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37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沙弥律仪  悟道法师主讲  (第三十七集)  2008/7  中国庐江金刚寺  档名:WD11-002-0037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11/WD11-002/WD11-002-0037.mp4

大家早上好!请大家翻开《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卷上第十三页第二面,我们从倒数第三行看起。先将《要略》的文念一遍:

 

【乃至滤水覆灯。不畜猫狸等。皆慈悲之道也。微类尚然。大者可知矣。】

 

今天我们接着看这一段。前面这一段是给我们讲微小的动物,像冬天的虱子的一个处理方法。虱子这一类的在现在都市里面,特别是现代化的建筑就比较少见,在乡下应该是还有虱子这一类的微小动物。这是举出一个例子,我们学东西都要懂得举一反三,如果不懂得举一反三,孔老夫子他就不教了。他举出一个例子你不三隅反,就是以此类推,这个学生教不出来,教一种他只懂得一种,他不能举一反三,这在儒家他有这么一个做法。佛大慈大悲,总是我们也要懂得举一反三。因为文字言语的范围它总是有一个限度,特别你看莲池大师写的这个《要略》很简单,弘赞律师再给它增加注解,注得相当多,这就是举一反三。所以举出一个虱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虱子,其他的小动物你都没有去想到。像刚才在擦地那个妹妹,有一只蟑螂在手里,她就一直弄,弄到牠从二楼掉下去。我说妳要把牠放在旁边那个栏杆,让牠自己去爬,就像昨天这里讲的,放在细缝里面,我说牠从二楼掉下去会摔死。牠跑到她的手上,她就抖抖抖把牠抖下去。我说妳以后就把牠放在栏杆,让牠自己去爬,就是我们昨天讲的任其自活,放在墙壁这个地方,让牠自己去爬。今天这一段也是我们古人的慈悲之道。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小动物,不管什么动物,他对牠都有一个爱心在,爱护牠的心,爱护牠的心他就不忍心去伤害牠。

 

我们接着看《增注》,「乃至者。是举前后以括其中也。前明杀害麤相。后明护生细行。其中麤细非一。可以意会。难以枚举。故曰大可知矣。」这一段是大概先给我们解释这段话的一个大意。「乃至者,是举前后以括其中」,这个乃至它是一个涵盖词,它是举出一个前面、一个后面,这当中都包括了,一个前、一个后。我们看前面经文,一个上、一个下。莲池大师因为他这个是《要略》,所以当中使用的文字就很简短,都有一个涵盖性的言词,我们一定要知道。弘赞律师也很慈悲,怕我们初学看不懂,所以他再给我们增加一个注解。乃至者,给我们解释乃至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举前后以括其中也,举出一个前面、一个后面,包括当中所有的。

 

下面给我们讲,「前明杀害麤相」,前面给我们说明杀害的一个粗相,就是明显的,大家都比较容易体会理解。「后明护生细行」,后面给我们说明护生微细的行持,要怎么来护生。明年我们台北月历跟桌历都设计护生月历,古晋报恩念佛堂是用弘一大师的学生叫丰子恺。丰子恺他是画画的,他画画都是素描的,他有画了一本《护生画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么厚的一本,丰子恺画的。古晋报恩念佛堂他们也有拿个样本给我,我觉得也不错,所以我在考虑,这边找人印一些出来结缘,印一些月历出来结缘。台北印的也是护生月历,放生的,就是我们去举办放生活动的一些照片,地点、照片。我说这个构想也不错,参与放生的人,一个人送他们一份月历,他们看到也觉得有亲切感。他们这次设计的这个我看了觉得还不错,下面有老和尚的法语,专门讲放生、杀生节录的法语,节录得也不错。不杀生这段如果讲完,我们找一天去放生,我们来拍一张照片,然后把这个套上去。我觉得大陆的在这边印比较好,因为台湾印要送过来比较麻烦,在这边印,我到北京请人帮我印,印一些明年来流通。刚好我们这次有法会,我看印出来会供不应求。还有实际禅寺也都有在放生,其实开隆师他们都有去放生,放生拍一些照片,我觉得用这样的一个方式也不错。放生的时候,人在放,动物牠得到解脱,这个镜头都可以把它拍下来做一个画面,台北这个样本可以提供给他们看。这个都是属于护生这部分的。

 

『滤水覆灯』,后面会讲到,我们大概提一下。「滤水」就是说要过滤,我们喝水要过滤,不能拿来就喝。我那天也跟大家报告,因为有一些小虫很细的,如果你没有注意看,一口水喝下去不晓得多少虫让我们吃进去肚子。所以以前都是用一个很密的布过滤。现在我们喝的都是自来水,或者是井水,有虫的机率就比较少。我们一般在外面的池水,古时候的人没有那么方便,没有现在什么自来水、矿泉水,特别你到郊外去,大家都要走路,不像我们现在开车,还有空调,哪有那么好?没有那么舒服。就像我小时候也都是走路,不然就是骑脚踏车,脚踏车有时候都要骑得很远。冬天冷得要命,夏天是热得要死,哪有空调?空调是外面这些空气。你走到一个地方口渴了,如果你身上带的水喝完了,你一定要找附近的溪水或者池塘的水,喝那个水。但是要带一块布,持五戒的人要带一块布,有那个小虫把牠过滤,过滤好把牠放在旁边,水再放在瓶子里面,这叫滤水,过滤。现在我们喝的自来水都经过好几道过滤。这个是特别教在野外,古时候。现在你要找这些可能也不太好找,但是如果遇到有这样的情况就要用布,纱布过滤才能喝。

 

「覆灯」,这个也是比较属于古时候。在《了凡四训》讲,「怜蛾不点灯」,怜就是怜悯这些飞蛾,蝴蝶、飞蛾。你看我们晚上,有灯光的地方都有一些飞蛾飞上去,大家有没有看过?应该有,因为我房间就很多,窗户外面,晚上你灯一打开牠就飞过来,有灯光的地方牠就飞过来。因为我们现在有纱窗挡着,牠飞不进来,如果没有纱窗挡着,牠就飞到电灯上面。现在飞到电灯上面牠不会被烧死,古时候是点油灯或者点蜡烛。覆灯就是用一个盖子把它覆盖着,让这些飞蛾飞过来牠不会被火烧死,不然牠看到灯光一飞过来就被烧死。为了避免这些飞蛾被烧死,所以灯要覆着,古时候那个油灯用个盖子,上面有个盖子这样覆着。这就是覆灯。

 

『不畜猫狸等』,菩萨戒也有规定,《沙弥律仪》也是。我们出家人不适合养猫、养狐狸,养狗、养猫,这个都不适合。以前小时候我们家都有养猫,养猫要干什么?抓老鼠,养猫要抓老鼠,老鼠太猖獗,所以养猫。猫不能给牠吃晚餐,午餐给牠吃,晚餐不能给牠吃,牠晚餐吃饱就不会去抓老鼠。养猫狸,包括像现在的猎犬,现在台北双溪我们道场,有人去打山猪,他都养那个猎犬,专门打猎的狗,这个狗放出去很多只去围攻山猪,这个叫猎犬。这是讲一般居家的,不是专门去打猎,居家你也不要养、不要畜。我们持沙弥戒,这些也要避免。在家人他有养牲畜这一类的,鸡、鸭、羊、猪这一类的,在一般农家也都很平常,像我小时候我们家养鸡鸭。几乎每一家乡下房子都会有这些,自己养的猪、鸡、鸭、鹅这一类的。当然我们出家人是不会去养这些,但是也不要养猫、养狗这一类的,这个我们要避免。「等」,这个字就是说包括其他的,凡是你养一些会去伤害其他动物的,这个都不可以。『皆慈悲之道也』,「慈悲之道」就是养我们慈悲心的。『微类尚然,大者可知』,就是微细的尚且我们这样爱护,大的当然就可以知道,当然都是需要爱护。

 

「其中麤细非一」,《增注》里面讲的,「可以意会,难以枚举」,这句话我们要好好去体会。这个地方讲的只是举个大概,当中你自己要去意会。有很多事情,讲的人,乃至师长教导我们的,他是给我们讲一个修学的原则,这个当中你还要自己去学习,学习你才有心得,你才能去意会,你才能体会到;如果你没有透过学习,你很难体会。你去学习、去落实,然后才会知道这个当中会有什么状况。所以我们可以意会,难以枚举,你只能用意去体会,枚举就是说一桩一桩给你举出来很难,没有办法一桩一桩一直去讲,讲一个原则、一个大概,举出几个例子,然后你依照这个例子以此类推,自己去体会。这样学习就叫善学,如果不这样学习就叫不善学,讲一样知道这一样,讲那一样知道那一样,他不能以此类推,举一反三,这个就不好教。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自己要去意会,反正原则就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微类尚然,大者可知」,微细的小动物都是用慈悲的爱心来爱护,大的我们应该就知道,这个引申到我们整个生活当中的事事物物。

 

所以《沙弥律仪》我们要知道学习。为什么我们现在学这些东西学得都不像?老和尚他听我们讲《沙弥律仪》,老和尚听他一定觉得不及格。为什么不及格?老和尚也给我们讲得清楚,就是我们没有基础。所以我们在讲这个课之前,我也一再跟大家报告,《沙弥律仪》是在净业三福的第二福。一定要把这个层次看清楚,不然你搞不懂。我们现在学这个东西学了也很茫然,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你心里觉得并不是很踏实、不是很实在。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感受是好事,这个说明什么?你心里觉得哪里欠缺什么,这就是提起你进一步去深入思惟、去探讨的地方。你有发现问题,为什么我学了这些好像得不到什么受用,没有什么感觉,而且也很茫然,也得不到法喜。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说明你已经开始提起疑情,禅宗讲的疑情;如果还没有这个感觉,就是还没发现。发现问题,发现毛病,老和尚讲过,这叫开悟。所以现在讲开悟,我们也不要想得太玄,也不要高推圣境。老和尚讲的也是很实际,的确也没错,他说发现自己的毛病就是开悟。你发现毛病在哪里就开悟了,把这个毛病改过来叫修行。这句话你要常常提起来,不然你一直想悟悟悟,不晓得悟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知道,发现自己的毛病就是开悟。

 

《六祖坛经》也讲,一般人看《坛经》都喜欢看玄妙之处,看他开悟证果后的境界,但是都很少去注意他在修因的这些开示。譬如说一般人常常挂在嘴里的,六祖开悟写的那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家最喜欢念的就是这首偈,开悟了。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面给我们讲,他说大家都喜欢念那一首,但是有一句六祖讲的大家都没有念过,六祖说「改过必生智慧」,这一句好像都没有人在念。如果我们有过而不改,那首偈你念到喉咙破了也不会开悟,你就念「菩提本无树」,念这首偈,你念到喉咙破了也不会开悟。人家六祖他是开悟,但是我们还是开不了悟,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东西障碍住。什么东西?我们自己的过失、毛病,生起了业障。你把这个业障排除不就悟了吗?这个悟本来是每个人本有的自性,你也不要到外面去求,本来就现成的,什么都有,跟佛没有两样。《华严经》给我们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跟佛都是平等的。现在佛他得到全体的受用,就是他把这个障碍全部去除掉,恢复到本来的面目,我们现在是有东西障碍住。障碍住,我们自性的德能跟佛比较起来有没有减少?没有,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都一样。这些我们常常听老和尚讲《华严》也听得很多。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功课,我们现在怎么下手?第一步去改过。改过前面要知过,你要知道自己的过在哪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你怎么改?往往觉得自己没错,那怎么改?没办法改。所以知过必须要读圣贤书。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1日10:12: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55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