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入门(第9集)刘克雄教授主讲

admin 汉字入门评论1阅读模式
摘要教授:壎。小小的一个,是用土烧成的,外面就有孔可以按,这边吹。早上我说过,我们在安阳还出土了一个骨做的壎,很小,骨头做的壎,现在还能吹,骨壎。匏、土,革很简单。

 

所以我们书本上说,在段注后面有个按语:「来、麦本是一字」,弄清楚这句话吗?「来」和「麦」(和加夊的这个麦)本是一个字,本来都是来的意思。按语又说:「实则麦字从夊,应该是来去的本字。来本义是麦子,又被借为来去的来,其后用字的人,忘其本义为大麦、小麦,又借从来从夊的麦,代表大麦、小麦。」这是来与麦,这样子一个情况。

 

这个字到此有问题吗?它本来是象形,像麦子的形状,又认为是周代的时候上天赏赐的,一夆两个麦仁是很祥瑞的。所以它这裡说的「周所受瑞麦来麰」,说它是瑞麰,很祥瑞的。这是「来」,本义是麦子,后来又假借,被借为来去的来。还有问题没有?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个字,泉。树师妳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泉ㄑㄩㄢˊ,泉是泉水从岩穴中涌出的象形。甲文、金文泉字,就是水从岩穴中流出的样子,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段注:「同出而三岐。略似巛形也。」

 

典籍所见:(1)泉水。《诗经.召旻》:「泉之竭矣。」(2)钱。《管子.轻重》:「今齐西之粟釜百泉。」

 

常用词:源泉,喷泉,思如泉涌。

 

板书:

 

教授:看我们甲文和金文相近,就是岩穴流出的泉水的一个象形文字。慢慢演变到小篆的写法,《说文》它就说像水流出,怎麽样?

 

板画:

 

它认为这是成川形,下面这个笔画,小篆「泉」下面这个笔画,看着水流出成川形。而从金文、甲文,我们清楚看到它是象形,岩穴裡面涓涓的泉水,是吗?这个没有问题。翻过来,树师妳读:

 

学生读诵:甲文 金文 川小篆。川ㄔㄨㄢ,川是河流的象形。

 

备注:《说文》:「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濬ㄑ(ㄐㄩㄣˋ)巜(ㄎㄨㄞˋ),距川。」言深く巜之水会为川也。」按:「く」为小水流,「巜」为较大水流,「川」为更大的水流。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川字,两边为河岸,中间为水流之形。(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河流。《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或《礼记.孔子閒居》:「山川出云。」(2)常常,表时间。《礼记.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川是部首字,凡由川组成的字,多与水和陆地有关,如:州、邕、坙等。

 

常用词:川流不息,海纳百川,一马平川。

 

教授:看看甲文演变到金文,然后从金文再演变到小篆,小篆再演变到隶楷,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很清楚看出。河川在《说文》裡面,它用「贯穿通流水也」。

 

板书:穿 川

 

同学们把这两个字《说文》的反切查出来,哪位同学先查到了,就请你到黑板前面把它写下来。

 

板书:穿:昌缘切,十四部。川:昌缘切,十三部。

 

教授:其他同学都动手查过了吗?

 

学生:查过了。

 

教授:跟黑板上的一样吗?

 

学生:一样。

 

教授:《说文》说「川」,贯穿通流水也,用这个「穿」解释这个「川」,这就是我们早上说过的声训,用字音相同或字音相近的字来解释。

 

板书:声训

 

声训,训是解释,声就是字音,用字音相同、相近字来解释叫声训。为什麽我也说过,同学们能告诉我吗?

 

学生:声义同源。

 

教授:真好!声义同源。

 

板书:声义同源

 

很高兴同学们一下都能说出是声义同源。一个字的字义,它是源自于它的字音,声义同源。谁说的?段玉裁,注我们这本书的段玉裁。段注,声义同源。再回头看「川」这个字,我们翻到《说文》,它说「贯穿通流水也」,是吗?

 

学生:是。

 

教授:他用这个「穿」来解释这个「川」。我们查它的反切,这两个字怎麽样到底?一个十四部,一个十三部,表示它的韵不同。它的声纽一样吗?

 

学生:一样。

 

教授:不必查了,因为它反切上字一样,都用「昌」字。但是我希望你查一下,它是哪一个纽?

 

学生:穿纽。

 

教授:查得真快。哪一纽?

 

学生:穿纽。

 

教授:是穿纽,对。我还希望同学们多翻一下,找到那个表,四十一声纽,找到吗?

 

学生:找到。

 

教授:这个「穿」在四十一声纽裡面,本身它就是声纽,照、穿、神、审、禅,是吗?连在一起的,前面是照,穿,看到没有?

 

学生:看到了。

 

教授:照、穿、神、审、禅,「穿」本身就是声纽。以后这个四十一声纽表我们会常常用到。黄季刚先生他本身,当然「昌」属于什麽纽他都已经背得烂熟。所以要求他的弟子林老师林先生也要把反切上字,这群字属于什麽纽能够背熟。不必像我们现在初初还要翻,还要慢慢找。一看到反切就知道属于哪一个纽。这是我们讲到这个川,又等于重複了一下早上我们说过的。早上我们讲的什麽字?羊跟祥,那也是声训。

 

再看到下一个字,这个我们常见的字,山。我们这裡窗户打开,开窗见山。甲文、金文相近,然后再演变到小篆,再演变到我们现在隶楷。树师妳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山ㄕㄢ,山是三座山峰的象形。甲文、金文像三峰并立。小篆是从甲文、金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有石而高。象形。」

 

典籍所见:(1)山岳。《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又《礼记.孔子閒居》:「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山是部首字,凡由山组成的字,多与山有关,如:岱、崇、峻等。

 

常用词:气吞山河,锦绣河山,高山流水,开门见山。

 

教授:常用词是开门见山,刚才我们说什麽?

 

学生:开窗见山。

 

教授:我们这个地方真好,开窗就见山,当然开门也见山。三座山峰,把《说文》的山字翻开,找到吗?

 

学生:找到了。

 

教授:「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象形。」他用宣来解释山。大家再把山的反切记下,然后再翻宣的反切,都找到了吗?反切,山和宣。

 

板书:山:所閒切,十四部。宣:须缘切,十四部。

 

山,宣也,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声训。怎麽知道这两个字声韵的关係?就是要同学们查它的反切,段玉裁的十七部裡面第几部。这两个字,段注裡面说都是十四部,表示是叠韵,韵相同。「所」跟「须」,这个反切的上一个字「所」属于疏纽,庄、初、牀、疏。「宣」,反切的上一个字,须缘切,上一个字「须」,你对照四十一声纽表,属于精、清、从、心的心纽。一个是疏纽,一个是心纽,表示这两个字声怎麽样?声不相同,它不是双声,它只是叠韵。

 

我们说过,这两个字如果是同音,同音是怎麽样?上字要同纽,下字要同部,那这两个字就是同音。两个字如果同音,或者像现在这两个字是叠韵,或者是双声,它都可以通假,记得吗?原因是声义同源。说到这,同学们有问题吗?

 

学生:有。

 

教授:妳说。

 

学生:老师,山和宣,它的意思上有什麽相同的地方吗?

 

教授:这是语根,语根是太炎先生说的,语言的根基叫语根。字根不一样,字根是指的形声字的声符,字根。山与宣是语根,有叠韵的关係。之所以用宣来训这个山字、来解释这个山字,在《说文》本身,后面它继续说什麽?「山,宣也」,接下来它继续说什麽?山川的气,在我们看来,好像是从山裡面宣出来的。所以《礼记》裡面说到「山川出云」。

 

所以开吉师问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山和宣,它如何有什麽关係?我们说这是相当相当的深入的问题。在声韵学上,这方面就是要追溯它的语根。什麽叫语根?是章太炎先生说的,语言的根基,是发音的部位,要麽声、要麽韵要有相同,语根。语根相同的字,字义必然相近,甚至相同。再对照段玉裁说声义同源,太炎先生说语根,语言的根基,如果相同,字义必然相近,甚至相同。山与宣既然是叠韵,表示它语根在声韵上有叠韵这层关係,所以在它的字义上必然可以相通,我们只能回答到这为止。至于要再细细追查,宣跟山好像没什麽太大关联,这个问题是相当的深入。我们只能解释到刚才我说的,语言的根基相近,就是同音或者叠韵,或者双声,就说这两个字语根相近、相同。语根相近、相同,段玉裁说声义是同源,它就是字义上这两个字,语根相同这两个字,它就可以通假,字义相近。我们现在看来宣跟山好像没有任何关联,再真正追溯到最早语根的时候,它一定是必有关联的。

 

本来从字根追溯这比较容易,从语根追溯就比较麻烦。我们现在能理解的,我们人类,我们的先民,我们老祖先,在没有语言之前,只有几个简单的声音来表达他内心的意思,互相沟通。我说过,用什麽声音表达大的意思?

 

学生:大的声音。

 

教授:用什麽声音表达小的意思?

 

学生:小的声音。

 

教授:什麽是小的声音?

 

学生:齿音。

 

教授:齿音。用什麽声音表达刚才我们这裡有个字「仑」?表达圆转的意思?那就是他尝试了很多声音,发现这个「ro」这个声音,舌头在裡面滚动,就拿来代表圆的,车轮、沦涟。那你说人伦又不是圆的。人伦的伦,由圆转引申为有秩序、有规则,人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秩序、有规则的,是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这是说语根。我们先民最早,没有语言之前,他只有几个简单的声音。我们现在能理解那几个简单的声音,情况如何?就不外乎我们一再的说,大的声音代表大的意思,小的声音代表小的意思,圆转的声音代表圆转的意思,这是明确可以了解的。我们也举过例,喉音是大的,譬如现在:

 

板书:洪

大的水。

板书:宏

大的房子。

板书:弘

 

大的什麽?弓箭。这些喉音,ㄏㄨㄥˊ。还有:

 

板书:鸿

 

都是大的意思。这个大房子,你如果叫它「细」,人家懂吗?细是什麽?细是很细、很小。所以,用大的声音来表达大的意思,用小的声音来表达小的意思。我们也说明过这是喉音,声韵学上这是喉音。小的声音是什麽?

 

学生:齿音。

 

教授:齿音。

 

板书:ㄐ、ㄑ、ㄒ

 

注音符号裡面这几个齿音,ㄐ、ㄑ、ㄒ。舌尖抵住两齿,气流出来很小,怎麽发都发不大,ㄐ、ㄑ、ㄒ。由它们所衍生的这一群字,详、细,这都是这群字;分析的析,也都是这群字。所以,齿音代表小的意思,喉音代表大的意思,圆转的声音ro,代表圆转的意思。这是我们能够了解的,先民最早(还没有语言之前)用几个简单的声音,原则应该是这样。你们认同吗?

 

学生:认同。

 

教授:有疑问吗?那好。由最早先民这几个声音,经过很长时间,进化为语言。这不是三年五年,可能三千年、三万年,先民进化它过程非常的慢。原来只有几个简单的声音,加上他的手势、姿势来表达他的意思。慢慢由这几个简单声音发展为一系列的语族,这一族、这一群。我们现在又反过来,从这一群裡面的一个字,山和宣,要来追溯它最早,这很艰难,这不太容易,我们只能说出它的原理。这是字根相同,包括双声、叠韵,声义同源,清楚吗?好,我们今天暂时说到这,下课。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九集)  2015/8/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09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1月28日09:56: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05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