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经大意(第二集)悟道法师主讲2015年5月3日 日本埼玉县熊谷市Heritage Hotel

仁王护国经大意(第二集)悟道法师主讲2015年5月3日 日本埼玉县熊谷市Heritage Hotel

 

这个因给我们讲破迷启悟,这裡讲的标准是以《金刚经》做标准。「破迷启悟—照澈真实不为假诱」,照澈就是你看到这个世间的相都是虚妄的,不是真的,不会被这些虚妄的假相来诱惑。你能够照澈真实,不为这个假相的诱惑,你必定能够不取于相,你不会着相,就是《金刚经》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就不取这个相。能够不取于相,你修这个因,果报你就得到离苦得乐。现在我们要做到《金刚经》讲的「不取于相」,难度是比较高一点。我们修淨土有个方便,叫我们完全什麽都不取,我们凡夫无始劫以来取相的习惯、习气很深,自自然然他就会取相。淨土的方便就是你换个对象,不要取世间这些假相,你就取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或者取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相。像《观经》讲的,你观想极乐世界,就换个对象,这个对我们一般人就比较方便一点。现在不要取娑婆世界的相,我们取西方极乐世界的相。取西方极乐世界的相,还是不能明心见性,但是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去不取于相,到那边就很快了,得到阿弥陀佛亲自的指导,我们很快就能达到《金刚经》这个境界。所以淨土,他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现在我们先取极乐世界这个相。

  

一般的法门,必定是要依照《金刚经》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虽然修淨土,我们没有达到《金刚经》那个标准,但是能够修学有几分的相应,对我们信愿念佛也是很有需要的。因为修淨土法门虽然是带业往生,你可以有取有捨,但是如果你对娑婆世界放不下,你那个愿生不起来,愿生不起来,虽然念佛还是去不了极乐世界。如果你要问为什麽?因为你不愿意去,就这麽简单,你不愿意去,这个世界你不愿意放下。这个事情要问谁?我能不能往生?问阿弥陀佛都不准,问你自己最准。阿弥陀佛二十四小时欢迎,随时可以来,发四十八愿愿力来接引众生,十方念佛的众生。十方众生愿不愿意去?我们嘴巴讲都是愿意去,但是一到生病的时候,大概就知道想不想去。真正发愿往生的人,生病他绝对不求病好,他绝对我就是一心一意想要赶快往生极乐世界,他的愿非常恳切,那跟阿弥陀佛的愿就相应。

  

但是我们的信愿不真切,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放下,以为放下了。以前我也是这样的,后来生了两次大病,我才知道没放下。虽然出家了,道场没放下,道场事情很多,常常会有这些罣碍。但是道场没放下还是去不了极乐世界,还是在娑婆世界,这个事情谁也代替不了。现在有人说,可以去拜一个师父,然后师父可以代替我们发愿,代替我们背因果。如果真的,赶快给我介绍,我也不用修了,统统给那个师父背,不就好了吗?我们顶多供养他一点钱,那不是很简单吗?如果能够背,十方诸佛大慈大悲,众生这麽苦,他为什麽不帮我们背?他能够给我们背因果,不给我们背,他慈悲心何在?你想一想,是不是这样?这个事情,这是各人自作自受,谁都代替不了。

  

所以过去我读《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讲「代众生苦」,我常常在想这句经文,佛菩萨大慈大悲代替众生来受苦。有一次我肚子痛得要命,肚子痛得地都快鑽进去了,我说佛菩萨大慈大悲赶快来代替我受肚子痛的苦,让我不要受这个苦。但还是痛,我想这个怎麽代众生苦,难道佛菩萨发这个愿是发空愿吗?这个问题在心裡想来想去想不通,但是我们信佛的人,学佛的人,三宝弟子,佛在经上讲的一定有他的道理。后来听我们老和尚讲经,他讲到这一段。早期,我们有问题也不太敢问师父,有时候去问了,不但没答桉,还被骂了一顿,然后你就乾脆不要问,自己去参!后来听师父讲经讲到,代众生苦是什麽意思?像老和尚今年八十九岁了,还到日本来讲经,那很累的,我现在六十五岁就感觉满累了。他老人家说,还要去欧洲,还要去英国。本来我想叫我去飞一趟英国我都没有那个念头想去,日本两个多小时还可以,十几个小时,那太辛苦了。他老人家为了弘扬佛法,为了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年纪这麽大了,还在飞行奔波,我也就不敢再说累了。他八十九岁都不喊累,我能说累吗?当然不可以。看到他老人家的确非常辛苦,这个就叫代众生苦。

  

代众生苦就是牺牲自己安乐的生活,为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然后不辞辛苦。像佛菩萨在六道十法界度众生都是不辞辛苦,这个叫代众生苦。众生的苦还是要众生自己去解决,佛菩萨他是给你启发、给你指点、给你教导,教到你觉悟,你自己改过来,破迷开悟,你就离苦得乐。但是要教化众生,众生刚强难化,佛菩萨很有耐心,有时候要教化众生还要被众生误会,还要被侮辱,还要被毁谤,甚至还要被陷害,佛菩萨还是帮助众生,不辞辛苦,这个叫代众生苦。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不是说我肚子痛,佛菩萨代替我痛,不是这样的,还是要自己去解决的。所以真正解脱自己的苦还是自己,因为迷是自己迷,悟还是要自己悟,都是自作自受。所以六祖在《坛经》裡面也讲了一句话,他得了衣钵之后,五祖就连夜送他离开,预备了一条船,五祖给他摇船,六祖说:船我自己来摇。五祖就跟他讲:我来度你,我帮助你这个岸渡到那一岸去。六祖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他说迷惑颠倒的时候,师父来度我们、来帮助我们,觉悟了,弟子觉悟了,那是自己度自己。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就是这样的,这个叫代众生苦。

  

这个非常重要,这个宗旨你没有抓到,你学佛等于是跟佛陀教育它的目标违背了,不相应。所以我们现在听经学佛,你要听真正善知识的,像我们淨老和尚是真善知识,他所讲的,所修学的,晚年导归极乐,无非就是要帮助我们这一生解决生老病死这些苦,你往生极乐就解决了。这一点,我自己是听了四十六年的经,我没有听其他法师讲,因为我真正认识到,虽然修学是修得不好,但是我知道这条路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还是不能相信真善知识的指导,我们这一生又要空过了,这个就非常可惜。能够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复性」就是恢复你的本性,所谓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了,这个叫复性。这一段就是先把佛教教学八万四千法门、大乘小乘它的宗旨(宗是重要的、主要的、尊崇的,旨是旨趣)、目标、方向给我们说清楚了。说清楚,我们听的人也要听清楚,也要认识清楚,这样对我们才有真正的帮助。

  

下面讲治学,事业。「治学—依戒定慧,起闻思修—(破迷启悟)。解行相应。」这个是三学,我们佛法的修学,八万四千法门都离不开依戒定慧起闻思修这个原理原则,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原则,就不是在学佛。我们一般讲佛学,大家念佛学院,学一些常识,学一些知识,知识很丰富,但是没有戒定慧,伏不了烦恼,断烦恼更谈不上。我们淨宗带业往生也要伏烦恼,才能带业往生。现在读佛学院,不但烦恼伏不住,还增长烦恼。过去二十几年前,我还听一个法师跟我讲,他教佛学院,他说学生跟他吵架,考试的分数打得太少。我说那个佛学院不学也罢,佛就不是教我们学这个,怎麽学到这个?学西方人那种教学的方式,大学那种教学的方式,学得个个贡高我慢,烦恼增长。

  

所以,有一年我到日本来,大概二十几年前,台湾一个女学生(大学生)来日本读佛教大学。那一年我在东京遇到她,她说:悟道法师,我不想念佛教大学。我说:妳这四年念完。我问她:念几年?她说:念两年。我说:再两年念完。她说:我念不下去了。我说:为什麽念不下去?她说:他们那个教授跟他们讲这些考据,考来考去、考来考去,考到最后说对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这个人他都存疑。我说:我赞成妳不要读了,因为连释迦牟尼佛这个人都有怀疑,到底有没有这个人,还是人家编的?在那边猜了半天。她说:要到大陆去。我说:妳赶快去,我赞成妳去。那就不是在修戒定慧,学那个没有用,浪费时间,浪费精神,不能破迷启悟。

  

要破迷启悟,要解行相应,解要去行。我们唱念也是修戒定慧,你看《三时繫念》第一个讚就是戒定真香。所以我们唱念法器,它是有讲求的,像我们现在这样唱很难达到戒定慧。这是修定的一种方法,唱念是淨土宗修定的一种方法。禅宗他用参禅,教下修止观,淨宗用唱念,唱讚都是在修定。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在《淨语》讲,「要知节拍即妙用,妄念全凭音节控」,妄念都靠音声、节拍来控制妄念。所以唱讚不能像唱流行歌一样,那叫唱歌,不是在唱讚,唱讚是修定的。我现在念这麽多年了,我抓到一点边,所以我唱、我念,咬字、吐字,你们仔细听,因为你要让大家(大众)的心要定下来,如果大家比较昏沉,我会唱轻快的,让你精神提起来。在香港,去年八千多人,天目山开律法师他来当维那,他声音很好,很有磁性。我就跟他讲,我们是唱讚,不是唱抒情歌曲,我说你唱抒情歌曲可能会有女众跑上去。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个女众去跟他抢麦克风。他唱出来很有磁性,很好,唱抒情歌曲很好,但是全场压不住。所以他起那个声音轻飘飘的起来,大家心浮动,然后就乱了。所以我不是爱拿麦克风,我要帮腔,我麦克风赶快抢过来,把大家的心给它压下去,不然八千多人乱起来,乱哄哄的,那修什麽定?不是修一心不乱,是修一心大乱,那个不对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5月8日23:12: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9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