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第26集)主讲

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阅读模式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二十六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26

MP3下载

《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经文一开端就将这十八种法的名目先标示出来:

 

【十八不共法。一者诸佛身无失。二者口无失。三者念无失。四者无异想。五者无不定心。六者无不知已舍。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慧无减。十一者解脱无减。十二者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者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者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者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者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者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者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这十八种法唯佛能有,而不与菩萨、二乘、凡夫共有,在这一卷里就是解释这十八不共法。紧接着名目下面有一对问答,问答是辩明何以这十八法佛不与菩萨共有。

 

【问曰。是三十六法皆是佛法。何以故独以十八为不共。】

 

『三十六法』,是指上一卷所讲的十力、四无碍智、四无畏这十八法,,再加上现在所讲的十八法,一共是三十六法。三十六都是佛法,为什么单单说这后面十八法为不共?

 

【答曰。前十八中。声闻辟支佛有分。】

 

前一卷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这十八法,是声闻辟支佛他们也有,没有如来果地那样的圆满、究竟,但是他们确实也有少分;但是此地所讲的十八法,是声闻、缘觉他们完全没有。从第二面问答开始,这就是要说明这十八法,第一番问答里面包含二法,就是身无失、口无失。

 

【问曰。何以故佛无身失。无口失。】

 

『失』是讲过失,声闻、缘觉、菩萨身业与口业都免不了偶尔有过失,无失就是决定没有过失,只有佛才有,菩萨都做不到,所以这是不共法。为什么佛身口没有过失,下面解释得很多,诸位自己去看。但是这里面有重要的几句,答的底下前面这一句很重要:

 

【佛于无量阿僧祇劫来。持戒清净故。身口业无失。】

 

可见得过失从哪里来的?从习气来的。习气很不容易断除,佛常在经上说阿罗汉已经断见思,见思习气都不能够断掉,见了性的菩萨根本无明没有拔除,换句话说,还有微细的习气。这种微细的程度实在讲我们决定看不出来,而在如来眼光当中,他身口还是有过失。如来地所以身口没有过失,那是无量劫的修持,换句话说,无量劫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偶尔之间就能够办到的。因此我们要晓得,我们身口意三业有了过失不要去追悔:我又错了,有很多过失了。过失要忏悔,忏悔的意思着重在「后不再造」,不是叫你天天念着我又犯罪了、我有过失了,那你在阿赖耶识里就不断的将罪业种子给它滋润增长,这不是好事情。所以着重在后不再造,尽量的培养好的习惯、善的习惯、善的习气、清净的气分,这在时间上讲无量阿僧祇劫才能够圆满成就,所以学佛万万不能操之过急。有不少人心太急了,性子太急,操之过急不会有成就,不但没有成就,怕有大障碍,因为凡是遭遇魔障的人都是操之过急,他才会遇魔障。反而学佛根本就无所谓的那种人,决定不会有魔障,但是他也没有成就,他也不会着魔障。所以用功要得法,不得法都会出毛病。怎样用功才能得法?一定要明理,修学要依据理论,理论不通达,毛病就生了。在这一段里面有几句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它记住,在第二面最后一行:

 

【罪根本因缘有四种。一者贪欲因缘。二者瞋恚因缘。三者怖畏因缘。四者愚痴因缘。】

 

我们如果要想修学三业无过失,一定要断贪欲心、要断瞋恚心、要离怖畏、要断愚痴心,这四种就包括贪瞋痴三毒烦恼,再加上一个怖畏。如何去离怖畏?《四十华严》所讲的观世音这一章,就是教给我们离怖畏。末后有两句,在第三页倒数第五行:

 

【佛诸烦恼习尽故。无如是失。】

 

这句很重要,可见得三业的过失是从烦恼而生的。讲到烦恼,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如果我们希望三业无过失,像如来一样,由此可知一定要断烦恼,烦恼断尽自然无过失。

 

第三页倒数第二行讲「念无失」,在念无失里面,讲解的文不太长,可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此地提到修学次第,我们应当晓得,应当学。我们把文前面两行念一念:

 

【念无失者。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甚深禅定。心不散乱故。善断欲爱及法爱。诸法中心不着故。得第一心安隐处故。】

 

这几句已经把修学次第告诉我们了。确实是如此,心要从『四念处』修起,四念处是观慧,没有四念处的观慧,心不容易得定。所以小乘一下手,你看「三十七道品」就教给我们四念处,四念处、四正勤,再到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就是修定,四种定。这个地方说得尤其是好,我们一定要以善巧方便法来断『欲爱』。不但断欲爱,而且还要断『法爱』,真正学道的人欲爱断除了,法爱不容易断。法爱是什么?贪着法门,学禅定的贪着禅定,学般若的贪着般若,学讲经的贪着讲经,都是麻烦事情,法爱。法爱,就是法执着,有了法执,不能见性,所以佛在《金刚经》里给我们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也不能爱、也不能贪、也不能执着,才能有成就。第四页第一行有两句很重要:

 

【佛心无得失。以是故无失。】

 

『无失』就是没有过失,他的身业、口业、意业都没有过失。为什么没有过失?这个话说得太简单、太明白了,没有『得失』。由此可知,菩萨有过失,为什么?他想求无上菩提,他只要有求就有得、有失,无上菩提现在还没有证得。佛怎么样?佛没有得失,换句话说,欲爱里面没有得失,法爱里面没有得失,所以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由此可知,我们对于世法佛法只要有一念得失心,三业就免不了有过失。第三行:

 

【复次。佛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故。念无失。】

 

换句话说,佛起心动念是依大般若智慧,所以没有过失。回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起心动念所依的是感情,不是智慧,依感情起心动念怎么会没有过失?世间人常常说我们要以理智,不要动感情,实际上他那个理智还是感情,不是真正的理智。世间人所说理智真正是有名无实,颠倒知见,正像如来所说常乐我净,世人哪里有?常乐我净这四个字有名无实。而在如来果地上却有常乐我净,真实不虚,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第四页第七行,第四「无异想心」:

 

【无异想者,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

 

『异』是二样。这十八不共法为佛独有,但是我们一定要修学,这是如来之美德,我们要尽量的修学。佛心里面没有『异想』,我们凡夫心里面异想真是无量无边。第五页倒数第四行:

 

【复次。不二入法门是诸法实相门。异想即是二法。二法即是邪道。】

 

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开示,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大智度论》此地也是这么说。『不二』是什么?无异想心就是不二。无异想心看一切万法,你就见到实相,诸法实相就现前。我们在一切法里看不到一切法的真实相,原因在哪里?我们有二想,所以我们见不到诸法实相。你要见到诸法实相,给诸位说,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我们学佛,念念都想见性、念念想成佛,在一切法里生异想,那怎么能成就?这是我们修学主要的障碍,异想是障碍,二法即是邪道。请大家记住这句话,「异想即是二法,二法即是邪道」,换句话说,异想即是邪道。不但对世间法没有异想,对于佛法也没有异想,才能有成就,才能入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也就是《华严经》里面的一真法界。什么人有资格入?不二想的人有资格入,就是无异想心的人他就入了。有异想,心里有两个念头就入不进去了。再问问,我心里有个「一念」能不能入?一念也不能入,因为一念跟无念是二念。那我心里有个「无念」能不能入?不能入。为什么?你心里有无念、有无无念,还是二念,你的心还是不清净。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了,在一切法里去训练,叫历事鍊心。鍊什么?鍊不二想。如来做到,所以这是不共法,确实是不共。

 

第五页最后一行,十八法里面第五是「无不定心」,无是没有,没有不定心,所谓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无不定心,就是我们念佛人所讲一心不乱,文讲得太清楚了。

 

【无不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

 

『实事』,就是诸法实相。以散乱心决定见不到诸法实相,我们要想见到诸法实相,一定要得一心不乱。所以念佛,那一句佛号是做什么用的?诸位总要记着,这一句佛号就是帮助我们得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是我们修学的目标,而这句佛号是手段、是方法。诸位总要明了,我们心在境界里面一起意念就是散乱心,立刻把佛号提起,不要再继续去乱想,佛号功夫就得力了。平常早晚念佛那是课诵,就跟学生讲堂里上课一样,讲堂里学的东西,离开讲堂要会用。课堂里学的,离开课堂不会用,那在课堂里学的又有什么用处?课堂里学的这些东西,就是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它一起念头马上阿弥陀佛,把念头压下去,这样才能够念到一心不乱。那个一心不乱,决定不是说早晚定的功课你就能够念到一心不乱,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早晚课诵完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散乱心,你什么时候能到一心不乱?换句话说,早晚课诵就是提醒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对治烦恼、对治异想。念佛人要是不懂这个道理,这句佛号如何念得有力量?什么时候念到入不二法门?给诸位说,一心不乱就是入不二法门。理一心就见性,就入不二法门。第六页第四行:

 

【无不定心者。有种种义。定名常摄心善法中住。佛于诸法实相中定。不退不失。是名无不定心。】

 

这是讲如来定的作用,可见得这个定,一心不乱不是没有用的。一心不乱要是没有作用、不能办事,一办事心就乱了,这个一心不乱我们何必修它,修了没用处。是有作用的,处理一切事物心还是不乱。这一句解释得好,『无不定心者,有种种义』,不是一个意思,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定名常摄心善法中住』,心是纯善的,于一切善法都相应。什么叫善法?『佛于诸法实相中定,不退不失』,这就是把善法的标准说出来了。从这一句我们看《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与五十三位善知识,那都是表现无不定心、种种义门,最低限度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就看到五十三种义门,都是在大定之中。实际上不止五十三门,有的善知识还开出多门。无量无边的法门,哪一个门不与诸法实相相应?无量法门都是实相性定,皆不退、皆不失,这叫「无不定心」。第六页倒数第四行:

 

【佛入欲界中定故。名无不定心。】

 

这句是什么意思?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示现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说法利生,这是如来『入欲界定,名无不定心』。由此可知,「无不定」就是一心不乱,是管用的,不是不管用。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一天忙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他是一心不乱,他无异想。无异想又能办事,正是《楞严》里面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真正的一心不乱,真正的大定。第七面第二行:

 

【散乱心法。诸结使。疑悔等。佛皆无。】

 

『结使』是指烦恼。『疑』是怀疑,这是根本烦恼之一;『悔』是后悔。佛都没有。第四行:

 

【佛于一切法中常定无疑。】

 

其余的文诸位自己去看。再看第八页第四行,这是第六法「无不知已舍心」。我们也将文念一念:

 

【无不知已舍者。众生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生瞋。乐受生爱。不苦不乐受生愚痴。】

 

此地讲「无不知已舍」,这个意思是说,觉知舍心,也就是正受的意思。舍是知,不是不知。第八页倒数第四行:

 

【佛于不苦不乐受中知觉生时、觉住时、觉灭时。以是故言佛无不知已舍心。】

 

这段说得很详细,『不苦不乐』是五种受里面的舍受。我们平常讲的苦乐忧喜舍,苦乐是从身说的,忧喜是从心说的,我们讲五种受,五种受里面舍受是正受,而舍受佛知。第一句说,『佛于不苦不乐受中』,这就是说舍受,他住在舍受里。知道『觉生时、觉住时、觉灭时』,这个受的生、住、灭这三种相清清楚楚,清清楚楚的知,清清楚楚的舍。底下一番问答很重要:

 

【问曰。此中何等为舍。不苦不乐即是舍耶。为七觉中舍。四无量心中舍名为舍?】

 

七觉支里头有舍,四无量心里面有舍,到底是哪一种舍?答得好:

 

【不苦不乐即是舍。二处舍亦是舍。】

 

佛念念中尽了知。向下有相当长的文,尤其是在第九页第一行,下面的文都是说明觉支舍支的修法,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讲是有帮助的。第九页第一行:

 

【七觉中舍。若心正等不没不掉。是时应舍。若没时行精进想。若掉时行摄心想。】

 

『掉』就是掉举,『没』就是昏沉。昏沉的时候要用『精进』来对治。掉举是心乱,就是妄念很多,需要用定来『摄心』,这是讲七觉支修行的方法,向下都是说明这个方法。

 

在第十页说得尤其是详细,我们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给诸位细说,但是在这里特别提出来舍受是「第一清净乐」,文里头有。如来为初学人示现身教,这正显示出佛陀大慈大悲,在四摄法里头属于「同事摄」。这段文一直到十一页的第五行,我们很明白的能够看得出来。

 

十一面第六行起是讲第七法「欲无减心」,什么叫欲无减?减是没有减少一点点。

 

【欲无减者。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诸善法故。欲无减。】

 

一切善法于我们有德,就是有恩的意思。此地所讲的『欲』是讲善法,而善法又与法性相应。很清净,心里面一尘不染,一切善事凡是利益众生的事一定要去做,『集诸善法』。所以从修善利生这一方面来说,佛永远没有减少一点点。

 

【修习诸善法。心无厌足故。欲无减。】

 

凡是利乐众生之事,佛一定做,不会休息的。我们现在修学,虽然有些利益众生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不敢做,为什么?我们一做心散乱了。这是可以的,我们是有减,到佛才无减,为什么?佛心已经是得大定,什么境界也不会动佛心。我们现在断恶修善,这是一定要做的。从这一法里面我们能看到佛法的功德利益,佛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一般人说学佛的是消极,那是错误的。你看看十八不共法这一法,这多积极!这一段里面说得也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佛不舍一切善法、修积一切善法,目的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第十二页第三行问答以下这两小节,是说明入涅槃的因缘,诸位自己去看。第十三页倒数第四行就是第八法:

 

【精进无减者。如欲中说欲义。即是精进。】

 

精进不多解释,把前面欲无减提一提,欲无减就是精进的意思。这样说法唯恐我们还不能够明了其中的胜意,所以下面依然有问答来解释。而答里面就说得很明白了,十三面倒数第三行:

 

【欲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

 

这就是欲无减、精进无减差别相就在此地。而最后一行当中这几句说得更清楚了:

 

【欲为心欲得。精进为成其事。欲属意业。精进属三业。欲为内。精进为外。如是等差别。】

 

从底下就愈辩愈清楚、愈辩愈明了,所以这二法行相大同小异。在这一段解释里面,当中有几行文字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第十四页倒数第五行,最后一句开始:

 

【佛为度众生故。舍甚深禅定乐。种种身、种种语言、种种方便力度脱众生。或时过恶险道。或时食恶食。或时受寒热。或时值诸邪难问。恶口骂詈。忍受不厌。佛世尊虽于诸法中自在。而行是事。不生懈怠。】

 

这几句话希望诸位好好记住,实在讲这是如来身教,给我们做一个模范。佛是什么样的人?是何等的功德?为了度众生,还要受这些苦难,示现忍辱。我们想想我们是什么人?业障深重!菩萨道上遭遇种种挫折磨难是在所不免,一定要有智慧、要有觉悟,逆来顺受,才能成就。一有障难马上就避开了,你还能成就吗?佛要度众生,这个人骂佛了,佛就走,不度他了,那佛哪有慈悲?慈悲在什么地方?我们的目的是要成道。成道,说老实话,所有一切障难皆是善知识,没有这些折磨,我们怎么会成就。这些折磨就是考验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自己究竟定力到了什么程度,究竟智慧到什么境界。有智慧、有定力是禁得起考验的,这才能谈得上精进。后面一段是世尊末后弟子须跋陀得度的一段因缘,诸位自己去看。第十六页第一行:

 

【念无减者。于三世诸法。一切智慧相应故。念满足无减。】

 

『满』是圆满,『足』是具足,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地方说『念无减』,前面说「念无失」,无失是讲无过失,这地方是无减。念无失、念无减又有什么差别?下面这个问答就是辨别这两者异同之处,哪些相同、哪些不相同的行相。在第十七页第一行一开头是第十法:

 

【慧无减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无减。三世智慧无碍故。慧无减。复次。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故。慧无减。】

 

诸位总要记住,学佛一般讲来就是求智慧、求福德。如来无量无边的智慧功德,我们通常就用「二足尊」就全都包括了,二足尊就是福德智慧两者都圆满具足,这叫二足。说到智慧,智慧里面有两种,一是根本智,一是后得智。诸位必须要晓得,这两种智是以根本智为体,后得智为用。没有体哪有作用?这一把扇子,扇子是体,搧风是作用,没有扇子怎么能搧风?总要晓得体要紧。我们求智慧一定要求根本智,世间人不会求根本智,因此后得智也没有,诸佛菩萨懂这个道理,求根本智,后得智具足。第十七页倒数第五行:

 

【世世求一切经书。世俗法。佛法。粗细,善不善。悉皆学知故。慧无减。复次。从十方无量诸佛所。闻法读诵。思惟修习。问难故。慧无减。复次。为一切众生故。为增益一切善法故。破一切处无明故。慧无减。】

 

我们现在也在求,可是我们弄错了。我们现前这个求法,给诸位说,好像看样子跟佛菩萨求的是一样,但是人家在求是根本智、后得智都求到了,我们现在所干的是根本智、后得智全无,落了一场空。这就是会与不会。佛菩萨会,虽然世世求一切经书、世俗法、佛法、善法、不善法,听闻、读诵、修习、问难,人家用的是什么心?用的如如不动心,所以这两种慧都得到了。我们用的什么心?我们用的是分别执着妄想心,所以一法也得不到。这是修学关键之所在。菩萨道之参学就像此地所讲的,可是菩萨参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乃至听经问难,心里如如不动,干干净净,在一切法里绝不起一心动一念,心像明镜一样,世出世间法照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点染污,所以是两种智慧都得到了。心清净不动就是在这个境界里鍊,鍊心如如不动,在一切境界里不起分别、不起二想,没有异想。听别人所讲,甚至自己有问题提出来问别人,都没有二想,这是根本智;可是一切法都历历分明、了了分明,这是后得智。我们修学是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一切法,世出世法起心动念,所以两种智都失掉了。这是在此地我特别念出来,把关键之所在提示给同修们。底下有几句非常重要,十七页最后一行:

 

【是智慧实知诸法相不生不灭。不净不垢。无作无行。不分别是智非智。知诸法一等。清净如虚空。无染无着。不以二法故得不二入法相。不二入法相无量无边。以是故慧无减。】

 

『实知』是确实知道,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知诸法一等』,诸法是一,诸法是等,这一句就是说的一真法。『不二』就入法相,『入法相』就是《华严》里面讲的入一真法界,也是我们一般讲的成佛,或者是证果。入不二就是证果、就是成佛。『不二入法相无量无边』,一真法界里头无量无边,但是无量无边是一不是二,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在无量法里头没有异想,知道无量法清净如虚空,无量法一等,这是真正智慧,根本、后得二智圆满。第十八页第四行,这里面给我们讲二种解脱:

 

【解脱无减者。解脱有二种。有为解脱。无为解脱。】

 

倒数第二行:

 

【解脱知见无减者。佛于诸解脱中。智慧无量无边清净故。名解脱知见无减。】

 

这句也解释得很清楚,『解脱知见』是指诸解脱,「诸」是指一切法,一切世法、一切佛法都无执着,都放下了,在一一法中都得到解脱,所以叫『诸解脱』。解脱一定要靠『智慧』,所以无量无边的智慧,才能在无量无边法中证得解脱自在,所以从能证智慧这边来讲叫「解脱知见」。在第十九页第四行以下一共有三行半的文字,诸位要多看几遍,这是讲解脱知见的境界相。第二十一页第三行,这一段里面一共有三法,就是十三、十四、十五:

 

【一切身业、一切口业、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要是说得详细一点,就是如来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如来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如来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行」是行为,身口意三业的行为都随智慧,不随烦恼,都与般若真智相应,而不与心心所相应。这三业随智慧行,实在就把前面三业无实所以然的道理给我们说明了。向下解释:

 

【佛一切身口意业。先知然后随智慧行。诸佛身口意业一切行无不利益众生,故名先知然后随智慧行。】

 

这两句,后一句是解释前面一句,前一句是解释三业随智慧行。何谓先知?先知是利益众生,后随智慧行。利益众生之事无不是以智慧做依据,智慧从哪里来的?我们从唯识里面来讲,智慧从大圆镜来的,大圆镜照就是智慧,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也是无量无边义,从它照这个意思、觉照来讲,就是般若智慧。所以佛的三业,利益一切众生不是从感情来的,感情是阿赖耶识里面的,大圆镜智里面没有这个东西,而把一切的感情、一切的烦恼统统转变为大慈大悲。

 

三业的行相又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在《四十华严》里面看到,我们凡夫眼睛里面有慈悯的行为、也有颠倒错乱的行为、也有杀盗淫妄的行为,那些行为全是慈悲心,全是随智慧行。像五十三参里面逆境,胜热婆罗门的愚痴行是随智慧行,不是真愚痴,是为利益众生,众生应该以这个方法来度他,他就用这个方法。甘露火王是瞋恚,那也是随智慧行,不是真正的瞋恚,是大慈大悲。需要用这个手段,这个手段能叫众生得利益,菩萨就用这个手段,所以说随智慧,不是随烦恼,菩萨绝没有一念怨恨某个众生。伐苏密多女的贪爱行也是随智慧行。这是我们讲贪瞋痴三毒,所以三毒就是戒定慧,烦恼即菩提。那是佛与大菩萨随智慧行,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所以佛一切行,无论我们看是顺的也好、是逆的也好,全都是利益众生。先知是先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然后来做,全是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这一段文比较长,从二十二页以下问答都是解释我们的疑问,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应当要学习。

 

到二十五页前面五行讲的是身业随智慧行,向下是讲口业与意业的随智慧行。口业说得很多,里面有很多小段都非常之好。尤其是如来教学当中有很多叫「苦切语」,苦心很恳切的言语,这些言语我们不应该怀疑,譬如佛教诫弟子,有呵斥也有骂学生,这些都叫苦切语。亦如慈父教导儿女一样,虽然看起来好像是恶意,有打有骂,但是还是慈悲行,无非是希望子女成人,来用这些手段。佛也不例外,教诫学生也是恩威并济,因此我们在经上看到佛责备弟子这些话,有时候说得非常严厉,有骂弟子:你是愚人、你是狂人、你是死人,这些话都骂过,但是要晓得佛不是咒骂学生,是爱护他的苦心。我们千万不要怀疑,「佛都骂人,佛都恶口」,佛其实没有恶口,佛也不骂人,这是属于教诫。第二十八面倒数第四行:

 

【佛于诸法虽无所着。】

 

世法出世法都不执着。

 

【而为教化故。现苦切语。】

 

可见得这是教学方法,我们应当尊重,不应当怀疑。三十二面有个问题:

 

【佛不答十四难。】

 

外面有故意找麻烦来问佛的,佛有的时候不答覆他。这个不答覆并不是说佛没有能力答覆,佛对这些问题不了解,不是的。这地方就说出来,佛答覆有四种,在三十二面倒数第五行:

 

【佛有四种答:一者定答。】

 

肯定的答覆。

 

【二者分别义答。】

 

就是解释来答覆他。

 

【三者反问答。】

 

对方提个问题,佛反过去问他,反过去问就是答覆。

 

【四者置答。】

 

『置』就是置之不答,就是不理会,不理会也是答覆。

 

【此十四难。佛应置答。】

 

为什么佛以不答为答覆?接着底下就解释:

 

【又复若有所利益事则答。外道所问。不为涅槃。增长疑惑。故以置答。】

 

底下又说:

 

【必无所益。置而不答。】

 

问题提出来,佛如果答覆他,怕增长他的疑惑。这是什么?他程度不够,所以『置而不答』。譬如一个小学生问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差不多是一般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你要是跟他解释,你跟他讲上几个月、几年也讲不清楚,所以这个问题可以不答。不是不能答,而是对方不能够接受,这是不答。第二种是问的没有意义,于众生、于他自己本身都没有利益,这个问题可以不答。只要是有利益的,佛一定会答覆。这是不答是有原因的。下面给我们解释,佛平常说法,佛所说一切法都是对治法,所以认真严格的讲,佛是无法可说,既无法可说,当然就无有定法可说。而佛出现于世间是为一大事因缘,《法华经》里面讲得很详细,此地《大智度论》也有一句,三十三面第六行:

 

【诸佛出世。为众生显示此法。】

 

跟《法华经》里面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意思是相同的。末后则详细给我们说,佛说我、说无我的真实义,为什么佛有时候说我、有时候说无我?这段文很长,但是无我、有我究竟哪一个是真实?此地也有结论,无我是真实的,可见得说有我是方便说、是对治说。在三十四面第三行以下,这一节特别说明佛说法的真实义趣之所在,我们开经偈里常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是依什么来说法的?他的真义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这段文虽然不长,有一个简单的说明。总而言之,不外乎是法应机而说,能叫一切众生得功德利益。身口意三业随智慧行,这个解释一直到三十八页。诸位看三十九页第一行,这是十八不共法里头最后的三法,十六、十七、十八,是知三世无碍:

 

【佛以智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世。通达无碍者。此三种智慧。于三世通达无碍故。三业随智慧行。】

 

可见得这十八不共法里面有许多都有连带的关系,真正是法法圆满,不共诸菩萨,何况声闻、缘觉、凡夫、外道。解释的文一直到四十三面,这是把十八不共法略解释,向下是释疑,怕众生有怀疑,底下有些解释疑问的。在四十二面倒数第二行:

 

【复次。佛有二种道。一者福德道。二者智慧道。】

 

这是两种道,福德、智慧。为什么特别提出这两种?诸位要想学佛,这两种一定要修,修智慧不修福德,你智慧不能成就;智慧帮助福德,修福德没有智慧,那个智慧是堕在人间享福的,福报受尽了,麻烦还是要来,所以这两种一定要同时修,要认真的修学。第四十三面第三行:

 

【福德道。能生诸功德。智慧道。能于福德道中离诸邪见着。以是故。佛虽说诸法毕竟空。亦说三世通达无碍而无咎。】

 

『无咎』就是没有过失。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无论在佛门、在世间,都要福慧双修,修学的方法经论当中都说得非常详细。解释疑问这里面有二个重点,第一个就是这十八法是佛真正的不共法。末后不共法全以智慧为依,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四十六面倒数第五行:

 

【当知十八不共法中。但说智慧功德等。不说自然果报法。】

 

它是依智慧为体而说的。今天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13: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