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学说讲座-弟子规 |共4集|文字版|蔡礼旭老师主讲

儒释道学说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7/12/23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52-249-0003

尊敬的陈道长,尊敬的钟博士,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

我们刚刚听钟博士为我们讲解《太上感应篇》。其实宇宙的万法,确实离不开因果二字。《弟子规》也是因果教育,每一句经文在成就孩子的孝心,孩子的恭敬心,孩子细腻的心,设身处地为人想的心。而这个就像一个种子、一个因种在他的心田,必然招感来福分,招感来贵人,以及招感来世世代代贤德的子孙。所以《弟子规》是一本很精辟的家训。那这个家道能绵延多久,「因」都在我们《弟子规》落实的程度到哪里。当我们建立起这个坚定的信心,进而去深入理解,句句经文我们都从心地去落实,这样信解行完全合而为一,我们就证得自己的道德学问,也证得世世代代不衰的家道。

早上跟大家分享到,我们修学的过程信解行证,其实这个「信」在我们佛门,在净土宗强调的是「信己」,要相信自己。其实相信自己、跟相信佛陀说的话,这也不是两件事。因为佛在《华严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当我们在跟他人交谈的过程当中,我们都说:「我是凡夫!我不行!」这个时候假如是好的同参道友马上要善相劝:「你这个念头不信佛!」信佛一定在起心动念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其实我们要很了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个不好的念头起来很容易「兵败如山倒」。所以这「正念」一定要很提高警觉的保持它。「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同参道友之间是彼此互相提醒念念正念分明。不能聚在一起,大家都说:我都是凡夫,都不行!我们可能都要轮回了。还是互相鼓励「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大家念到这句的时候,有没有感觉精神特别好?念到这一句,声音宏亮,终于念完了。当我们用这样的心念的时候,那早晚课变成应付。师父教诲是「一切要从真诚心出发」。有应付,这个念头已经跟真诚相违背了。师长也期许我们、也提醒我们不可以这么忍心,早上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佛菩萨一次。这样子太残忍了!

当我们在提起正念,应该在每个心境,应该在读每句经文,都要随文入观。甚至与他人交谈的过程当中,我们都讲利益语、都讲真实语,不讲其他不是觉悟、不是真诚的言语。我们在经上了解到「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那我们读到这句经文给我们什么启示?应该是我们从现在开始效法佛陀的身口意清净三业。我们从此也讲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只要我们起心动念都提醒自己有没有随顺佛菩萨的教诲,绝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善观己心,每天正念多还是烦恼习气多?有了这样高度的警觉,我们相信能够「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念这句「勿自暴,勿自弃」一定是从内心真实的信心当中念出来。

而「信」还要信佛陀,还要信圣贤,还要信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我们真信一切众生有佛性,我们就想到「本觉本有」。他有这样万德万能,他现在还被烦恼障住不能起用,我们替他着急、替他舍不得,是用一种怜惜他的心去爱护他、去协助他,因为本觉本有。而「不觉本无」,那些习气都是刹那生灭的虚妄相。所以我们不把这些虚妄相,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一放在心上,那真诚就不见了。「一念不生是为诚」。别人过失放心上,就好像戴着有色的眼镜看人,戴有色眼镜看人,一定给人家很不舒服的感觉,那就没有办法真诚跟人家结善缘。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这有大福!在我们古圣先贤的示现当中,以孝道著名的舜王,确实做到不见父母过,不见兄弟、不见他人过。父母的过,他觉得是他自己做得不好,不是父母不好。别人都看不下去了,但是他去阻止他们:「我父母没有错,是我的错。」我们看到这样的榜样,其实都会非常的感动。俗话讲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我看到我们台下很多同修点点头。那没有点头的是什么情况?「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突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吞不下去,马上反弹的心理出来了,哪没有错?这也错,那也错。这就提醒我们,我们把父母的过失放心上,我们把亲人的过失放心上,这个时候就不真诚了。不真诚就不可能不造新殃,妄心一定造新殃,真心才不造新殃。

我们细细来体会这句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请问父母一生有没有过失?你们现在保持高度警觉,终于看清蔡老师的为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父母又不是圣贤人,怎么可能会没有过失。但是在孝子的心中,父母,他觉得跟他是一体不可分,甚至比他的生命还要重要。当父母有过失了,他非常着急,他希望赶快劝诫父母,「怡吾色,柔吾声」的劝,赶快协助父母,不忍让父母堕落下去。孝子时时是提醒自己「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所以不只没有把父母的过失放心上,都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抓住什么样好的机缘好好的劝父母。大舜不只不见父母的过失,也不见他兄弟的过失。因为家不是拿来论是非的地方,家应该是互相祝福,互相成就,互相付出,只想着我能给对方、给我的家人做哪些事情。因为是道义的结合。那个「义」就是本分,一家人是一体,不分彼此。哪里受伤了,其他的家人一定是去安抚他、去照顾他,让他恢复健康。

而舜王不见世间过的真诚,他吃亏了吗?我们有时候想想看到很多人忍气吞声,他是没什么问题,我们在旁边看的都已经这个脾气快上来了,「这样你也忍得住?」其实吃亏是福!能为大局着想,能忍家才会安!团体才会安!不然「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瞋心感的是地狱。不只自己堕到地狱去,我们瞋恚心很重的时候,当下把这个办公室全部变地狱了。每个人在这里待上一天,可能寿命都要减寿。刚刚我们钟博士说的,可能要「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可能这个身心都被我们给破坏掉了,好像在地狱当中。我们时时不忘初心,我们走入佛门、走入圣教是要为「往圣继绝学」,绝对不愿意再因为自己的习气而让同修生烦恼,而让弘法利生的事受到一点点的障碍,这都不是我们愿意做的、我们愿意看到的。因为我们的初心只是一心一意要来利益正法,奉行师长的教诲,为佛法、为众生。

其实人面对任何境界只要不忘初心,这个情绪就下来了。比方我们为人父母,当初我们走入婚姻,我们养育孩子,就是为了让他有个幸福的家,有个健康的人格。当爸爸的,当这个孩子一生出来,当然先抱给爸爸看。当这个爸爸看到孩子,然后那个孩子拉住他的衣服,好像全身心都依靠着他,都信任着他。当下这个爸爸在内心暗暗的告诉自己:「我这一生再怎么苦,再怎么累都要给这个孩子幸福的人生。」我看很多爸爸点点头,你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当面对挑战的时候,只要想起这一幕,就会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当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陪伴他,他踏出第一步以前,不知道已经跌了多少次跤了。可是我们无尽的爱心扶持着他:「没关系!没问题!一定踏得出,一定走得好!」可能当孩子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全家站起来鼓掌,这孩子备受鼓舞,第二步、第三步就这么踏出去了。因为在这么真心的祝福、真心的协助,没有人不能成长的!所以教育界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缺乏爱的孩子」。我们很冷静来看,当每个父母的耐心,都像孩子刚学走路那个时候,孩子能不能教好?有没有爸爸带着孩子学走路,结果孩子学了三次都跌倒,这个父亲说:「孩子,我看你是没办法,爸爸怕你摔得太严重,给你买个轮椅坐吧!」我看没有这种爸爸的。但是我们要了解到,我们对孩子的耐心是不断提升还是下降?我们对孩子的细心、柔软心是提升还是下降?人生应该是「茍日新,日日新」,应该不断提升!

从这里我们再观照,我们初入佛门的那一分真诚。很多朋友,我们刚接触,这个太好的无上法宝,朋友只要一来电话:「我听说你在学佛。你那里有没有什么佛教的书,我想看看。」半夜三更你都把它送过去,有没有?你们没有这种经验吗?再辛苦,绝对是欢欢喜喜的把这个法供养送出去。而事过五年、十年,我们当初那一分真诚是进了,还是退了?所以修学不能看外在修学的样子,修学的时间,那都不是实质的,而是我们的真诚心,我们的平等心,我们谦卑的心,我们受教的心,是在提升还是在下降?

我们曾经跟一些同修们,刚好也跟社会大众接触的时候,当我们修行人说:「我吃素都十年了!我听经都十年了!」当我们说我吃素都十年了,很可能我们怕别人不知道我们道行有多高。其实说实在的,真正像《感应篇》说的「慈心于物」。吃素吃得愈久,愈惭愧自己曾经吃过肉,愈觉得本来就是一体的,我以前迷惑颠倒,还伤害牠们。有时候一想到,小的时候看到蚂蚁,都快说不下去了,还拿香皂水,大家看得出来为什么我长那么瘦了吗?那都是以前造业太多。不过大家要给我鼓励,给我信心,我十年以后,很有可能也会白白胖胖的。因为现在赶快把好的因种下去。

刚刚我们听钟博士谈到俞净意公,人家短短几年的岁月断恶修善。有时候我们读到俞净意公那一段,站在观世音菩萨面前磕头磕到流血,眼泪都止不住流下来。那种断恶修善的决心、那种不愿意再违背佛菩萨教诲的决心,让我们为之动容。当然,决心要学,不要明天早上每个人头上都一个包,而且都流血。到时候回到家里去:你这个头怎么变成这样?因为到金马皇宫听课去了。所以要磕头先跟家里人打好商量。不然家里人说学佛学成这样,他们误解了就不好。那一分决心精神我们真的要学习。这个当下我们学了、体会到以后,一定马上变成自己的心境。这个「随文入观」,其实每个人都做得到。反而是因为我们自己预设的立场,「这个很难!这个要三年,这个要五年」。这个妄念就把我们的障碍形成了。

所以「不忘初心」,我们对家、对孩子、对道场、对佛门,在人伦的基础当中,夫妇关系是一个核心。我们看到整个婚礼的过程,统统在提醒人对家庭的责任感。那个儿子要出门的时候,先昭告天地。因为生育养育孩子,对整个社会民族是直接的影响,要对得起社会民族,所以昭告天地。结果要出去以前,是父亲敬儿子一杯酒,而且儿子不用回礼。假如平常我们跟爸爸一起吃饭,爸爸站起来说:「儿子!来,爸爸敬你一杯。」可能我们都从椅子上面跌下去了。那颠倒!可是那一天不一样,那一天是父亲代表祖宗敬儿子,让他懂得「昏义」,婚姻的意义;「上以事宗庙」,要把祖宗好的家道承先启后,这就是婚姻的意义。所以整个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孝」字!连婚姻都是孝,继往开来。所以这个新郎官,一路上什么念头都没有,最强烈的是记住父亲这个叮咛,父亲这个敬酒的动作,深深震撼他的心灵,对婚姻我不能随便,我要尽心尽力做好的榜样。到了太太家,那个时候是岳父岳母亲自出来迎接,感觉到的也是责任。人家把女儿托付给你,信任你,你怎么忍心让这样的老人担忧受怕!这个过程当中,祖宗、父母以至岳父岳母都对我们信任,都对我们有知遇之恩。我们怎么忍心让信任我们的人失望?我们这一生求个问心无愧,对每个人的信任,我们尽心尽力的去敦伦尽分,去回报。这样的人生是踏实的、是痛快的。

所以太太接过来了。你看这太太坐上花轿,好像坐花轿有个动作,就是拿着一个扇子,就是好像大小姐平常那样搧搧风,这样才有大小姐的气质。结果那一天坐花轿,要把那把扇子,从花轿的窗口给它扔出去。大家都扔过吧?那个扔是表法的,就是要把大小姐脾气放下,从此一心一意成就家庭。那是代表贪瞋痴慢放下了,脾气放下了。其实,我们何尝不像这个新娘一样?新娘是护法!护整个正法的弘传。当然也要把我们的习气放下来,我们不把习气放下来,进入道场,那很可能成事不足,接下来就不好讲了。对!我们要很冷静,自觉才能觉他。当我们习气都很重的时候,我们还想着要利益人,那很不容易,很可能到时候我们进来了,所有的同修们对我们又很客气,又不好意思点我们,那我们就变成瘟神,「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这个警觉性也是不忘初心。我是来为佛法为众生,时时提醒息灭贪瞋痴,给这个道场最好的榜样,谁有没有做到,不管,我自己要期许自己先做到。有时候同修到一些团队、道场去,一进去,他生了烦恼:「不是说这个道场挺好的吗?怎么我看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结果进到别人的道场,本来是参访变成挑毛病。其实都是一体的。不管到哪一个因缘去,纯是一颗利他的心。你当场就安住了,怎么善相劝,怎么正己化人,哪还有其他念头?那不就是妄想夹杂了吗?都是真诚,都是慈悲,都是助人,这样与人相处不是变得很简单、很不复杂吗?

你看新娘坐在轿子上,在我们《诗经》当中,有一篇就是形容妇女的美德。在出嫁的过程当中,看到那个桃树,听说马来西亚没有桃树,大家现在发挥丰富的想像力。那个桃树,它长叶子,没有几天就长得很茂盛。桃树开花也是一下子就开得整片,非常的荣茂,还有结果。这就是提醒妇女,「我嫁过去要让他旺三代!」娶一个好太太会旺三代,那娶一个不好的太太?不是败三代,大家要实事求是,叫一败涂地,这闽南话说的「涂涂涂」。因为没好榜样可能一下子就跌下去了。所以《桃夭》那个诗歌很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于归之喜就从这里来的。宜其家人,不忘初心,就是去成就夫家,成就下一代。我相信绝对没有新娘要出嫁的时候,她心里是这么想的「好!终于让我等到这一天,我非搞他个鸡犬不宁不可。」所以人时时不忘初心,这个正念动力就回来了。

为什么以前我们中华的妇女,再怎么苦都能熬得过来?现在想想,曾祖母、奶奶过的日子,现在年轻人一想:这怎么过得来?那她们不都过来了!因为她没有其他想法,一心一意记住自己的这个愿心,所以把整个家道兴盛起来。甚至于先生走到婚姻一半有点喝醉酒,打瞌睡了。不过打瞌睡还是会醒!所以用真心往往都让另一半回头。可是现在,很可能先生犯错了,两个人就互相指责,这婚姻就维持不下去。我们虽然受高的学历,但是也要看得到我们的这些祖辈,他们的德行、他们的厚道远远在我们之上。

所以我们学《弟子规》,我们也是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而且,相信一切人都有本善的心,都能被唤醒。所以大舜唤醒了父母的善,唤醒了兄弟的善。甚至于唤醒了天下人的善。因为天下的人都说,大舜连这样都能够做得到,都能感动家人。我的情况都没比他惨,我们怎么可以不做?而孔老夫子在《中庸》当中称赞舜王「舜其大孝也与」。他的至诚孝心把他的智慧、德能、福分统统流露出来,统统达到圣人的境界;「德为圣人,尊为天子」,福分也现前;而且是「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代表舜王一定会有绵延不衰的家道。刚刚我们钟博士也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古月「胡」,耳东「陈」,田地的「田」,女字旁一兆两兆的「姚」,虞美人的「虞」,人字旁的「傅」,还有很多姓氏都是舜王的后代。刚刚有念到您的尊姓的请举手。来!我们给舜王的后代掌声鼓励一下。

舜王那时候假如父母对他不好,他马上卷起袖子「好,跟你拼了!」你看严不严重?严重!舜王那时候跟父母生气,刚刚举手的那几位同修现在就没有坐在那里了。因为这个家道就传不下去。所以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不只是掌握自己的道业,自己的未来,还掌握了后代子孙的未来。「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没好好修养道德,身、口、意造作恶业会殃及后代。所以历史当中,我们看到所有祸国殃民者都绝后了。大家有没有遇过有个人上台来说:「你好,我很光荣!我是秦桧的后代。」没有!他假如这么说还得拿支雨伞,因为怕底下丢瓶子上来会受伤。大家有没有遇过秦桧的后代?有没有遇过曹操的后代?都没有。因为「必有余殃」,他子孙已经断灭了。

所以当我们要发脾气的时候,要冷静,有没有听到耳边传来声音,子孙在那里呐喊:「祖宗!你别气!您再气我们要消失!」这么一想,脾气就不见了,这是有后的观念。「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为我们的后代子孙行为世范。其实这个心量再扩展,不只是我们这个家,是我们整个佛门是一个大家。我们一发脾气一不和,那后面正法要传下去就很困难。阻碍正法的弘传,多少人法身慧命都受影响。我们期许自己在这个大家庭当中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时候我们的谨慎就起来了。不愿意伤害子孙、不愿意伤害整个佛门的修学状况,之后的所有的四众同修。

刚刚我们举手的大德同修们,今天终于认祖归宗。待会大家假如感觉有些同修走路有风,可能就是大舜的后代。因为今天知道了以后,觉得非常的光荣,连走路都要有model的架势。因为这样才能给祖宗增光。那没有念到的大德同修也不要伤心,我帮你们查过户口,大家假如不是尧舜禹汤,就是文武周公的后代。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在这个地球当中,只有一个民族绵延五千年不衰。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我们的祖宗都是圣人。圣人的后代,才能绵延这么久!所以待会大家走路都会有风。

我们读懂了这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那一天,我们听宋会长上台那一段话,眼泪都掉下来。宋会长讲到,我们都是在享师父上人的福报,这是大实话!其实我们都在享释迦牟尼佛的福报,我们也在享孔子、老子的福报。我们读懂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对祖宗感恩戴德,感恩心起来了,责任心起来了。而当我们又思考到我们是别人的子孙,我们也将是子孙的祖宗。所以我们的子孙能不能受我们的余庆?我们整个佛门后来的四众弟子,能不能因为我们的榜样而得到余庆?这个时候责任心、有后的观念就提起来,一言一行都谨慎,一言一行都不敢随便。而这一分责任鞭策我们不放纵自己的习气。

这些圣哲人,舜王的榜样给我们很大的提醒,所以我们效法舜王「不见父母过,不见兄弟过」,举一要反三。看目前的局势,反三可能来不及了,我们就给它彻底一点,「举一反一切」,一是我们的心地,是我们不见人的过,是我们的真诚心、我们的恭敬心。一切就是用这样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人,面对所有的事物。其实用这个一即一切的心,那就像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广修供养」,那是平等的礼敬,平等的供养。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纯是一颗利众的心。《华严经》师父在讲解的过程,常常会说到「信为道元功德母」。而透过我们跟大众接触,我们觉得确实「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意念坚定不移。这个怀疑就拿掉了,贪、瞋、痴、慢、疑。这个「疑」也是很厉害,会障碍我们的真诚,障碍我们的平等心。

当我们跟海南省监狱的这些领导干警,他们给我们讲了一个事例说到,当他们在工作的过程,有听到同业叙述到,当初唐山大地震,有个监狱被震倒了。里面一百多个服刑人员,没有一个人逃走,所有的服刑人员都拼了命的在瓦砾堆里面用他的双手在救人。所有的人整个手都是沾满著鲜血,他挖得整个手都破掉了。在那样的情境当中,他假如离开,良心不安!我们能不能演出真实德行让所有的人见到了,马上善根就起来。所以不是众生不回头,是我们能不能做出真情真意的行为出来来感动他们。

上一节课有跟大家分享到,我们到医院里面去看那些刚刚出生的孩子,当然第一眼是看自己的孩子。而当我们看完孩子一定会不由自主的被旁边天真的脸庞给吸引,会多看这些孩子几眼。因为我们从他们的脸庞都看到本善。有没有人去看了以后,对着旁边的人说:「我跟你说,那一个以后是杀人犯,那一个以后会放火烧车。」我相信没有这样子的人。而当我们把一个刚出生孩子的天真脸庞跟这个杀人犯的脸碰在一起,我们能相信是同一个人吗?当我们看到他之后是这样的行为,我们很不忍心!因为这个孩子,父子有亲的天性,很可能因为一次一次家庭对他的伤害,他可能需要爱的时候,父母是用暴力对他,把他的善心整个都给障碍住了。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跟父母对立的时候,我们不怪这个孩子,我们替他不忍心。因为「茍不教,性乃迁」。所以当一个人犯大错了,是他在家庭,他在学校,以至于他在社会,没有得到真爱的关怀!他才会走成那个样子。这些结果应该是引起我们高度的反思!尤其我们走在教育的行业,没有一件社会现象离开教育的!根本的问题都在教育。要真正解决,也是要靠爱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当我们奠基在对「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奠基在「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任何怀疑了。

那我们再来解圣贤的存心。早上提到曾子说到孔夫子他的道德学问一以贯之,是忠恕之道,其实在《论语》当中最强调的是仁爱心。而仁字的表现,不离忠恕二字。忠是尽心尽力,对自己要求要尽心尽力,恕是对他人要宽恕、要包容;进一步,这个恕字是如其心,叫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我们在《中庸》当中有读到一句话,夫子讲我在判案的时候,因为夫子曾经做过司法官,大司寇。他说我判案的时候,都是依法去判,跟一般的法官也没有两样;但是我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判这个刑的,我是「必也使无讼乎」。(我是看这个黑板都没写过,因为我们要随喜这个黑板的功德)这句话我们有没有读懂夫子的心。这个「必」就是他终其一生都要为家庭社会从此没有冲突、没有争讼,不会告上法院去而努力,必就是绝对不会中断。夫子做到!一生周游列国教学,不疲不厌,从来没有放弃过,当时候的人说道:「孔老夫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那个不可为的意思是世间的人看觉得困难重重,可是夫子却不因为困难而退缩,就像《弟子规》说的「勿畏难」。就是因为夫子的坚持,我们炎黄子孙才能学到五千年宝贵的智慧。为什么孔夫子是至圣先师,因为没有夫子的坚持、夫子的德行,我们的文化很可能在两千多年前断了,所以后世读书人对夫子非常的敬佩。

有一段赞叹的话,「先孔子而圣者」,在孔子以前的圣贤人;「非孔子无以明」,假如没有孔夫子把他们的德行宣讲出来,很可能我们现在连祖宗都不认识,他们的德行我们都不了解。「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有在孔子之后留名青史的圣哲人,假如没有孔子的承传、孔子的风范,他们很可能没有好榜样学习,就不可能成圣成贤。所以夫子的坚持太重要了。往后几千年读书人,虽然面临很多的危难跟挑战,但是他一想到孔夫子,他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股精神,我们生为夫子学生要拳拳服膺在心中。因为我们当下的情况比春秋战国时代不知道要乱多少倍。这个时候文化也是岌岌可危,臣弑君、子杀父,现在这样的事情愈来愈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效法夫子承先启后。

「必也使无讼乎」,这个必就是忠心为人,为民族;无讼,就是设身处地的恕道!这句话里面就是忠恕二字。因为夫子感受到,当一个人犯罪了,他堕落,他痛苦,而他的父母同样痛苦。他关的是有形的牢狱,而他的父母、爱护他的长辈关的是无形的牢狱。他可能三年就出来了,请问他的父母长辈要关多久?当他的孩子不能回头,他们两老可能要关一辈子,见不到光明。只要有圣贤的教诲,服刑人员以至于他的家人,才能见真正的光明。我们曾经参加海南海口他们办的「亲情帮教会」,让服刑人员的家人来给他们打气、给他们鼓舞。我看到有个年轻人,来看望他的长辈就有八个人。你看一个人造恶,让多少人挂心,真是「德有伤,贻亲羞」!让所有爱护他的人都担忧。当我们让一个犯错的人回头,真的让无数的人见到光明。甚至于他不再继续堕落,他才不会变成重大要犯。那到时候变重大要犯,不知道让多少人身心不安!

所以有服刑人员本来写信、打电话统统都是要钱,结果现在学了《弟子规》,给他母亲打电话,第一句话是问:「妈妈,您身体还好吧?爸爸的身体也好吧?」他妈妈在电话那一头说道:「对不起,你打错了。」旁边都有在听的干警,因为要辅导他们的思想,赶快把电话接过去:「老人家,真的是你儿子。」所以能够让犯错的人,那是整个社会现在最需要教育、最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去监狱里面让这些服刑人员断恶修善,这是真正力行观音法门,救苦救难,是真正落实夫子这一句「必也使无讼乎」。我不愿意再看到人入监狱,让他们的父母担忧;我更不愿意看到因为有人犯罪,而有人就会受伤害。那个受伤害的人可能是一辈子遗憾,以至于他的父母也是一辈子遗憾。

我们解佛陀的存心,解孔子、解老子的存心,解曾子、解颜子的存心,以至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一本《晚晴集》。大家有没有读过《晚晴集》?这也是弘一大师的大慈大悲,佛陀四十九年的经教浩如烟海,大师把它撷取一百句,对我们当下所有四众弟子修学是非常重要的教诲,这是大师的慈悲、恩泽!所以我们时时口袋书带在身上,一有空档「话说多,不如少」,赶快拿起来,一句一句念到我们的心田里面去,不枉费大师的苦心。不只是佛家撷取一百句,还有整个我们历代的格言都是非常重要,处事的练达,处事的智慧,这能让我们提醒自己一言一行,不要让人生烦恼,要能让人生欢喜心。我们能面对经典,时时都是感悟每位佛菩萨、圣哲人的存心。真的,我们就时时都跟佛菩萨圣贤在一起,这时候就一点也不孤独了。

解了以后,我们去力行,而这个力行要非常的有恒心。在《华严经》勤首菩萨做了一个譬喻,说一个人修道就好像钻木取火,钻著钻著,我们钻木取火有没有说:有点累了,我休息五分钟再来钻。休息个五分钟,可能都要从头再来了。所以就要持续不断的用功,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的要「净念相继」。师长也提醒我们,也期许我们要「咬紧牙关,此生证无量寿」。大家对这句话熟不熟悉?挺熟悉的!当自己听到这句话,突然想「咬紧牙关!要咬多久?」所以老实人得利益,还有其他想法:「要咬多久?还要三年、还要五年,还要一辈子?」一想都没力气了。都是自设障碍,反而老实人说:好!师父上人这么讲,就干。他就明白了,不用咬很久。我们看到历代,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这些成就的人,他们咬多久?三年五载就有成就了。真正用功,像龙树菩萨他们咬多久?所以咬多久,自己决定的。

当我们真正肯咬紧牙关,三年五载我们就能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游步三界」。你们对这句经文好像不太熟悉,我们每次念到这一句,突然都快飘起来了。「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因为习气降伏住了,任何境界你没有罣碍了,都是跟人家结法缘,结善缘;「开示正道,度未度者」。佛菩萨的生活什么时候过?我好像把大家逼得太紧了,当下可以过!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圣狂之分,在乎一念」。这一念阿弥陀佛提起来,当下自性在念佛。而刚刚我们钟博士提醒我们,只要这个正念能念念相续,我们就在佛法界。所以我们谨记印光大师的教诲「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我当初到海口,人生地不熟,一个人去。本来我爸爸都交代好了,你到祖国大陆去,要躲在杨老师后面三年。我爸爸很有智慧,知道我很浮躁,应该好好的先扎根,好好的学好,好好的跟杨老师学习。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才跟了不到一个礼拜,杨老师就对着我说;因为那个时候刚好先到孔庙,三孔祭拜孔老夫子,看到整个文化破坏的很严重。那些墓碑都是摔坏掉,而且很多讲解员都在那里左一句封建、迷信,在批判著孔夫子圣贤人的教诲。我们边听,真的是心在淌血。这么好的机会可以教育自己的同胞,甚至于可以把我们的文化弘扬到世界各地。因为这几百万的游客很多是从海外来的。结果反而海外的人来了,我们居然在骂自己的圣人,这不是在侮辱自己的民族吗?当下老师就告诉我们说:「我必须建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让所有致力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够学习。所以你必须一个人回海口去,你就自生,最好不要自灭。」所以我就一个人回去了。

诸位大德同修,假如你面对跟我一样的情境,会有什么状况?我们这个时候能不能坐在地上「我不玩了!我不玩了!」这个时候这样也没用,已经遇到了,就应该活在当下去面对。我们听师长教诲常常说到:佛菩萨安排!什么时候是佛菩萨安排?我们喜欢的时候,佛菩萨安排。那个听师父的教诲都分别执著,这个不行!应该是一切时一切处不挑境界,佛菩萨安排。这个时候不挑境界,平等心现前了,真诚心现前了。所以真正我们依教奉行,其实很多习气慢慢就可以对治。尤其当我们念念都为人着想,这很微妙,烦恼什么时候轻了不知道。因为都为人想,那贪瞋痴慢慢慢就淡了。所以感谢他人给我们付出的机会,给我们修慧,给我们息烦恼,给我们修福!一切人都是我们的贵人。所以不为自己着想,那是大福分!我看大家有没有注意听。刚刚这段话叫做「倘揜饰,增一辜」,这是错误的示范,大家不要学。

我在海口的时候,一有空赶快师父的光碟放来学习,深怕自己烦恼习气太重。刚好听到师长在香港讲「五十年学佛心得分享」。当师父讲到:「当你什么都不要了,你什么都得到了。」讲完的时候,师长就呵呵一直笑。笑完以后说:「你们不懂!」看到大家的笑容,我看大家都懂了。真的不为自己,自性就起用了。那自性的福分微妙自在,没有需要的时候,两手空空。师长常常说:「上一次什么时候用钱都不知道了!」需要钱的时候,要多少来多少。就像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师长起了这个念头,回报家乡,做一个实验点。马上,我们马来西亚的一位护法钱就送来了。大家希不希望这么自在?你们好像不大希望!要相信!那不相信,这个障碍就出来了。

杨淑芬老师跟在师父旁边,有一次讨论印《无量寿经》要三十万,结果吩咐杨老师去印。讨论完了,突然有位长者走进来对师父说:「师父!我要过寿了,孩子非常孝顺,说要给我设宴庆生。我已经寂静知足,不想要那么热闹,所以他们的心意我领了。」我跟他们说:「来,你们既然有这个心意,都拿新台币来就好了,我拿去给你们积福。」积功累德,因为刚刚我们钟博士教诲《太上感应篇》要复习一下。把这个红包呈上来,老人家拿起来一看微微一笑,一点都不差,三十万。拿给杨老师一看,增长信心。以后杨老师印经已经超过千万,但是从来没跟师父拿过钱,这都是考试。这师父一说:印什么经?结果老师在那里等,怎么没有下一句?只好自己去「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真的,一心一意去把这个经印好,很多因缘就接过来。甚至于是师丈的同事:「你太太好像在做公益事业,我最近刚好有一笔钱就给你太太!」结果一补上,刚刚好。而且这个性德的感应很微妙,一感应都不差,都不会留太多钱。因为留太多,大家又在那里担心、烦恼,甚至还争,那就麻烦。所以这个自性的财富自在。

师父那时候教诲我们,「后台老板阿弥陀佛,别怕」。结果我们一听很乐,阿弥陀佛做靠山,靠得住。像我习气很重,我小时候都想做生意。人家回外婆家是高高兴兴的在那里玩耍,我是回去做生意,小时候卖地瓜糖,抽一根五角,就这样小本生意做起。所以人的习气爱钱爱到这种样子,连小时候都要;但是学佛以后,其实生意还是要做,要干宇宙间最大的生意。宇宙间最大的生意要跟「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合作。所以我这个做生意的习气用在这个地方还可以,找合伙人要找十拿九稳的。这不是十拿九稳,是完全稳。我们去推展以后,对这句话体会愈来愈不一样,阿弥陀佛会送钱来。那我们接着问一句,谁是阿弥陀佛?谁是阿弥陀佛?真的,都是一切大众在开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明白真相,随着我们在大江南北推展《弟子规》的教学,终于知道谁是阿弥陀佛,一切众生是阿弥陀佛!

我们在海口办课程,办五天,五天上下来,正准备去付钱的时候,柜台小姐说:「钱都付完了!」我们很纳闷,「谁付的?」「老板娘每天都付掉了。」因为这个老板娘非常有爱心,她每天来听完以后在那里流眼泪,说:「我的孩子都大了,他们小时候错过这个黄金岁月,可以学这些圣贤教诲,我希望更多幼儿园的孩子、更多小学的孩子能得利益;这些老师都是小学、幼儿园老师,我全部护持。」她那颗心是不是阿弥陀佛的心?是!所以每个来护持弘法利生事业的同修们,他们当下都是阿弥陀佛。我们看到当有老者捐款几百块钱,更让我们触动的是,他那几百块钱有五角的、有一元、有两元,甚至于还有两分的,这些这么小额的款项,代表他省吃俭用,完全留下来护持正法。那是至诚的护持!那是阿弥陀佛的存心,我们怎么忍心让这么多至诚的佛心失望!所以是大众的佛心鞭策着我们不能懈怠,不能退心!要勇往直前,对得起所有人的这分真诚心。

确实师长常常教诲我们,解行相应能够常生智慧。所以师长怎么教我们,我们就好好的去落实就对了!自然我们随着去承担起弘法利生的工作,我们边做就边明白师长这些教诲都是真实不虚。好,那我们时时信解行合而为一了,用这样的存心来落实《弟子规》的每一句教诲。那我们《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其实从心地去受持,从头至尾就是一个「孝」字。当我们这颗孝心时时保持,要落实《弟子规》并不难。时时都是一个恭敬心。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离不开恭敬心,离不开忍辱的心。每一句都是忍住贪瞋痴,忍住习气,提起正念。我们看到《弟子规》,这个「弟子」指的我们是父母的弟子,我们是师长的弟子,我们是古圣先贤、佛菩萨的弟子。而这个规并不是谁规定的,这个伦常大道统统是我们自性流露的风范行为。所以我们遵守《弟子规》就是持戒,就是守礼,就是随顺性德。我们有这样的明白,才不会觉得好像是圣贤人在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其实这些教诲是让我们恢复自己的德行,恢复自己的自性。

而「总叙」是整个经文的总纲领。总叙当中说到「弟子规,圣人训」,这个字幕当中有没有打?可能《弟子规》不用打,假如还没背起来,来人,好好鼓励他!说实在的,《弟子规》要背!最好不要硬背,不然会得忧郁症,背到最后连睡觉都睡不好,这个时候我就罪过罪过。《弟子规》上了年纪的人不要硬背,会伤害脑细胞,熟读就好了。而且我们每一句经文不是用记忆,是用心领会,用心去感受,就不难背下来。不是用脑背,是用心感悟。这个时候纵使没背起来,很可能在境界现前,这一句经文就浮现出来了。

我们看到「首孝悌」,这个「首」就告诉我们,在修学的道路当中,它都有次第,落实了孝悌,人的爱心就开显。他会孝顺他的父母,他也会恭敬一切人的父母,因为他知道一切人的父母也很不容易。而我们看到孝悌是本,君子务本,本立道就生了。这个孝悌根基扎好了,受持《弟子规》不难,家道要弘传就不难。我们这一次是护法菩萨寻根之旅,所以我们现在整个理解《弟子规》,就不是只有我们的家道弘传,是我们整个佛门大家庭的弘传。我们体会到末法还有九千年,「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我们这个时候非常谨慎,行为世范,才能开九千年正法继续的弘传。用这样的心境来受持「首孝悌」,那时时「当孝于佛,常念师恩」,时时想着我要孝顺佛菩萨、孝顺师父上人,要依教奉行。我们体会到所有的众生同修只要堕落了,佛菩萨圣贤人担忧、伤心!我们要团结所有的同修,为佛法、为众生,让众生能离苦得乐。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不断在落实「首孝悌」。所以这个家是整个宇宙,是整个虚空法界的大家庭。

孝悌心起来了,「次谨信」,这个谨慎出来了。就像《中庸》里面说到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我们一切言行都给大众建立法则,都给大众当榜样,这个「谨」就出来了。我们与一切的亲人朋友都守住诚信,大家都很信任我们,由于这分信任,成就团体的人和、团体的力量,家业就盛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人和都在我们给一切的同修讲信用,答应他们的事情尽心尽力都做到。包含「泛爱众」,时时都想着现在的社会大众需要什么,其实这些经句从头至尾也都是爱心。当我们看到「凡是人,皆须爱」,我们也想到「事诸父,如事父」,我们用对父母的恭敬、孝敬心来对一切众生。

刚好在过年前,我们在庐江汤池都会给老人家送敬老金。这是师父上人延续他们家乡好的文化承传。因为那个时候,过年前都会发动给老人关怀,都会送一些挂面,吃的,去慰问老人。所以一想到故乡的老人,师长把这分心意折合成人民币五十块钱,表达老人家对于老人的关心。结果真的好多老人拿着五十元钱流眼泪,拿着五十元钱,把它供在祖先牌位前面,他说:「这个五十块,我再穷都不会花,因为这代表着jingkong老教授对于我们老人的关心、爱心;我要拿着这个五十元钱教育我的子孙。」在这个发放的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到,当我们尊敬老人,真的就像《大学》里面讲的「上老老而民兴孝」。我们对他的老人好,他们很感动,甚至会生惭愧心:这中心的老师们跟我们是非亲非故,他们都用这么细腻的心来关心我的父亲,我的爷爷奶奶。当下这个孝道就开始弘传开来了。

我们开始讲《弟子规》以后,没听到有不孝子的,真的人的善念是容易唤醒的;也没听说什么吵架的,因为有吵架的,这些村里面的干部去协调,他们本来要互相讲对方的不是,这个领导马上说:「你们有没有去上过《弟子规》?」两个人点点头有!「上《弟子规》还吵架?」两个人很不好意思,低着头就回去了。人都有羞耻心。

当我们去发放这个敬老金,真的是孔夫子讲「力行近乎仁」,当我们真正去尽这分爱心,尽这分关怀的心,更深刻体会到现在社会的需要,现在众生的苦难在哪里。我们佛门常说发菩提心,而菩提心也会随着我们遇到的每件事,接触的每个人,让我们更加的深刻。随事发菩提心,随着遇到的事情,当我们去了监狱看到现在那些吸毒,甚至染上爱滋病,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们看在眼里,我们跟一位长辈七十多岁,七十六岁,一位张老师她七十六岁,刚好她协助我到监狱去给这些爱滋病的服刑人员上了一堂课。当天晚上睡不着,流眼泪。隔天对我说到:「我决定长期在监狱讲课,虽然是七十六岁了,我已经看到众生这么苦,我一定坚持一直做下去。」所以这位长者已经在监狱讲了好一段时间了。现在还有几个年轻人都跟着她去学习。

真的是接触以后,才知道弘扬伦理道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我们看到离婚率这么严重,我们看到犯罪率不断提升,我们看到每年有多少的人在堕胎。一个上海的女子才二十几岁,两年堕胎十一次,她居然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说她可能成为金氏世界纪录。她不知道她在杀自己的孩子,她的羞耻心没有遇到圣教。当我们听到一个学校一千二百个孩子,中学生,初中,女孩身体检查,顺便测试有没有怀孕,居然有二十几个女孩子怀孕。我们的下一代没有圣教,他们当下就已经活在畜生道,活在三恶道!今天我们看一个婴孩瞬间要掉到井里面,我相信我们没有第二个念头,我们会使出全身的力量扑过去拉住他的脚。纵使可能我们会跌个遍体鳞伤,我们都觉得值得。而现在众生没闻正法,拼着命如飞蛾扑火往三恶道跳。这种情境比一个婴孩掉古井不知道严重多少倍!他古井掉下去,只是一条命没有了,我们都知道生死是虚妄的,他没有干坏事,他很可能投胎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当下所有的得了人身,却做的是三恶道的事,等着他的是万劫不复!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时代,我们怎么忍心再袖手旁观。这种仁慈、这种使命起来了,不需要任何人教我们精进,我们自己会勇猛努力,因为慈悲的动力起来了。

当我们去发敬老金,看到太多七、八十岁的老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面,那都是五、六十年前的房子。冬天零下三度,零下五、六度,而他们只有一层被子,窗户还破的,冷风飕飕吹。让我们更惊讶的是,在这个破房子的旁边就是一栋三、四层楼的洋房。而这个洋房就是他的子孙住的,他宁可让自己的爷爷、父母住在这样的地方,大门还锁著。我们的老师们回来之后,真的每个人的面相都变了,都变得仁慈,都觉得是我们自己没有尽力去推展传统文化,没有告诉他们的子孙「首孝悌」。

我们上次讲到一位同修问师长:我没有办法不见世间过失。师长告诉他:从今以后,你看到任何社会的不足,都告诉自己是我做得不好。孩子不孝,是我没有给他孝的榜样;社会的人乱丢垃圾,不爱护环境,是我没有做出爱护环境的榜样给他看。当我们用这样的心境去面对一切世间的现象,我们不见世间过,我们只有使命感。师长这一段开示,无上的恩慈!听完就变成我们的态度。师长说:「最傻的人,就是把别人的垃圾放在自己纯净纯善的心中。」当我们听完这段话,我们要不要继续傻下去?当然不能再傻下去了。

看到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孝,不懂悌。因为「人不学,不知道」。真的,我们这些老师们看到这些众生的苦,学习不用推了。真的天地之间都感觉到孝悌的紧迫。当我们下去发敬老金的时候,天气预报整个礼拜都是下雨。而我们的老师们在哪里祈求:「老人年纪都大了,下著雨,地都是黄土泥泞,走得会危险」,大家一起祈求。结果祈求完,那三五天统统没下一滴雨。发完以后,隔天连下三天雨。天地都感应!

在整个跟着杨老师学习的过程,我们所有男众的学生跟着老师都会感觉一点,老师比我们还像大丈夫。那种豪情,那种气概,遇到任何社会的苦,直下承担绝对不退缩。只要需要干的事,只要是众生的苦,马上承担起来,没有任何的想法。看到多少父母在那里流眼泪,我的孩子迷在网吧里面,死拉活拉都拉不回来。多少家庭现在根本就暗无天日。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开始办书法篆刻教学。老师说:有麦当劳,就有肯德基。从这里得到启示,有网吧,以后就要有「杨淑芬老师书法篆刻教室」。拿着书法,拿着篆刻,拿着《弟子规》,把网吧干掉。所以过完年之后,杨老师要亲自披挂上阵。老师五岁就开始学书法,到今年已经四十五个年头了。亲自教一批教《弟子规》书法篆刻的专业老师出来。当然海外报名会优先录取。诸位要跟我有一个默契,这个消息不能传回,听说有大陆、台湾来的同修。大家也不要怪我,因为这叫对待远方的同胞,当然要更加的用心。这个时候我也是在落实传统文化。而且远渡重洋来,那都是下定决心的,永不回头的我们的老师们。当然大家要了解「千处祈求千处应」,真的想学,焉有没机会的道理。真的想学,释迦牟尼佛都感应!观世音菩萨都感应!都变现在我们的面前给我们讲经说法。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可以感应来?那佛经不能变成理论,要在我们真实的生活当中,有坚定的信心能够感来这些殊胜的因缘。

当老师看到这么多的老人晚景凄凉,除了尽心尽力把《弟子规》弘传开来以外,老师最近有个构想,成立和谐世界示范中心,让很多的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让他们每天可以唱歌,可以吹葫芦丝,可以编手工艺。编一编还可以拿出来展示,甚至于给五湖四海来的朋友当结缘的礼品。当这些各地的同修们拿到了都非常的珍惜。那他们的晚年非常的充实。甚至于这些长者他一生一定有很多宝贵的技能,我们所有年轻人恭恭敬敬的听他们讲课,把这些技能能够弘传下来!不然没传下来,那是几十年的经验,那就太可惜了!而这些老人遇到我们真肯学,他一定是全心全意和盘托出。而且给这些老人(举两个牌子,我一定看到。我还以为刘德华才有安可),他有宗教信仰,我们每个礼拜的房间,我们到名山宝刹照出最庄严的西方三圣,都不用建佛像,影像一打,他就可以在那里礼拜。他是基督教的,我们马上打出来名教堂里面的耶稣基督,他各个宗教都非常欢喜,然后还唱的都是他们喜欢听的歌。让他们身心轻安,安度晚年。而且,这些老人还可以出租,租给全世界年轻人,来这里可以给他们洗脚,实习孝道。

然后这些老人他就需要很多的服务人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办中专,这些专科完全是如何侍奉老人,如何做社会福利事业。都是做这些科系,烹饪的,然后护理、医学,他们都学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统统都可以在这个事业里面去付出、去锻炼。然后就必须建很多的房子,甚至建学校。这些员工的孩子,成立子弟学校,只要能一生一心一意奉献弘法利生,他们的孩子我们全包了,不是包当状元,是包这一生都是活在快乐的世界里,都是一生能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最后,这些我们的同仁们最后再一起念佛,同生极乐国。然后,这个讲下去就很长了。

这里面还要办很多的班,办未婚男女结婚先修班,要先懂得道理了,才能结婚。以后相亲的时候都说:你有没有到和谐示范中心培训过?寒暑假的时候多少学生在堕落,我们广泛的开弟子规篆刻书法教室,让这些孩子到那里去一个月、二个月,全部薰习《弟子规》。还可以现场照顾这些长者老人,把他孝悌的心扎得牢牢的。而且我们在那里又盖的是传统农业示范,吃的统统没有农药的,这些孩子还可以每天去劳动。这个时候才知道「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这个书法课程,《弟子规》课程,就长期办下去,我们一定要扭转乾坤,不能再让众生堕落了。谢谢大家!今天有讲得不妥、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30日16:55: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24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