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6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如何承传中华文化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11/11/2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77-0006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早上好!我们上一节课谈到,学习重要的心态,首先「慕贤当慕其心」。再来,随顺圣贤的教诲,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以三教圣人的榜样、教诲来依循、依归,这叫「回头是岸」。我们不肯回头,圣贤、佛菩萨再慈悲也帮不了我们,所以师父领进门,修行得靠个人。接着我们也讲到第三点,要主动学习。遇到任何一个境界,「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我们这个礼拜写周记,很多学长都提到自己在修学上的一些疑惑,这个都是在找方法,不是闷在心里。三年、五年过去了都还没有解决、没有去对治,就蹉跎光阴了。修学要得力,要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的心境来明理,来对治习气。

 

我们这个礼拜还有两次课程研讨,会再就一些问题跟大家探讨。大家可不要写了问题,变成一个执着,「看台上的老师怎么都还不讲我的问题?」整节课都在那里等,「什么时候讲我的问题?」那又变成一个执着了。甚至于讲出来是确实解决我们的问题,没听懂。人有执着,他悟性打不开,空灵空灵,你的心要是没有杂念,你就会有灵知,就会有觉照,可能很多问题自己就解答了;心浮气躁,有时候提不起正知正见。大家有没有经验,自己一个烦恼,突然起个正念,这个疑惑就解除了?有没有读经读着读着想通了?智慧是本有,只要自己不断提升戒定的功夫,就会有觉照的智慧了。戒,守规矩,首先生活要有规矩。你生活很杂乱,心都是散乱、纷乱,就不可能有定性、定力,更不可能有智慧去觉照。所以这四十五天我们在一起学习,很重要的是养成正确的、规律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每天要坚持,修学没有一蹴可及,「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再来,我们谈第四点,怎样是学习的好心态?老实、听话、真干。一提到老实,我们想到老老实实、实实在在,不打折扣,这个是我们对老实的一种体会。在佛门,近代民国时期有一个公案,谛闲老法师有一个小时候的玩伴,就一定要跟着他出家修行,但是年龄大了。老法师也很慈悲,年龄大了出家,那时团体生活,都要出坡劳动,怕他体力受不了。可还是拗不过他,他一定要跟着修行,最后就说:「好,我答应你,但是你要听我的。」「什么时候听我的?」这句话是我加的。什么时候听师父的?心情好的时候听,心情不好就不听,那就不老实了。时时处处、任何境界都听、都信任,师生关系才成立,不然那是口头上的师生关系。中华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重实质不重形式」。真干绝对要重实质,不能做在形式上。做在形式上,比方行礼,你不从内在的恭敬去行礼,看起来都是九十度鞠躬,对人很恭敬,可是让人心里感觉好像很难沟通、很难交心,这个就做在形式上。而且还不清楚自己心境没转的时候,会着在自己感觉良好,「我每次都九十度,每次见人我都笑」,可是在内心里面有没有时时处处是为对方着想,时时自己的自私自利在减退?还是笑完了,没人的时候嘴角马上就往下翘,就很多烦的事情上来了。有人的时候是一个样子,没人的时候是一个样子,那还是学到相上去了。其实讲坦白话,嘴角会往下翘只有一个原因,求不得。你只要不求了,「我不求了」,你的嘴角自自然然马上就往上翘了。有求皆苦,苦的根源是「我要求」。「如斩毒树」,这个毒的根源,贪瞋痴三毒,根源在哪?我执、自我。

 

这是讲给自己听的,这些话对一般人不适合讲,你们不要说「真高兴,抄!」这一段都抄下来了,回去看到人,开炮,「你嘴角为什么往下翘?蔡老师说的,嘴角往下翘就是我执太重」。你不要把我拖下水,所有自己的苦闷,还有跟人的不和谐,就是我们学传统文化的心态没有摆正。心态,简单说一句话,「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一段话,坦白讲,能吞进去的比例不高。人家吞不进去,不要叫人家硬吞,还要循序渐进,还要体恤人情、循循善诱。那一段是彻底了解烦恼的根源,「理有顿悟,事要渐修」,修学都有一个过程,我们要厚道,能体恤他。但这些彻底的道理我们懂了,我们目标很清楚,问题不在外,在我们自己身上;彻底的道理不明白,你根本不知道用功的方向在哪里。所以真听明白了,看破的人,他放下很自在,因为他很清楚,「我放下我执,我才能真正提升我的灵性、开我的智慧」,所以他放得非常的欢喜,因为他真的彻底明白这个道理。让他去除贪,他高高兴兴去除贪;让他去除傲慢,你一提醒他,他马上笑得很灿烂,「感谢你告诉我,我当下这一念心就是傲慢」。感谢完了以后,后不再犯。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人家义正言辞,把正确的道理告诉我们,我们马上说「感谢感谢」、「是是是」,这个是「从」,顺从了人家讲的好道理,但是改之为贵。「是是是」说完以后,回去要真干,把它改掉。假如听完,「是是是」,回去一而再、再而三都不改,对方以后也不愿意讲我们,因为白讲了。这个情况也会存在,变成什么?忏悔也是忏在口头上,忏给人家看的,还是名闻利养。你假如忏那个习性忏了三次、五次都不改,那就又落入好像刻意忏悔给人家看,然后等着人家说:「你好有勇气,能够在众人面前忏悔。不简单!」就等着听那「不简单」三个字。修行的根本在心地上,不时时观照心地,想要提升很困难。从根本修,才能真干。我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成长,功利心都很重,从小我们读书都是在竞争当中,对名利的追求事实上是不知不觉的。

 

苏东坡先生学问已经达到相当高的造诣,他有一次禅坐的时候感觉身心轻安,很高兴,做了一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先生德行好到什么程度?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当初他买了一间房子,公务员买一间房子要存多久的钱?可能一、二十年的储蓄都有可能。当他买完房子走在路上,看到一个老太太在那里哭泣,问到,「老太太,妳家里发生什么事了?」他是为官者,看到子民都是父母的心。她说:「我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家庭困窘,不得已卖掉,觉得对不起祖先。」哭得很伤心。「妳家在哪里?」「就是那里的那户人家」,刚好就是他买的那栋房子。诸位学长,你当下会怎么做?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苏东坡先生当下把契约就撕掉了说,「老奶奶,您回去住,妳们回家去吧!」你看他能舍一个房子,当然他有舍有得,苏东坡先生以后的福报太大太大了。所以他的道义是非常高的境界,但要八风不动也不容易。你看他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什么时候动了?写的时候已经动了,动了不知道。把这个偈子派人送去给佛印禅师,当时的一位高僧。动了多久?一直动、一直动,送去了还继续动。佛印禅师看完,给他写了一个「屁」字,就送回去了。苏东坡一看到,气急败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佛寺去。大家看,当我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责怪的是谁?责怪对方,「我写得这么好,你居然给我回这个字!」所以苦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刚说苦从哪里来?求不得。他要求人赞叹,他苦就来了。

 

所以,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境界的问题,都是我们有「求」的心。一有求,你不知道父母的用心,你不知道师父的用心,你不知道领导的用心,你体会不到,你一直盯着那个「我想要的东西」。其实他要给你的是更高的智慧,你收不了,你也体会不了领导或者父母的处境,因为你只有「我求」,你体会不到他们的难处。比方你跟你的父母一起工作,这样父母的难度是很高的。为什么高?其他的同仁会觉得「那是他妈,那个领导是他妈」,一般的人就会觉得他们应该会偏心一点。每个人都觉得领导偏心,对组织有没有影响?有。所以,假如是在妈妈底下做事,妈妈对孩子严格,那就通达人情事理。人已经觉得偏心了,你还继续偏袒偏爱自己的儿女,那你这个组织人家怎么相信?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19:28: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30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