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286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286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这两本书出现,能度末法九千年的一切众生。来了一股风浪,反对这个会集本,当然也就反对这个注解。念老高明,有智慧,你看他的注解,每一段裡面都是一个括弧,引用这个话是谁说的、从哪裡来的,集注。老师做会集本是会集的,他的注解也是会集,他一共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不是我自己说的,佛经上说的,古圣先贤说的,祖师大德说的,正知正见,哪裡会有差错?最后来证明,也是海贤老和尚来表法、来做证明,让我们许许多多依照这部经、依照这部注解学习的同修信心坚定了。我们都不够分量,一定要他老人家来示现,这个是为什麽佛要叫他老人家多住几年,道理在此地。最后往生,我相信阿弥陀佛嘱咐他的,什麽时候你遇到一部书,这个书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讚僧》,佛就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他天天在盼望,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和尚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所以谁送书给他?不可能有人送书给他。居然就有人带了这本书到山上,老和尚一看到有人带书去,这是什麽书?非常欢喜、非常高兴的样子,阿弥陀佛说的是不是这个?结果人家一说这个书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讚僧》,果然没错!老和尚一听,生大欢喜心,穿袍搭衣,拿着书照相。从来没有人看到老和尚这麽欢喜的,为什麽?阿弥陀佛跟他约定了,三天之后来接引他。我们看老和尚的光碟、看《永思集》,要能看懂这些道理。这一照相,为我们证实经是真经、注是正知正见,没错,我们依照这个经、依照这个注解修行决定没有错。

 

而且《僧讚僧》裡面有一篇很长的文,就是讨论会集这桩事情应不应该做。宏琳法师蒐集许许多多的证据,说得清楚、说得明白。会集,实在讲,佛经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就有会集本,他举了很多例子。第一部经就是会集本,《四十二章经》,裡面一共四十二段,是当时摩腾、竺法兰两位尊者就佛经裡面重要的句子摘录下来编成一本,那就是会集。哪有不能会集的道理?但是会集有会集的规矩,历代会集的时候是有犯规的,而夏莲公的这个会集本你找不到毛病,它裡头每一个字都是原译本的经文裡面的字,没有改变一个字,这是高明之处。会集经裡面,这是最好的一个本子、最忠实的一个本子,怎麽能不相信?所以在这一个本子裡头,把五种原译本裡面的精义、精华,佛所说的统统在这个本子上面,会集得好!老人家这一表示,现在没人讲话了。我们学习的人心定了,对念佛求生淨土,对于真正学佛,想得到佛法真实殊胜的利益,障碍少了。这个功德无量无边。

 

我们看「食自在」这段经文。经文读过了,我们再看念老的注解。注解裡头,钵器,『七宝钵器』。出家人,当年世尊在世,日中一食,是托钵的。这个钵也叫应量器,大小是有规定的,我们有多大的饭量就用多大的钵,小了我们吃不饱,大了就剩下来多馀会糟蹋掉,一定跟自己饭量相应,所以叫应量器、叫应器。「梵语为钵多罗。译为应器,或应量器。乃出家人盛饭食之器」。在极乐世界,需不需要吃饭?不需要,它是法性身,它是唯心所现,它没有唯识所变。我们这个身很麻烦,是妄心变现出六道轮迴、变现出十法界。自性所现的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一真,它不是假的。十法界是假的,六道轮迴是假的,所以说六道轮迴没有一样是真的。老和尚说得好,常常教人:「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假的统统放下,不要放在心上。断恶,断恶完就没事了,不放在心上;修善,修完善法也没事了,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这就对了,这就是真正会念佛,真正修念佛三昧。

 

经上讲的『自然在前』,「《汉译》曰:满其中百味饮食自恣。若随意则至。亦无所从来,亦无有供作者,自然化生耳」。你想吃饭,钵就现前,不想吃饭的时候钵没有了,不随身带在身上。想吃饭,它就现前,就在手上,而且裡面盛满了,那个饭跟菜都是你喜欢吃的,变化所作,就是「自然在前」。有没有供养的人?没有;有没有人在造作?也没有,自然的,完全是变化,像他化自在天一样。他化自在天的天人,一切受用是第五天(就是化乐天)变化去供养的,他还有供,不是自然的。极乐世界是自然的,没有人变化,没有人来供养,比他化自在天还要高一层。

 

念老底下告诉我们,「是知钵器饮食等等,皆弥陀本愿所感,故不须造作,自然出现也」。好!这个经字字句句让我们无限的嚮往西方极乐世界,念老的注解(集注)亦如是,太好了!我们这一生学佛,想成佛,需不需要念很多经典?不需要,就这一部就够了。我这一生念了不少、讲了不少,我到晚年,我是八十五岁统统放下了,这一生活在这个世间,活一天,就讲这一部,不讲别的,就念这句佛号,万缘放下。「法尚应捨,何况非法」,法是佛法,《金刚经》上教给我们要捨,何况世间法?就这一部经、一句佛号,够了,大圆满!跟谁圆满?跟《华严》圆满。《华严》我讲过两次,两次都没讲完,太长了。我也讲得很详细,我第二次讲的时候讲了四千多个小时,我记得讲到「初住品」。《四十华严》我也讲过,早年间。《无量寿经》,古大德说,这不是我说的,把它评价,它是中本《华严》;换句话说,这个经的内容跟《大方广佛华严》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它的分量短一点,叫中本。那还有小本,小本就是《阿弥陀经》。大本呢?大本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我从大本《华严》换成中本《华严》,如理如法,真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晚年,就这一部经,我也给同学们细说,说完了研究讨论,用这个方法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希望下一代,讲得比我更好,修得比我更有成就,我欢喜。

 

『百味饮食』,「百味,指百种好味」。为什麽要说百味?古时候皇上,那是帝王,帝王吃饭多少个菜?一百个。所以百味饮食,这是皇上吃的,御厨所做的。三餐,无论是早餐、晚餐、中餐,都是一百道菜。所以它那个菜碟很小,像装酱油碟一样,很小,我看见过。早年我访问北京,有个朋友曾经是驻澳洲的大使,我们认识,以后退休了,知道我在北京,打电话找我,请客。在哪裡请?在他家裡请,晚餐。我也没想到,都是小碟菜,做了四十多道,客人就我一个,就是我们两个人吃。那就是御厨,我就看到当年皇宫宫殿裡头百味饮食。

 

下面,「又《大论》曰」,《大论》是《大智度论》,「有人言,能以百种羹供养,是名百味。饼种数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那是《大智度论》,有这种说法。能以百种羹,就是代表餐桌上所摆的这些菜碟、菜碗,它也有装汤的,这是指大供养,大法会大供养裡头;饼种类有五百种,这就是点心,那个味有一百种口味,数量是五百种,有百种味。有人说,「有人言:百种药草药果作欢喜丸,是名百味」,这也是一种饮食裡面的一样,是以药材所製的食物,也能称之为百味。「按菩萨之果报」,果报裡头特别是讲「食」,吃的,「与神通变化食,有无量味」。这个百味是人间帝王,佛菩萨不一样,他们神通变化,不止百味,无量味。「彼土甘露味食,焉可思议」,这都是极乐世界的饮食,我们无法想像,也没有办法说清楚。「所谓百味者,只是顺此方习俗耳」,这是顺中国人的习俗,中国帝王每一餐是一百味(一百种口味),这是顺此方的习俗。

 

下面一句,『实无食者』。实实在在说,他们不需要饮食,那为什麽会有这种现象?习气。到极乐世界去,好像很久没有吃饭了,想到了,这一想,这个饭菜就在面前;这一想,这是极乐世界,不需要这个东西,它就没有了。「因彼土众生,莲花化生,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本无饥渴之苦」,他不会饿,他不会口渴,所以他不需要饮食,「故无食者」,极乐世界人没有饮食。可是,刚刚到极乐世界往生的人,他这个习气没有忘掉,怎麽好久没吃饭?这个念头一动,食物就现前。「但为意乐而食也」,他一看到这个,见到菜的色泽,见色闻香,等于就吃饱了。不是像我们在此地,真的要让肠胃去消化,他们的肠胃不做这个消化工作,所以身体健康。「故见色闻香,以意为食,非真食也。又此妙食,具增上用」,它也管用,管什麽用?「能增色力」,见色闻香,身体的颜色格外好看;这个力是体力,体力更强。因为他并没有真吃,所以他没有大小便溺。「复显彼土一切悉皆超世希有」,超越我们这个世界,非常稀有。

 

「又食者身心柔软,于此妙味亦无贪着」。绝没有说,这个好吃多吃一口,那个不好吃就放弃不吃它,没有。为什麽?这种念头断掉了,挑剔、好坏念头没有了,得清淨心、平等心。不但清淨平等,觉而不迷,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在佛境界裡头。「于所受用,皆无摄取」,这个皆无摄取就是底下这句话,「又云:捨离一切执着」,他没有执着。这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一切时一切处,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统统没有执着;包括意,就是有念头,念头还想着佛法,不执着。对一切经教讚歎、欢喜,对一切法门恭敬、讚扬,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一个心愿,希望大小乘佛法都能够很快复兴起来。我也常鼓励大家,特别是年轻人,要发心学习经教,喜欢哪个宗派,你就认真学习;喜欢哪个法门,这个法门裡头主修的经论要下功夫。每一部经论都有人承传,佛法兴旺了。

 

我在早年,我记得四十多岁的时候,星云法师建立佛光山,办了一个东方佛教学院,请我去做教务主任。那个时候他有一百三十多个学生,我跟他建议,把学生分组,三个人分一个小组,这一个小组专攻一部经,学习的期间十年。一百三十多个人,可以分成四十个组,也就是说四十部经论。三个人专攻,只希望有一个人学会,佛光山就有四十部大经大论,那真是佛光普照世界。星云法师不能接受我的建议,他说那样做不像学校。我就告诉他,像学校,出不了人才;不像学校,出人才。最后,我还是离开了。那个学校教学的方法,我知道那不会成功的。一个早晨三堂课,三个老师教,教的课程不一样,学生头脑学迷煳了,这个还没有消化掉,那个又来了。到了晚年,我们碰面,他后悔了。后悔来不及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四十四岁,我们两个同年,四十多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那个时候他把我留在佛光山,佛光山至少会有三、四十个讲经法师出来。

 

佛法要跟老祖宗学,不能跟现代人学。老祖宗的教法是正确的,一对一的教学,而且就是一部,没有学两部的。两部,除非你这一部学毕业了,真成功了,在裡面开悟了,至少也是小悟。小悟是阿罗汉,大悟是菩萨,大彻大悟是成佛、是法身菩萨,真管用!我非常惋惜,没有福报。我们同年,他看到我身体比他好,问我怎麽保养的?我说我没事,你的事情太多了。我问他建多少个寺庙?全世界差不多将近三百个寺庙,那操心!我说我到现在一个庙都没有。我这一生不操心,永远守住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三不管,真正能放下。这个放下,章嘉大师教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李炳南老居士教的,不是我发明的,真有效果,真管用。

 

所以这个地方一句话,这句话也是经文,「捨离一切执着」,比什麽都重要。有一桩事情执着放不下,临命终时求往生都产生障碍,你就去不了。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七情五欲是六道轮迴根之根,这个东西不放下,你怎麽能走得了?下面说,「故无所味着也」。这些美味,你要是问他,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无所味是没有分别,着,没有执着。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吃饭穿衣,居住的房舍,要能做到无所味着,就能得功夫成片,就能得一心不乱。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感到的是,他二十五岁功夫成片,三十岁事一心不乱;顶多是四十岁,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了。他不是顿悟是渐悟,六祖惠能是顿悟,但是悟入之后境界平等,没有高下。所以吃完自然化去,想吃的时候它又出现了,「一切自在无碍」。举一个例子,食自在;衣自在,没有一样不自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1月25日20:55: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93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