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直讲(第二回)第1集 悟道法师讲于福州阿弥陀佛大饭店

我们再看唐老居士他讲他个人的遭遇。「我也不能例外,早把这本好书束诸高阁。直到一九六四年,曾患严重的目疾,坎坷之中,不免烦恼丛生,自愧学佛三十年,对于汹涌而至的烦恼,竟无法控制,才把久束高阁的太上感应篇拿出来细读,出乎意料的,连读数日,竟平息了平日无法控制的很多大烦恼。从此每日读诵,精神日益爽朗,身心愉悦,得未曾有。因此我更钦敬提倡这书的印光大师,确实具有真知灼见,不愧为我国佛教界第一流的高僧,成为一代祖师,实非偶然」。唐老先生以前早年在台湾他也办一个好像是扬善杂志社,我记得他好像是个中医,现在可能不在了。我们学佛如果生病,他患了眼疾,眼睛是灵魂之窗,我患过我知道,那个很痛苦。这举出一个例子,不管你身上患了什么病,我们学佛,我们一生病,你烦不烦,你心能平静得下来、逆来顺受吗?这个都是很严肃的问题;甚至就怨天尤人,怪佛菩萨不灵,是不是这样?所以唐老居士也给我们做一个证明。

 

在《太上感应篇汇编》里面,感应的故事很多,我摘录一小段:「休宁方时可,自幼多疾。遇一异人曰:汝形貌当贫,且无子无寿,须多种善根。因发愿刊此篇施劝。后病顿愈,家渐丰,生三子皆贵,以寿终。」休宁是一个地名,这个地名现在网络都可以查的。这个人是休宁方时可,自幼多疾,从小就疾病很多,在佛法讲这是业障。我也是从小就很多疾病。他遇到一个异人,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样,这个人应该是会看相,看到他那个形貌,说你这个形貌就应当一生贫苦,贫,没财富;而且没有子孙,没有后代,寿命也不长,无子无寿,寿命很短,又没有儿子,又很贫穷,必须多种善根。古时候这个书在民间普遍的流通,那很多人知道怎么修善,他有个依据,所以他发愿刊此篇施劝,刊就是去印,来布施还劝人。劝人也是劝自己,我们要劝人必定是先劝自己,像我现在这里讲要劝大家,第一个就是先劝我了。如果我不劝人,大概也不会劝自己,自己也没有那么用功。所以我们这个修学,还是教学相长,自利利他,利他也是自利,你要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帮助自己。如果你不想帮助别人,那也帮不了自己。所以,你看他发心布施劝勉,后病顿愈,后来病它就好了,身体体质改善了。所以现在遇到同修有什么病,很多,劝大家要修《感应篇》。所以庄严师这里痛、那里痛,找什么医生都没有用,我劝她读《感应篇》三百遍,劝人家修,病就好了。现在看她信不信,她不信,找人怎么炙怎么炙没有用的,那个是治标不治本。我是生病专家,我是久病成良医,从小病到老,病得很有经验。也看过很多医生,中医、西医的,什么样的医生也看过,从小不是打针就是吃药,实在是业障深重。这个都是业,病由业生,业由心生,如果你不从《感应篇》去修,治标不治本,因为你那个业没有转。你这病弄好了,没有几天又发作了,解决不了。

 

所以要修《感应篇》,修就是你自己去劝人,我建议大家这么修,你去劝人,你劝人当下就是劝你自己。你去教人,看到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那你用这个去教他,教这个同时也就是教自己,原来自己也是有这些毛病,就发现了,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不然我们自己错在哪里,真的自己都不知道,果报现前也莫名其妙,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有很多人得了癌症,第一句话都是说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你?都有因果的,那个不是偶然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有因果报应的。所以,你看休宁方时可,他接受这个异人的劝告,发愿布施劝人家修《感应篇》,后来他的病就好了,顿愈就是很快就好了。家渐丰,家庭慢慢有钱了;后来生三个儿子皆贵,贵都是做官、都有地位,在社会上有地位;以寿终,而且寿命长。因为《感应篇》就是修仙,仙就是修长生不老,我们要长生不老,要修这个,不修这个,不听祖师的话,那很难改造我们的命运。

 

所以我们人身体不健康都是业障,那各人的体质不一样,像我怕冷,有人很怕热,这个都是比较偏。如果仙,仙是怎么样?仙是不怕冷也不怕热。我前两天到福鼎山上昭明寺去做三时系念,又刮风又下雨,又冷,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回到这里,昨天下午就感冒了。仙他就不会了,仙就比我们厉害了,他的身体比我们好,不怕冷,不怕热。那个「仙」字就是一个人字旁,再一个山上的山,你人住在山上就叫仙。如果身体不好,住在山上一生病,他就住不了、就赶快下来,那就变成凡人,仙做不了。所以要住在山上也有他的条件。像我们台北的道场在山上,跟昭明寺差不多,都是靠海边,都潮湿,住在山上很多人都身体不好。如果修《感应篇》就好了,就不用一天到晚去看医生,这个叫修。所以唐老居士讲,平常学佛三十年,你看眼睛生病了,他那个心就很不平衡,烦恼就起来了,控制不了。我们想想,我们念佛你在平常一个病就受不了,临终那个苦不是跟我们平常一样的,你受得了吗?你不生烦恼吗?生了烦恼怎么去西方?佛不现前,阎罗王现前,这个问题很严肃。所以唐老居士他这个经验提供我们很好的参考,我们生病,这个先把它读个三百遍;三百遍不够,三千;三千不够,三万。人家读一遍就够了,我们不行,我们就十遍,读到你有感觉为止。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感应篇的特色,是以敬畏天地神明为基础,发扬善恶因果的至理。印光大师生前创办的弘化社,每年大量流通太上感应篇。」这是印祖生前办的弘化社,现在弘化社还在,在江苏苏州,我也去那边印过经,现在还有在印经,弘化社是印祖创办的。「或许有人要问:学佛的目的,是要出离三界,太上感应篇的天地神明,尚未出离三界,怎么值得我们尊敬呢?」这是学佛的人都有这种看法。学佛我们要超越三界,《感应篇》这些天地神明都还在三界里面,这个怎么值得我们尊敬?如果这样想,我们要先回头想想自己,我们自己出三界了没有?你跳出三界了吗?还是在三界里面?所以下面讲,「不错,佛法是要众生出离三界,印光大师是一位杰出的高僧,一生说法弘化,也是上承佛旨,救度众生出离三界的苦海。可是我们要明白,并不是教我们废弃三界的一切,或藐视三界的一切。我们学佛,在没有出离三界以前,还应尊重三界的秩序,遵守三界的法纪。倘若认为学佛可以藐视三界中的一切,那么请问你在马路上行走,是否可以轻视交通警察是三界中的凡夫,因而横冲直撞,不尊重交通警察的指挥呢?这样岂不要造成交通秩序大乱,车祸横生的恶果呢?」这样岂不是造成交通大乱了吗?用这个来说明也很恰当。「生存在三界之中,交通警察尚且要尊重,何况维系宇宙间无形秩序的天地神明,比交通警察更高出万倍,怎可不知万分的尊敬呢?」这个也说得很好。天地神明是维持三界秩序的,不维持就乱了,怎么可以不尊敬。「可怪少数学佛的人,自己还没有出离三界,竟要排斥天地神明,藐视天地神明,以致印光大师提倡赞扬的太上感应篇,几乎已被逐出佛教大门」,这个真的有很多佛教界的很反弹的,但是他不了解祖师用心良苦。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3日09:15: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61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