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60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这个公案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每天在饮食上有这么一点小小的分别执著,那样的修行人,天天讲经说法,又欢喜布施,在我们今天讲,这个法师值得人尊敬,还堕落在畜生道。我们今天反省反省,我们对于经教上的通达能不能跟他相比?我们在德行,喜欢布施供养,能不能跟他相比?比不上人家;但是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瞋恚,恐怕超过他好多倍,他落到神道去当龙王,恐怕我们将来不如他。你要不想就没事,愈想愈可怕,愈想问题愈严重。人既有生,必定就有死,死了到哪里去,这是很严肃的大问题。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要晓得世间是无常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刹那生灭」;跟我们讲世间法的真相,《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你就真的把世间所有的现象,你看清楚、看明白了。世间一切是缘分,缘分决定不是恒久不变的,刹那刹那在那里变化的,不可以留恋,不可以染著。顺境、善缘不生贪著,逆境、恶缘不生瞋恚,心转境界,不要像安世高那个同学,心被境界转,心被境界转出不了六道。安世高比他强,所以人家能证果;他不如这个同学,就是分别执著没有放下,虽然明经好施,还是要堕落。这个公案很值得我们警惕,我们要多想想,我们应该如何修学。世缘如果不能放下,我们这一生要想成就不可能,必须要放下。

 

道是什么?道就是清净心,没有别的。清净心是我们的真心,妄想分别执著是我们的妄心。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才落到轮回;换句话说,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是从妄想分别执著来的,佛说得好!如果我们能把执著放下,好恶是执著,安世高这个同学就是因为有执著,所以出不了轮回。执著要断掉了,不再执著,得到称心如意的没有贪恋的心,遇到恶劣的境界没有瞋恚心,执著没有了,六道就超越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认真努力去学。如果我们把执著放下了,念佛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凡圣同居土,生到哪里?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是怎么回事情?执著没放下,还是执著。执著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这些人怎么往生的?临命终时不执著了,所以他往生。临命终时还执著,那就往生不了。由此可知,念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执著要淡,愈淡薄愈好,到临终时容易放下;如果有严重的执著,临终的时候就靠不住,不容易放下。对于家亲眷属的恩爱,对于财产、名利,你在临终的时候彻底放下,一心向佛,这个人决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在现前我们功夫做到了,把这些执著统统放下,我们念佛往生品位就高。

 

诸位还要晓得,《无量寿经》上都说过,我们现前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在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什么原因,我们要懂。这个说起来,西方世界修行难,我们这儿修行容易。难易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各有各的难易,西方世界的容易是西方世界不退转,只有进步,不会退步,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但是进展慢,速度很慢;这个世间它的缺陷是容易退转,进步难,退转容易,所以这个世间是大起大落。如果你要聪明,你就大起,不要再落了,那就超过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这个地方修行一天超过西方世界一百年。大起不落才行,可是一落,那比西方世界就差远了。

 

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努力修学,放不下的也要放下,咬紧牙根放下。先从事上放下,这是持戒,然后再从理上放下,就开悟了。这是世尊在此地教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首先我们要从物质享受上放下,不要计较得失,安贫乐道,生活愈简单愈显得自在,愈没有负担。然后精神生活也放下,世间人在精神受用上也有许许多多种类差别,都要放下。像过去我们净土宗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他在庐山建立中国专修净土第一个道场,现在叫「东林寺」,诸位如果到中国大陆去观光旅游可以去看看。当时有个很有名的学者谢灵运,我们小时候读书,国文里面读过他的文章,谢灵运想参加这个念佛堂,远公大师拒绝。他们是好朋友,为什么拒绝他?精神生活方面他放不下,他喜欢诗词歌赋。这是属于精神生活,也要放下,不放下还是障碍。

 

我们现在,道场也好、家庭也好,总有一些字画充实著精神生活,可是真正修道人,他这些东西放下了。我们看印光大师,这是最近给我们做为修净土的一个好榜样。他的道场在苏州灵岩山寺,晚年一直在那边闭关,他的关房我去参观过,所有一切陈设都没有,那个小佛堂里面,正当中他老人家写了一个字,「死」,就写一个「死」字,供一尊佛像,连香花都没有,供一杯水,一个小木鱼,一个小引磬,简简单单。这是教给我们什么?精神上生活的那种喜爱也放下了。我们最近去参观许哲居士她居住的地方,她居住的房子是属于养老院的,那个养老院是她创办的,她年岁大了,养老院交出去了,她住在里头一间房子。我们去看,房子里面只有两个书架,书架上排得整整齐齐的书籍,她喜欢读书,墙壁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照片都没有。大家跟她照相,照片送给她她不要,「不要送给我,没有用」,做纪念,「没有用」,她不要。我们在她房间只看到两张照片,一个在她房间的书桌上,一个在床头柜上,她母亲的照片,两张都是她母亲的照片。除了供养母亲照片之外,什么都没有,这精神生活放下了,所有一切喜爱都没有了。印光大师比她还彻底,为什么?书都没有了,她还有不少书,印光大师桌上只有一本《弥陀经》,什么书都没有了。你想想人家是怎么得定的?怎么成就的?他这种做法就是教导我们,他是这么成就的。

 

但是我们道场,那就不一样,道场为什么这样布置?接引大众。如果我们道场里面陈设像印光大师的关房一样,那只有度一些真正修行人,绝对不是接引初机的。真想成就的人,看到这个环境好,初学的人决定不能够入门。所以寺院庵堂道场接引大众,我们对于精神、物质生活都要普遍照顾到,让他能生欢喜心,让他来了一次,下次还想来,这是接引成就。真正想念佛修行,必须在深山里面,人迹罕到的地方去修建念佛堂,那是真正为修行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4日08:23: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32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