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23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舍利弗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佛的座下有十位大弟子,这十位大弟子,每个弟子都有他的一个特色,我们说他的专长、他的特色。舍利弗他的特色是智慧第一,因为他的父亲是论师,他这个族姓在印度是最尊贵的,当然从小他也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他的智慧在佛的十大弟子当中是第一个,智慧最高的,智慧第一。舍利弗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给我们介绍罗睺罗,罗睺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睺罗。此云覆障。亦云执日。是佛之子。生时值阿修罗以手障日。因之为名。昔佛为太子时。启父出家。父曰。无绝吾国嗣。汝若有子。听汝出家。太子即以手指耶输陀罗夫人腹。便觉有妊。在胎六年始生。因此亦名覆障。」我们先看到这一段。

 

「罗睺罗」,也是印度话音译的。「此云覆障」,此就是指中国,中文的意思叫覆障,覆是盖覆,障是障碍,「亦云执日」。下面给我们继续介绍,「是佛之子」,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所以佛示现,他有娶妻、有生子,然后他才出家,娶妻生子以后才出家的。下面给我们说为什么叫执日?「生时值阿修罗以手障日」,他出生那个时候,值就是遇到,阿修罗用手去把日(太阳)遮住。这是经典上的一个记载。遮日就是像我们有时候看到日蚀、月蚀,白天太阳不见了,日蚀,可能就是阿修罗去把它遮起来,有日蚀、有月蚀。他出生的时候,阿修罗用手去把日光障碍住,所以叫执日。「昔佛为太子」,就是释迦牟尼佛还在做太子的时候。佛做太子叫悉达多,他的俗名叫悉达多。我们大家出家都有一个法名,你在家都有个俗名,每个人在俗家有个名字。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他的名号叫释迦牟尼;他还没有出家、还没有修行,他在家的时候他的名字叫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启父出家」,他就跟他父亲要求要出家。他的父亲叫净饭王,他父亲就讲,你出家了,我这个国家都没有后代来继承,这怎么可以?所以他父亲就讲出一个条件,「汝若有子,听汝出家」,如果你有儿子,我就让你去出家。

 

他听到父亲这么一说,悉达多太子就用他的手指头指着他太太耶输陀罗夫人的肚子,说有了,她有身孕了,「便觉有妊」,妊就是妊娠,怀孕,耶输陀罗当时就感觉她已经有孩子,有身孕。一般我们人在母胎是十个月,十个月就出生,但是罗睺罗在他母亲的胞胎里面六年才生,这个事情也是事实。一般都是十个月,现在也有早产的,大概七个月,像以前我三哥、三嫂的大儿子七个月就生出来,太小了,要放在保温箱里保温一段时间。我弟媳头一胎是个女胎,一年多还没生出来,后来在肚子里面太大死在腹中,去开刀剖腹拿出来,以后三胎都是开刀的,一年多怎么还不出生?「在胎六年」,六年才生出来。「因此亦名覆障」,覆就是盖覆,障是有障碍。这也有个典故,根据记载,罗睺罗前生曾经去塞老鼠洞,把老鼠洞塞了六天让老鼠出不来,所以这一生他降生来做悉达多的儿子,他要在母亲的肚子里面待六年才能出来。就是因为他前生去塞老鼠洞,把老鼠洞塞了六天,让牠出不来,所以这一生得到这个果报。所以老鼠洞不能乱塞的。

 

另外有一个障碍,因为怀胎六年,一般人都会觉得很奇怪,所以很多人质疑。因为佛跟她讲她有身孕了,他就跑了,他就出家,悉达多太子就出家了,走了。后来有人怀疑,罗睺罗不是跟悉达多生的,一定是跟别人生的,很多人去质疑这个问题。后来耶输陀罗为了证明她的清白,她就请大家去挖一个坑,里面放柴火,她说如果我跳下去被烧死,证明她这个儿子是跟别人生的,不是跟悉达多生的;如果我跳下去不被烧死,证明这是悉达多太子的。结果她跳下去没有被烧死,这个谣言才终止。所以我们做三时系念,第一首赞戒定真香,「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就是依这个戒定,就是这个典故,免难消灾障就是这个典故。因为她的先生出家了,当时怀孕大家也不知道,后来肚子大了,又怀孕六年,谣言就很多。谣言攻击得她受不了,古代对这个名节上非常重视,所以有这么一个公案。所以他叫覆障,就是罗睺罗出生障碍很多,一出生太阳被阿修罗遮住,在母亲胞胎又待了六年,然后很多人怀疑、质疑、攻击,谣言一大堆,让她母亲为了清白还去跳火坑,这个叫覆障,盖覆的障碍,所以就取这个名字叫罗睺罗。

 

「年既长大,佛即度令出家。」年纪比较长,还没有成年,就是童年的时候,佛就叫他出家。「敕舍利弗,为说十戒。」敕就是命令,命令舍利弗为罗睺罗来说沙弥十戒。「而佛不为说戒作和尚闍梨者。由三宝位别故。如来是佛宝。故不与人作和尚。和尚是僧宝。十戒是法宝。故敕舍利弗为作和尚。使三宝无相滥也。」这一段是给我们说明,佛为什么他自己不说这十条戒来给他作和尚、做阿闍梨?下面给我们讲出这个理由。「由三宝位别故」,三宝的地位有区别的。因为如来是示现佛宝,「故不与人作和尚,和尚是僧宝,十戒是法宝,故敕舍利弗为作和尚,使三宝无相滥也」。这是要把三宝区别清楚,不要混在一起,所以佛就交代舍利弗去说这十条戒,他自己不亲自说。叫舍利弗去说,这也是在三宝有区别的,「敕舍利弗为作和尚,使三宝无相滥」。舍利弗他就代表僧宝,十戒是法宝,佛是佛宝,这样佛法僧三宝才具足。如果佛亲自给他说,给他传了这个戒,佛就兼僧宝,这又混在一起。所以佛出现在世一定是三宝要具足,不能混在一起。

 

「诸沙弥中出家,罗睺罗最为其首。」沙弥第一个出家的是罗睺罗,其首,沙弥首就是罗睺罗,他是第一个,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代、这个阶段,沙弥他是第一个。「未曾有经云。罗睺罗年至九岁。出家为沙弥。舍利弗为和尚。大目犍连作阿闍梨。与授十戒。」在《未曾有因缘》这部经里面讲,罗睺罗年至九岁,出家为沙弥。我们从《未曾有经》里面知道,罗睺罗他是九岁出家当沙弥。前面我们有看到沙弥分三品:驱乌沙弥、应法沙弥、名字沙弥。他九岁出家是在第一类,驱乌沙弥这一类,就是七岁到十三岁。七岁可以赶乌鸦、鸟,可以做一点事情,就可以剃度。现在华严讲堂好像有一个小孩子,他是六岁,还差一岁,再过一年他就可以当驱乌沙弥,七岁到十三岁是驱乌沙弥。罗睺罗他是九岁出家,是属于驱乌沙弥。十四岁到二十岁叫应法沙弥,应法就是正好是做沙弥最适当的年龄,学习、服劳役,这时候年轻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二十岁以后应该受具足戒,出家众应该受具足比丘戒,但是因为出家的年纪比较大,或者智慧比较差,不能受具足戒,叫名字沙弥。像我们现在剃了头都叫名字沙弥,要做实质沙弥还不容易。

 

蕅益大师他是实质落实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所以他自称菩萨戒沙弥,他从比丘戒退到沙弥戒。可见得祖师大德他也给我们做一个示范跟榜样,怎么样修学才符合这个名称,所谓名符其实,这个名称符合它的事实。我们现在是名字沙弥,有名无实。所以我们虽然出了家、剃了头,也不要认为我们就是实质的沙弥,更不可以说去受了戒就认为自己是比丘。现在有很多人他不懂,去受了戒,他说他是比丘,自称什么比丘什么比丘,这都是对实质上他没有认识清楚。实质上我们现在是一个现出家形相的居士,剃了光头的居士。你看蕅益大师的弟子成时法师,他就不敢称沙弥,他的老师称沙弥,他叫出家优婆塞,他是现一个出家相,但是他只做到在家居士,优婆塞就是五戒,他持五戒。近代,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律宗的祖师弘一大师更谦虚,他在他的讲演录里面说,他不敢说他是满分的优婆塞,他说我只能说是多分优婆塞。因为五戒可以分开受,五戒,譬如说我只能做一条,我只能做到不杀生这一条,那我先受这一条,其他我能做到再来受,或者你可以做到两条先受两条。能够做到一条受一条,或者能做到两条受两条,这个叫少分戒,比较少;你能做到三条、四条,这个叫多分戒,多分;五条全受叫具足戒,具足五戒,具足了。弘一律师说他只是多分的优婆塞,他是我们中国近代佛教大家公认律宗的祖师,他都这么称,我们大概称个出家的三皈依三宝弟子就相当不错。这些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都是讲究实质的,不讲一些虚名,有名无实的,他不求那些虚名,求实质。求实质才有真正的功德利益,如果求个虚名,那没有意义。

 

所以我们现在去受戒有个戒牒,我们心里要很清楚我们并没有得戒,只是个形式。因为为了应付世间法,有时候我们办一些手续也要这些证件,像我们到外国去,以前办签证比较麻烦,现在比较方便,以前都还要看你的戒牒。那些美国人他也满厉害的,知道我们出家还有下座、中座、上座,他还懂得满多的,来问我们这个。如果我们没有懂一点,那还比他不明白,那些洋人他还懂得我们什么上座、中座、下座。以前我们到美国去他要看戒牒,说你是不是真的出家人,看你的戒牒,戒牒还要翻译成英文拿去给他看。所以现在戒牒都要翻译,现在戒场受戒干脆一次给你中英文的,你那份戒牒就中英文都有。像我们到澳洲去办居留,他也是要看你这个。你说你是宗教人士,你凭什么说你是宗教人士?戒牒拿来。那些洋人也知道我们佛教有戒牒,要看你的戒牒,翻译给他看。为了办这些手续没办法,但是我们心里要很清楚,我们根本就没有得戒,不是那个戒牒有了就得戒,不是的。现在很多人他不懂,以为拿了那张戒牒就得戒。那还不简单,戒牒要印还不简单?那个没有实质的意义,但是对于世间法办一些手续上有时候是需要的。所以弘一律师他也建议我们说,虽然不得戒,但是建议我们去受,受了你可以看戒,可以学。但是不要自以为自己是比丘、沙弥,不要以为是这样的,这样就有罪过。好像你不是总理说你是总理,这个问题就大了,冒充的,这是不可以的。

 

「出家为沙弥」。其实我们一剃发就要受沙弥戒,不管你年纪多大都要学习的。我们现在也是来学习种善根,能学一条做一条,学两条做两条,我们也是抱着这样的一个态度。我们知道一个出家人他的标准在哪里,他的标准、他的条件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清楚,这样才不会出家之后在学习方面没有一个目标、方向。现在很多出家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出家,出家要学什么、要具备什么条件,他也都一无所知。这样出家,实在讲,说一句真话,倒不如不要出家还比较好,在家学佛一样也能成就。出家有出家的使命,有他的责任跟义务,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舍利弗为和尚,大目犍连作阿闍梨」,这就是两位比丘僧给他授沙弥戒。所以弘一律师给我们讲,如果你要得沙弥戒,要有两个清净比丘僧给你传授,来教你,你才能够得戒。现在我们中国南宋以后就没有清净比丘,一个都找不到,到哪里去找两个?你要受比丘戒,要五个清净比丘。所以我们从这里看到,你看舍利弗、大目犍连,这两位比丘传授沙弥戒给罗睺罗,两个,一个作和尚,一个作阿闍梨,「与授十戒」,他才能得到这个戒。

 

「耶输陀罗未满三年,亦舍俗出家。」罗睺罗,她的儿子出家之后去做沙弥,他的母亲,就是悉达多太子的夫人,未满三年她也舍俗出家。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讲到这里刚好一个段落。明天我们就要进入十戒的正文,我们明天再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今天就讲到此地,下课。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1日09:40: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53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