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第41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一集)  2010/11/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33-0041

play-sharp-fill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同仁,阿弥陀佛。我们接着看经文,是讲「正己化人」。在《汇编》当中对「正」这个字的解释是「确不可易」,确实不可以改变的做人道理,这叫「正」。假如是修大乘佛法,确实不能改变的菩萨行持,叫「正」。我们就要时时以这个来要求自己。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比方菩萨道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的起心动念跟言语造作绝对不能离开这六度的精神,这才能「正」。

布施,不是度别人,是度自己。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是做不到的。布施度悭贪。我们还有什么外在这些物质舍不得,那都是这个布施还不彻底。持戒度恶业。尤其我们学习《十善业道经》,时时都要跟十善相应,不要跟十恶相应,这样才叫持戒。

忍辱度瞋恨。一有情绪上来就不正,跟真心、跟菩萨行不相应,赶紧调过来。「圣狂之分,在乎一念」,这叫修道。不然发了脾气以后,还得人家劝,不只当下不转,还要人家劝,还要团体添麻烦,这恼害众生,怎么修行?所以今天我们了解到,随顺圣贤佛菩萨教诲,这叫学佛。习气现前了还不对照经典,叫玩弄佛法、消遣佛法。我们还落了个佛弟子的虚名,这要谨慎。「名者造物所忌」,名不副实,把自己的福都折掉了。所以为什么《了凡四训》讲,「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他福报都因为这个虚名报掉了。所以,被人赞叹好不好?不是好事。《太上感应篇》讲,「受宠若惊」,时时要有这个警觉性,人才谨慎,才谦退。我就是给大家最好的例子,我这个是名不副实很严重,人家对我赞叹都太过了,所以我福报都没有了,你看都吃不胖。摆在你们面前的例子,你们要好好深思。

所以我们修学的人要求名副其实,师父讲这些教诲,「不要玩弄佛法、消遣佛法」,李炳南老师的教诲,传下来的,那不是讲别人,就讲我们自己。一定要守住,时时刻刻要有警觉性:我是不是在道中,是不是随顺圣贤教诲?人有这样的态度就不会随顺习气,就不会当习气的奴隶,就不会造业。所以这个「确不可易」,确确实实不可以改变,确确实实要依照这些标准,六度、普贤十愿的标准来处世。忍辱度瞋恨、度嫉妒、度情绪化。「一切法得成于忍」,不忍,情绪一起来,那无明火又把功德全部烧掉。

精进度懈怠。一生要有成就,绝对要精进。为什么?「从善如登」,一个人修德行善像登山一样,登山,一步一步卖力往上跨。但是一不觉察,「从恶如崩」,一起个坏的念头了,就好像爬山一脚踩空,没踩好,滑下来了,「崩」是整个滑下来。请问大家,滑到哪里?山脚下?那你也太厉害了。滑掉了,赶紧拉树枝,还让它滑到山脚下。你拉住了才能不往下滑,但是那一下没跨好,都是重力加速度往下掉。为什么修道进进退退甚至于是退多进少?从恶如崩,一不觉察,那个妄念就纷飞。赶紧抓住树枝重要,那个反射动作要快。请问那支树枝是什么?那就是阿弥陀佛,你马上提起来就抓住,就不往下掉了。精进要在每一个起心动念当中下功夫。不念是迷,念是悟。念佛就不打妄想,念佛就是万德洪名,消业障。不念了,基本上不可能不打妄想。所以这个佛号是救命稻草,再不念,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要有这个深刻的认知,要精进。

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这个是菩萨道当中的正道,我们要时时观照。

「化者,自然而然」。这不是强迫的,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有善心,我们有真正的至诚跟德行,接触的人一定会感动的,不是我们刻意要去要求人的。

「正己」要下很大的功夫,要咬紧牙关对治习气,「咬紧牙关,此生证无量寿」的决心。而「化人」有许多妙用,重要的还是孔子讲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才是「化人」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一个人真正有德行了,人们都尊敬他。而当一个人知道尊敬的时候,他那颗心就容易接受教化。所以为什么师父讲,一个人他要跟随一个善知识,一定要对这个善知识非常信任、恭敬,他就能得力?因为他提起恭敬心,他才能接受教化。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看谛闲老法师,那是民国初年的高僧,很有修持。有一个居士来找他,后来应该是也出家了,他就觉得他的缘不在他这里,把他介绍到另外一个高僧那里去学习,就是因为看他的根性应该是比较能信任另外一位高僧。所以这些大善知识,他都会观机的。当他有恭敬心的时候,他就很容易有感动之处,他的一些观念就可以转过来。而当我们要去协助他人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切不可有好为人师的态度。「好,我好好教训他一下、我好好教化他一下」,讲这种话的心已经不正。

尤其《了凡四训》当中有一段话,对我们特别有提醒、启示。「吾辈处末世」,我们处在末法时期,「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自己有才能,有长处,有做的善事了,拿来要求别人、压别人,「你看我都这样这样,你为什么做不到?」那这就达不到感化别人的效果了。为什么?我们这么样去要求他、去指责他的话,他心里一定不好受,甚至会觉得好像被你侮辱了,他可能马上恼羞成怒。那反而本来我们的动机是想要利益他,最后反而让他起反感,让他排斥我们,甚至排斥佛法,那不是把他的这个缘分甚至善心都给折坏了、折损掉了吗?所以有时候,重要的是提升自己,不要急着好像要去给人家讲道理,让这些缘分水到渠成。甚至于我们自己真有德行,人家主动来请教、来亲近,不是更水到渠成吗?

所以《汇编》里面讲到,好善者都有这个通病,急于要去给人家讲明白,讲道理,往往都出手太重,然后对方已经不高兴,听不下去,皱眉头了,或者口吐白沫了,他还继续更起劲,所以这个还是值得我们谨慎。而且说坦白话,假如我们急于要去跟别人讲,要说服别人,我们的精力都耗在这些事情上,都是看别人问题,看不清楚自己问题,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

在《论语》当中有提到,「子贡方人」。子贡口才很好,「方人」就是批评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孔子说,子路,你很贤德吗?「夫我则不暇。」孔子说,假如是我,我提升自己,对治自己的习气,我都嫌时间不够,哪还有时间常常去说别人?夫子这个话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个真正向道的圣贤,光是用功在自己的习气上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去批评人?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讲,学道之人,真学的人,连剪指甲的时间有时候都不够,都拿不出来,还有时间批评人或者讲闲话,那铁定不是真修道人。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担忧的就是自己的德行不能提升,过不能改。这一句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夫子他积功累德,他是非常的精进。学道之人应该「先治内以敌外」。「治内」就是守好自己这一颗真心,才能够应对种种的境界。内是本,外是末,就像树是根,树根是本,枝叶是末。根扎稳了,才能枝繁叶茂;根不扎稳,纵使现在好像花果很茂盛,几天之后就枯萎掉了。所以今天我们表现在外看起来好像是个善人,人家都赞叹,假如不守好这一颗心,铁定之后就会出状况。跟大众一相处,随顺习气了就带给人家很大的反感。

所以《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了,正己了,才能利益人。把这个根本忽略掉,急于要去做好事,那呈现出来是个好样子,根没有稳,根烂了,做不了的。所以人要老实,常常回到根本,常常归零,常常往低处,这个心态非常可贵。不然连做好事心地都是偏的。为什么?不老实从根本实修,这就好高骛远,心本身就偏了。所以为什么李炳南老师那个时候,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好人好事。看起来是好人,内心里面好事,好高骛远,不重实修。实修就是时时观照起心动念,对治不对的心态。所以人的心这个根本非常壮实,就是非常有实修了,「自然万物之枝叶荣茂」。所以今天要利益万物,首先要清净自己的心,「正人必先正己」。

《汇编》里面举到宋朝司马光先生,他是忠厚正直名闻海内,他到的地方,这个风俗都会因为他的德风而改变,这个相当不容易。司马光先生讲过一句话,「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那是胸怀坦荡,慎独功夫非常好。这一生所做任何事情,没有一件见不得人的。这是我们的好目标。大家听到这里可能想,我以前做很多不好的事了。修道之人可贵在忏悔业障,后不再造,「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而「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有像司马温公这样的态度,「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这才是修道的状态。就像「赵阅道焚香告帝」,不敢给老天讲的事就不能做。就像我们学《太上感应篇》,说坦白话,天地鬼神随时都在,我们有敬畏的心就会很警惕自己,不能起邪念,不能有邪行。他所到的地方,人们都非常重视名节,然后「羞谈货利」,去谈利这个东西觉得很丢脸,都谈义。因为这司马温公公忠体国,一心为国家,老百姓听在耳里,看在眼里,特别佩服他。佩服了,恭敬心提起来,每天打听司马温公的消息,听到了他的这些风范,效法、学习,所以人人都知道廉耻。而当时候的人,尤其是读书人要做一件事情,互相提醒:去做这些事,绝对不能有不善的行为,不然到时候司马温公知道了,你就太丢脸。就变成司马温公,大家崇拜他,尊重他,都觉得做亏心事就对不起司马温公。德风之所感。

我们很难得,这无量劫来希有难逢,遇到佛法,遇到师父这样的大善知识,我们要珍惜这个缘,自己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也常常提醒,不能糟蹋师父的教诲。心里常想:我假如听了师父教诲,还做这些错事,那师父知道了,不知道多伤心。人能常常这么去观照,就长养孝亲尊师的善根,这是大根大本。人能时时提醒自己不可以给佛陀丢脸,不可以给师父丢脸,这一份善念一定可以调伏无始劫的习气。

在五代,唐朝之后有个五代,五代之后才进到宋朝。这个五代是梁、唐、晋、汉、周这五代。当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房景伯,他那时候是当清河的太守。他的母亲崔氏,「通经术」,就是对这一些四书五经很精通,很有见识,难怪她能把她的儿子教得这么好。而当时候有一位妇人,她的儿子不孝,告到官府这里来了。结果他的母亲知道了就说,人民不知道礼义,不应该深刻的去责备他们。因为就像曾子曾经讲过,「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这个做官员、做领导者,有教化人民、教化底下人的责任。所以房母时时提起的都是这些圣贤教诲,不是拿着道理去指责别人,这个太难得了。所以她觉得她有责任,她的儿子有责任,就把这个母亲带到自己身边,跟自己一起生活,然后让她的儿子房景伯,那是当时候当地的太守,侍候她们两个。然后让她的儿子,也到他们家来看他怎么侍候他的母亲,怎么伺候他这一个老百姓的母亲。

结果每天都是这样冬温夏凊,晨省昏定,而且都非常的恭敬、体恤。她的儿子看了十天就很惭愧了,然后哀求,都是我错了,我不懂得孝顺,可不可以让我带我母亲回家去?所以人确实性本善,看到这些风范还是善心流露。结果房母说到,虽然他现在表现得很惭愧,但是还没有深深触动他的心。面上惭愧了,面子可能放不下了,觉得很丢脸了,但还没真正打从心里体恤到父母的辛苦。所以又留了二十多天,她的儿子叩头叩到流血,祈求让他领他母亲回去奉养。然后他母亲看到儿子这样,也是泪流满面请求:就让我跟我儿子回去吧。后来就让他们回去了。结果这一个人民后来还成为了孝子。所以这个确确实实是用自己的风范教化了他的臣民。其实,一个当官的人能够真正利益人民,那是真正尽忠,不是去巴结谄媚领导,那不叫尽忠。

另外,还有提到有一对兄弟,叫施佐、施佑,兄弟都是知州,那官也做得不小。结果告老还乡,家里面因为这个田产,在那里有口角,好像分了地之后,觉得你分那一块比较好,我这一块比较不好。我读到这里都觉得不好意思,为什么?你当官的人、读书的人,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居然兄弟因为田地在那里发生冲突,不妥当了。而且亲友要帮他调解,都调解不了。

结果同一个县邑里面,有一个很有德行的严公严凤先生,他是孝悌闻名,「事兄如父」,侍奉哥哥像父亲一样,非常体恤爱护,「无所不至」,体恤备至。刚好有一天,跟这个施佑,施佑是弟弟,施佐是哥哥,两个人一起坐船。结果这个施佑就谈到跟他哥哥这一段事情,可能也是发牢骚,觉得我哥哥多过分,你看这样这样、那样那样。结果严凤很恭敬他的哥哥,听到这一段就皱着眉头说,我哥哥比较懦弱,假如我哥哥像你哥哥一样,那我一定把田产都给他,我巴不得我哥哥来给我要。然后是边讲边流眼泪,我这些东西都给我哥哥,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了。结果这个施佑听了就很惭愧很感动,就带着这个严凤先生到他哥哥家里去,就跪下来给他哥哥磕头,然后忏悔,说他觉得他做得很不对,就把地要让给他哥哥。他哥哥当下也受感动,两个兄弟就在那里,本来是争变成在那里让。

真的,真正孝悌之人正己可以化人,因为他的言语都发自肺腑,发自至诚。从这一些公案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修行人很重要的是一定要能够时时守住这一颗真诚的心。「发菩提心」,真诚心是体,慈悲心是用。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31日15:50: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269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