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268集)jingkong法师主讲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268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五六页:

 

疏【称理,则自性遍照,是六方佛赞义。】

 

我们看大师注解:

 

钞【灵光独耀,迥绝中边,真照无私,何分彼此,故得一多无碍,主伴交成。无碍,则千差虽隔而非殊;交成,则万法不期而自会。然则六方不离于咫尺,诸佛悉现于毫端,今者此经,当在何处。】

 

这段话是莲池大师用宗门大德禅机的语气来解释,这里面句句都是宗门的话头。『灵光』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它是对妄识而言的。凡夫迷失了自性,在日常起作用的不是真心,是妄心,妄心就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迷失了自性,自性变成八识。诸位要晓得,八识跟真性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在悟的时候叫自性,在迷的时候叫八识。换句话说,只有迷悟之分,名称是迷悟的名称,真性自体没有迷悟。『迥绝中边』,迥是远,远远的离开中边,中边就是相对的。换句话说,真如自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哪来的中边?中边是对立而形成的。现在二边对立的没有了,中边也没有了。染净也没有了,佛与众生也没有了,都是对立所说的,离开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注解,「迥绝中边,故一佛即多佛,多佛即一佛」,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真照无私,何分彼此』,真对妄说的,诸佛菩萨用真心,真心是清净平等,这就没有私。凡夫用的是妄心,迷妄!为什么叫做迷?清净自性之中原无分别,他要起一个分别、起一个执着,就迷了,《楞严》所说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就起来了。这个东西不是真的,是假的,可是一般人都把假的当作真的;佛所讲的真的,他当作假的,他不相信,不能接受。凡夫分彼此,见性的人不分彼此;换句话说,还分彼此的人就没有见性。还有彼此、还有是非、还有人我,这种人是道地的凡夫,决定没有开悟,开悟绝对不会有这个现象。

 

『故得一多无碍』,此地「一」就是指阿弥陀佛,「多」就是指十方恒沙诸佛。阿弥陀佛就是恒沙诸佛,恒沙诸佛就是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分别执着。在事上有没有阿弥陀佛?有!有没有恒沙诸佛?也有!事上虽然有,理上决定是一,这样看法就对了。理上是圆融的,所以在事上虽有,不需要执着,虽有,也不需要分别,这就是诸佛菩萨跟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有分别、有执着,他是无分别、无执着。『主伴交成』,交是交互,以阿弥陀佛为主,所有一切诸佛都是伴。好像在大会当中,阿弥陀佛是主席,其他一切诸佛都坐在台下做听众。任何一尊佛都可以做主。释迦牟尼佛要是做主,阿弥陀佛也坐在下面,主伴交融。观世音菩萨做主,阿弥陀佛也坐在下面。「交成」,交互的成就。十法界一切众生,任何一个都可以做主。佛法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万法归一,那个「一」是任一,不是专一、不是唯一,是任一,这个法才是圆融的。譬如一个球,球面上任何一点都可以做为中心点,所以它才是圆满。

 

『无碍,则千差虽隔而非殊』,十法界依正庄严虽然千差万别,体性是一个。我们在经上读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切诸佛共同一法身,一切众生跟诸佛是不是同一个法身?也是的。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跟诸佛是同一个法身,无情亦同,《华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有一切动物、植物、矿物、大自然现象、虚空世界都是自性变现的,自性是能变,一切万物是所变,能变是一个。所变虽然千差万别,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自性变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佛在经上常讲,一切法是平等的,万法平等,万法皆如,无有一法不如,如什么?如其性、如其体,体是一样的。万法皆如,就是万法都是平等的。『交成,则万法不期而自会』,期是预期,是有计划的;「不期」是自然的,这个意思就是现代人讲的自然生态。我们现在地球自然生态被人为破坏,地球生严重的大病,天灾频繁,生态不平衡,影响到气候都不正常。古人明白这个道理,仔细观察大自然,一切随顺,在这里面得到真正的义趣,他能够领略,这是不期而自会的意思。我们讲一个地球,这是讲的小;再讲大,无量星球在太空当中的运行,「不期而自会」,每个星球有它自己的轨道,它不会乱的,很有秩序。有些人看到这个现象,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一定是有一个人在设计、有一个人在支配,就把这个人说作上帝,所以上帝是从这么想象当中产生的,宇宙的主宰。其实不是的,这是宇宙自自然然的规则,「万法不期而自会」,它是交互而成就的。

 

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现象,才晓得『六方不离于咫尺』,咫尺是很短,距离很短。六方空间太大了,这句话的意思,远近没有了,远近同时到达。譬如我们这一个讲堂,夜晚黑暗,我们这里点一盏灯,这灯点着了,靠这边近,靠那边远,这个光同时照到。这是我们举一个浅显的比喻,能不能比得恰到好处?比不到,只能比个彷彿,为什么?光还是有速度的,速度快一点;自性,说实在话没有速度,它是真的没有远近,真的远近同时到达,自性功德不可思议。『诸佛悉现于毫端』,毫端是汗毛的尖端,这是讲近。十方诸佛距离我们这个地方不止十万亿佛国土,都在一毛端。我们一毛端没有放大,十方诸佛世界(就是法界)没有缩小,为什么大的世界能入小的毛端?这就是因为自性没有大小。我们今天不能接受,执着里头有一个大一个小,大怎么能跑到小里头?不可能!我们有这么一个执着,有这么一个障碍,所以永远观察不到事实真相。菩萨明白了,菩萨分别、执着永远离开了,「迥绝中边,灵光独耀」,他照见了,佛所讲的一点也不错。这完全是《华严经》所说的事事无碍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在这个境界里面,莲池大师就举一句来说:

 

钞【今者此经,当在何处。】

 

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在哪里?这下面没有答案,教大家去参!这是完全用禅宗的语气来说法。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大师在科判里面标示的是「释经应赞」,解释这部经应该赞叹,因为它确实是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第一法门,所以是应赞。佛叫着舍利弗,你的意思以为如何?为什么这部经称作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也答不出来,还是佛自己来解释。

 

疏【名必有义,彰阐其义,方克奉行,无所疑故。】

 

『名』是经的名题,经名,名一定有意义,『彰阐其义』,意思要很清楚、很明显,我们才能顾名思义,信受奉行,我们才能做得到。诸位要晓得,佛经重在实行,重在修行。清凉大师判《华严》信解行证这四分,四分不具足,我们就不能得这部经真正的好处利益。从信入门,「信为道元功德母」,信为入道的根源,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从信里面生出来的。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功德,所以从信门入。信了以后要能够解,如果不解,单单这个信,这个信是感情的,我们一般讲迷信、勉强的信。在净土法门里面,不解其义,专信、专愿、专念也能往生;但是诸位要晓得,生凡圣同居土,不能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要开悟才行。假如理事都通达、都明了,念佛往生品位就高,就这么个道理。所以解很重要。解了之后要行,行就是把你所信的、所解的统统做到;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不到,那个没有用处,那不是你自己的,一定要做到。信解行融合成一个就叫做证。证,没有别的,信,被解行证实了,解,被信行证实了,行,被信解证实了,彼此互证,证明一点都不错,这叫做证,那得真实的受用。所以佛经跟世间典籍不一样,它不是玄谈,它讲的全是事实真相,统统讲的是实际,所以行非常重要,依教修行。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15日09:44: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67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