立了,就會想著怎麼做到,就不會去預設立場,就不會自己設障礙了。尊師重道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肯不肯而已。不為也,非不能也。

第二要清白,沒有被染污。我們看到這裡說,那我們沒機會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肯放下就清淨、就清白了。《了凡四訓》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其實都是看我們肯不肯。

第三是肯學、好學。其實我們冷靜去觀察,好學的人為什麼?他的動力在哪?一般的人他做什麼事情非常投入,那你還得看他的動機。所以看那看不到的東西,動機看不看得到?你得去深入觀察你才看得到。同樣工作很認真,有些人在行菩薩道,有些人在追名逐利。所以「君子與小人,就形跡觀,常易相混」,從他的行為你有時候分不出來,但是你假如能看到他的存心,那就像黑白一樣好判斷了。大家覺得《了凡四訓》重不重要?你看幫我們明理。請教大家,老和尚為什麼好學?他的動力在哪?我們效法了沒有?我們也可以好學,老人家那一種心境我們真發出來了,就好學了。

具備這三個條件,「老師會特別照顧你」,因為這個是肯承擔的人。你說特別照顧,這個是不是不平等?不平等當中有平等,平等當中有不平等,但是最重要是真心。因為緣有不同,從外相上看,他是應那個緣的深淺,你不能說他偏心。大家有沒有抱過怨,我媽偏心,對我弟比較好、對我姐比較好?這個假如不放下的話,真的跟著老師、跟著領導,常常也會說老師偏心、領導偏心。我們得從根上把這些習氣去掉,要成熟一點。要站在君親師的角度,這樣才會成熟,才不會斤斤計較。

我們真有這三個心境了,那善知識一生的行誼就給我們做榜樣、做模範,聽他說什麼,看他做什麼,每天都有悟處、都有感動,就會不知不覺覺得,這個慧命是他老人家救的,他老人家講經一輩子,我不好好學,怎麼良心對得起他?這個念師長恩就出來了。

你看兩位會長他們都是老修行了,深入的經典、走過的路比我們多很多,但是他們都一直陪伴我們,我們都要感受到他們的苦心,都是在護持大家的道業,護持大家弘護正法的事業。什麼事都不能視為理所當然,都應該要珍惜,都應該要感恩。人的善根什麼時候開始下降?覺得應該的就開始下降了。所以我看很多同修你們挺有福報的,你們遇到很好的會長。再來,我感覺你們遇到很好的另一半。你們可要記住一句很重要的話,人在福中要知福,不然善根會往後退。看有一些女眾同修都是被先生這樣護著,護著可不要增長驕氣。

老人家還提到:「學佛最要緊的是師承」,跟一個老師學。這裡提到:「錯了也要聽,到哪裡去找?」我們聽話不能著在這句話,就開始在那裡鑽牛角尖,錯了也要聽,沒道理吧?全面來看,你跟一個老師學,怎樣的老師?師生的緣你也得慎重,拜師也不能亂拜。好像在密宗它是說,學生也好,老師也好,互相了解三年,不能太激動。這個也有道理,對這麼重要的緣,慎重對待。人生有好多種抉擇是大事,擇偶是大事;擇業也是大事,哪個行業;擇師也是大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教我們「從明師受戒」,那你現在拜的這個老師首先他是什麼?明師,明白的明,過來人。他既然是明師,他對你負責任。所以你看起來他錯,那你怎麼知道他的用意是什麼?你要信任他,你再拜他為師;你都不信任他,你拜他為師幹嘛?那不是浪費彼此的生命嗎?

所以在密宗有一位尊者,大家應該聽過,很有名的修行人,密勒日巴尊者。尊者他跟著他上師,他上師派給他很多苦差事,苦到這個上師的太太都看不下去了,然後暗中幫他忙,看起來是好心,把上師深遠的考慮給破壞了。從外相上看,這上師也太虐待他了吧?你說他都是明師了,他虐待你幹嘛?他虐待你,他就不叫明師了。但是前提是明師,這些你都不能著在一句話上面,它是全面的。成德好像差不多十五年前,剛好有一句話,說上等學子可以禁得起老師的折磨,奮發向上。結果有一個家長聽完這句話之後就說了:「我好好回去折磨我的孩子。」聽什麼著什麼。你那個折磨不是用情緒的,你那個是真正你是過來人,他的問題出在哪,他必須要接受什麼磨鍊,你是對機在磨他,你不是胡亂磨,最後跟他結怨了。

你要當老師的人,脾氣控制不了,明明發脾氣了,「嚴師出高徒」,那不是自欺欺人!有時候我們在探討一些事情,就有人很執著,「嚴師才能出高徒」。我說你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可是問題是嚴師出高徒是在什麼背景?是這個老師很有德行,以身作則。今天我們還達不到以身作則,然後又很嚴格要求學生,你說他服不服?所以現在為什麼孩子不服父母、學生不服老師?你說現在的孩子都不懂得尊重老師。有時候這個話還得要冷靜去判斷,還是有些老師現在的孩子也是服他、也是聽他,還是有。一個學校裡面再調皮的孩子,有可能他在某一個老師面前還是很溫馴的。這裡面都要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都要去觀察,萬法因緣生,客觀去看,個中的關鍵點在哪,都體會到了,我們慢慢很會看人、很會看事了,一看事情,入木三分。

《了凡四訓》說:「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看到他的動作就知道他災禍要來了、他福報要來了。就好像《了凡四訓》,看到某一個年輕人要去趕考,「謙光逼人」,這個人一定考上了,果然考上了,有沒有?以前那個《左傳》、《國語》裡面這些古書,看到一個軍隊經過周天子管轄的地方都不按照禮節,這個官員馬上說,「他們這一場仗鐵定大敗」,果然打了敗仗。你說難不難?不難,驕兵必敗,他對天子那麼傲慢,他那個慢心很嚴重了。但是「欲知人者先自知」,我們看自己都看不清楚,跟自己二十四小時在一起都看不清楚,看別人要看清楚不是那麼容易。而且看別人要用真誠心看,不然不知不覺就戴著有色的眼鏡看人,對人有成見。所以誠心可以感通,儒家、佛家都是學用真心、用真誠,不是常常在那裡想,他會不會騙我?他會不會不守信?這個念頭常常都是這些煩惱現前,清淨心都沒了。他真的不守信,怎麼被你猜到了?你好厲害。慢慢慢慢常常在那裡猜來猜去的,猜錯了怎麼辦?所以善護自己的清淨心、真誠心很重要。

所以法它是圓的,你不能聽一句就著那一句。嚴師確實出高徒,為什麼?他嚴格的時候,第一個學生佩服,他的行為首先有這個前提,學生佩服他;再來,他嚴格的時候,學生覺得他是為他好,這個緣具足。佛家說不能攀緣。所以老和尚說的,有同學,老師從來沒給他好臉色看,但是這些學生感恩,知道老師在教他。李老那時候是李老那時候的狀況,那我們現在的狀況又跟那時候一不一樣?當老師的人不一樣,當學生的人也不一樣,你不能硬搬,你得洞察客觀因緣,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境界、面對師生的緣。

所以我現在帶很多年輕人,真的,他們現在我可以稱他們年輕人,因為他們的父母有時候還比我小,我不知不覺都已經這樣的輩分了,有點不習慣,但是歲月不饒人。我記得我剛到海口去的時候,望到底下的觀眾沒有一個比我小的,想不到不知不覺我望下去,他的父母都還比我小的。所以真的要珍惜時光,「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這些年輕人也很有善根,說:「老師你對我們狠一點,該罵你就罵」。我笑笑跟他說:「我要罵你們也要有我的本錢。」我今天罵他的那個項目我做得也不怎麼樣,那你說罵完會不會有流弊?他現在很尊重你,可是你罵他的,你自己也做得不怎麼樣,又被他看到了,那你能怪他嗎?所以其實只要用真心,就懂得怎麼去進退了,從相上學東西好像很難,從心上學其實不是很複雜。就像剛剛跟大家舉的,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接受那個供養?無盡意菩薩這麼真誠,他怎麼不接受?他心裡有老師的人,在老師面前還接受人家供養,那個動作做不出來,很自然的就恭敬心。

所以密勒日巴尊者他的上師,很清楚他在跟著他以前殺了多少人的命,造了太多業了,他是用這種善巧在幫他消業。結果上師的太太,就是師母不理解,就反而幫倒忙了。

所以大家看,老人家接著說得好,「老師就是以種種方便成就你的根本智」。我們有分別執著,我們自己看不清楚,善知識知道,他就是以種種方便要把我們這些打掉,你相信他,你做著做著你就明白了。所以老和尚也是給我們示範,守三個條件,老師規定,那就接受,恭敬,但做一段時間,明白老師的用意了。

種種方便「把你心裡面的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洗刷得乾乾淨淨,你的清淨心現前,你的戒定慧現前,根本智得到了」。我們不從根本智去下功夫,走的就是學術的佛法,知識的積累。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路可不能走錯了。六種佛教,我們走的是哪一條?「惑道者眾,悟道者少」,老人家這篇開示真聽懂了,真知道怎麼做學生;不知道怎麼做,再好的老師在面前,有時候也得不到益處。師父領進門,修行得靠個人。

老人家提到:「這是老師幫助你最大的成就。」其實成德的觀察,很多人都說,師父上人不講人。他看錯了,任何一個哪怕是十幾歲的孩子真肯學,老人家都真教。你說師父都說好好好,又不說什麼。因為我們根本都是自己的主見,還去問他,還要他背書,他老人家就恆順眾生,好好好。你真請教他,他沒有不教的。我們有這一點福報,還可以跟著老人家做事情,在請教、請示他老人家,都是契理、契機指導我們。甚至於我們講錯話了,比方就在英國蘭彼得,有一次天氣不好,我就講了一句話:「蘭彼得這裡天氣不怎麼好」。師父聽到了,差不多離兩公尺,師父聽到,眼睛炯炯有神看著我,「一切法從心想生」。一輩子都不會忘,這句話一輩子都不會忘。

還有一次跟大家分享過了,去年二月十五號,師父說:「一條龍很重要」。我一聽完很激動,我的性情也是激動型的,我跟老人家說:「弟子願意承擔」。師父那個炯炯有神的眼神又出現了,看著我:「不是你承擔,是佛菩薩祖先承擔,你只要把心用對就好了」。都在破我們的執著點,甚至我們把事情想得很難,他一點你就可以抓到根本。但是這個是無上的法藥,聽完不可須臾離也,馬上要用,不然就糟蹋了這樣無上的開示。修行哪有那麼複雜?不就管自己的心念而已嗎?只要護好自己的心,跟家人相處就是道場,跟同仁相處也是道場。大作夢中佛事,興建水月道場,「遊步三界,無所罣礙」,把心用對就好,「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所以師長老人家這些有批評,點到我們的執著點;有鼓勵,老人家他是應機的,鼓勵還是多一點。為什麼鼓勵多一點?現在人沒信心!你不鼓勵他,他那信心就快沒了,那個信心像風中的蠟燭一樣。所以老人家很有耐性。成德有一陣子也是信心很不足,也是老人家很有耐心,一點一滴支持你、鼓勵你這樣。所以這些恩德真的要放在心上。想想也是很懺悔,還讓師父耗那麼多精神,他老人家已經夠辛苦的,我這個弟子還耗他那麼多心神。

接著說:「達到這個程度,老師就不再叫你跟他在一起,你就可以出去參學。根本智得到之後才有資格參學,參學是廣學多聞,成就後得智。」而這裡面最低標準,根本智真的達不到,還有一個最低標準,老人家在講《了凡四訓》有講到,你最起碼是非、善惡、邪正、利害、真偽要分得清楚才能,不然一參你就參亂了。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經驗?你問一個問題,問五個人,五個人答案都不怎麼一樣,那要聽誰的?而且告訴大家,你最喜歡聽的那個答案往往都會出問題。人有時候就最不願意接受那個最正確的答案,習慣。比方說我們在論一件事情,最怕聽到的就是那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但是事實上這句話才能把我們的正念提起來,反而那個附和我們的人,他很難幫助我們找到問題。

大家在實際的境界裡面,我們要找好老師,要有判斷力。甚至於我們要邀請到道場來,這也是個大事。他只要上了講台,他對當地信眾的影響就很大了,都得把好關,請神容易送神難。所以首先,像我是容易激動,一遇到,他說他聽師父講經十幾年、二十幾年了。先不要激動,不能看這個表象,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從哪裡看?從他放下多少習氣看,從他的家庭有沒有改變看,從他做人做事像不像老和尚去看。哪有人說我是跟著老法師學的,結果做人做事都跟老法師不一樣,那他是拿老法師來搞名聞利養的。所以什麼事都不能著急,事緩則圓,你不能聽這個人講了一席話,好,明天就讓他上台了。

所以孔子說,「不以言舉人」,你不能聽完這個人講話你就用他,他講話有沒有帶水分?他有沒有言行一致?還是言過其行?大家要知道,口才好的人,一般比較容易言過其行,不是全部。為什麼?我們把精神都用在口才的鍛鍊,那會不會忽略了心地的功夫?所以為什麼說「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因為都把精神放在去批評別人錯在哪,那其他的時間、精力就用不到看自己了。所以孔子才說:「子貢,你很賢德了嗎?還在批評人,我怎麼都沒有那個閒工夫?」子貢口才很好。你看師生的互動,也對我們後世,他們都是佛菩薩來慈悲表演,提醒我們後世的人。口才好很容易變得批評別人,孔子就抓這個機會教育提醒子貢。而且子貢問君子,孔子怎麼講?「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你先做到了再說。孔子為什麼在《論語》裡面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好像這句話還出現兩次,這裡面真的值得我們觀照自己、觀照他人,自覺覺他,自愛愛人。

所以第一個,你要判斷,不能只是聽他講,他像不像老和尚?當然你不能要求他現在全像,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改變,一直愈效法老人家,他跟著他學一定會愈來愈像,這個才是相應了。

再來,現在還有一個現象,跟祖師學,不跟當前的善知識學。比方說舉個例子,五祖不在了,請問我們要跟誰學?你們現在要回到唐朝的那個情境,五祖不在了,跟誰學?我跟五祖學,我以前跟過五祖二十年,我跟五祖學,我不跟六祖學。對不對?可是五祖不在了,五祖的教誨在,我看五祖教誨。他怎麼那麼確定,他看五祖的有沒有看錯?假如只要我們自己看祖師的註解就能學得好,那幹嘛代代要有傳人?我們就直接跟蓮池大師學就好了,蕅益大師學。所以眼前有傳承的老師你不學,你跑去跟祖師學,這不是挺奇怪的嗎?可是有時候這樣,我們會覺得很厲害,他跟印祖學,他跟某某某某祖師學,不簡單,他還在夢中夢到祖師,聽得你也很佩服。除非說沒有傳人,那就好像孟子,孔子不在了,這個時候至誠去感通。不然明明有傳承的人,你還不跟他學,然後說我要跟五祖學,五祖又不在了。

再來,還有一種情況,他專門把老法師強調的一個東西一直放大,放大到這個最重要。比方說念佛最重要,請問念佛很重要,敦倫盡分重不重要?可是他又一下子強調念佛,強調到執著念佛,敦倫盡分不講了,不用扎根了,你只要佛號念得好,自然根就扎好。你現在講的已經跟老和尚不是很完全相應了。所以請問大家,真正依照善知識的去講去做容不容易?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每個人他有他的執著、有他的側重點,他講的就已經不是善知識強調的圓融、原話了。而且善知識所講的都是應機的,我們也要看得懂他是在什麼因緣、看到哪些現象,應那個機。

成德也想到,你看許浚他對老師的態度,其實他已經很用功了,你看他到老師的墓前他都懺悔,我還是不能夠念念為苦難的病人,向老師懺悔。他的心境都是做了都沒有留在心上,就好像老和尚教我們的:「做得好是本分,做不好有罪過」。這句話師父在《太上感應篇》有講。《太上感應篇》是老人家跟身邊四眾弟子每天半個小時,成德覺得就像手把手教一樣。大家有沒有觀察一下,老人家講《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比較嚴肅?在攝影棚的時候比較親切,因為那是對大眾的。《太上感應篇》這機會教育,做人做事一有機會就點,昨天發生什麼事、上個禮拜哪件事,怕身邊的人看不懂。其實我們誠心去學,看這一套光碟,真的就像老和尚手把手帶我們。

師父接著講:「中國古人這個方法用了幾千年,效果卓著。如果不是好辦法,跟現代的教學法不能相比,那早就淘汰掉了。」大家冷靜去觀察,現在雖然受高等教育的很多,真正出國家民族棟梁之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是以前的方法代代都出棟梁材。所以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吃了啥虧?喪失民族自信心。現在得從谷底爬起來,得靠我們真幹,做出實驗、做出榜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所以「這些祖師大德為什麼還要堅持?一定有他的道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沒有人教他,皆是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這從理上講,就是你只要清淨心現前,一切法從心想生,你這些正知正見的佛法就流出來了。

所以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你所有的修行為了什麼?恢復清淨心,就一直放下。所以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怎麼深入?習氣、分別執著,看到了一直對治、一直放下,才能深得了。不是說你一直學一門,然後學了三十年,那是相上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依據這一部經的每一句教誨去放下分別執著,這樣才深入得了。

有些人說:「扎根扎根,我到底要扎多久?」扎根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因為我們不是從小扎的,所以扎根也不要急。但是更重要的是什麼?安住當下。其實扎根不就是去掉貪瞋痴慢嗎?貪瞋痴慢疑。時時能把父母、老師放第一位,這就扎根。扎根不是說你《弟子規》、《太上感應篇》聽三十遍叫扎根,那是一種手段。不是說你聽三十遍就叫根扎好了,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所以佛門要提升悟性一定是解行相應,甚至於行更重要,「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很勤奮的,體會一句就去做一句,「縱復寡聞,亦先入道」,你聽的不是很多,可是你先入道了。這個是《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教導的。我們不舉別人,鍋漏匠聽了多少法?就見他師父一次吧?「你就念這句阿彌陀佛」,他也沒有問為什麼要念?要念多久?我都念了沒怎麼樣怎麼辦?都沒有這些念頭,那他就是一句,依教奉行。

所以師父說:「悟了之後,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們學習的目標是智慧,開悟、智慧。一般的人他從小習慣就是灌輸性、知識性的記憶,所以你現在要跟他們講這個,有時候一下子他轉不過彎來,可是你自己先做,你做到了,他就會肯來了解了。

我記得我有一個同學,他跟我在討論事情,然後聊聊聊,他是從小他一個人待在家裡,然後他房間裡面一堆書,他一直看書、一直看書、一直看書,看了好多書;我是從小愛玩,不看書,當然誤了很多時間。結果他跟我談完話,他就說了一句話,我同學他那時候叫著我的名字:「我的腦子可不可以跟你的腦子換一下?」他自己覺得他這樣思考很累。因為他看了太多書了,他也記了很多東西,然後再跟人家論,這個時候要用哪一個人講的話、哪個理論什麼。其實他引用的那些人都不是徹底覺悟的人,也都有他的分別執著。

所以「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遇到一個修行過來人給我們講,那我們真的是大福報。我們遇到師父,我以前那些想法不對,丟垃圾桶裡面去了,「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師父現在教什麼,我們放在心上,跟人一談話,師父的教誨就上來了。所以用心如鏡,師父是這麼教我們的,沒有事,心裡也不打妄想,佛號提起來;剛好有人跟你討論事情了,真誠提起來,去應這個緣分;談完了沒事了,佛號再提起來。就心妄念愈來愈少,處理事情,心清淨的話,就很有靈感,這都是師父表演給我們看的。

今天時間差不多了,有沒有哪一個同修想分享你這個禮拜很法喜的一點?其實成德比方說發這個「家庭主婦如何行菩薩道」,其實這個都是師父的教導,我們要從中看到師父他真的是把《華嚴》講得很清楚,表演得也很精彩,那我們要會看。你看老和尚都看得到每個眾生的執著點,他老人家幹嘛要講這個專題?他應機。比方講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他又發現人著在君親師這個相上了,他老人家又說君親師誰都能做,你是下屬也能做。這個開示都很精彩。他隨時一接觸大眾就可以智慧現前,他就知道眾生會產生哪些執著點,他以種種方便讓我們放下這些分別執著。

然後他又看到現在眾生疑心太重,又看到眾生很現實,功利的社會,所以老和尚說:「佛法很現實,馬上就可以用」。大家聽師父這個話有沒有聽出味道來?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老人家最常講的三種布施,為什麼那麼常講三種布施?先以欲勾牽。現在人,我有什麼好處?他沒好處,聽都不聽了。有有有,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把道理給你講,還把事例告訴你。師父還帶表演給你看,「我是短命,四十五歲就該走了,現在已經增加一倍了」,眾生一看,好!應機說法。

所以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很現實的,佛法是圓滿的智慧,沒有問題不能解決。請問我們有沒有這個信心?我們有這個信心,我們去給別人講才有這種磁場;我們沒有這個信心,你試試看吧。對方接到你的信心已經打了一個折扣,打七折還是八折?

我們最後這個,我們謝居士她好像學了這個「有佛法就有辦法」挺有心得的,可不可以請她分享一下?

謝居士:阿彌陀佛,大家好、法師好。

成德法師:您好,請說。

謝居士:學生收到法師發過來的資料以後,讀了過後就覺得「有佛法就有辦法」這份資料,對學生來講是非常非常的好,裡面有好多的重點都是學生可以派得上用場,然後我就下定決心每一天把它重聽、重讀,希望這些重點可以牢牢的記在心上,然後可以好好的去落實。

裡邊其實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有說到,我們在處世待人做事的時候,在學習方面都好,一定要用對心。用對心,其實剛剛聽的時候,就覺得要怎麼去用?其實滿抽象的,也不懂從哪裡下手。再重複了好幾遍過後,慢慢的就體會到,原來其實法師都在講解給劉總聽的時候已經講得非常的清楚,法師又把它分析出來,就是說從真誠慈悲那邊去下手。繼續的就告訴我們說,就是從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慢慢的這樣下手。然後法師也有告訴我們,就舉了二三個例子,當境界發生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去勘驗我們,到底我們有沒有把心用對,所以這些學生就會好好的去落實在生活上。

再來,後面後半段的開示,就有提到一個非常好的,對學生來講是非常有用的,就是生處令熟,熟處令生,這點對學生來講非常有用,很多很多的習氣就可以用這個方法把它給慢慢的減低、慢慢的減低。

成德法師:對。

謝居士:這幾天,因為從十月十二號開始,我們有一個百日念佛的這個活動。其實早期學生也知道念佛很重要,但是時時都提不起來,境界現前的時候,都把佛號給忘了。但是慢慢的,這幾天因為不得已,每一天已經答應了,一定要念十聲佛號,所以你看每一天我這樣念著念著,就把這個很陌生,其實就是不是那麼熟的東西,慢慢的我每天去做,它就會熟悉了。

所以學生也希望說,好像時常會發脾氣,我知道有這個方法的時候,脾氣要上來了,我就把它壓制,希望一次二次三次,慢慢的慢慢的,我就把這個發脾氣給陌生了,久了我就不會發脾氣。所以學生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辦法,能夠讓學生可以把很多很多的壞習氣慢慢的給它減低,壓著,不要發生,久了我會希望它陌生,它不要再來找我,我不認識它,它很陌生。

然後在整個講稿裡面,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學生剛剛讀的時候,它不怎麼樣,就是一篇的對話,但是慢慢的再讀多幾遍、很多遍的時候,學生慢慢的察覺到,從法師的談話裡邊學生學習到好多東西。首先就是法師在講話的時候,他的速度、聲調、他的語氣,給人一個很好、很舒服的感覺,這個也是我們應該去學的。改天如果有任何,譬如說孩子問我們一些東西,或者同事,我們也可以用同樣這樣的方法去教,別人可能聽了也很舒服。

再來,法師他的言語裡邊帶了很多的鼓勵,給了我們很多的信心。然後有很多個點其實我們都知道,但是都不會去察覺。譬如說遇到老法師這個大善知識,其實我們都知道老法師很久,但是我們都沒有去提起說,遇到這個大善知識是很難得的,我們要很好的去珍惜,要牢牢的抓住這個機會,他是我們回老家的機緣已經成熟了。如果這句話法師不提的話,可能學生都不察覺,也沒有去想它。

再來,我們有一個這麼有福報的,生長在一個這麼有福報的,就是我們的祖宗是這麼有福報,其實我們都在裡邊,但是我們其實都沒有察覺,等到學生讀了很多次這篇稿的時候,就慢慢的發覺,這些東西其實都在我們身旁,但是我們其實都不發覺。所以學生就發心,想說把這份稿好好的去讀,讀多多次,讓裡面這些教誨都能夠好好的,就是能夠受惠在生活上、學習上,希望有受用。

還有另外一點就是,法師您有提到說「師志為己志」,這句話其實之前也有提過,但是聽的時候毫無感覺,我沒有察覺到這句話對學生來講是我們應該去做的,因為它畢竟距離我們好像好遠,師父要做的事,他想做的事,哪是學生可以做的?應該是一些大德、一些修行很好的,他們才能夠去做。但是慢慢的,讀了很多次這份稿的時候,覺得這個想法是不對的,法師裡邊有講到,小螺絲也要鎖好。那麼我們可能是更小的、更微型的,我們也應該把它鎖好,每一人出一分力量,師父想做的事情才能夠做好。法師也有講到說不要有壓力,隨緣盡力,這句話就安了這個心,更何況學生有這個機緣,好的機緣能夠接觸到淨宗學會,也能夠有這個機緣在這裡幫忙做一些小事情,那麼我就盡量的在這個地方好好的去做,就是這樣子。

法師也有講到說,師志為己志,我們可以從修身、齊家這裡做起,這個東西我們就可以從家裡、從做事、從做些小事情慢慢的去做,原來也是師志為己志,就不會覺得它那麼的遙遠。所以往後學生會盡量的,盡心盡力的把身旁的事情給做好,盡量的把這一份資料裡邊的這些教誨給好好的落實。謝謝,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我們謝居士。我是沒講得這麼好,但是她這個領悟很可貴。然後也給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啟示,就是聽課得重複聽。跟我們以前不一樣,這個我聽過,這個我聽過了,那是學知識的狀況;學道的話,多聽幾遍能深入進去,聽到你有感悟,好像那個道理就跟你沒分開了。

而其實很多話我們不能相應,都是我們自己的念頭裡面的分別執著障礙住了,不然師父上人那每一句話就流進來了。就像剛剛謝居士說的,師志為己志,那個是大人物做的,這好像跟我沒關係,一下那一句話就被自己的念頭給擋住了。但是把這個念頭一放下,當下可以做,修身齊家可以做。哪一個太太聽懂了,他們家可能就是表法,甚至於她的那個孩子她就從小依師父上人教導那個胎教來教,說不定以後要接班的,可能就是妳帶的這個孩子,都說不定。

像成德這個是屬於成年才開始學的,我這個任務都屬於鋪路石的,墊腳石,都是很期望那個能從胎教從小學起的。現在馬來西亞的環境,其實培養孩子是非常好的。剛剛謝居士也提到,師父這麼好的善知識是我們的福報。包含其實在馬來西亞的社會,還是相對比較安定的,因為畢竟還有宗教的教化。你看現在很多國家人民的行為有時候都已經沒有標準,動不動就失控了。還是四重恩常常要放在心上。

她剛剛分享這個生處令熟、熟處令生,她好像身心放鬆了,為什麼?這一段話沒有聽懂,有時候就會太急了,希望趕快怎麼樣,然後沒怎麼樣,從很急又變成很氣餒。所以理得心安,這些道理我們真的體會到了,心就能安在這些教誨。有一個過程,不要急,也不要氣餒,不計成敗,錯了正常,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好了。他的心平了,慢慢慢慢他就知道這一句法的受用了。我只要都念佛,我只要都替人家想,我的妄念、我的自私自利慢慢就離開我了,say goodbye了。

所以佛法叫緣生法,緣,你親近的、你接觸的是什麼緣,這個重要。然後你在每一個緣當中又懂得善用真心,善用其心,心是根本。所以有同修也很可貴,好像是我們周老師,他特別去把《華嚴經.淨行品》好好讀下來,然後跟自己現在生活有關的三十幾條,他把它挑出來,常常提醒自己。那他用的心都是菩薩的,當願眾生,就是心裡就都裝著眾生的心量,來善用自己的心。

好,今天時間已經超過了,謝謝謝居士,也謝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1年3月10日04:35: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