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65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因各人根性不相同,生活方式不一样,必须选择自己容易修学的,你就会容易成就。选择的法门不契机,就是不适合自己的根性,不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你修学就困难,成就就不容易。所以佛法在中国宗派很多、道场很多,每一家家风不相同,道理在此地。他的家风一定适合于这个道场周边环境信众,适合于他们,他们修学这个法门、依据这些典籍容易成就。「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道理要懂,绝不可以因为我们修学产生贡高我慢,自赞毁他,那就又错了。

 

不但是佛法里面所有的法门是平等的,再跟诸位说,佛法跟世间所有一切法也是平等的,这《华严经》最明显,「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如果不平等,怎么能同圆种智?我们从这个教诲、从这个原则就能够体会到,佛教跟其他所有一切宗教是平等的,佛经跟所有一切宗教经典是贯通的。你现在通不了,通不了是因为你没智慧,你智慧没开,智慧开了就贯通了。智慧为什么不开?情执没放下,今天所谓是感情的包袱;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放下就圆融,放下就通了。你们昨天看到的《十善业道经》,我们看到一个本子,前面有一篇雍正皇帝的上谕,代替序文,你看看雍正皇帝对于儒释道三教的见解,他那个见解正确。引伸那就是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都能贯通,理是一个;迹象上有差别,原理是一个,哪有不通的道理?

 

《华严》给我们做了证明,虚空法界不同的族群,你看我们现在读的是杂神众,前面我们读过菩萨众、声闻众、诸天众,这是杂神众,这就是代表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形色(他们身体不一样)、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信仰,在《华严经》变成一家人,大家都生活在华藏世界这个社会里,彼此都能互相尊重,互助合作。我们在《华严经》没有听说哪个族群跟哪个族群打仗,没有,从头到尾没看到,没有看到吵架的,没有看到打仗的。什么原因?障碍去掉了,一切通达无阻。可是各个族群并没有破坏,这就是佛家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天众还是天的环境,神众还是神的环境,没有破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这样才展现出多采多姿、杂华庄严、美不胜收的华藏社会;用今天的术语就是多元文化,多采多姿的社会,展现不同的才艺,让我们欣赏不尽。这在《华严》上看到的,所以《华严》是多元文化最好的、最完美的教材。

 

今天我们读这一句,主要的课题,我们如何灭除我们自己的烦恼重障。佛的方法也是指导我们一个原则:因戒生定,因定开慧,这个原则是过去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声闻缘觉所修的一条道路,非常值得我们做参考,所以我们要不持戒就不行。持戒是什么意思?持戒是教我们放下。在家戒里面第一条是杀生,教我们放下杀生,学诸佛菩萨不杀生。出家戒里面第一条是不淫欲,佛教我们从内心里面把淫欲的念头断掉;不但在事,要在心上,念头都没有,你这个戒才成就。所以戒律是教我们放下,实在讲是放下烦恼,杀盗淫妄这些念头是烦恼的根!这些东西从哪里起来的?从贪瞋痴慢起来的。戒律是教导我们放下,我们不知道从哪里放起,从这儿下手。五戒是根本戒,大小乘戒律,你一展开戒本,前面五条都一样的,从这个地方下手。

 

我们要救自己,要帮助这个世间苦难众生度过这个空前的劫难,我们要不肯真干,给社会大众做个样子,我们劝别人做,人家怎么肯做?现在社会上人所追求的,无非是五欲六尘的享受,深深的迷在这个幻境之中,这不是真实的,迷在这里面,回不了头来。我们展开经卷,佛来劝告他,他不会相信。佛所讲的极乐世界太遥远了,不要说可望不可及,望都没有望到,他哪里相信?五欲六尘的享受就在眼前,他现前得到的,他如何能放弃?所以真正修行人、真正觉悟人要做出样子给他看,真正放下,这个好!让他从这里面去体会,他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很明显的体察到,他才相信,他才肯做。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出一个非常明显的好榜样,这就是为别人;为别人,自己得真实利益。为自己,可做可不做,生佛国土、堕阿鼻地狱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不相干。可是我们今天要真正想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那就为别人做。佛在经上讲得很明白,「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皆善知识」,这是三福里面孝亲尊师真正的义趣。不只是对我们自己生身父母,不是的,不是只对教导我们的老师一个人,佛的意思是教我们对一切众生,这样去做那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自己。我们不敢有一个恶念,有一个恶念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不敢有一个错误的行为,时时刻刻会检点自己,小心谨慎。这个人的德行成就了,障碍分分除,智慧分分长,深重的业障才能够消除,灭就是消除。只要障碍消除,智慧不必求,自然就透露。古人所谓「但除烦恼,莫觅菩提」,不要再去找菩提,菩提自然现前;「但尽凡情,别无胜解」,都是说这个道理。我们要不肯真干,不肯真干原因在哪里?认识不清。我们是非常想开智慧,智慧偏偏开不了,原因在哪里?就是不肯放下烦恼习气,就是不肯遵守戒律。戒律是什么?戒律是佛菩萨生活规范,佛菩萨生活自自然然就是那个样子,我们照这个模样来学习就行,对我们的修学就有很大的帮助。

 

普放光明,我们再问,光明是什么?大家晓得是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是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明了。我再问通达明了又是什么?能不能举一个事实给我们看?真正通达明了之后,表现在事相上是大慈大悲。佛家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跟悲都是现在人讲的爱心。为什么佛家不讲爱,讲慈悲?慈悲是智慧的、理性的,世间人讲爱是感情的、是迷惑的,差别在此地。佛家讲的爱是充满智慧之爱,不是感情冲动,所以称慈悲。「大」是什么?大就是此地「普放光明」的意思。大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大了;有分别、有执著,不大,我们要懂这个意思。现在我们一般学佛的人,看到他是佛教徒,对他特别好,他不是佛教徒就要隔一层,这不是大,大的意思没有了。所以大,在佛法里面讲,清净平等才是大。诸佛菩萨看到众生,愈是有苦难愈是多照顾他,不论他信不信。大家也常常听到佛门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大慈大悲,不论你信不信。

 

我这次在澳洲过年,我们请到了一些老人院的老人;他们原定是请五十个人,结果来了八十多人,全是外国人,几乎全部都是基督徒。我跟他们讲话,我说上帝爱世人,上帝爱你们,但是你知道吗?更爱我!上帝爱我比你们要加一倍。他们听得莫名其妙。你们是上帝的儿女,我们不是,我们是世人,上帝爱我们一定比爱他自己儿女还要加倍,他才称上帝;如果上帝爱子女,对我们不爱,他有私心,他有私心他就不值得人敬佩。他爱护他的儿女,不是他的儿女加倍爱护,所以你懂得吗?上帝爱我超过你们。他们听了就笑起来,也肯定、赞同我这个说法,这是真的。我们在抗战期间当中,流亡的学生都住在学校,学校是家庭,我们的老师真的像父母一样。我们老师也有子女,那时有些救济物资来了,我们老师一定先分给同学,同学们统统分到之后还有多的,他的儿女才有分;如果分得不够的话,他儿女绝对分不到,所以老师对我们的爱护超过他的子女。上帝一定比我老师还高,哪里会有私心?所以你要懂得,上帝爱我们超过你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5日09:29: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3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