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凝聚中华正能量(第十二讲)蔡礼旭老师

 

我们这一路也感觉,能接受批评的人确实不多。批评他之后,可能两三天他看到我们,就赶紧转到其他的路上去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要调整,人家不是很能接受我们批评,我们就不要好为人师。这个时候也都要观照到自己,有没有做得不近人情的地方。假如他还不是很能接受,也不要急于去劝,让因缘水到渠成为好。

 

“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考察人才的人,往往会被才蒙蔽,而品德好的人他没有留意,“ 遗”就是忽略。为什么有才的人容易被重用?因为能很快看到成绩。所以主政者、领导者,去掉急于求成的心,才不会选用才胜德的人。为什么?他有才华能一下子提高业绩,好,高兴!所以领导者往往很难放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种心就感召来才胜德的人。所以人与人这个因缘,善缘也好,恶缘也好,也是互相交感。“自古昔以来”,就是从古至今。“国之乱臣,家之败子”,亡国、败家的这些臣、子,都是什么?“才有余而德不足”。所以司马光一开始感叹“智伯之亡”,举了这个败家的人,才能特别好,但是德行不够。“以至于颠覆者多矣”,造成国家,还有自己的家族倾覆灭亡的就很多了。“岂特智伯哉!”难道只是智伯这个人而已吗?“故为国为家者”,治国理家的人,“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审”就是明察才德,“知所先后”就是知道哪个先哪个后,其实就是德为先才为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那就不会有看错、错用人才,或者失去人才这样的事。“ 足患”就是值得忧患的事情。

 

《孔子家语》里面也提到德才的重要,孔子讲道,“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què)而后求知能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弓箭调试之后,再从这些调过的弓里面找弹性更好的。意思就是说,最起码保证他们都是有德的人,再从中挑更优秀的。马统统都已经训练过了,再从中求更好的。其实都是强调,有德的基础了,才是选人才的时候。“士必悫”,“ 悫”读“què”,就是这个人比较厚道、善良、朴实,比较实在。他本质很好,再求他的聪明才能。不善良却很有才能,就好像豺狼虎豹一样,“不可迩”,不要靠近他,靠近就要出事了。

 

我们负责团体,可能会想,没人可以用了。没人可以用,你就先别做,多少缘做多少事。你急于去做好事,然后又用不对人,好事会变什么?那不就太攀求了吗?人生要随缘,缘不具足,好好提升自己就好了,提升自己慢慢不就感召人来了吗?明明没有适合的人又硬要去做,后面就不好收拾局面了。

 

我们接着看《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今天要赏赐臣子,赏赐下属,不能顺着自己的情绪来,高兴了就多赏一点,不高兴了就罚多一点,这就不公平了。所以一个上位者更要懂得掌握情绪,不可用好恶做事情。他没什么功劳,你赏给他很多,他会怎么样?一来他会傲慢,二来他会贪心,做了点小事就要很多。其他的人呢?心不平,我做那么多都没有功劳,连个肯定都没有,他根本没怎么做,就只是一个嘴巴讲好听话而已,就得那么多封赏。还有,领导者赏赐多了,或者高兴就答应别人了,轻易答应别人事情,请问谁辛苦?整个团体就要陪着我们做牛做马,让很多的人疲于奔命。所以一个领导者不能顺着自己心情做事情,“这件事情容我考虑考虑,我也回去跟我们那些干部商量商量。”有个缓冲,才能防止人一时情绪太高昂。所以领导者答应事情,最好都能够退一步,冷静总没有坏事,真正评估好了,再答应人家,反而让人家觉得我们做事非常慎重,你会赢得人家的尊重。你随便答应了,然后又反悔,最后就撕破脸。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一下子太生气,失去理智,就会罚得太过分。唐太宗就有一次因为很生气,下令当场把一个大臣拖出去斩了,后来发现那大臣根本就没有多重的罪,而且那个人还是对国家很有贡献的人,结果唐太宗很痛苦。所以后来规定,朝廷里面要处以死刑的人,要连续两天来告诉他五次,很慎重。州政府,两天最起码要讲三次,最后确定才可以执行。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领导者掌握自己的情绪太重要了,不然都会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所以人在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最好先冷静下来。这也是“十思”给我们的一个省思。

 

这节课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27日20:23: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79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