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5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如何承传中华文化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集)  2011/11/24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77-0005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早安!我们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用心去感受每个人可贵的地方,感受每个人的发心,他的善良、他的细腻,种种这些好品德,都在我们用心当中能体会到、能学到。像昨天我们张学长,他年龄不算是最小,他昨天说「诸位长辈」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动作,他眼睛是看着我们陈校长,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动作很重要。我们是学在相上还是学在心上,就这个小动作就看到了。假如我们在说「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其实念着,心里在紧张后面要讲什么,这个心有没有在每一个当下当中?你没有在每一个当下,是真诚吗?我们常说,怎么提升自己的诚敬心?我听师长讲经的时候,怎么诚敬提不起来?看一下,打瞌睡了;看一下,好像分心了。我很想诚敬,看着师长讲经要诚敬,不是看的时候提起诚敬,应该是在每一时、每一刻,对每一个人、对每一件事物都是诚敬的心。这个时候,你的诚敬心在每个当下提升,一看师父讲经,诚敬心很自然就提起来了。有一句俗话叫「平时如战时」,功夫都是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提升起来的。假如在某些时候才提起来,很容易就变成做给人家看。所以「毋不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时保持一个恭敬的心。

 

张学长昨天讲「诸位长辈」的时候,微笑的看着,好像还点了一下头。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是真诚的,就感染身边的人,就在为人演说。比方我们常常跟人家交流到,什么事要以身作则,而我们有没有留心到,什么时候是以身作则,有人在的时候以身作则,没人在的时候呢?「慎独」的功夫,就是在没人看到的时候跟有人看到的时候完全一样,心跟行才能合一。我们在台上常常给人家分享这些经典的教诲,可是私底下,可能我们自己的地都一、二个礼拜没有拖了,都发黑了,我们还在台上跟人家说「一切皆恭敬」,对人要恭敬,对桌椅、对生活的环境都要恭敬。讲的时候心虚还好,讲的时候已经没有心虚的感觉就麻烦了,言跟行的脱节会愈来愈严重,最后连身边最亲的人都不认同我们。所以我也是愈讲愈心虚。

 

常常想到有一个故事,好像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叫陈藩。有一个长辈到他们家去,他爸爸刚好不在,他接待了这个长辈。结果这个长辈看他的房间很乱。以前的长辈很有责任感,只要是孩子,是家族的下一代,是整个民族的下一代栋梁,都有责任教导。我记得小的时候做不好,不认识的长辈也会纠正。假如家里的人看到这个长辈在纠正,纵使不认识,感谢他,「谢谢您教育我的孩子」,这是对的,都有一分责任心。现在麻烦了,父母爱憎的心太强,太宠爱了,「我的孩子,关你什么事?」甚至到学校去,孩子受老师教诲,父母还不高兴。不能怪这些父母,他当父母以前,没人把这些道理告诉他,他理不明白,就顺着自己的习性在走。

 

话又说回来了,他为什么不懂?小时候老师教了没有,家长教了没有?以至于国家的领导者,有没有重视到这一点?应该结婚以前,要上「如何当父,如何当母」的课,这个很重要,而不是结了婚或生一个孩子,给多少福利、送多少钱。这也是关心,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学会如何当父母。这个长者看到他房间乱了,就跟他说:「你怎么不好好的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这个小孩说:「我的手是拿来扫天下的!」诸位学长,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八岁的孩子说「我的手是拿来扫天下的」,您会怎么反应?「这么小就这么远大的志向」。有时候我们理不明白,可能孩子是错误的,可是我们还赞叹他。所以把道理搞明白非常重要。我们要了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远大的志向,从哪里下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一直推,推到最后「格物」,从调伏习气做起。他连房间都不整理,这是不负责任、好高骛远。好高骛远也是贪,不老实。我们假如没看到这一点,就没有办法指导他,甚至于赞叹他错误的认知,愈偏愈远。所以,要长善救失,首先我们要知道善是什么,要知道整个修学的次第,怎么样才是正确的。

 

我记得常明师父曾经跟我提到(我自己也很惭愧,做得很差),要看一个人,还有一个家庭修学圣教学得好不好,第一个看他的厕所。最看不到的地方忽略掉了,那我们很可能就是变成做表面,不知不觉的。我们都知道,修行很难过的关就是面子,其实面子就是做表面的。所以第一个是厕所,我们对厕所礼不礼敬,有没有把它弄得干干净净?第二个是厨房。一个妈妈能把厨房弄得干干净净,可能她可以去带一个军队了。你看那些东西好像都是她指挥的干部,都要把它弄得有条不紊,这也是不简单。这些做事的原理原则是相通的。

 

早上刚好跟我大哥通过电话,他说那些做有机农业的,对待农作物都是非常的爱惜。像玫瑰花,它一长可以长十年,而且那个花可以做花茶,都不是用摘的,怕伤到它,都是用剪刀一叶一叶剪下来,细心呵护。你看,做有机农业跟当老师,精神相不相同?都是相通的存心。你看,对一朵花这么细腻,那不是《大学》讲的,「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就像照顾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那样的细心。几个月大的孩子这么小,你一不小心,他会滑下去的。大家有没有抱过二、三个月的孩子?假如没有,那你怎么去体会「如保赤子」?对不起,现在中心还没办法提供这个条件,因为很多道理最好是能够亲身做过,体会过是绝对不一样的。我从小在大都市长大,我怎么知道农耕是什么情况?可是真的让我呆一个月,每天都在田里耕作,一个月再回来,我念着那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一不一样?不一样。

 

我以前很偏食,看我的身材就知道了。可是我自己去种过菜之后,我种了两个礼拜,终于把空心菜种成。结果我端上桌,一分钟就没了。大家知道这个是无农药、无化肥,全部一下子就夹去吃掉了。我就知道付出是很辛苦的,接受的人是很愉快的。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我们得要体会到前人种树的辛苦,体会过是不一样的。可是我们观察一下,现在很多学习都是走马看花,好像看了很多东西,没有入心,他没有去感受。像台湾有机方面的经验积累得满多的,很多单位做得很好、很可贵,所以大陆一些企业家就非常希望来学习这些经验。刚好我大哥是台中行政院办公室的一个主管,他跟整个中区这些有机农业的小农们都很熟悉,他可以做这些安排,就开始联络。在联络的时候,我大哥就说,最重要的,他们不能走马看花,每天要住在农舍里面,跟农民在一起生活,他才能感觉更深刻。他们也想去看这些安养的社区,我大哥说,要跟老人住在一起,跟他们一起生活,才知道这些工作人员每天是怎么呵护这些老人。所以学东西不亲身体验还是有差距的。我们提升心性都要在每一个当下,每一分、每一秒当中,不可须臾离也。其实恭敬的心,只要我们还有看不顺眼的人,恭敬心就修不成了,再怎么用功,很难提升,甚至是在自欺了。表面上对每个人都点头,内心里有没有对人的坏念头?这不能不重视。务本,什么是本?起心动念是根本。《大学》说「毋自欺也」,要从不自欺下手。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19:28: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31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