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第29集)悟道法师主讲(文字/台语)

经【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我们读本经一定要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合起来看,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殊胜美好,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受用的,与我不相干;跟四十八愿连起来,就晓得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境界,原来经上说的就是自己的生处、住处。自己性德被无明烦恼盖覆,流露不出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承蒙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加持,把我们的性德引发出来。藉着阿弥陀佛的性德,开发我们自性的性德,所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受用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在《无量寿经》上显示出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因此《观经》上所讲的依正庄严,就是我们自己往生到那个地方真实的受用。

 

有很多人不愿意生西方极乐世界,实在说是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是不了解、不知道。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哪个不想去?人人都想去,而且决定能去,稳去得成,这是最可贵了。假如说性德显露的境界,诸佛剎土都是自性变现,我们能不能去得了?其他诸佛也是一样像阿弥陀佛这么庄严的世界,也都是性德显露的,我们是不是能去到那里?我们现在凡夫这个程度是去不了,必须自己也得要破几分无明,至少也得要破一品的无明,证一分的法身,才能契入诸佛的报土。那就难了,绝对不是我们凡夫能够做得到的。唯独西方净土,我们人人有分。

 

到底要怎样才能够真正在这一生当中往生见佛?这是许多念佛同修最为关心的一桩事。其实这种修学的方法,佛不但在五经一论里面跟我们讲得很多,在一切大乘经论里面佛也常常提示。六波罗蜜里面的「精进」,你做到这两个字就行了。我们念佛要精进。什么是精?精是纯而不杂,换句话说,夹杂就不精。能做到不怀疑、不夹杂,精这个字做到了;不间断是进,就成功了。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净念相继」,净念就是精,相继就是进。一门深入,一门就是精,深入就是进。由此可知,最怕的就是夹杂、就是间断。我们只要做到不夹杂、不间断,没有一个不成功的,而且这个法门成功非常快速。我们对这个原理明白了,方法也懂了,可是修行效果没有得到,效果为什么得不到?没有别的,仔细去想一想,都是精进两个字出了问题。大概精做得不够,进也做得不够,都出在这里。如果这两个字真正做到,就像《阿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顶多若七日就成功了,你就见佛见菩萨。你愿意往生就决定得生,祕诀就在此地。所以一定要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就是念头放下,这才是真正的精,真正的一门。

 

西方世界诸佛菩萨,乃至于六尘都『作佛事』。什么是「佛事」?佛是觉悟的意思,凡是启发众生开悟、帮助众生开悟,那些事都是佛事。所以佛事这个名词里面包含的境界无量无边。世出世间一切事都能帮助人觉悟,都能够开显众生的智慧,帮他破迷开悟。这是说明西方世界六尘说法,光会说法。

 

经【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这一句话是总结观名,这是十六观里面『第七观』,观花座。

 

经【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西方世界莲花从哪里来的?莲花是阿弥陀佛本愿变现出来的。弥陀有愿接引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生到西方世界莲花化生。十方世界的众生,有一个发真实心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本愿就有感应,七宝池里面就生一朵莲花,而且这个莲花还标着你的名字在上面,不会错的,标有名字。你念佛念得愈勤快,花就愈来愈大。西方世界莲花大小不一样,大小怎么来的?是念佛人功夫的浅深。由此可知,花愈大,品位愈高;花愈小,品位就愈低,因为它是念佛功夫浅深变现出来。如果在中途不念了,改学别的法门,或者不想要往生了,花就没有了,凋谢掉了。这是阿弥陀佛本愿所作,是佛对众生真正的加持,也是《无量寿经》上所说「惠以真实之利」,这是真正的利益。这说明花从什么地方来的。

 

经【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

 

『彼佛』是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是说观想念佛。要观佛先观华座,为什么?观华座比较容易,观佛像比这个还更微细、还更困难。

 

经【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

 

你的观想必须完全符合经典里面所说的,不能有一点差错。如果有差错就不相应,所以不能杂想。前面讲的摩尼宝珠。

 

经【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我们一个人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面孔清清楚楚。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境界跟前面一样,无论是睁开眼睛,或者是眼睛闭着,这个境界都在眼前,都那样清楚、那样明了,才能够算观成。我们读到这里才真正体会到古人所讲的「境细心粗」,观想很难成就,这是真的。所以幸亏末后一招有持名念佛。如果没有持名,实在讲,我们虽然听到西方世界这样庄严,还是没有分。有个持名带业往生,我们都有分。所以《观经》的理论、方法,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喜欢读诵、研究、讨论,但是用这个方法修行的人很少,真正有定功的人可以用这个方法修行。因为定境心细,观想的境界能现前(心要很净、很定的人,他才能够修这个观想);心粗的人,念头粗的人,很困难。

 

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一句是说灭罪。观想的功德可以消业障、灭罪业。灭罪的功能非常殊胜,能『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必须明了,罪业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你一心修观的时候,整个心都在三昧之中,都在定境里面,你的分别妄想执着都不生,你的罪业就消除了。观的境界微细,你观的那个心就愈细,换句话说,定功愈深,灭罪的能力也就愈强。我们从第一观日观,一直到这一观,后后超过前前,为什么?愈是往后面心愈细,也就是定功愈深,灭罪的能力愈大,这一点要清楚。

 

我们自己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自己的业障有没有消掉?这个事情不用问别人,问别人没有用处。现在问人,跟你说实话的人不多,说假话的人很多,为什么?因为你喜欢听假话。说几句好听的安慰安慰你,你心里欢喜,说真的你就不高兴,谁肯跟你说真话?业障有没有消除?自己细心去反省一下,我妄念是不是比以前少了?如果比较少,那你的业障就有消了。烦恼,贪瞋痴慢是不是比以前轻了?果然轻了,你功夫得力,你的业障逐渐在消除。如果功夫真正达到绵绵密密,就是刚才讲的精进,这个功夫不夹杂、不间断,消业障的力量就大!你的妄想、烦恼决定不生,纵然没有断,决定不起现行,这个境界就决定往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经上常讲的念佛三昧,你已经得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一心不乱的功夫。一心不乱有浅深许多等级的差别,功夫浅的一心不乱,我们常讲功夫成片,这就是成片的境界,功夫成片决定往生。

 

『必定当生极乐世界』。后面一句是将来的利益,前面灭罪是现在的利益。罪障消除了,人就自在、就快乐,所谓烦恼轻、智慧长,这是灭罪的相。我们凡夫一天到晚起心动念都是烦恼、都是分别执着,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都是罪业。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只看到有一个人,惠能大师见五祖时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只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不生烦恼,他生智慧。他的心中念念生智慧,我们念念生烦恼,什么时候能够像他那样念念生智慧?我们应当要向这个方向、向这个目标去精进。

 

在念佛人来说,这个功夫比修学其他法门真的来得容易。其他法门,如果不是烦恼断掉了,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但是念佛人不需要断烦恼,只要把烦恼伏住,这个境界就起现行,这是什么原因?因为这个法门是二力法门,我们自己用这一分力量,佛相等的加持一分力量,所以感应特别殊胜、特别快速。善导大师在这句注解里面有一段重要的开示,我们把它翻出来念一念,一百七十一页第五行,从中间看起:

 

疏【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由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

 

这个开示是真修行最重要的警策、警惕。要怎样用功夫?要日夜不间断。所以一切法门里面持名念佛是第一方便。日夜不间断,容易!『行住坐卧』都用得到,都可以用功。走路也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边走边念;站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坐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躺在床上睡觉也可以阿弥陀佛,不要出声,心里默念,能不间断。『身』常常礼敬阿弥陀佛,我们每天早晚拜佛就拜阿弥陀佛。『口』称阿弥陀佛,称念。『意』是心里想阿弥陀佛。我们的心粗,《观经》上讲的这个微细相,我们想不出来。要怎么想法?我们家里供养阿弥陀佛的像,我们就想这个像。你天天看,看得很熟,将来我们往生那一剎那,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所现的相就跟你想的像完全一样,决定不会错,就是这尊像来接引你。这尊像,你已经想了很久,这一天真的想到了,把阿弥陀佛想来了,这样想就容易太多了。

 

这一集的时间到了,我们就报告到这段。善导大师这段还没讲完,我们下一集再继续跟大家报告善导大师这段的开示。谢谢大家收看,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日17:45: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377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