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讲记(第8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大专讲座

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八集)  1988/2  台湾大专讲座  档名:03-001-0008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九面,第一行:

 

【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祕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分得究竟,上下净秽耳。】

 

这是第四段,这四种净土最后的一段,讲常寂光净土。一般说,『常寂光』是从理上来说的,在事上讲实际上只有三种净土。理与事是一不是二,所以清凉大师在《华严》里面跟我们说出一真法界,把它分为四种无障碍的法界,为我们解释。无障碍法界里面最殊胜的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显示出实报庄严土才能证得这个境界,所以证得实报土同时就分证寂光净土。譬如我们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圆教初住菩萨就住实报庄严土,同时就分证一分寂光净土,可见得这是两种净土同时证得的。第二住菩萨就证两分寂光净土,他破了两品无明,所以一直到无明破尽,实报与寂光才圆满的证得,那就是究竟位。此地的解释我们一看就非常明了,它是从理上说的。

 

常寂光,常就是法身,是永远不变的,不生不灭,永远不灭的,这是宇宙万有的本体,用这个字来代表。寂就是解脱,极果之人的境界,像《仁王经》说的「寂灭忍」,清净寂灭,这个境界还在无生法忍之上。《仁王经》上说的无生法忍的菩萨是七、八、九三地,七地菩萨所证的是下品无生法忍,八地菩萨是中品,九地菩萨证的是上品无生法忍。我们念佛回向偈里头有「花开见佛悟无生」,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开的时候就证得无生法忍,可见这个地位就非常高。无生法忍要是证得,你就生到实报庄严土,同时也证得常寂光净土。十地菩萨就不是无生法忍,叫寂灭忍,与常寂光就真正的相应。十地菩萨是法云地的菩萨,是下品的寂灭忍,等觉菩萨是中品的寂灭忍,到佛果才是上品的寂灭忍。所以讲常寂光,寂就是清净寂灭,确实是一念不生,真正是不生不灭。等觉菩萨还有一念,那一念就是生相无明,到如来果地才真正到一念不生,清净寂灭,这是真实的解脱,究竟圆满的解脱。

 

『光即般若』,实在讲就是寂静的心起作用,它起的作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个时候才真正明了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万物全是自心变现之物。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心,心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不是二。就好像我们作梦忽然觉悟了,整个梦境就是自己的心,整个心就是梦境,心外无梦,梦外无心,心跟梦是一不是二,彻底明了这个事实的真相。佛教我们最后也就是认识这个事实的真相,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所以佛法确实不是宗教,因为宗教里没有这种思想,没有这种认识,也不是哲学。

 

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大师对佛教解释是很有道理的,他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把它当作宗教看,错了,决定得不到它的真相;把它当作哲学看也错了,也见不到佛教本来面目。他说佛法就是佛法,而且他说佛法是现代人所必须要修学的。我们要想真正自己得到幸福、社会得到安稳、世界得到和平,的确非致力于佛法的修学是达不到的。他那一篇讲演在当时也引起国内外相当的震撼,因为许多人都把佛法看成是宗教,或者看成是哲学,他提出这个真正是正知正见,非常难得。我们真正深入佛法,确实体会到欧阳大师讲的话没错。

 

像此地常寂光的意思决定不是宗教与哲学能够包括得了的。这三桩事情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它底下讲『三点』。这三点是什么意思?梵文里面有个字母发音念「一」,它的写法就是三点,像三角形的三点,这三点是一个字母,少了一点都不行,它就不是一个字。所以说就好像∴字三点,缺一个都不行,这是比喻法身、解脱、般若是一而三、三而一。譬如镜子的体是物质,是个体,比喻作法身,光就好比是般若,镜子有光,照就好比是解脱,你想想看,这三个东西的确是一个。离了体就没有光跟照,离了照也没有光跟体,它是一而三、三而一。你要了解这个真相,所以你不能说它是三桩事情,也不能说它是一桩事情,知道是一体的三面,三面的确是一体,所以它是不纵不横,像∴字三点一样,是三角形的排列,这称之为『祕密藏』。

 

所谓祕密,实在说是深密,义理太深了,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所以佛也很少说,所谓是祕而不宣。为什么少说?说了人也不懂,不懂不要紧,就怕他曲解意思,把佛的本意误会,那就坏事了。所以不懂碍事还不太大,就怕把意思曲解、解错,那就坏了。所以佛不常说深密的道理,因为这个境界,前面说了,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因为不到成佛的境界你见不到,也体会不到。所以佛只有在大乘经、一乘了义经典里面说一点,也说得不多,换句话说,给我们透露一点消息,善根深厚的人听了之后虽然不懂,他不怀疑,这就不坏。晓得我们契入的境界,后面还有更高的境界我们还没有能证得,不至于在修行过程当中得少为足,还有更高的,我们的修学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所以有这个好处。这是把常寂光这个名词的定义略为介绍。

 

下面这句是说诸佛如来们的境界相。『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这是大经里面常常赞叹的,唯佛一人居净土,就是这个意思。他是纯净,等觉菩萨也比不上他,因为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换句话说,他的心已经相当清净,但是还不纯,还有一品无明没断,那一品无明断了才是纯净,所以严格的讲是唯佛一人居净土。除佛之外,我们讲的净土都是相对的说法,两个土比较,哪一个清净,哪一个染污,都是从比较上说的,绝对的净土只有佛一个人。这点从前面理论上来说就是心净则土净,如来果地上的心是纯净,所以他的土也纯净。等觉菩萨虽然净,他还有一品无明没破,不能算纯净,所以比起佛就是秽土,就不是净土,这个与心净则土净的原理决定是相应的。所以我们要想修净土到哪里修?心地里面去修,就是修我们清净心。心清净了,我们所感的土决定是清净。这是如来居住的真实净土。

 

『分得究竟,上下净秽耳』,这是两者比较。分得,分是部分,他得到的部分;究竟,是圆满得到的。如来果地上是究竟得到的,圆满得到的,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菩萨都是分得,但是分得里面有分得少,有分得多,比较起来多的就是净,少的就是秽,这是讲常寂光净土的净秽,是这么一个意思。我们凡夫实在对于这个境界没有办法能够想象得到,真正是属于不可思议。下面这句是总结:

 

【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

 

这是这部经的宗旨。诸位把经本翻过来看第五十页,注解的第二行就是刚才讲的总结,「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若其不用圆妙三观感四净土」,这句很重要。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用圆妙三观才能够与这四种净土相应;你要不用圆妙三观,这个四种净土就不能相应。此地所讲的宗旨与我们修学净土法门完全相应,这四种修行的方法都要依这个原理原则,那就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都要懂得这个道理。不懂这个道理,你持名念佛是口念不是心念,口里头念佛念得再多,心不清净,这样所念的佛只可以说与西方极乐世界结一个法缘,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念佛求什么?求心清净,这就对了,就与这个宗旨就对了。我们因为心不清净所以才念佛,念佛要念到心清净与净土才能起感应道交,所以无论什么念头才起来,马上就把它换成「阿弥陀佛」,这样念佛功夫就得力。

 

所以古人讲念佛,实在说不在乎一定要念多少,而是在乎这句佛号确实能够降伏妄想,能够帮助我们维持这一天到晚二六时中心清净,这样念那句句都得力;一面念佛一面还打妄想,这个念佛就不得力,所以念佛功夫得不得力是从这上看的。功夫得力确实能够把妄想伏住,不得力是一面念一面还打妄想,这就是不得力,所以念佛人自己能够考验自己的功夫。我的妄念,我的贪瞋痴,这些坏的习气,如果一年比一年减少,你是有进步;一月比一月减少,你是大有进步,你往生就有把握,有决定性的可靠,靠得住。一年比一年进步也是有相当的把握,如果月月有进步那是没话说了,决定往生,功夫在这个地方勘验。

 

假如我们念佛念得妄想愈来愈严重,贪瞋痴慢愈来愈盛,一年不如一年,这个佛念得没用处,结果还得六道轮回。许多念佛人不晓得这个道理,因此念佛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很少。正如同从前李老师在台中有一次很感慨的跟我谈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台中莲社的莲友有二十多万人,那是我在台中的时候,在民国四十七、八年的时候,真正能往生的不过三、五个而已,不成比例,万分之一都没有。二十万人有个二十个人往生才是万分之一,不过是三、五人而已。这就是说虽然天天在念佛,佛号伏不住烦恼,还是争名夺利,还是互不相让,这个没有办法。真正想往生西方世界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还有什么争执的?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这是自己功夫上的考验。

 

底下这一行很重要,「释题三观」,解释经题的三观,「为被何人,为何处用。须知正为生同居净,故说三观。随其惑断浅深之处,自然感得有余等三。非仅为感实报寂光,说三观也」。这一段注解四明尊者讲得很详细,文非常之长,谛闲法师都把它省略了,在原文当中只取这几句提醒我们。佛给我们讲的这部经,智者大师以三止、三观、三谛来为我们解释,为什么人说的?正是为我们生死凡夫说出西方四土。所以不要以为大概我们往生只有凡圣同居土的分,其他的三土我们恐怕是望尘莫及,你要这样想法就错了。四土都是为我们说的,换句话说,四土我们都可能去往生,问题在哪里?正如同善导大师所说的,我们遇缘不同,所以才有四土三辈九品的差别。假如我们遇到的缘很殊胜,我们也可能这一生就生到实报土、常寂光土。什么叫缘胜?闻思修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这个缘就胜。

 

我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提到过,缘就是机会,我们有这个机会,每天在一起研究讨论净土的三经一论,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这是我们闻法的缘具足,天天能听经。在研究讨论当中我们真正有所领悟,这是思的缘具足。同时我们又有机会在一块共修,修的缘具足。闻思修三种缘具足,这个不容易,真正是难。三缘具足,他这个机会就非常可能是上品上生,那就是直接取实报土与寂光土。

 

但是我们今天在此地这个三缘不具足,为什么?我们今天讲研究讨论这部经,我们时间很短,只有七天,不是天天在研究讨论,所以比不上古人,古人道场每天讲经是八小时。你看经上所说的二时讲经,那个二时是古印度的二时。古印度的时间单位跟我们不一样,中国古时候把一天分做十二时,子丑寅卯。我们现在用的时间单位是用外国的、西洋的,因为现在全世界都用,我们叫它做小时。时就时间单位,为什么称为小时?比中国用的时辰小。中国从前一个时辰,一个单位是现在两个单位。可是印度的时比我们大,印度把一昼夜只分做六个时辰,所以它叫昼三时、夜三时,他们白天分做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晚分做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它的时间单位是这样算法。它的一个时辰等于我们现在四小时,所以二时讲经就是八个小时。

 

所以从前寺院丛林每天讲堂里面上课要上八个钟点,这八个钟点是讲堂上课听讲,做闻思这方面的课程。除这个之外,修行。修行的时间多长?修行时间是三个时辰,换句话说,就是十二个小时修行,连吃饭都包括在里头。你看寺院里五堂功课,吃饭也是功课,吃饭也是修行,睡眠只有一个时辰,四个小时,中夜睡眠,中夜就是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这是睡眠时间。十点钟睡觉,两点钟就要起床,或者是参禅,或者是持咒,或者是诵经,或者是念佛,这是修行,所以那个缘才叫真正具足。我们现在没有这个缘分,同时我们现在人根性劣,你看从前人家四个小时睡眠就够了,精神就饱满,我们现在非睡八个小时不可,没有八个小时垂头丧气,精神提不起来,这就是我们的业障比从前人重。人家业障轻,四个小时精神、体力都恢复了;我们业障重,要八个小时才能恢复。所以诸位要晓得,建道场要建什么样的道场?要建这样的道场,那就是如来正法道场,那是功德无量。

 

今天在台湾道场太多了,李老师以前常说有庙无道不能兴教。庙建得很大,里头没有道,就是没有讲经的,没有修行的,佛的正法不能常住在世间,所以我们要提倡的时候,就希望同学们真正能够觉悟,真正能够修道。

 

一个道场、一个僧团,多少人才能构成一个僧团?实在讲五个人就行,五比丘,照经典戒律上来讲四个人,四个人叫一众,和合僧团,四个人就可以组织一个僧团,就建立一个真正的道场,四个人要同一个心,见解相同。实在讲像我们今天这个道场有四个人同一条心,正法住世。同一个心,同一个见解,同修一个法门。同一个心要怎么个同法?你要天天不讲经、天天不念经,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决定不会建立共识。天天念这部经,天天研究这部经,大家的思想都定在这部经上,见解就相同。所以一个道场不能讲很多的经,讲很多的经,这个道场破坏了。

 

中国自古以来,你看那个大道场都是以一部经为主。像四大名山五台山就是以一部《华严经》为主,它不搞别的经论。他《华严经》一部讲完了,从头再讲,清凉大师一生讲五十遍。《华严经》讲一遍至少要一年,一天八个小时,一年可以讲完,讲五十遍就要五十年,所以见解思想大家能一致。像天台宗是以《法华经》为主修的,人家是专讲《法华》。当年慧远大师创办莲社,这是净土宗的开始,是专门讲《无量寿经》,因为那时候净土经典《无量寿经》刚刚翻译出来,《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到中国来,所以净土宗最先建立的是依《无量寿经》。所以大家思想见解完全一致,不是各人搞各人的,各人搞各人的那意见决定不能一致。

 

所以六和合里面第一个条件「见和同解」,这是基础,如果见解不相同,这个道场没有办法兴旺的。因此道场绝对不可以随便请法师来讲经,他讲这部经,他讲那个论,结果把这个道场破坏了。虽然讲的都是佛法,使我们听了之后无所适从,不晓得学哪个法门好,会变成这个样子,那是破佛法,不是兴佛法,兴佛法是一部经或者是一部论。所以中国过去的寺院丛林,要拿现在的话来说都是专科大学,你喜欢学哪一门的,你到哪一家去学,你决定成就。我喜欢学《华严经》的,你就到五台山去学;我喜欢学《法华经》,你就到天台去学;我喜欢学唯识,你就到慈恩寺去学;我喜欢学净土法门,你就到庐山莲社去学。各个道场是专门大学、专科大学,他才会有成就。所以现在寺庙多,学佛的人也多,但是成就的人我们很少看到,就是学乱了、学杂了,所以学了许多年都不能成就。

 

我们看古人的成就,他到一个地方往往学三、五年就成就了。你看看《高僧传》,时间那么短,他有那样殊胜的成就,原因在哪里?他学一样东西。如果我们用三年的时间来专攻《观无量寿佛经》,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你三年当中要学个三十样、四十样那当然不能成就,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真正正法道场就是一部经,或者是一部论。这是闻思修三慧具足,我们今天希望能有这样的道场出现。换句话说,得有四个人同一个心才行,真正同一个愿望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想取上品上生。

 

说到这点我还要提醒诸位同修,为什么?我们现在每个人自己都觉得很不错,我是真正的佛教徒。我说个不好听的话,你自己好好的想想,你有没有破坏正法?我没有。你跟大家意见不相同就是破坏佛法。譬如我们这个寺庙住四个人,我的意见跟他们都不一样,大家意见都不相同,这就是破坏佛法,谁破坏?每个人都在内。破坏佛法的人还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的。所以我学佛这么多年看到许多出家人往生的情形不如在家人,我看到许多在家人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但是出家人往生都很苦,都有病,瑞相比不上在家人。原因在哪里?因为在家人至少没有破坏佛法,出家人往往破坏佛法自己不知道,以为他自己很了不起,在那里是个真正的三宝弟子在修学,不晓得他自己造罪业之重,他没有仔细的去反省,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

 

既然出家了,在一个道场就希望能够护持正法,护持正法就要把自己的意见放下,找一个志同道合的道场。哪个道场与你有缘?与你自己志同道合的道场与你有缘。譬如我们这个道场修净土的,你也很喜欢修净土,我们这个道场是以净土经论为主的,你也是很喜欢这个经论,这就有缘。譬如我也喜欢念佛、我也修净土,但是我喜欢研究《楞严经》,那与我们这个道场就没有缘。虽然我们修的法门一样,可是我们依据的经论(解门)也要相同,解与行都相同,这才叫有缘。你必须要找几个志同道合,大家都喜欢研究《楞严经》,都喜欢念佛的,你们找四个人以上聚在一块,正法道场,没错,要这样才行。我遇到一些同修对《楞严经》很有兴趣,天天在念《楞严经》、在研究《楞严经》,也是念佛的,到我这里来了,我就摇头,不适合。《楞严》我过去讲过很多遍,现在我不讲了,我放弃了,《华严经》现在也放弃了,都不讲了,现在专讲弥陀三经,顶多讲净土五经,我们现在是以五经为主修的依据的经论,其他的统统放下、统统舍弃了,这样才行。

 

这是杭州南路那边讲堂是以五经,这是那边同修要求的,而我们这边的道场实在讲比那边还要精要,我们这边这个道场只有一部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跟《弥陀经》是同一部,《无量寿经》是详细的《弥陀经》,《弥陀经》是简略的《无量寿经》,我们只有一部,这个道场只讲一部经。《无量寿经》讲完,讲《弥陀经》。《弥陀经》我们以两个注解,一个是蕅益大师的《要解》,一个是莲池大师的《疏钞》,跟《无量寿经》这三种,两种《弥陀经》的注解跟《无量寿经》,就这三样周而复始。我们在这里研究讨论,但是我们时间比较少,一个星期只有几个小时,没有古人的缘殊胜,古人一天八个小时,念佛一天念十二个小时。我们遇缘不如古人,可是我们念念不忘,希望将来能够做到古人那个缘。

 

现在人的福报、根性实在讲都比不上古人。从前煮云法师在世的时候常常请我到凤山莲社讲经,定期的,每个月去一次,一个星期,我在凤山莲社讲了三年。我曾经跟他建议,我说我们两个人合作来办净土的道场,我说我讲经,你领众念佛,如果我们在凤山莲社十年不出门,这个道场真正就建立了。我说我一天讲四个小时的经,讲净土三经,你每天领众念八个小时的佛,就够了,这个道场就建立了。他听了之后也很高兴,点头很欢喜,第二天就走了,就到别的地方打佛七去了,我说这怎么行?到处去打佛七,给诸位说,于自己有利益,道场建立不起来。道场要建立起来是天天干,一天都不能松懈,所以古大德建立道场,他一生都不出门的。你看慧远大师建立的念佛道场,他那个山上虎溪为界,他结界,他一生不出这个界线,就要在这个地方求往生。天天到外面跑,这个不行,跑不出名堂来的。我现在跑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这是缘没有成熟。如果缘成熟了,我会坐在那个地方不动。没有缘,也就是找不到四个以上志同道合的人建个小道场。四个人以上不多,道场不必要大,但是今天四个人都找不到,难,四个人同心都找不到。你去问的时候都有意见,都要跟你谈条件,谈条件那当然就没办法,谈不拢。这是要无条件的结合,条件只有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除此之外,什么条件也没有。

 

所以这部经大师取这几句就是告诉我们,就是善导大师讲的遇缘不同,缘胜的话,最高的净土我们可以取得。这是希望同修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将来希望大家有力量、有机会建立这样的道场,那是龙天拥护,续佛慧命,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好,下课。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8月24日09:43: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300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