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三十集)钟茂森博士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由弟子规入论语评论3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今天我们这集是最后一集,讲《弟子规》的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这次讲解《弟子规》是用《论语》来讲解,每一句、每一段《弟子规》的经文,我们都结合《论语》,从这裡可以看得出来,《弟子规》和《论语》其实是不二的。《论语》讲的是圣贤的道理,《弟子规》是讲落实,把这个道理如何落实到生活,所以《弟子规》是根本。不仅是《论语》的根本,儒家的四书五经、十三经都要在《弟子规》裡面才落实得了。如果没有《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于是没有根的花,很快就枯萎,它不是长久的,就不是实学。

  

《弟子规》最后一句的经文是结劝,总结和劝勉。把《弟子规》裡面所有的这些教导都做到了,圣贤的根本就立好了。如何能够做圣贤?在做好这个根本上再更加好学,就可以成圣成贤。不断的学,不断的拿《弟子规》来对照反省。如果不肯做圣贤,这叫做自暴自弃。为什麽?孟子讲过,「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贤,人人都可以做,你为什麽不做?不做,不就是自暴自弃吗?你问,为什麽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因为《三字经》裡面讲,「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本性跟圣贤是一模一样的,尧舜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到。

  

《论语》裡面讲,「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夫子讲的这个性就是我们的自性。自性人人差不多,相近就是差不多,其实没有分别。这个性讲得很深,它是整个宇宙的本体,而我们也是从这个性出来的。但是这个性无相,我们没法看到,甚至连意念都想不到,六根没法接触,所谓不可思议,不能够用思惟达到,更加不能够用语言来表达。它虽然无形无相,但真实存在,就是宇宙的本体。这个道理很深,连子贡这样的弟子都不能够明白,子贡曾经讲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他说,孔子讲的这些语言,可以做出来的礼仪,包括写的这些文字,都叫文章,可得而闻也,这个我们都可以了解。闻是你能够了解,不只是听,而是说听了就明白了。这些是有相的,容易明白。但是夫子讲性与天道,这个就无相,叫做形而上,无相无形,那就不可得而闻。为什麽?性跟天道都是讲到宇宙的本体,道家讲的道,《道德经》裡面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由道而生,道就是自性。如果你能够见性,你就叫做证道了,你就能与宇宙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那就万事万物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圣人。这个性无所谓善恶,它是清淨本然,人人分上皆有;讲善、讲恶,这个性就不是自性,是习性,习相远也,有善恶不同的人出现。善人,整天都做善的行为,就是善人;恶人,经常做恶的行为。但是他们的本性无所谓善恶,一样的。孟子讲的性善、荀子讲的性恶,都是讲习性,不是讲自性、本性,这个我们要懂得。而成圣成贤是要回归到自性上来,要怎麽样?放下分别执着。有善、有恶,都是由于分别执着而形成的,你要放下才能够见性。

  

知道人人可以做圣贤,我们就要立志做圣贤,而且这个志向要坚定,志于道,读书志在圣贤。孔子讲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大的军队,他的元帅可以被擒杀,但是一个匹夫、一个普通人,他立了真正的志之后,不可夺。人就怕他不立志,立了志之后,他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达到成功,所以志向要高远。孔子有讲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就是白天、早晨,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闻真道,到晚上死都可以了。说明一个志于道的人,把道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可以为道而死。真正闻道了,明白道其实是什麽,你就知道原来自己是不生不死。为什麽?自性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这才是你真正的自己。能生灭的是相,不是性,见性的人他知道本来没生死,只不过是缘生缘灭而已,所以哪还有死?知道没有死,就更加不会怕死。所以,闻了道就没生死了,就怕没闻道,还不能死,一定要好好学道,了脱生死。

  

学道一定要锲而不捨,努力不放弃,不可以中途而止。在《论语.雍也第六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冉求是孔子弟子裡面才艺很好的人,他才艺很好,对于求道的心就不足。所以在这裡他说,「我不是不喜好学老师你的道,只是自己力不足」。不是我不想学,我没这个能力。也有些人是这样找理由的,说自己业障重,不行,我根性很差、我智慧很低,我不可能学得到,学道也不成功,不学了。孔子怎麽答覆他?「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孔子说,譬如一个人走路一样,如果他是力不足,脚力不够足,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走不到,他走到一半就自然走不动了。废就是走不下去,走到中间就停了。但是今天你不是这样。今女画,女就是你,画就是止,画而不进,停止了。是你自己不想走这条路,是你自己停止,是你不想走。孔子在这裡激励冉求求道,生起这个愿心。其实学道,难就难在你发心难、立志难,人有这个志向,没有做不到的。因为这件事不是求人,是求自己,你自己只要真正想求道,一定能够得道,就怕你不是真的想。不是力不足,是心不肯,那就没办法了。所以孔子在这裡鼓励冉求。

  

他在「子罕第九」也是这样鼓励人,「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举比喻来讲,譬如为山,就是堆积一座山。未成一篑,篑是装土的器皿、器具,往往是竹子编出来的,好像畚箕一样。你要堆一座山,古时候没有推土机,要一篑一篑的堆起来,如果尚未完成,就差最后一篑土,你停止了,那就不能够成功了,你要埋怨谁?只能埋怨自己,是自己停止不肯上进。又譬如平地,就好像一块地下面有坑,你要把这个土填下去,使地平起来。你一篑土、一篑土的填下去,进就是再进一步,再填一篑土,往也,那就成功了,这是勉励我们再接再厉。譬如说读书求学,如果我们读着读着,读到一半就停止下来,就自然荒废了学业;如果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最后学业就成就了,不可以功亏一篑,这是要懂得的。立志成圣成贤也是一样,平时我们力行圣贤之道,不可以有疲倦的心,不断的要努力。

  

孔子教导我们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增长智慧、仁爱,以及学习礼仪,一直到完美的圣贤境界为止。孔子在「卫灵公第十五篇」有段话说,「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这是讲三个阶段,主要是对领导人说,也包括对任何有官位的人。知及之的之就是讲的天下国家,包括你自己的官位。你用智慧,知是当智慧、智力来讲,用智力得到天下国家,或者得到你的官位,如果不能够以仁为守之(所谓对下面的人、人民百姓要仁爱,要关怀他们),你即使得到天下国家,但是不仁、不爱护人,这样虽然得到了天下国家,必然最后失去,包括官位也一样。所以,有智慧也要有仁德。知及之,仁能守之,得天下,也能够守天下,但是还要庄严面临民众。莅临的莅就是临的意思,面临、对待。如果我们自己不好好修持自己,不够庄严对待民众,民众就不会尊敬你。庄严对待民众了,这裡讲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了,如果动之不以礼,还是未善也。我们的行动如果还有不符合礼的,就还未达到尽善尽美。从这裡看出,孔子是叫我们不断的提升,从未善到圆善,一直到最后成就大乘的境界。在这个思想上我们要不断的去修行,不断的提升,一层一层有次第。

  

在理上来讲是没有次第,顿悟是可以。孔子曾经讲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讲的话,仁这个境界离我很遥远。仁的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仁是一体,圣人看宇宙众生与自己一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境界离我远不远?不远,是你一念之间,不离开你的心,心是主宰。我欲仁,我如果真正发心行仁,立志成圣成贤,斯仁至矣,仁的境界就到了,立刻现前。在理上就是这麽快,因为整个宇宙就是你一念变现出来的,一念是仁,天下宇宙归仁,斯仁至矣。这是理上,我们可以这样做到。但是事相上是尽自己一生去努力,不能够中途退心,不能够懈怠、懒散。曾子曾经讲过一句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讲,一个士人,就是读书人,这个读书人是读圣贤书的人,立志做圣贤,但是刚刚起步,他还没成就,立志就不简单了,非常难得。这种人不可以不弘毅,弘是弘大,心量要大,毅是刚毅、勇敢,不畏艰险、困难。因为求仁成圣的道路是遥远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这个使命责任是非常重的,这条道路是很长的,一直走到死才能够确定你是不是真正行仁,对一个人要盖棺论定。其实人的生命是无止境的,不是身体死了就没有了,身体死了之后还是以仁为己任,生生世世都要行仁,这才是弘毅,这才叫做任重而道远,无量劫都要行仁,直至成佛。以仁为己任的人,这是重任,虽然重,但是自己可以担当,你能够立志就能够担当。死而后已,一直到死为止,这是很遥远的,儒家讲一世,但是能够坚持一生也不简单。

  

曾子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样子。曾子临死的时候得了病,卧床不起,当时鲁国的大夫季孙子为他送来一张大夫专用的竹蓆。曾子不是大夫,不可以用这个竹蓆,用了是不符合礼,但是曾子他不知道,季孙大夫也是好心送一张蓆子给他,尊重他。结果有个童子来到曾子床前看到,「这张蓆子是大夫用的,这麽漂亮」,就这样说。曾子听之后吃了一惊,即刻叫人把这蓆子换下来。他的儿子在旁边就说,你的病情这麽重,现在的身子不可以移动,等你好了再换也不迟。曾子说不可以,我宁可守礼而死,不可以违礼而生,快点给我换。结果大家七手八脚把这蓆子换下来,然后重新再扶曾子睡下去的时候,还未睡稳,曾子就断气过世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曾子一世都不做违礼的事情,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曾子真正做到一个克己复礼的人,所以他仁达到了,叫做仁至义尽。唯有义尽才能够仁至,义就是应该做的事,应该做的要做,不应该做的绝对不做,这才能够达到仁至,做一生,做到死为止。

  

在《论语》裡面有一章讲到,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也遇过艰险的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他在陈国遭了难,绝粮七日,没东西吃。跟随孔子的这些弟子饿得走不动,从者病,饿出病了,莫能兴,兴就是站不起来,落魄到这样的程度,这是被人围困。所以子路想不通,心裡面就火了,愠见曰,愠就是愠怒,见就是现出来,心裡很不高兴,现于辞色。他来责问孔子,君子有行不通的时候吗?穷就是行不通。子路不是因为饿才生气,他是不能理解孔子为什麽要这样行道,行道行到最后差不多要饿死了,所以他问,君子有没有行不通的时候?本来应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麽做君子做得这麽辛苦?孔子答覆他,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然也有穷的时候,就是行不通的时候,甚至可能遇到危险,甚至可能会死。但是君子跟小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什麽?君子即使是在挫折、危险的处境裡面,不改初心,不改节;而小人行不通的时候,就会滥矣,乱做、乱来,就不守礼了。这就是什麽?也是批评子路,子路对老师这样的态度无礼了。孔子答覆子路,我们听得出来,孔子很温和的回答,一定是平心静气,一点也不着急,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要着急。着急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自己的境界。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6月3日21:16: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73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