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 学习心得 |第1集|钟茂森博士主讲|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身心淨洁 与善相应—《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10/9/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38-0001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本来按照原定的课程应该是「修行与生活座谈会」的粤语交谈。因为现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要茂森担当粤语的课程,在每週二、四、六都讲《无量寿经》,可能考虑到同修如果有修学上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每个星期日晚上的这个时间做为解答问题,是「修行与生活」的粤语版,在网上都有直播。现在可能大家还没有了解这个信息,所以今天我们做为第一次座谈会,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

我们为什麽要讲这篇文章?我们师父上人在今年八月二十六日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讲到第一百二十四集,《无量寿经.德遵普贤第二》这一品经,讲到「具足总持百千三昧」这句经文的时候,就提到『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这篇文章。师父上人在讲经裡面讲到几句,也比较简单,但是,因为时间关係就没有详细把它讲完。事后他就吩咐茂森为大家解释这一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确实是非常好,它裡面其实就是教导我们因果的道理,跟《太上感应篇》基本上是异曲同工。我们现在是一门深入《无量寿经》,师父又教我讲解这篇文章,我就想到老人家一定有这个用意,要我们重视因果教育,断恶修善。断恶修善是修淨土的助修,帮助我们修行,念佛求生淨土这是正修,要正助双修,这个辅助的课程非常重要。所以我也非常欢喜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我想所有的这些学习都是导归到《无量寿经》的,因为《无量寿经》可以说是一切教义的总汇。我就在《无量寿经》的「重重诲勉第三十六」这一品经裡抽出一句经文,做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身心淨洁,与善相应」,这个是《无量寿经》的经文。我们就从这裡开始讲起,老子「说百病崇百药」,其实就是「身心淨洁,与善相应」这句经文的详细说明。

我们先看经文当中所讲的,「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淨洁,与善相应」,这个是释迦牟尼佛在经中跟我们说明的。若曹作善,若曹是汉朝时代讲你们的意思,你们要做善事,作善。什麽善是第一善?下面说,「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就是端正我们的六根。这个所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裡都提到,都要端正。所谓端正就是儒家孔子对颜回所讲的克己复礼。什麽叫克己复礼,怎样去落实?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个就是端正我们的身心。凡是不符合礼的、不符合善的,我们不看、不听、不讲、不做,甚至不想。这个非礼勿动是心都不动,都不去想,这个就是端正身心的意思。能够端正身心,这个身心才能够清淨,清淨是没有污染。什麽是污染?恶业就是污染,我们远离恶业,身心就清淨,就是现在我们讲的身心健康、身无病苦。现在世间人往往得病的很多,身为什麽会有病?其实是因为心不够清淨,身体是我们的依报,心是我们的正报,依报随着我的正报转。如果我们的心清淨,身体绝对不会有病。所以身心要与善相应,这才可以不得病。

老子讲的这篇文章,就是教导我们怎样不得病、怎样能够健康长寿,这个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得病的原理,就是佛在经上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恶我们都不作,身口意三业清淨,我们所做的,就做善事,所谓与善相应。老子说百病,这个百病,你看文章裡面所说的,统统都是讲我们心上的毛病。所以,我们要百病不生,一定要心无病才行,因为心是根本,所谓相由心生,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们在根本上修好我们的心,自然身体不用去想它,不需要花那些心思去保养,自然就没病。所以祕诀在哪裡?诸恶莫作,你就百病不生。崇百药就是众善奉行,你好好看看这个百药,其实都是讲心药,心病还要心药医。用善来对治我们的恶,远离恶业,回归到善业,自自然然我们就很健康。你看我们师父上人是最好的榜样,八十四岁高龄,每天讲经两个小时,要备课、要查资料,这些都是很忙的。加上还要接待客人,很多事情要去办理,包括在世界上跟各个宗教的来往,这些工作量很大。但是他老人家非常轻鬆,他看不出一点压力,面色红润、红光满面。讲经两个小时不用喝水,大家有目共睹,这个是什麽?真正健康。

我们师父前几年,澳洲政府送他一个移民签证,邀请他去澳洲,移民。师父就说,好的,我就去办。很久都没有去过医院看病,但是因为要办移民签证,它的政府规定一定要去检查身体。很久没去过医院,就检查一次。结果去到那个指定的医院,医生给他检查血液,检查完之后大吃一惊,问:「老人家你多大年纪了?」「八十岁了。」「八十岁了,你这个血液好像三十岁人的血液」,他说,「以后你不必来检查身体了,你绝对不会有事情」。我们师父去到哪个地方,真是所去之处都会有人向老人家请教,说,「老法师,你健康长寿的祕诀是什麽?」个个都很羡慕。他的祕诀,他在讲经裡面都讲得很清楚了,总结起来就是这两句经文,「身心淨洁,与善相应」。你的心清淨了,身体就百病不生,你真是健康长寿。心裡面没有妄念,这个是最健康。老人家心裡面没有妄念,即使是再多的工作量,他都不会觉得吃力。为什麽你觉得吃力?因为你心裡面有这个工作,人家是作而不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虽然不能够一下子达到老法师的那个境界,起码从太上老君这篇文章下手,我们也可以做得到。

在佛家裡面,其实也很重视所谓的身心的调养。这篇文章是太上老君所说,在佛家也有类似的一篇文章,《大藏治病药》,这篇文章是唐朝灵澈法师所写的,也是讲到百病、百药的问题,内容非常相似,证明道家、佛家都是重视调养身心。道家是重视养生,它的目标是成神仙,神仙就百病不生。佛家目标是成佛,儒家的目标是成圣人,基础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我们今天认认真真来学这篇文章。讲到治病,中国这个学问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医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比西医长久得多,西医最多只是三百年,中医是五千年。从哪裡开始?历史上有记载的是神农尝百草,这个就是中医的开始,中医是用草药。神农比黄帝还要早,黄帝距离我们是四千五百年,神农比黄帝还要早五百年。神农之前还有伏羲,伏羲氏,这个是没有任何文字历史的记载,但是至少都有五千年以上,这些都是圣人。中医其实确有悠久的历史,它裡面有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成功的效果,裡面真是有一套很好的学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中医重视养生,治病其实都是第二等学问,中医提倡的是无病。你要防病,不要等到有了病你才去治病,那个已经是下策。它跟西医不一样,西医不重视养生,它只是什麽?有了病才去医,甚至有时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不是抓住根本。中医不是,中医是知道人体所有的经脉、所有的器官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它不是局部分开的个体。譬如说五脏,五脏六腑跟我们的五官、我们的五体、我们的情志(就是我们的情绪)、我们的德行统统都是有关联,不只物质上的器官有关联,连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都是互相关联,是一个整体。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医说如果你的眼睛不是很好,他往往给你清肝,清肝然后才明目。像现在很多人,广东人特别爱喝夏桑菊,夏桑菊是清肝明目的。为什麽清肝就可以明目?因为肝跟眼睛是相关联的,肝开窍于目。如果我们,譬如说耳朵有毛病,听不是很清楚了,听力下降,往往中医给你调肾,因为肾开窍于耳。他不会说耳朵有毛病就治那个耳,其实根本不在那裡,根本是肾。肾虚的人往往会有耳鸣、听力下降这些毛病出现。五脏,你看它有肝、心、脾、肺、肾,这个叫做五脏。所对应的,肝对应目,眼睛;心对应舌,舌头。有时中医叫你伸舌头出来看看,看舌头的颜色,如果是很红的,说明你心火太旺,那就要给你降一下心火。还有脾开窍于唇,如果是嘴唇很红,那是脾发热了,就要给你降一下热;如果是很白,说明你脾胃的火气不足,有一点寒,那就要给你加强一下,这些都是有对应关係。还有肺开窍于鼻,我们有鼻炎其实是肺有毛病。肾开窍于耳,这些都是物质上各种器官对应。除了物质的这个器官互相联繫之外,中医还说我们的情绪、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理都是跟器官相对应。譬如说,我们的情绪,肝对应怒,发怒就会伤肝;喜对应心;思,思惟太多了伤脾,思对应脾;忧愁就会伤肺;恐,恐惧就伤肾,等等。待会我们还会详细跟大家报告,说明人的那五种情绪都是对应各种不同的器官,所以五脏不是互相隔离的。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真是古人所说的「牵一髮而动全身」,哪怕是我们一个念头,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身体。中国,包括东方所有圣贤的学问,都是讲的一体论,它是各个关联。

现在西方科学家提出所谓全息理论,全息理论就是讲一体。什麽叫全息?我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全息相片,相片。譬如说这是一张相片,你将这张相片用激光打到银幕上面,你就可以看出立体的影像。这个全息相片有一个这样的特点,如果你用剪刀把它剪开,剪成一半的时候,用激光它把投影出来,它还是全信息的。譬如说锺茂森这个相片,剪开之后投出去还是整体的锺茂森,它不会是一半。再剪开四分之一,投影出去还是整体。无论你把它分成怎样小,这个底片每一个小的部分都是包含了全体的信息,这个叫做全息理论,全息相片。科学家告诉我们,其实整个宇宙所有的信息都是全息,也就是部分包含全体信息。中医就讲究这个,你看中医为你把脉,这个脉象就包含你全身各个部位的信息。他就是摸着这个脉象,他就知道你哪个部位有问题,哪个器官可能出现什麽问题,他全都知道。就是这个脉象,竟然包括全身体的所有信息,中医能落实这点,真是难得。

佛家讲的更加究竟圆满,像《华严经》裡面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一是任一,任何一样东西,无论是什麽东西。这一支笔裡面所含的信息,是整个宇宙一切信息包含在裡面,这笔裡面是由不同的分子、原子组成的,每一个分子、每一个原子也包含整个宇宙所有一切信息,《华严经》所讲的真正叫做全息。你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哪怕我们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虽然很细微,但是它是含有全信息。《华严经》上讲得彻底,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识就是我们的念头。宇宙怎样来的?念头变现出来。这个念头当然含有全信息了,整个宇宙都是它生出来的,所以它当然包含全宇宙的信息。我们改变念头,就能够改变宇宙。这个道理我们要明白,所谓境由心造、境随心转,念头转了,整个境界都转。这个境界包括自己本人的身体,包括一切万物,一切宇宙的所有现象。道家讲养生重视修心,重视的是我们本人这个身体,其实不只是身体,一转一切转,你的身体能够转,你的境界都转了。所以念佛的人,把念头转成阿弥陀佛的话,你的身体就变成阿弥陀佛,你的整个环境就变成极乐世界。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来学这篇文章就一点怀疑都没有。为什麽老子讲百病全部都是从心上讲,从你的念头上讲?是要你转心转念,你就自然能够转百病。这裡是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个缘起。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说百病」,总共一百条,后面「崇百药」又是一百条。这个一百,其实都是纲领,是分成一百类,如果细讲,每一条裡面都有一百条,无穷无尽的,老子是讲这个纲领。这篇文章之前有一个前言,是老子讲的,我们师父摘录的这个文章裡面没有这个前言,我们可以把它补出来,这个前言写得非常好。

【老子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

『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我们知道他是大概二千五百年前的人,跟孔子是同一时代,孔子还去拜访过老子,向他求教。老子比孔子大概大二十岁,他也是一位圣人,孔子是入世,老子是出世。他离开这个世间,西行出函谷关,往西去。当时函谷关把守的官员见到紫气东来,知道有圣人来,果然看见老子骑着牛慢慢走过来,于是留他,请他为世间留下一些着作。老子就在函谷关那裡写了一篇《道德经》,《道德经》就是道家最核心的经典。他老人家的教导其实除了《道德经》裡面讲的整个宇宙人生真相之外,也非常注重人的修养和这些因果报应的道理。

你看我们学的《太上感应篇》,都是他所教导的精神汇集起来,包括这篇文章也是一样。他说,『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讲到灾难的问题,现在的人特别有亲身感受。确实现在世界灾难很多,特别是近十年,好像次数更加频繁,灾难的程度更加严重,天灾人祸,没有一年间断过。大家现在都在探讨怎样能够化解灾难,好像现在科学家都在研究全球的气候反常、污染严重。怎样能够防止污染、保护地球?现在讲,这个问题确确实实不容易解决,讨论得焦头烂额都未必有一个好的方法。老子说,你想救灾解难,最重要你要防止,防就容易,防患于未然。如果已经形成灾难了,你再去补救就不容易。但是能不能去补救?可以补救,那个原理原则还是在这篇文章裡面。要从因上去补救,从心上去改。现在的灾难,这些环境是我们的心所变现出来的,《愣严经》裡面就讲得很清楚。《愣严经》裡面说,水灾怎麽来的?是贪心感应,人贪欲很强,水灾。你看现在世界上个个都讲利、讲钱,如果没有利,个个都不会做事了,这个是什麽?贪心重,所以有很多水灾,包括洪水、海平面上升。很多国家,在太平洋的那些岛屿国家都不能够再住人,这个是贪心。还有火灾怎样来的?瞋恚心,一个人整天发脾气、成天发怒,怒火很强,那就使得全球升温。现在全球气候一年比一年要热,你仔细想想原因,原来地球上的人现在脾气愈来愈大,动不动就要跟别人吵起来,就会争吵。火灾是因为人心的火感应,聪明的人懂得去寻找那个原因,根源在哪裡。

有一位老居士很难得,他对教理比较明白。他发现有一段时间,他自己常常煮饭的时候不注意把锅烧坏,烧坏了好几个锅。他觉得很奇怪,怎麽会这样,出现这些问题?反省一下自己,原来这一段时间经常都会有脾气,脾气就是火,所以他的这些事情就会发生,经常不注意就烧坏锅。幸好这脾气不算大,如果大的话,可能房子都烧掉。动怒是火种子,他明白这个道理,在心地上化解自己的这些瞋恚心,就没有这些问题出现了。还有风灾怎样来的?愚痴感应,愚痴感风灾。地震怎样来的?是傲慢不平。自然的灾害,其实根源还在我们的心地,所以要消灾免难,最重要是纠正自己的心。儒家也是讲这个学问,你看儒家讲治国平天下,就是现在讲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怎样去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一定要从修身齐家起,修身然后才能够齐家,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

怎样去修身?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怎样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就是修身,修身就是修心。什麽叫格物?格除我们的物欲、我们的欲望,要把它格除乾淨。致知就是使我们的良知发现出来,处处用我们的良知,然后你自然就诚意了,意念就真诚。意念真诚之后,自然就能够正心,你的心就正了。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当自端心」,你的心端正了,心端正你的身也会正,你自然就端身,端身就是身修好了。身、家、国、天下,这些都是讲依报,正报是我们的心,依报随着正报转。在《大学》裡面讲,这个是本末,心是本,根本,枝末是什麽?枝末是身、家、国、天下。《大学》教我们要知道有本末,物有本末,所有的物,一切物质、一切宇宙的现象都有根本和枝末。要从根本修,枝末自然就好了,所以要化解灾难,根本是我们的心地。

『疗疾治病』,这个讲治疗我们的身,想要医治我们身体的疾病,『不如备之为吉』,防备是吉祥、是高明。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往往都是要寻找我们的根源,这个身体是心最近的依报,家庭、国家、天下,我们说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我们的依报。只要把你的心正了,身体也转,家、国、天下、宇宙统统跟着转,统统都会好。这个不是两件事情,不是说转我的心和转这个世界是两件事情,不是,一件事情。儒家说你能够克己复礼,就天下归仁,归到仁德上面来,就是我们讲的大同盛世出现。怎样去归仁,怎样能够实现大同盛世?我们自己转我们的心,克己复礼就行。有人问,我能够克己复礼,但是别人不能够克己复礼,我转了他不转,我怎麽可能把这个世界转了?这你不用担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世界,你自己克己复礼,你能够转你的世界,你转你的宇宙。他呢?他不能够转,他是生活在苦难的悲惨世界,我们转了之后,我们会生活在太平盛世,每个人不一样。

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为我们讲经说法,我们看他跟我们住在一起,都是很苦的环境。他是树下一宿、三衣一钵、日中一食,生活都很简单。所以弟子问他,你老人家究竟住的法界是怎样的,让我们看一看好不好?因为释迦牟尼佛讲极乐世界、讲华藏世界,究竟是怎麽样的?释迦牟尼佛就说,好的,就答应弟子的要求。他本来是坐在那个草团上面,两隻脚盘起来的,然后他把脚放下来,摆在地上,结果脚一接触到地上,整个世界就变成琉璃世界,光明无量,清澈而透明,全部是七宝而成的万物。那些弟子看到,原来释迦牟尼佛是在这个世界裡面。然后释迦牟尼佛把他的脚又搬回来,又盘坐,这个世界就恢复原状了。弟子才明白,原来释迦牟尼佛跟我们在一起,他是在他的法界,我们是在我们的法界,我们在娑婆世界,他在极乐世界。为什麽?两个人的心不同。他是心清淨,所以国土就清淨;我们心污染,这个世界就污染。所以你不需要担心,「我克己复礼之后,我这个世界就可以和谐了吗?」你如果有这个担心,那反而就实现不了,因为你的心已经不够清淨,有分别、有执着了。你真正自己克己复礼,你可以真正入这个境界,你的世界就是太平盛世。两个人手拉着手,一个人在太平盛世,一个在乱世。这是真正化解灾难的良方,从自己做起。

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麽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世界治乱好坏是我的责任,匹夫是我,不是别人。我虽然是一个无名小卒,一个平民老百姓,匹夫,但是确确实实,我的世界的好坏完全是我的责任,因为它是我心所变现出来的。当然,连世界都是我的心变现的,我的身体肯定也是心变现的。所以你想身体没有毛病,一定要你的心没病。学佛的人,真正修行人,有没有修行、有没有功夫,第一个看你的身体有没有毛病。你的身体如果不健康,说明这些功夫都是一般般,要好好努力精进。《黄帝内经》有两部分,一个是「素问」,一个是「灵枢」。「素问」是讲原理的,这裡面有一篇文叫「四气调神大论」,裡面就有一句经文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圣人不治已病,就是说不是你已经病了才开始治,他是治未病,你未病之前,他已经帮你调理好了。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也是一样,不治已乱治未乱,治身和治国是一样的。《黄帝内经》下可以治身,上可以治国,道理是相通的,这个是东方圣贤学问一个特点。圣人是在国家未乱之前就懂得治理,不是等国家乱了才急急忙忙想对策,这个已经是晚,亡羊补牢(但是这也要去努力的),圣人所提倡的是防患于未然。我们再看老子的文章:

【今人见背。不务防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

『今人见背』,今人就是讲现在人,好像老子讲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人,见背就是违反背离这种原则,什麽原则?防患于未然。所以现在人『不务防之』,就是不注重预防;『不务备之』,就是不注重预防疾病,预先做准备;『而务药之』,就是等到病的时候,才急急忙忙去找药,依赖药物。现在确确实实西医就是这样的道理,是治已病,它不是治未病,跟中医是反过来的。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也是一样,现在的人都是乱了之后才想对策,不是防患于未乱。所以『有君者不能保社稷』,社稷就是国家,有君者就是领导人,以前是皇帝,现在是总统、主席。如果不能够防患于未然,那就不能够保证国泰民安了,甚至国家都可能有动乱的危险。『有身者』就是我们一般人,人人都有身体,不能够保全他的『寿命』。这个都是不懂得在预防上面下功夫、在根本上去查找原因。下面经文又说:

【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

『圣人』是『求福于未兆』,就是没见到吉祥的徵兆之前就去求福,他所谓求福就是修善,福是果,因是善。『绝祸于未有』,杜绝灾祸是在它没发生之前,灾祸是果,因是什麽?因是恶,所以善恶是福祸的因。《太上感应篇》裡面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和福没门的,那个门在哪裡?门是在你的心裡面,你是善心还是恶心,你善心招来的就是福,恶心招来的就是祸,好像如影随形一样,跟得很紧,起心动念如果不正,就注定有祸患了。灾祸『生于稍稍』,稍微,都是讲非常细微的,甚至一般人不能够觉察的这些小的事情,可能是你的一句话,可能是你的一个动作,可能是一个念头,都会有果报。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防微杜渐,就是杜绝那些微小的恶因,这就可以防止恶果的出现。这个恶果包括灾难、包括自己的病痛,其实人得病的时候,最初都是有小小的徵兆。譬如说,我们的肝肾不好的时候,可能我们的眼晴又有小小毛病,如果你不能够及时去治疗防治,等到发展下去形成大病的时候,可能我们眼睛就会坏了。

印尼的前总统瓦希德先生,他也非常可惜,他是两眼失明。他来中国是二00四年十二月的时候,他已经不做总统了,当时我们师父陪着他一起来带着印尼的宗教访问团来中国访问,当时我也跟着,国家政协贾庆林主席接待我们一行。我们师父认识一个很好的中医,给他看病,中医看了之后说,他的眼晴是因为糖尿病严重,糖尿病使他的眼睛失明。但这个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什麽?是肾的问题,这个肾坏了。如果及时治疗,其实他眼晴可以不失明,他糖尿病可以不那麽严重。但是西医跟中医不一样,西医是你有病才医,很严重了,他给你做手术,搞这样搞那样,那已经太晚了,没办法再挽救。他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过世的,发展到最后洗肾,一到洗肾,人就基本上注定要差不多了,因为洗肾不能停下来,一直洗到走为止,这个很可惜。中医是注重防治,不要等到形成疾病很严重再救,那可能都晚了。下面经文又说:

【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

人,这个是讲一般凡人,往往觉得小的善事没什麽功德,就不去做了;小的毛病习气没什麽太大的损坏,就『不肯改』。那日积月累,『小恶』就形成『大罪』了。不肯积『小善』,就不能成就『大德』,所以要懂得这个问题。古人提醒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往往初起的时候因很小,但是日积月累就形成很大的过。下面讲到:

【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老子说百病是『摘出其要』,要是很重要的原理原则,把它摘录出来,使得我们大众读了这篇文章,『知其所生焉』,知道它发生的渊源、根源。病是从哪裡发生?我们要明白,这个叫做『百病』,病当然都是从心发生的。所以《黄帝内经》这一部医学宝典,它的名字都是很好的提醒我们。你看「黄帝」是圣人的名号,这部书不是黄帝自己写,用他的名字是尊重他,可能当时他也有讲了很多医理流传下来。这部书据说是成书于战国时代,「内经」,这个经是经典,内是什麽意思?是教导我们向内求,不是向外求,内是我们的心。身体有毛病,我们应该向心内去求,这样才可以防病。

有一位同修,他有两个姐姐都患了癌症,一个已经过世,另一个还在世,做了手术并不是非常理想,很痛苦。这位同修很慈悲,看到他姐姐受的苦,和在肿瘤医院裡面见到那些癌症的病人受到很多痛苦,他心裡面很难过,他就祈求佛菩萨指教我们,人为什麽会得癌症?结果晚上作梦就梦见四句话,这四句话他写给我,问我是不是佛菩萨的开示。他四句话是这样写的,「人品即自性,自性即佛性。人品比山高,不能生于病」。我说,这四句讲的意思跟佛经上讲的道理是相应的,可能是佛菩萨给妳开示。我们是依义,依教义,人品就是自性的性德,我们好好修学,修好我们的人品,这个就是与性德相应,这个就是我们佛性的显露。所以人品要像山一样高,比山还要高,不能够生于病;如果人品出了毛病,你身体就有毛病。

北京市彭鑫医生,他是一位很难得的中医,他是北京中医药学院的博士。他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就讲了他自己临床的一个病例,说有一个女子,她得了肝病,现在得肝病的人很多,什麽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甚至还要换肝的都有。这个女子来看病,彭大夫给她把脉之后就说,「妳是不是平时很喜欢发脾气,不能忍、没耐性?所以我看妳的肝有这个毛病」。因为肝对应于五常德是对仁,仁爱的仁,仁可以养肝。如果是人没有仁爱心,时时发怒、时时都不能原谅人,这种人往往是得肝病。结果这个女子就说,「是的。你怎麽知道的?」然后跟彭博士说,她真是很强势,譬如说开车,在马路上开车的时候,如果别人超过她的时候,她很不服气,她总是都要超过他、压住他,不能够让别人一分。尤其是对她父母不够孝敬,往往是因为一些小事就会责怪她的父母。彭博士就说,妳想治好妳的肝病,一定要改这个性格,一定要有仁慈心,不能够跟别人有对立冲突,尤其妳要孝顺父母。

孝悌是仁之本,仁爱心的根本是孝悌。你想想,对父母你都不仁,你怎麽可能对别人能够仁爱?然后彭博士给她开了一些调肝的中药回去了。结果这个女子很难得,就真正改自己的这些过失,改过自新。后来没多久,她回来请彭博士再看一下,她的病就基本上好了。这种病他说中医调理很慢,但没想到她改得那麽快,因为什麽?她从心上改,从根本上改。如果不是从根本上改,你的肝出了毛病,好了,把你的肝切除掉,重新换一个肝,肝移植,现在做这种手术的人不少。但是他的根本在那裡没有改,他还是整天发火。我们说怒伤肝,怒火会伤肝的,肝在五行裡面属于木,树木的木,火会烧木的。你整天发火的时候,把你的肝木都烧了,你换一个肝还是有肝病,烧完一个又一个,你换十个都没用。你把火降下来,自然你的肝就会自我调整,会好起来,中医讲究从根本去调治。这是我们为大家报告前言部分,讲到这裡。

下面就是太上老君给我们讲百病。我们看这百病,最重要不要看人,看别人有什麽毛病,拿这个对照别人,张三有这个病、李四有这个病,只有一个人不看,就是不看自己。最重要,你自己看自己有没有这个病,有这个病要改过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先看前面四句,这四句可以说是整篇「说百病」的总纲领。

【喜怒无常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繫爱是一病。】

这四条其实就是讲仁、义、礼、智、信,这个叫五常德,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缺乏这五常就会有这个病。在《左传》裡面讲,「人弃常则妖兴」,如果把这五常去除不要了,妖魔鬼怪就起来。这个常是不能够变的,古今中外都要遵守的德行,如果不遵守,妖魔鬼怪起来。什麽是妖魔鬼怪?身上的毛病出来,社会的动乱起来,这些都是妖。我们看第一句,『喜怒无常是一病』。这个怒就是不仁,无常就是无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就会变化无常。『忘义取利』就是不义;『好色坏德』是无礼,讲究礼的人就会远色而好德;『专心繫爱』是不智,就是他的心专注在情爱上面,男女的私情,所谓儿女情长,或者是爱一种物,玩物丧志,这个都是不智慧。你看仁义礼智信缺乏了,就是这四条,就得病了。儒家讲的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是对应的,讲法不同,意思相同。五戒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就是仁,仁爱的人怎麽会杀生?不偷盗就是义,义是适宜的意思,是应该做的,偷盗是不应该的,是不义。不邪淫是礼,遵守礼法。不妄语是信,诚信。不饮酒是智,饮酒就乱智,智慧没有了。你看五戒跟五常相互对应,太上老君前面四条就基本上给我们总结出来,缺乏仁义礼智信,可以讲是百病的总根源。

我们看这个仁义礼智信,其实五行对应是五脏,当然也对应五腑,我会慢慢跟大家介绍,先提一个纲领。仁对应肝,肝和胆是互为表裡,所谓肝胆相照,肝跟胆是脏腑,同一个脏腑。礼对应心,缺乏礼的人心脏会出毛病,心和小肠是互为表裡。信,诚信对应脾,脾和胃是互为表裡。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脾胃不好。义对应是肺,肺跟大肠是互为表裡,如果是不守义、没道义的人,肺就有毛病,或者大肠有毛病。智对应是肾,肾跟膀胱是互为表裡。这个仁义礼智信,其实是对应五脏六腑,六腑是刚才讲的五腑基础上再加上三焦。中医讲的三焦,上焦包括我们的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就是大小肠、肾、膀胱这些。

我们来看第一句,「喜怒无常是一病」,这裡讲到不仁和不信。我们先讲不仁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是不仁,他就容易发怒。仁爱的人是怎样?一定是宽恕人,不能够宽恕人,他就容易发怒。中国的文字,你看恕和怒这两个字写得很相似,恕是心上一个如字,怒是心上一个奴字,奴隶的奴。恕是什麽?如其心,就是别人的心你要去理解他,换位思考。孔子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得到这样的遭遇,你不要加给别人,这个就是恕道,这个就是仁的心,如其心。如果心上面有个奴字,就变成发怒了。所以发脾气的人,其实是心做了奴隶,做了你情绪的奴隶、做了你欲望的奴隶。你得不到欲望的满足,你就会发怒,你不满意,那是做了奴隶。

《黄帝内经》裡面有这样的记载,是「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肝、心、肺、脾、肾,这个叫五脏,对应是五种情智、情绪,情绪是怒、喜、忧、思、恐。如果你是喜怒无常的人,心和肝往往有出毛病。我们师父认识一个年轻人,都很多年前了,他是二十八岁去世。这个年轻人在去世之前就是喜怒无常,一时高兴跟你很好,转过头来可能就发脾气、就骂你,喜怒无常,结果没多久他就死了。所以这个是发生疾病的徵兆。一个人在有大病来临之前,往往是心浮气躁,他会不安,情绪不定;一个人如果是心平气和的,他绝对不会有毛病。我们要调我们的心,特别是怒,怒伤身体是最严重,这裡讲怒伤肝。发怒的时候,火气上升,肝是属于木,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脏,肝是属于木,心是属于火,脾胃属于土,肺是属于金,肾是属于水。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係,当我们有怒火的时候,往往是烧了肝木,所以它会导致烦躁不安、头晕眼花。现在好像高血压、冠心病,这些往往是因为肝有问题。整天都会发脾气,他就会产生高血压,因为火气上升;或者眼睛不好,因为肝开窍于目。

我的奶奶就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她整天跟我爷爷发脾气,练得我爷爷脾气很好,两个人生活了几十年,都是我爷爷忍着我奶奶的。我奶奶现在还健在,其他还不错,在念佛。可能一辈子都有脾气这种业,所以她有两个毛病,第一个身体全身筋骨痛,第二个眼晴是严重白内障,眼睛不好,这个都是因为肝有问题。我们看中医就知道,肝,它对应于五体来讲是对应于筋,肝有毛病了,筋就有问题。所以她的筋整天都疼,特别变天气的时候,她就像风湿痛一样很痛,擦什麽药都没有办法。眼睛不好,伤了肝,伤了眼睛。我爸爸也有继承她这个遗传,我爸爸脾气也很大,所以他晚年现在眼睛也不好,一般很大的字他才能够看到,像我们讲义上这些字他就看不见了。他原来年轻的时候眼睛很好,但是因为脾气问题,伤了肝、伤了眼。我其实在小的时候也是脾气不好,可能都是遗传的,我在六、七岁的时候脾气大到你们都没有办法想像,脾气、杀气,六、七岁的时候杀气腾腾。有一次我们邻居有一个女孩子,也不知道什麽事惹我发火,我当时就从厨房操起一把菜刀要跟她算帐,幸好大人把我拉住,你看小小年纪脾气就这麽大。幸好后来学佛,如果不学佛,现在你们可能都见不到我,不在世间了,为什麽?因为我妈妈为我算过命,我是命裡面就五行缺木,所以我爷爷给我起个名叫锺茂森。你看五行缺木,找个字木最多的,森,三个木,森前面还加个茂字,茂盛的森林,来补回那些所缺陷的。

当然,算命八字都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天生就是肝比较弱,眼睛比较弱。眼睛是弱视,不是我看书看得多近视,不是,是天生就有弱视,眼睛视神经就不够强。如果我不学佛,本来肝就弱,再加上脾气又这麽大,肝木早就烧得乾乾淨淨,可能真是现在都不知到哪一道上了,都是佛法救了我。学了佛之后,调理自己的心态,修忍辱、修慈悲,慈悲仁爱就可以化解你的怒火、化解你的瞋恚心。我学佛之后就很喜欢放生,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我是十八岁学佛,学佛之后就很喜欢放生。我在中山大学读书的,中大在广州,后面就是珠江,北门是珠江。我经常推着自行车去珠江边的一个农贸市场去买鱼放生,每次买就把整个档口的鱼全部买了,用自行车推着去放生。基本上每个礼拜都一次,自发的。加上自己读经、念佛,慢慢使自己的情绪比较平稳,不像以前那样心浮气躁。到现在基本上可以讲没有发火的事,根本不会因为什麽发脾气,现在绝对没有了。特别现在学佛,学得比以前进步很大了,什麽事都能够看得开,而且对任何人都要感恩。像印光大师说,看任何人都是好像佛菩萨一样,你怎麽可能对佛菩萨发脾气?只有自己是凡夫,自己向大家学习。你有这样的心,脾气就起不来了。现在我基本上发现我的体质比以前好很多了,特别眼睛,看书看得很长时间都不觉得累。以前不是,以前看一个小时眼睛就累,就要去休息一下。原来两隻眼睛都很差,后来一隻眼睛慢慢就好起来,视力反而增强了一些。这是学佛之后调理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体质。

当然,除了调心之外,还要懂得调身,调身就是你的生活作息规律,最重要一点要早睡早起。中医裡面很讲究这点,一天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条经络。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钟,这个时候是胆经开,一点到三点是肝经开,胆和肝是在一起。胆经开的时候一定要睡眠最好,为什麽?这个胆才能够完成一个代谢,胆汁,胆裡面的汁能够清。胆清的话脑都会清,第二天起来你会觉得很清爽,不会昏昏沉沉。肝经开的时候,就是一点到三点的时候,人一定要平卧,就是睡在床上,不一定仰卧,你可以吉祥卧更好,这样血就会归到肝。《黄帝内经》裡面讲的「卧则血归于肝」,你躺下睡的时候,血就归到肝,肝是藏血的,血液的产生、代谢在这个时间是最旺的。这段时间如果你不睡觉,你肝胆的这个代谢功能就完成得不够好。如果时间长,长年累月都这样做,可能就伤了你的胆和肝。这种人往往会是什麽状态?他整天都是面色青灰的,没什麽血色,或者精神很疲倦、很烦躁,或者很怕事、胆怯,我们说人很胆小,为什麽?伤了胆经,那就会很胆小的,做什麽事都不能够决断。肝在五脏裡面是将军这种器官,将军是表示什麽?办事决断能力很强,不会优柔寡断,肝好的人办事很快速。一个人如果晚上很晚都不睡,过了一点二点三点都不睡的人,这种人会出现什麽状态?他办事会很多犹豫。

我妈妈就是早睡早起的人,到晚上十点钟一定睡觉,第二天早起,三点半、四点钟就起床。早起有一个好处,你的阳气能够生发起来,因为一天有四季,好像一年四季一样。春天是什麽?早上三点到九点,夏天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秋天是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冬天是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晚上收,慢慢收,你的阳气都要收了。藏就是你晚上要睡了,要藏得住;如果藏不住,第二天你就发不起来,春天就要生发你的阳气。所以三点钟其实就可以起床,寺庙、一般道场都是三点起床,这个是很科学的。我们三点钟觉得太早,四点钟也行,最迟不超过五点钟,这个是健康的作息。我妈妈早睡早起,她办事,别人个个都说她效率很高、决断能力强。为什麽?肝气好,肝气好的人就是不会犹豫,看问题看得很准确,也够胆量,不会很胆小。我很幸运,我妈妈真是各方面很优秀,带动我至少养成一个非常健康的作息规律,从小到大养成习惯早睡早起。我虽然天生肝比较弱,但是因为早睡早起就可以养肝,所以我不至于决断事情时优柔寡断。在四年之前,我和妈妈决定放下工作跟师父学佛的时候,别人说,你先要好好想想。我说不用想,还想什麽,决定了就做。立刻就辞职,决断,这些大事特别要决断。

修仁,仁慈,就是能够宽容人、谅解人、爱护人、关怀人、帮助人,有这种心,往往你是养肝。所以爱人就是爱自己,你恨人其实就是恨自己。整天发脾气的人,其实最伤害的就是自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彭鑫博士讲一个比喻讲得好,你发脾气的时候其实是什麽?把你自己吊在梁上毒打自己。这个比喻很准确,何苦要这样去做?刚才讲怒伤肝,喜是伤心。因为五脏跟五种情智有对应关係,我们把它讲完,然后再讲到下面一句经文。这个喜怒,喜,当然欢喜是件好事,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也不可以大喜,过度的欢喜就不好了,什麽都不可以过度,要中庸之道。我们学习圣贤文化,我们的喜是法喜,法喜不是大喜,好像溪水一样慢慢流出来的,是不断的。它不是忽然喜,后来就没了,不会这样。忽然的那种欢喜,往往就伤心,损伤心气,所以说笑都会笑死人的。我们师父讲过这样的一个真人真事,说他早年年轻的时候,听讲军界有这样的人,也是他的同事,同事的同事。这个军人是一个少将,一颗星的。结果听闻上级下一个文件,将要提升他为中将,两颗星,他就很欢喜。当时这个消息还没有公布,但是内部已经有人传给他了,他就非常高兴,邀请亲戚朋友在家裡开宴会,饮酒吃肉来庆贺。结果就在吃饭的时候,平白无故,可能太过高兴,气一梗就呜呼哀哉,死了。所以人家都说,这个人就是一颗星的命,两颗星就把他压死了。这个是什麽?太欢喜了,心肌梗塞。再加上饮酒又伤心,内外夹攻,这个人就完了。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喜都不要太大喜,什麽事情都是平平澹澹最好,心平气和,不要大风大浪,这个是健康。

还有思伤脾,人喜欢思考,整天都在胡思乱想,其实所有的思都是胡思乱想,所有的想都是妄想。我们学佛都知道,这些都是分别执着,凡所有念头都是妄想,根本不需要想。想得多,伤你的脾胃,伤脾胃的症状是怎样?食欲不振,吃不下、没胃口,甚至厌食。厌食的人,他营养补充不够,他肯定形容憔悴、很瘦弱、精神提不起来、没体力,他会出现这些症状。所以脾胃不好的人胖不起来的。胖瘦不是说我们吃得多少、补充什麽营养,不是,是看我们的脾胃之气。脾胃气强的人,他就胖,喝水他都胖;脾胃不好的人,吃龙肉都是会瘦的,所以中医讲得很有道理。西医讲营养,营养都是其次,营养你未必能吸收,再好的营养你不吸收都是假的,只是排泄出来而已,所以我们不要思虑过度。你看,一般来讲知识分子,就是读书多的人,往往是脾胃不好。还有白领阶层,就是那些坐办公室的、在公司办公的那些白领阶层,往往是有肠胃的问题,脾胃不够好。为什麽?往往是思考问题思考得太多,就是想东西想出这些脾胃毛病。你看那些农民,不怎麽想的,那些人不会有脾胃毛病。其实有什麽好想的?我们学了佛之后就知道,一切的事情都是因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都是定好的,根本不用去想。

你看了凡先生就懂得这个道理。明朝了凡先生,他年轻的时候,孔先生给他算命,算得很准确。你什麽时候考试,考第几名;你只有秀才的命,没举人没进士;你将来做什麽官,得多少俸禄;命中无子;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为他算得很精确,果不然他二十年来都是按照这个算命算好的这样去走。所以他什麽都不想了,怎样想也没有用,命中决定的,想有什麽用?不是想就想得来。你命中有多少财富,前生修布施才感应得来的,你现在想,怎麽想,没用,赚不了钱的。靠想可以赚到钱的话,释迦牟尼佛都拜你为师。这个你错乱因果了。

所以了凡先生不想了,你看他去南京栖霞山见到云谷禅师,可以跟他一起对坐三天三夜,一个念头都没有。连云谷禅师都佩服他,说你是什麽英雄豪杰,用什麽功夫?他说,没有,我就是反正命都被人算定,想也没有什麽想了。云谷禅师就笑他,我以为你是英雄豪杰,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为什麽这样说?因为你的命运被别人算定,你都没办法改一改,所以你不就是凡夫?怎样改?改命运不是靠想的,要靠你去修行,你断恶修善,你就将命运改好。命运就是你的果报,你不断修善,你就得福,你作恶就得祸。了凡先生后来改了运,知道这个因果道理之后,拼命修善、努力断恶,最后命运果然改了。命中无子的,他生了个儿子;命裡面本来没有举人、进士这些功名的,他考取了进士,这是古时候最高学位;做的官也比那算命裡面讲的要高;而且他不是五十三岁死,他是到了七十三岁才死,多活了二十年,真正改造了命运。他不是想出来的,人家真是做,去修行,想得多只会伤脾胃,任何结果都没有。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需要胡思乱想,你想得到钱财,多修布施。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就得智慧。布施无畏,就是别人有恐惧、有忧虑,你能够帮别人解脱,你就得健康长寿。这三种布施我们拼命修,你的三种福报就会现前。

下面讲忧伤肺,一个人忧虑很多的时候,忧愁就会伤我们的肺。这个肺伤了之后往往是有咳嗽,因为肺是呼吸系统,开窍于鼻,包括我们的气管、支气管。咳嗽、喉咙痛、鼻有炎症等等,这些都是肺功能受损。如果是严重的甚至有肺炎、肺癌、肺结核,就是我们说的肺痨,这些都会出现。最明显的例子,我们看的小说《红楼梦》,林黛玉大家都知道,她是怎麽死的?其实就是肺病死的,咳出血了,肺病。为什麽她有肺病?忧愁太多,多愁善感。你看她,看见个月亮,她也忧愁一大片;看见花,她又忧愁得流眼泪。多愁善感这种人,她不得肺病谁得肺病?所以千万不要忧愁。其实懂得因果,没什麽可忧,用不着忧,要忧就忧自己道德不够,拼命提升,其他的什麽都不忧,样样都要放下,看破放下、无忧无虑。

下面讲恐伤肾。恐惧的人,整天恐惧、惊恐,这个往往是导致肾会亏损。肾亏损表现耳鸣,甚至耳聋,还有头晕。因为肾主脑,肾不好的人脑力就很差,想事情想不通,这些情况往往是因为惊恐,严重的甚至会死人。民间有句话说,吓死人,你吓死人。受惊吓真是会死。特别是小孩,如果忽然受了惊吓之后,他的肾气下沉,提不起来,可能就完了,所以这个恐伤肾。我们学佛之后,就应该懂得化解这个恐惧。为什麽人会有恐惧?因为对于真相不明瞭、不明白,你才会有恐惧;如果什麽都清清楚楚,你不会有恐惧,你会非常泰然去接受这一切,这个是智慧。仁义礼智信这个智是跟肾相应的,人有智慧,他不会有恐惧。你看《心经》裡面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般若波罗蜜多是依智慧,就可以无有恐怖,「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为什麽你会恐怖?你有罣碍,你罣碍就有恐怖,你无罣碍就不会有恐惧。连这身体都不罣碍了,知道这个身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就不会有恐惧。怎样才可以无罣碍?你要放下,怎样放下?看破,看破是智慧,依般若智慧,心无罣碍,就是我们师父讲的看破、放下、自在,这个是养我们的肾。这个是讲到仁义礼智信对应五脏,五种情智也对应五脏。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句,「忘义取利是一病」。人如果是忘恩负义,这个就得病,这个义是道义责任。人离不开五伦关係,五伦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个五伦关係当中我们要履行我们的义务、尽我们的义务,不可以因为自己的私利而违背道义。在《礼记.礼运篇》裡面讲,「何谓人义」,什麽是人的道义?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人之义就是这十义,五伦十义,在这个五伦关係中我们要履行这十种义务。父要慈、子要孝,父母要慈爱儿女,慈爱不是说什麽都要满足他的欲望追求,不是,这种叫溺爱,不是慈爱。慈爱是你真正关心他的成长,你要教导他,使他有道德、有人品,做为儿女要孝顺父母。兄弟之间,兄长爱护弟弟,弟弟尊敬、顺从兄长,兄友弟恭。夫妇之间,夫义妇听,义是讲道义、情义、恩义,听是你能够温顺合作,做为太太相夫教子,履行妇德,这个就是义。长幼之间,年长的对于年幼的要施加恩惠,多关怀他,年幼的要顺从长上。君臣之间,君就是领导人,臣就是被领导,上级与下级之间,上级对下级要仁慈,下级对上级要忠诚,这个是仁义。如果缺乏道义的话,往往首先表现出你的身体肺会有毛病,义对应肺,肺是跟大肠互为表裡,在五体裡面是我们的皮毛。所以皮肤有问题、毛髮有问题,可能是肺有问题。你真正讲道义,有恩义、情义,你就养肺。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当政,垂帘听政,这个女人是一个不讲义的人。首先第一个对国家,她把持朝政,但是不能够好好治理国家,导致外国的侵略,八国联军侵略。结果,慈禧竟然把北洋水师的军费调过来去建一个圆明园,为她自己祝贺生日,所以中国的军力就不及外国的军队,所以打败仗,签定很多不平等条约,慈禧对于中国可以讲是一个罪人。这个人,我们看她不义会有什麽下场,她怎麽死的?历史上记载,她七十三岁,有一天她生日宴会上,厨师为她贺寿,准备了一百多样菜,慈禧很高兴。宫廷裡面的饭菜一定是最乾淨,绝对不会有什麽细菌。但是她喝了几杯酒、吃了一些菜之后,忽然觉得肚子痛,然后拉肚子,一天甚至拉几十次,还带着些脓血,一个礼拜之后,她就变得骨瘦如柴。一个人,俗话说好汉经不住三泡屎,就是说你一天拉三次就已经人虚了,一天几十次,当然最后什麽太医、医生都救不了她,就昏迷不醒,最后命归黄泉。这个人为什麽大肠出毛病?其实在医学来讲,她是得了痢疾,拉肚子,因为肺与大肠互为表裡,所以它也是一种肺的问题。大肠有问题,原因是什麽?不义。《左传》裡面讲,「多行不义必自毙」,她等于是杀害自己一样。当然,慈禧是她的丈夫提上来的,她丈夫是谁?咸丰皇帝,这个人也是软弱而好色,所以慈禧就得宠,最后就有后面的垂帘听政。咸丰也是一个不义的人,他是怎麽死的?他是得肺病死。这些都说明人不义就会出现肺的毛病,不只身体有病,这个人甚至可能各种报应会现前。

 

在二00一年,美国出现一个非常大的丑闻,金融丑闻,是美国五百强的第七位的大企业Enron(安然)公司倒闭。这个公司是因为财务造假,这些高管(高级管理人员)欺骗股民、欺骗大众,做假帐。最后洩密出来,整个公司的股价从九十美元一股,一直跌到不足一美金,几十亿的美金就付之东流。很多,数以万计的职工就没了退休金和他们的医疗保险,对于整个金融界震动很大。这个公司三位高管有什麽下场?他们面对的是长达六十五页的起诉书,涉及五十三项的指控。其中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前CEO肯尼斯.莱可是面对四十五年监禁的判决,但是他是心脏病突发而死,这四十五年的监禁可能等到来世了;还有另一个前CEO杰夫.斯基林是被指控二十八项罪名,面临二百七十五年的有期徒刑,这个也是三生都没有办法还清的;还有一个副董事长约翰.巴克斯特,是自杀身亡。你看,为了这些利,他们中饱私囊,但是下场就是这样。《太上感应篇》裡面有一句经文讲,「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飢,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贪非义之财、见利忘义,要别人的损失做为自己的利益,就好像吃漏脯,就是说那些肉放在屋簷底下,雨水洒下来,肉浸泡在那裡,肉就会变成剧毒,饿的时候吃这些毒的肉。鸩酒是毒酒,口渴的时候饮这些毒酒,你还没到饱,已经死了。《太上感应篇》这几句话就是这几位Enron公司高管的写照,所以怎麽可以忘义取利?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只讲了头两句。每个星期日我们都一起学习,等到下个星期日我们再来继续研讨这一篇「说百病崇百药」。今天讲得有什麽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 学习心得 |第1集|钟茂森博士主讲|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8日21:42: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68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