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32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所以做一个师是很不容易的,师首先要要求自己去做。我们记住一个原则,就是说我们自己还没有做到,你不要去要求别人,先要求自己。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做到,你要求别人,别人不会接受,他很难接受。纵然表面他好像没有反对,但是心里他不以为然,心里会讲:你叫我这么做,你自己都没有这么做。纵然他表面没有反对,心里他也不以为然。所以做一个师、做一个范是相当不容易的。在我们中国古代社会,师是受到社会大众所尊敬,所谓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做社会大众的老师。所以以前有一些纠纷他不需要到衙门,到衙门那是很不得已,就像现在讲不用到法院,就找一个读书人来评评理,找一个秀才,在乡下找个秀才,读过儒家的书的,来评评理,叫他来做个公断,大家就接受。所以以前我们中国古代社会,士摆在第一个,在社会上是受到大家所尊重的。所以一个读书人,一个穷秀才,纵然他没有钱,因为他有读圣贤书,他讲出来都是依照圣贤指导的,讲出来合情、合理、合法,大家很容易就接受。现在不行,现在你请大学的教授来恐怕也不行,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老师、教授,他们没有读圣贤书。

 

「师者,人之模范」,在佛门讲「即和尚阿闍梨」。在印度,和尚、阿闍梨也不只是指佛教,其他的宗教,在他们当时的社会,这个称呼是通用的。这是讲我们上面讲的三乘圣人,佛、菩萨、阿罗汉(缘觉),这个圣人你不能恶意去杀害。师者就是我们现前这个世间,这里讲的师当然是指善师,主要是指善师,他在这个世间会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很好的示范,这样的人你杀害他,这个罪过非常重。所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也给我们讲,宁愿用万石弩射自身,不可以恶意向善师,如果恶意向善师,就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无异。善师就是我们经上常看到的善知识,他是一个好的老师,你恶意向他都不行,恶意去毁谤都不行,何况去杀害?这个罪过不得了。

 

所以这里讲这个师是可以做为人之模范,但是这个模范一定要以圣贤、佛菩萨的经典做为标准。像现在学校教的是不标准的,不能做为社会大众的模范。最标准的就是他教你孝养父母,老师教孝,家里父母教儿女教敬,要尊敬老师,所谓尊师重道。一个教孝,一个教敬,老师跟家长互相配合,才能把一个学生教得好。一切善行都从孝敬所发生的,如果一个人不孝、不敬,后面那些善行他都没有办法去做到。所以俗话讲「百善孝为先」,这是说明所有的善事都是从孝做为出发点。我们儒家这么讲,佛门也是这么讲。你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净土三经之一,净业三福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师长」。后面,从「奉事师长」开始,到「劝进行者」,后面这个都是建立在「孝养父母」的基础上。所以跟我们中国讲「百善孝为先」,所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孔老夫子跟释迦牟尼佛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的看法是相同的,都建立在孝道这个基础上。所以世间圣人、出世间圣人善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孝这个基础上。我们佛门也有一部孝经,这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儒家有一本《孝经》。

 

师是做师范、模范,教就是教这个,这样才能称为和尚阿闍梨。这样的人去杀害那不得了,杀害那个罪过不是跟他一个人结罪,是跟这个地区的大众。他在这个地区他有影响,他能够教化这个地区的社会大众,你把他杀害了,跟这些人结罪。这些人没有好的老师做榜样可以学习,把他们的法身慧命给断了,比杀了一个人的身命那个问题还严重,所以这个罪过在阿鼻地狱。

 

我们接着看下面,「僧者,是受具足戒人」。这是讲僧这个字,给我们注解僧这个字。僧是指什么人?是受具足戒的人。具足戒是出家比丘戒,女众是比丘尼戒,受了具足戒。不管这个僧他受了具足戒他有没有做到,但是他总是一个僧。真正标准是能受持具足戒,真正受持具足戒的僧人叫比丘,真正的比丘你去杀害,这个罪过太重了,这个都是地狱罪。现在我们也去受了具足戒,但是这个不是实质的,这是有名无实,叫名字比丘。名字比丘就是有这个名字,但是没有实质的,为什么?因为具足戒没做到,没做到具足戒。沙弥戒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做到具足戒?那不可能,但是是受了。弘一律师也建议我们去受,受了虽然做不到。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比丘,如果自认为是比丘,那罪过就很重,好像冒充的,好像你不是县长冒充县长,这是犯法的,要被判刑的。所以僧者是受具足戒,不管他有没有做到具足戒,杀害罪过都很重,纵然他没有做到具足戒,你杀害他,罪过都相当之重。这是讲僧。

 

下面解释父母两个字。「父母。是始生自身者也。律云。当念所生。及师友恩。精进行道。欲度父母。既云念恩。岂当杀害。」这是讲父母,始就是我们这个身体是从父母那里开始生的。在《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他有一篇开示,他说父母纵然都没有养你,你一生出来就被人家抱走去养,你还是要报恩。为什么?他说你现在所有的享受,你有这个身体去享受,你现在有这个身体怎么来的?他说你怎么会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从哪里来的?从父母那边得来的。如果你没有这个身体,你现在什么也没有。你现在大富大贵,做了很大的官,也都没有。所以这个身是一个最基本的,你要有这个身。所以父母纵然都没有养过你一天,但是他给你这个身,你还是要感恩父母生你这个身。好像我们有这个工具可以使用,你要知道这个源头从哪里来。

 

所以佛菩萨、圣贤教导,父母恩是很重的。所以虽然我们出家了,如果父母没有人照顾,按照戒律讲,你虽然出家你还是要照顾,你不能说我出家我不管,不能不管。你还是要照顾,你不照顾就违犯戒律。以前出家人托钵,自己父母没得吃,他自己托钵托来要分一些供养父母;父母没得穿,人家供养衣服也要供养父母;父母往生了,你还是要回去处理、看看。你看释迦牟尼佛他也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他父亲往生,他回去抬棺材,佛还回去抬棺材。不能说我出家,我是天人师,我比谁都大,佛没有这样教我们,他还是回家抬棺材,这在传记上都有记载。所以你说你出家了你就能不管吗?不可以,佛不是这样教我们。

 

所以你这个身体,「父母是始生自身」,父母是生我们这个身体的。「律云,当念所生」。律云就是戒律里面讲,你应当念所生,我们这个身体谁生给我们的,你应当要去想念这个。所以你对父母没有尽到照顾,这个就是不孝。所以不是说出家人就不用孝养父母,不是这样的。现在有很多人不懂,以为出家比谁都大,这是错误的。所以,「律云,当念所生,及师友恩」,应当念父母生我们这个身体之恩、养我们这个身体之恩,以及老师、同参道友的恩。老师对我们有教导的恩,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得自于老师的开导,我们才明白这些道理,才有智慧去辨别这些是非、善恶、真妄、邪正,这些慧命得自于老师,以及同参道友大家互相的勉励、互相的提携,这些都有恩。

 

「精进行道,欲度父母」,应该我们要精进来行道,来修行。以世间法来讲,修行道德,像现在讲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我们出家众再加上《沙弥律仪》,认真来学习、来行持,就是精进行道。精进行道,欲度父母,第一个就想到要度父母亲。为什么?父母跟我们的恩德是最原始的,没有父母生我们这个身,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什么也都不存在。一个人他能够懂得孝养父母,所有的善根都从这里生起来,所以百善孝为先;如果不是从孝这里生,善始终生不起来。所以圣贤都是教导我们,你对一个人很好,但是不孝自己的父母,那不是真的;你能够孝养父母,对别人好是从孝这个基础再扩展,那是真的。因为孝是没有讲什么条件的,它是我们本性的性德,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性德就是说你应该的,你本来就应该这样,你这样做就是顺乎性德,你不这样做就是违背性德。你违背性德,不孝父母,说对别人很好,那个好是什么?那是有利害关系的好。今天对我有利,对我有好处、有利益,跟你很好;明天对我没有好处,这个人已经对我没有什么好处,没有利用的价值,就不往来,那就不好了。所以那不是真的,那个好是建立在利害的关系上,你对我有利益对你好一点,你对我没有利益,我为什么要对你好?他这个心就生不起来。所以那个好也不是真的好,是建立在利害关系上的好,不是出自于内心那个仁慈之心、道义之心,心态不一样,那不是真实的。真实的一定是从父母,这样才是真实的,因为父母跟我们的关系最亲切,你从这个原始的出发点再发展出去,所有一切善行都是孝亲发展出去。所以老和尚讲经也常讲怎么尊师,你能尊敬老师,但是不孝父母,这个尊师也是假的,还是一个利害关系。所以为什么老师他第一个要教孝,教你要孝养父母;父母反过来要教儿女奉事师长。做父母的总不能一天到晚叫儿女你要孝顺,你要孝顺,这个也讲不出口;做老师的人也不能一天到晚叫学生你要对我尊敬,你要尊敬我,也不能常常这样讲。自己这样讲,现在是有人这么讲,但是过去那个时代的人,这个话是说不出口的,这是要第三者来讲。

 

我们都要念父母、师友恩,精进行道,要度脱父母。「既云念恩,岂当杀害」。既然讲要念恩,念父母师长之恩。老和尚在韩馆长往生之后,提倡知恩报恩。既然念恩,岂能去杀害?真正一个会念恩的人,当然他不会杀害。现在人为什么会杀害?因为他只有记仇不记恩。现在你仔细去听,为什么这个社会知恩报恩的人少,知仇报仇的多?这就是记仇不记恩。所以老和尚教我们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记恩不记仇,人家对不起我的,我一概不放在心里,人家对我有一点点好处我永远记着,这都是佛菩萨、圣贤教我们的。我们凡夫刚好是相反的,人家对我们有帮助、有好处,很容易就忘记,所谓忘恩负义,很容易忘记;人家对不起我们的地方,记在心里记得可牢固,到快死了眼睛要闭上去都还没忘记,我们凡夫就是这样。所以老和尚教我们要反过来,就是说他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们不要放在心里,不好的事情也不要放在心里,不要把别人的垃圾拼命往自己心里装。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1日10:07: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55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