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第四讲:《礼篇》讲「礼之体,敬为主。」

admin 礼义廉耻评论阅读模式

 

《左传》告诉我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诗经》上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祸福是自己招感来的,但问题是孩子会讲这麽忤逆的话,还是我们父母忽略了教育最重要的教做人、教孝道。我们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悌是做人的根,「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忠信是动力。一个人为什麽可以为家、为自己的本分,甚至为自己的国家民族竭尽心力地奉献,因为他有忠的人生态度。信,对人诚信、守信,承诺给别人的事情终身不敢忘,尽心尽力去兑现自己的承诺。古人做得更彻底,不只言语的承诺,心上起的念头都不愿意违背,谁做出了榜样?我们印象很深的「季札挂剑」,「始吾心已许之」,我的心已经说要给他了,「岂以死倍吾心哉」,怎麽可以因为他死了,就违背我的良心、信诺?礼义就是准绳。所以孔子才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礼,道德不能立足,他在人群当中也很难生存。

 

我们体会到礼的本质是恭敬,礼是报本反始、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精神。除了对天地恭敬之外,我们还要对什麽恭敬?《大戴礼记》当中的一段话,「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我们领纳经典这些教诲,用心去感受,就会觉得这是太精闢的人生道理了。敬天敬地,因为天地滋养万物,我们感谢它。族群就是靠先祖的血脉、教诲、家道一直传下来,所以不能忘祖。数典忘祖,不听圣人的话,灾难就来了。《孝经》裡面讲,「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这一句话,再结合礼的三个根本,体会就更深了,没有英明的领导者跟好的老师,天下怎麽可能安定!但是现在的人不敬国家领导,不敬至圣先师,又不敬自己的父母,焉有不乱的道理?做人的本都没有了。所以我们敬祖先,当我们更了解我们的祖先,我们就更爱我们的民族、更敬佩我们的先王,进而去效法。这叫认祖归宗。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德育课本》,有种触电的感觉。《德育课本》是蔡振绅先生编的。蔡振绅先生确实是念念不忘祖德,把蔡氏的始祖蔡仲给后代子孙的一篇教诲列在这一套书的最前面。所以我一翻开来,字字句句不敢不慎重。我们是文王的后代。孟子讲,文王是「视民如伤」。老百姓都过着安乐的生活了,但是他看着老百姓还是觉得他们好像受伤的样子,时时不敢掉以轻心,刻刻在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这麽仁慈!突然想到自己有时候还瞪人家两眼,脾气有时候还控制不住,这叫丢文王的脸。所以一个人德行要进步,没有别的,要有羞耻心,「知耻近乎勇」。「德有伤,贻亲羞」,不能丢父母、祖上的脸。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史记》中的《五帝本纪》「赞」。《史记》是一本千古巨作。司马迁先生写作的动力来自于孝心,哪怕遇到了最大的耻辱—宫刑。读书人很重自己的气节,受这麽大的侮辱,宁可自杀。但是司马迁先生忍下来,完成了这部巨作,因为他不愿意辜负了父亲临终的嘱託。

 

现代人都说创新能力很重要,现在幼儿园也教创新,好像愈小教创新以后就愈有成就。但请问,这个说法跟经典相不相应?经典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连做人的规矩都不懂,他很会创新,闽南话叫「想洞想缝」,胡思乱想,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跟善心相应,可能会毁了世界。我有时候去书局、去超市,看到整个柜子都卖什麽?网络游戏、计算机游戏。而且这些游戏中,很多都是杀人游戏。有没有创新?有,怎麽没创新?问题是他这个创新,只想着他的利益,没想到会贻害多少人。现在很多未成年的孩子,甚至才七八岁就持刀、持枪杀死自己的亲人,被带到警察局的时候,他好像觉得什麽事都没有发生,警察很震惊他的态度。孩子说,他们待会儿就复活了。孩子不懂,他从小一直被这些东西刺激,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坦白讲,我们从小常听老人讲一句话,「夭寿(闽南语,形容人行为狠毒)!」这句话很有哲理,人做什麽事会折自己的福分跟寿命?做那些害人、让人妻离子散的事情,这些是折寿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孩子所有的创新,都是出于对这个社会的爱、对这个社会的责任,那样各行各业都会兴盛起来。金融风暴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就是很多人在那裡动脑筋,设计出买空卖空的金融商品,不用本钱,然后就赚一堆、住豪宅,这是不是创新?一般人想不到这些,要有很聪明的头脑才想得出这种东西,还可以讲得人家听不懂。其实人世间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被很多人给搞複杂了。

 

我记得念大学的时候,拿起英文原文书,感觉好像水平就不一样,显得高贵,人丧失民族自信心真的很可悲。跟别人讲话,还得讲几句forexample(举例来说),in general(总之),好像这样才表现出自己的水平。其实这些心态都偏了,长了整个功利社会的那种傲慢、虚华。这个不好!所以,我们这个时代要拨乱反正,创新一定要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才能是为德行所用。没有好的德行,才华愈高,对家族、对社会的伤害可能愈大。大家想起哪篇文章没有?司马光先生的《才德论》,是吧?很多亡国败家的例子,都是「才有馀而德不足」,老祖宗把根本的道理都给我们讲清楚了。

 

所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示,真正做到利国利民的,都是来自于他的责任心、仁爱心、孝心。我们来看文章: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kōng tóng ,「空」通「崆」),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29日21:03: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94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