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8集)jingkong老和尚主讲

 

而一般长者,大概都是一个族姓里面的长老,『爱主族姓』,在从前的社会是大家庭制度,族长就是长者。不像现在,现在我们一般社会都是小家庭制度,而不是大家庭。从前一个家至少也有一、二百人以上,这是一个家、一个家族,所以一个村庄就是一家人,就是一个家族;现在,可以说在目前这个社会里,我们已经见不到这种家族。你们看小说《红楼梦》,《红楼梦》里面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有一百多人,一个家族。这个小说的确是描写我们中国古代的家庭。在我们中国讲伦常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不是我们今天的小家庭,是家族。一个家族的家长要统理几百人,要叫几百个人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这是个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他能够治家就能够治国,因为家庭里他是个领袖,他底下也有几百个人。家能够治得好,就可以治国;国能够治得好,就能够平天下。所以现在我们读这个很不容易懂,我们说齐家,那一家里也不过就几个人而已,这是现在的家庭跟从前家庭不相同,以前的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这里头特别着重的,它别的德行不说,它说『推让』,着重在这一点,也就是我们讲的礼让。如果不讲推让,大家样样都存有私心、都要来争执,这个家就不像家。所以从前的教育是以家为单位,他把他所有的子弟集合在一起,在外面聘请老师来教学,是以自己子弟为主。另外亲戚朋友或者是邻里乡党少数人参加在其中,一定是以他自己的子弟为主。所以在从前礼是非常重要,也就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秩序,等于法律一样。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地所讲的『居士』,不是我们现在所讲学佛的,在家学佛我们都称之为居士,此地居士的意思不是这个。这个「居士」是什么?指从前的隐士。我们看到二十五史传记里有《隐逸传》,隐就是隐居,逸就是安闲自在。这些人,国家历史里面还要给他留传记,这些人都是有道德、有学问、有能力,但是他不出来做事情。诸位要想想,他有智慧、有道德又有能力,他不替社会做事,对国家也没有什么贡献,为什么要给他在历史上留名?这点诸位要晓得,他对社会贡献是非常之大,虽然没有在正面上替我们办事情,可是他做出这个榜样,就能够叫这个世间人去效法他。他是给我们示现什么榜样?不争,不求名闻利养。他是有能力求名闻利养,而不求名闻利养;换句话说,他是真正在那里教给我们看得破、放得下,他教我们这个,所以这个功德就太大了。他是用身教,而不是言教,他做的工作是潜移默化,对于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人是道德之士。古时候帝王、大臣见到这些人都尊敬,见到这些隐士都特别的尊敬、特别的礼遇,道理就是在此地。这一类的人就是不追求名利、不追求荣华富贵,过一种隐居的,像古时候耕读渔樵,他过这种清净的生活,一生安闲自在、无拘无束,保持着天真无邪。所以《隐逸传》的确值得看,它里面的精神实在不亚于佛门的《高僧传》,有些比我们的高僧还要清高,因为我们的高僧还要忙着弘法利生,他连这个都舍弃掉。这是有这种志趣的人,观世音菩萨也帮他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也显示出诸佛菩萨以四事接引众生,与一切众生修同事这个法门,就是四摄法里面的同事。他有这个志愿来治理国土,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县市长、省主席,他不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但是他在这个国家治理一个小范围的,做为地方官吏,这也非常重要。特别是现在民主制度之下,地方官吏对于一个地区人民来说,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一个好的地方首长,是这个地区大众的福报,他真正的能为大家谋幸福。『宰官』,把范围扩大来说,国王以下的都叫宰官,拿今天的话说,政务官才叫做宰官。我们今天政府里面的职称属于政务官,政务官才是宰官,为什么?他是发号施令,他是有主宰的,而不是完全听命于人的,他是个发号施令的,这是指政务官、宰官。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个一段我给诸位说明,这一段是讲宗教师,在佛门常讲这是外道。譬如像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婆罗门教的、印度教的,他们称之为梵志。从这一方面看,诸佛菩萨亦可以以其他宗教师的身分出现在世间,你才晓得佛门广大。所以佛氏门中不舍一人,那一类众生你给他讲佛法,他不接受、他有成见,佛菩萨与他同事,入到他那个教里头去,以他那个宗教师的身分来教化他,他统统接受,这个方法高明极了。讲的是他那个教的经典,内容义趣是教大家觉悟,教他觉悟、开悟,那不就成佛了吗?这是佛菩萨,佛菩萨绝不排斥别人。四悉檀里面第一个,世界悉檀,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你要是跑到基督教教堂里,基督教教堂里生不生欢喜心?你要叫他生欢喜心,你是菩萨。你一到那里去,人家说魔来了,怎么佛教徒跑到我们这里来了,你就不是菩萨!所以我们今天学佛有很多错误的观念,就是与别的宗教对立,这就错误。他与我们对立是许可的,为什么?他迷、他不觉。我们觉悟的人跟他对立,你不也是迷吗?是迷而不觉。所以觉悟了之后,没有界限,与任何人没有对立,一真法界;一与别人对立就变成十法界,自己迷了。因此我们明了,这个世间许多的宗教,他们的宗教领袖、他们的传教师,就可能有这些佛菩萨应化在其中,我们怎么晓得?甚至还有他们很多虔诚的信徒也是佛菩萨应化在其中,他去做影响众,这在理上都讲得通,在事上也可能。因此我们对于一切宗教徒都应当抱着礼敬的心,礼敬赞叹而没有毁谤,这样才能够摄受一切众生。这个地方『数术』这一段,都是讲宗教徒、讲世间宗教,他们喜欢数术,凡是宗教都离不开数与术。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个容易懂,这是说到佛门,我们讲佛教。佛教异于宗教,这一定要晓得,因为佛教里面不讲求数与术。佛教讲求的是明心见性,讲求一心不乱,这是一切宗教里面所没有的。佛教修学的基础是在戒律,因戒生定、因定开慧。这是讲一个初学的人,『好学出家』,男子称为比丘,女子称为比丘尼。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3日22:01: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849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