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凝聚中华正能量(第十五讲)蔡礼旭老师

admin 圣贤教育 孝悌忠信评论2阅读模式

 

《弟子规》又讲,“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这都是赢得人家信任非常重要的态度。还没有判断清楚,道听途说,最后人家说你讲的都不对,不信任你了;讲错了,当事人觉得你侮辱他,那就麻烦了。“知未的”,对于一个道理我们没有通达明了,人家问了,不要装懂,最后人家查出跟你讲的都不一样,对你就丧失信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怎么“本无事而生事”?一定是好讲、多舌。本来没事,传来传去,加油添醋,变成有事,所以口为祸福之门。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都是在处事当中赢得别人信任的基础。轻诺了之后,最后还是违背信诺,就麻烦了。可能当时我们拒绝了,他会一时很难受,可是日久见人心,他慢慢了解我们做事很有原则,反而能赢得他的尊重。可是因为怕他难受,轻易答应了,最后做不到,可能这一辈子人家都不信任我们。我们当下可以先跟他讲,你让我考虑一下。缓冲一下。充分了解一些情况,条件可以,答应;条件不可以,很清楚地告诉他,请他谅解。处事当中有一个缓冲还是挺重要的。一下子很急,没考虑清楚,最后进退都很狼狈、都很为难。“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煳。”讲话很急,人家会感觉到你的心很浮躁。“重且舒”,讲话很清楚,人家听得很明白,对你比较容易产生信任。“彼说长,此说短”,好讲长短,这也不值得信任。

 

“见人恶,即内省”,这样的人值得信任,见善思齐,见恶内省。假如见人恶,即要跟人家吵架,即要跟人家冲突,值不值得信任?那是匹夫之勇。“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这样的人不值得信任。一个人在人生的过程当中,他的德行、经验都是循序渐进的积累,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很有智慧,变成圣贤。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母的教导跟提醒,很难不犯错!到公司去,我们在这个领域重新学习,没有领导、同仁的经验传承、提醒,哪有不犯错的?所以一个人假如不具备“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他这一生不可能有大作为,智慧、德行也不会不断地提升。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的人值得信任。“闻过怒,闻誉乐”,不肯面对自己的问题,而且好大喜功,这样的特质很容易败事。“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有心非”的人不值得信任。“过能改,归于无”,知过能改的人值得信任。“倘掩饰,增一辜”,这样的人不值得信任。从这个信再延伸开来,《弟子规》所有的教诲,做到了值得人家信任,做不到不值得信任。诸位老师,《弟子规》我们好好深入,以后会看相、算命。这个人能不能用,看他“入则孝”做得怎么样,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能不能跟人相处得和乐,看他“出则悌”做得怎么样。事情能不能办得稳妥,看他“谨”做得怎么样。

 

“绪余”最后提到孔子回答子贡问政,就是如何治理国家。“足兵,足食,民信之”,这在一个国家、团体是非常重要的。子贡也很善学,问在这三个当中,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先去什么?孔子回答,先把军队去掉。两个当中还是有一个要去掉,去哪一个?食物。“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是治理国家,延伸到现在的企业是同样的道理。当时东南亚金融暴,韩国很严重,很多公司都面临倒闭。某一些公司的员工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对老板说,老板你不能倒,我们的钱先借你。你看财务已经周转不过来,他没兵也没食,他有什么?民信之!所以韩国在那一次的金融风中很快速地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的向心力。所以,其实最关键、最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是眼睛看不到的。兵看得到,食物看得到,人心看不到,可是在最大的危难当中能化险为夷,也能在太平当中一夕倒闭,根源都在于这个信。

 

我们接着来看《左传》中的另一篇文章《曹刿论战》。

 

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之前我们讲《郑伯克段于鄢》,对《左传》做了解释。《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传都是注解《春秋》这一本书的。《左传》是左丘明先生写的,他是鲁国人,所以《左传》主要以鲁国的历史做编年,当然内容涵盖其他的国家。这个故事发生在庄公十年,“庄公”就是指鲁庄公,在庄公十年春天正月发生了这件事情。

 

“春,齐师伐我。”“我”是指鲁国,齐国的军队侵略鲁国。“公将战”,鲁庄公决定应战。“曹刿请见。”曹刿了解到君王要应战,请求跟庄公见一面。“其乡人曰”,他要去以前,乡里的人就对他讲,“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在古代吃得上肉的,是很有地位、有钱的,所以这里就是指高官厚禄者,掌有权位的人。“谋之”,出谋划策。打仗是国家大事,朝廷当中有这么多官员,应该这些人去给庄公出谋划策。其实这个话里,也流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吃国家这么多的俸禄,应该尽更多的责任才对。“又何间焉”,你又何必去参与?“间”就是参与、干预。“刿曰: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鄙”就是粗陋、浅陋,这些在位的人,见识短浅,他们不可能深谋远虑。

 

为什么这些领俸禄很多的人,反而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想不远?这就提醒我们,人在富贵当中很容易安逸,没有那种刻苦、牺牲奉献。很多朝代,在国家很危难,外族入侵的时候,都出现了一些非常好的武将,像岳飞。金人看到岳飞很害怕,他训练出来的军队,饿死了都不拿老百姓一点东西,冻死了都不去住老百姓的房子,军纪非常严格。岳飞讲“文官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文官一爱财就变成既得利益者,一个人好安逸、爱财,他能想得远吗?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考虑不了那么远。人只要起贪念,看事就看不准。这个贪念有对物的贪念,食物、衣服、车子、房子,还有对人的贪念。比方说对孩子偏心,看事就看不清楚。看到一个女孩子很喜欢,也看她不客观。大家应该有感受,我们在人生的过程当中,比方在读书,或者在职场,遇到一个人,才认识他半个月,觉得好像三五年的朋友。高不高兴?别高兴太早,那是缘分很好,但是有可能因为缘分太好,看不清楚对方的问题,甚至还袒护他的问题。《大学》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一个人能把好恶放下,才能很冷静、很客观地去看人事物。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30日20:47: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96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