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第931集/文字)jingkong法师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无量寿经》上这个经题讲得好,「清净平等觉」。虽然把原则说了三个,实际上是一而三,三而一,心地清净一定平等,心地平等一定觉悟。这就像什么?像水一样。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把心比作水,用水来表法,来表这个心。水要清净,没有一丝毫染污,这水清净;水要平等,没有一点点波浪;这个时候的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照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那个照就是觉。所以清净平等觉,我们可以从水这个现象看出来。

 

所以我们供佛、供菩萨最重要的供具就是一杯水。其他什么都可以不供,那一杯水非常重要。水是什么?提醒自己,我的心,用心要像水一样,像水一样清净、一样平等、一样的觉照。供这一杯水不是给佛菩萨喝的,是给我自己看的,时时刻刻提醒我;我无论做什么事情,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清净、平等、觉照相应,这叫修福德!这个福德里头还有智慧,福慧双修,因为清净、平等是福,觉是慧。这你就该懂得,我们所想的、所见的、所看的、所说的、所做的,没有一样不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种人日常生活都叫称性起修,性就是清净平等觉,他所修的果报就是这个经上讲的『妙色』。

 

三世说得好,过去是这样修法,现在是这样修法,将来还是这个修法,成了佛之后还是这个修法。成佛之后为什么还要这样修?做给别人看的,这是大慈大悲,帮助众生觉悟。佛菩萨跟一切众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他们身语意三业与觉正净相应,凡夫身语意三业与觉正净相悖。相悖就叫造业,果报是什么?果报是三途六道,现这个果报。

 

上面经上还有一首偈,清凉大师在此地又给我们提醒,我们要学。这一首偈是说「不可思议大劫海,供养一切诸如来,普以功德施群生,是故端严最无比。」佛的色相端正庄严,一切众生没有办法跟他想比,这是福报现前的。末后这一句是讲的果报,前面三句是讲他的修因。如果我们要想得这个果报(果报哪一个不想),那你就应当向佛陀学习。你看人家是怎么个修法的,第一句是讲时间长,长时间,不是短时间,不可思议的大劫海。

 

第二句是说他的修行,无量劫当中他修的是什么?他说「供养一切诸如来」。没有别的,就是修布施供养,布施供养谁?过去一切诸如来,现在一切诸如来,未来一切诸如来。哪些是诸如来?除了自己之外,统统是诸如来。佛在经上常常说,这一部《华严经》不知道重复多少遍,「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诸如来里面最重要的是未来佛。哪些是未来佛?现前九法界一切众生就是未来佛。我们有没有真正发心,尽心尽力供养他们?这供养当中,大乘经里面常常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

 

怎样修法供养?那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做出一个最好的样子。这个最好的样子是什么?是个觉悟的样子,这是法供养。所以法供养,你看普贤菩萨《行愿品》讲到法供养,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告诉我们,法供养里面第一条「如法修行供养」。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教我们不杀生,我们要连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都没有,这是法供养,这是供养三世一切诸如来。不偷盗,我们确确实实没有一丝毫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个念头都断掉了,这是修不偷盗的法,供养三世一切诸如来。佛在经典教导我们的字字句句,我们都明了、都清楚。所有一切教导我们随顺,佛陀教我们要做的,我们认真努力落实,要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不但不做,连那个念头都不生。这个样子累劫修行,他不是讲一年、二年,不是讲一世、二世,无量劫中随顺不违背,这才成就真实的功德。这个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普以功德施群生」。

 

功德里头有福德,这个福德我自己要不要享受?不要。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智慧圆满,我们看到了。他在一生当中讲这么多的经典流传后世,智慧真的第一,在全世界任何一个人留下来的教诲,没有一个人能跟释迦牟尼佛相比,真实智慧的流露我们相信。那福德?释迦牟尼佛一生,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好像很没有福报的样子。好像没有看过他有什么好的享受,连穿的衣服都是粪扫衣。别人的破旧衣服,丢了不要的,他捡起来洗洗干净,把还可以用的这些布块剪下来,凑起来缝在一起,这是袈裟!那我们现在这个袈裟,实在讲不是人家丢掉的布,买来一块好布,把它剪碎了再缝起来,意思就不对了。他们那是到处捡人家丢的破布,因为颜色不一样,料子也不一样,所以缝起来之后染色,染成这种咖啡色。所以我们今天做出这个形象是个纪念,看到这个衣服就想到过去诸佛菩萨,特别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你看他们的物质生活,这叫什么?节俭。叫什么?知足,知足为富。不知足的人,纵然他有亿万财产,他还是贫穷,为什么?他还要求,还觉得不够。知足的人,够了,不求了。你说哪个富?

 

还有念头求财,财没有足;释迦牟尼佛足了,不求了。名也不求了,利也不求了,富也不求了,贵也不求了,这叫真富贵。死了以后到今天将近三千年,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三千年了。三千年后,你看看这个世界上多少人纪念他,多少人想他,多少人建筑大的宫殿里面塑造像来供养他,这个福报多大!谁能比得上?古今中外的帝王,在今天哪一个人给他建个大殿,塑个像去供养他?没有,跟佛跟孔子一比差远了!你们想想看。所以物质的生活不缺就是富、就是足,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矣!绝不贪图享受,没有这个念头。

 

所以,所修积的一切功德要回向众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实际上他的大愿只有前面七条,后面三条都是回向,「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回是什么?回头,佛家常讲的回头是岸;向,向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这个方向是菩提、佛陀,「常随佛学」。不向佛学,错了!过去统统错了,没有认真向佛学习,今天我们觉悟,我们回过头来,一切都向佛学。佛在哪里?经典,特别是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是究竟圆满的大觉。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知见,就是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放弃掉,放下,随顺经典里面的教诲。用经典里面的理论做为自己的思想见解,经典里面教训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就叫常随佛学,这是回向。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13日09:12: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607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