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37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所以我们学护生要懂得去意会这句话,你要去深入。不然你这样含糊笼统看过去,意会,我体会到了,你体会到什么?我们这样叫囫囵吞枣,这个枣就这样丢进口里就吞下去,问我们什么味道,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囫囵吞枣,一吞下去什么也不知道,你没有放在嘴巴里面细嚼慢咽,你感受不到它的滋味,这个叫囫囵吞枣。所以我们学习东西不能囫囵吞枣,每一段它都有很深的含义,我们要去意会。所以不管学任何东西,《延寿药言》也讲,最好的工匠他只能把方法留给你,真正你要抓到那个诀窍,还是要你自己去意会不能言传,只能告诉你这个。好像以前韩馆长请老法师来教唱念,老法师说唱念要龙含珠。我说什么叫龙含珠?他说你没有看到龙前面有颗珠子?放在嘴巴这样滚。我说怎么滚?我怎么想也想不到怎么滚。我练了二十几年,现在总算可以体会什么叫龙含珠。所以我现在唱念你们要仔细听,不是靠麦克风的。其实我出来声音都一样,麦克风好不好是调音的问题,有时候他音调得不对,那个音变得怪怪的,其实我并没有发那个怪音,是它那个音响;有时候调出来很好听,那也是它的音响。但是我出来声音是一样的,它那个音响,他有时候调的高音低音、大声小声,种种的,他那个也是一套专业。这个只能意会,自己去体会,不能言传,反正怎么讲总是隔一层,你自己去练、去体会。

 

放生也是这样,我们讲到这个放生,我们就去意会,然后我们从初步的开始去做。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进入这个境界,我们去参加放生有没有好处?还是有好处。像俞净意一样,他也去参加,起码说明他也有善根,只是说他的善根不深,没有深入。但是如果他连参加都不参加,我看灶神跟他讲什么都没有用,都不用讲。所以我们现在并不是说要等到我们有慈悲心再去放生,也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这样听又错了。主要是说我们去放生,然后你要知道,怎么样达到放生、护生这个水平,这个标准才及格。好像我们念书,这样才及格,不然说念书我们都有念,但是考试还不及格,你起码要达到六十分,及格了,就有功德。所以难以枚举,很多,我们看到要能够触类旁通,以此类推,这个非常重要。这个要细讲,每一个字它都有很深的含义,我们现在重视基础修学非常重要。

 

那天开怀师也是拿了《常礼举要》,也有罗马拼音的,罗马拼音我是看不懂,这个你们可以看。这个书大家有没有看过?看过了有没有什么心得?现在我们学这个东西,我们就是尝试着一条一条来做,你就一点一滴来做,你就会有心得,有心得你才会进步、才有法喜。如果我们学了之后不去时习,孔老夫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学了不去时习,那得不到喜悦,就是没有心得,你去做就有心得。我现在收一个小妹妹小徒弟,我现在叫她先看《延寿药言》,叫她去肉身殿,早上去学《弟子规》,下午来做三时系念。她现在小孩子,《太上感应篇》讲「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她在浇花浇水她都有心。所以我们也不能小看那个小年纪,她修得比我们好。所以我就教她,妳先学这个,学这个很有用。我劝她还要学正体字,她也写了报告给我,我说妳每天就写一篇日记。

 

《常礼举要》可以大家先看看,我们再找个时间来讲。现在由这个地方,大家翻到最后面称呼,最后面,第四十四页,最后面这一页,附说这一页。这一本是李老师编的,李老师是你们山东人,山东济南人。李老师他十九岁就当县长。他凭什么十九岁当县长?我们现在活到几十岁,处理一个事情都处理不好,他凭什么?凭我们老祖宗这些圣贤教诲。现在你去找一个十九岁的来,他大概找你去玩电动玩具。所以那天跟大家讲,半部《论语》治天下。附说:「一、称呼一事,本甚繁杂,各地习惯,直接见面之称,尤多不同,故难备载。本编仅录其对外交际通常用者。二、亲戚之间,称呼甚为微细,每有错一字而贻笑者。兹编本为举要,专为常用,故不详载。」这是附带说明的。称呼这桩事情它本来很繁杂,各地的习惯又不太一样,所以很难很完备的记载。这是说明《常礼举要》称呼这一篇,只是一般对外交际平常用的。亲戚之间称呼甚为微细,特别在亲戚之间,有时候我们跟他的关系怎么叫?不晓得该怎么叫,有时候如果你叫错了让人家看笑话,贻笑,所以举出来,举要,专为平常我们用,所以也没有很详细,就是我们一般平常可以用上的。这个我们有时间再来讲。

 

那天开车的是叫开隆师,他们在寺院也没有人跟他们上这个课。所以我们佛门里面一些称呼也是一个礼节。称呼的作用就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譬如说我称呼你是什么,我们彼此就知道我们之间的一个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呼是为了方便我们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你这个称呼称呼得不对,那会给人家看笑话。譬如那天我听开隆师讲,叫庄严叫她师父。庄严她是我的徒弟,他叫她师父,他要叫我什么?师公。所以下次他就不能叫我悟道法师,也不能叫我师父,叫我师父不是把我降级跟徒弟一样吗?他应该叫我师公,我升级了。所以这个称呼,你不会称呼就会给人家看笑话。如果他叫庄严叫师父,他没有叫我师公就不对了,这个关系就不对了。而且我们在佛门里面也有戒律上的称呼,这不能随便乱叫的。乱叫,我们出家人会给人家笑死,你们佛门自己的称呼、礼仪都不懂。现在我们佛门也是这样,大家都称师兄,没有师弟的,这个也怪怪的,这样你就分辨不出来。一般称弟他是一个谦虚,譬如说我自称弟是谦虚。实在讲,兄在前,弟在后。为什么要称兄道弟?就让你知道哪个是前、哪个是后,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如果两个兄弟来都叫哥哥,那就分辨不出哪个先哪个后。《弟子规》给我们讲,「长者先,幼者后」。你没有办法去安排这个秩序,就很乱,所以大家都称师兄。后来我说,其实我们佛门不是这么称呼,佛门戒律上有它专门的称呼,我们现在称师兄师弟是比较随俗。其实有兄就有弟,有父亲就有伯伯、叔叔,姑姑、阿姨。所以有时候我们道场出家众称我们悟字辈的女众叫师叔,我说叫师姑,师叔连男女都分不清楚。所以尼姑,叫师姑。所以他们说悟忍师怎么叫?我说叫悟忍师姑。悟庄师怎么叫?我说悟庄师姑。这样一叫她们都爱笑,我是师姑,不然以为跟我一样是男的。姑就是有一个女字旁,表示她是女众,叫师叔你分辨不出她的身分,男女不分。所以这个称谓是让我们分清楚彼此之间的身分,它的关系,可以乱叫吗?乱叫就乱套了。但是现在他也不懂,他是一个尊敬,都叫师父。晚上开隆师如果再叫庄严师师父,他如果再叫我师父或悟道法师,你们就要给他纠正:不对,你叫庄严师师父,悟道法师是他的师父,那你应该叫师公。你们就要给他纠正。应该怎么称呼?如果你不愿意认我做师公,那你只能叫庄严师,这样就不失礼了。师就是尊重,师是老师、师范,就不失礼。一般我们通常,我们比较陌生的称法师就不失礼,因为法师也有讲经的法师,诵经的也是法师,赶经忏诵经的他也是法师。这是天台智者大师讲的,不是我讲的。所以法师也有很多种。

 

这是附带跟大家说明,因为现在人他也不知道,他也是一番尊敬,他这个心是一番敬意,但是他没有学习。所以我们那天跟大家讲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你要学习,你对人很有恭敬心,但你要学习怎么样表达才得体,才不会贻笑大方。我们现在人没有学都不知道,所以李老师他才编这个。还有坐车的位置、礼节。我叫周姐帮我去印一万本。还有桌上位置怎么坐,我们现在人都不懂,因为坐位置的礼节很重要,它分尊卑的,分你的身分。现在乱坐,现在人你也不好去讲,讲了他还不愿意接受。应该你是什么身分,你坐在哪个位子上,哪个是主客,哪个是陪客。古时候有这套礼节他才不乱,一看就知道你们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他才分辨得出来,不然大家都一样。特别是我们现代人,现在人服装没有特别标识。古时候士农工商他穿的衣服不一样,你一看这个是读书人,这个是做生意的,这是农夫,这是做工的,他的服装识别他的身分。他在社会上的身分,他的阶级,他的地位,从服装来区别。现在人都一样,总统也穿西装,老百姓也穿西装,两个站在一起你就很难分辨。

 

图书馆以前有一个田居士,是山东的大老粗,山东人,教育部开车退休,七十几岁他说要出家。他去找馆长,她就给他剃了,就给他剃了让他出家。在家的时候来参加念佛,他就常常找我聊天。出家之后,叫他去洗碗、扫地,他说我在家里当爷爷,出家头一剃变老沙弥,他觉得满肚子委屈。有一次馆长说:你去当侍者。他年纪也比老和尚大一点,可能大一、二岁,现在好像八十几。他块头又大,脸又四方,他一坐在那里,他坐在那不讲话,他那个相不认识的人一定是把他当成老和尚。叫他去当侍者,结果老和尚去达拉斯,他就陪老和尚去了,有居士要去找jingkong法师,没有见过面,他老人家在那个地方,jingkong法师在旁边,大家进来对着他猛拜。为什么?把他当作jingkong法师。因为看到这个jingkong法师相比较饱满,人又高又大,站在那里,其实他出家才十几天。看到他猛拜,拜完就是jingkong法师,我们久仰大名,他被他讲得一头雾水,结果最后他说jingkong法师在旁边,那个人很尴尬。所以现在人就是没有这些区别,这些礼节,很容易搞混。所以这个都要学习。这个是课外读物,有时候我们上完沙弥课,有时候会讲一、二条格言,这些平常也都比较实用。这样学你才会有心得,不然你学了半天很茫然。好,我们下课。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1日10:12: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55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