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39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三九集) 1999 香港 档名:12-045-0239

 

请掀开经本,月天子偈颂第九首看起:

 

【佛如虚空无自性。为利众生现世间。相好庄严如影像。净觉天王如是见。】

 

这是净觉月天子他的赞颂,他所修证的法门是「得普为一切众生起大业用解脱门」,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普为一切众生」。赞颂里面清凉大师给我们注的文字不多,但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第一句是「大业性」,第二句是「大业体」,第三句是「大业相」,大师用体、相、性来说明这首偈的内容。「佛」是说的真如自性,正是佛家常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第一真实,能现、能生、能变,这是我们真正的自己。禅宗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它话的意思不是说我们现在的父母,是我们最原始的那个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是佛性,是自性,是真心,是本性。佛讲的名相讲得很多,都是形容这个是真实,这是永恒存在,不生不灭。《中观论》里面讲的八个不,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生不灭,形容我们的自性,形容我们的真心。佛所教的,菩萨所修学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如果证得就称之为法身大士,圆满的证得就称为佛陀。证得之后当然要有作用,作用是什么?是帮助那些还在迷惑的众生,还没有证得的众生,帮助他们,这就叫做如来家业,如来家的事业。所以诸佛菩萨是为一切众生「起大业用」,这个大业就是度化众生的事业,帮助众生转迷成悟的事业,帮助众生转凡成圣的事业,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第一句是讲业性,佛教化众生这个大事业的真性。『佛如虚空无自性』,无自性的性是真性。如果说有个自性,你就又落在妄想里面,就又起了妄想分别执著。性有没有?性确实有,确实存在,永恒存在,无时无处不在。在《华严经》里面以毘卢遮那佛做代表,毘卢遮那的意思是遍一切处,决定离妄想分别执著。所以用妄想分别执著去求,永远不可得;离妄想分别执著,它就在眼前。就在眼前,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听不到、接触不到?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妄想分别执著,宗门的话所谓当面错过。你见到了你就成佛,见性成佛。首先要晓得,体性犹如虚空,但是它不空,佛家称之为真空,真空不空;所有一切现象称为妙有,妙有非有。诸位细细玩味这两句话,「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两句话就是说诸法实相。这两句话体会得了,得什么?你就得道,你就大彻大悟。悟了之后自自然然你就契入大方广的境界,大方广是什么境界?无障碍的境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叫佛华严,这是个认识。什么时候我们自己也与虚空无自性相应,你就契入。如何能够证得这个境界?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是禅定,用禅定的方法去证实这个事实真相,甚深禅定。甚深禅定怎么修?真诚清净平等就修成。我们如果要想在一生当中证得,你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方法,不能不认真努力去做。

 

首先要有个诚意,世间圣人尚且在这里下功夫,儒家所讲的,儒家是世法圣人,「诚意、正心」,以这个为基础;我们现在佛法也是如此,「至诚心」,这是性体。我们很想用至诚心,但是就是用不上,没错,你的至诚心上面有障碍。什么障碍?障碍是无量无边,归结为两大类,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是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障住了,你的自性不能现前,就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你也无法体会。你有二障,世出世间圣人都知道。所以儒家教人怎么除二障?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之后意才诚,真诚才现前。物是物欲、欲望,烦恼障;致知,那个知是所知障,它也是除二障,佛法里面讲烦恼障、所知障,你要把这两种障断掉。烦恼障,儒家就是讲的格物,格物是断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然后意就诚。由此可知,破二障就叫做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学佛不断烦恼想成就,哪有可能?不但出世间大道你不能成就,世间的圣贤你也做不到。所以修学不能不做克己的工作,克服自己的烦恼,这叫真功夫。换句话说,在顺境、善缘里面一定要克服自己贪爱的念头,不能贪爱,逆境、恶缘要克服自己瞋恚的念头,我们的清净平等这个心才生起来,清净平等就是禅定。首先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行为,顺逆境缘当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初步。表面上粗重的烦恼降伏住,这表面上,内里头还有念头。外面虽然没有染著,里头还有念头,念头有粗念、有细念、有极微细的念头。表面功夫都做得很好,里面的念头没有能伏住,但是外面总算是一切都做得很如法,守礼、持戒,守礼、持戒是做第一层表面功夫。更进一步能把这个念头伏住、消除掉,那是定功,这是真功夫,所以因戒得定。表面伏不住,你内心念头怎么能够伏得住?

 

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来断烦恼?金刚般若是好方法,顺境善缘接触的时候提起观照功夫,般若观照。般若怎么观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那个贪爱的念头就冷掉一半了,虚妄,不是真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当我们喜怒哀乐七情五欲念头要生的时候,多念念这几句话,自然就恢复到清凉自在,你就不至于发作;发作在外面,那是造极重的罪业。所以会修行的人,就是他提得起观照功夫,境界现前,经上讲的立刻他就管用,这叫持戒,这叫随顺佛菩萨教诲。随顺佛菩萨教诲,放弃自己的成见,就是把自己烦恼放弃,自己的贪瞋痴放弃,这人叫真正会用功,功夫能得力。然后慢慢渐渐成熟,自自然然一切时、一切处都学会不着相,为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处什么境界,皆是梦幻泡影,皆是不可得,自自然然顺境不起贪爱,逆境恶缘不起瞋恚,你的心真的得平等,真的得清净,你的三昧成就了。三昧功夫再往上提升,逐渐逐渐你就证明,你就见性,智慧开了,你见性了。

 

见性之后,你的作为是『为利众生现世间』。这个体,大业体,是大业之体,不是本体,本体是性体,这个体是我们现相这个体。我们要帮助众生,要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得有个身体,这个身体是什么?现相。《普门品》里面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相,现这个身相就是大业体。相不一定,不是自己想现什么相就现什么相,那你自己还有想,那个想是凡夫。诸位要知道,圣人没有想,圣人的现相完全是感应,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是应现,不是想现。我们六道凡夫是想现,想现决定不能出六道,应现就超越了,这个我们要很清楚、很明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是讲的六道跟十法界,是从心想生,心想没有离开识,没有离开八识。一真法界里面的菩萨、佛、法身大士,他们没有想,他们也没有思;思是末那识,想是第六意识,他们转八识成四智,他们再不用八识了。用八识是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用得正,六道凡夫用得不正,用偏了就现六道的境界,用邪了就现三恶道,不偏不邪用得纯正是四圣法界;不用心意识,那就是一真法界,就叫法身大士,法身佛、法身如来,对法身大士的称号。所以他们是应现,不是想现,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楞严经》上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身是应现的,说法也是应现的,因为是应现,所以是无法可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应现的;我们凡夫说是有说,你心里头真有,法身大士心性皆空。

 

我们学佛没有别的,就是要做一个转变。没有错,我们是凡夫,是业报来受生的,这个我们肯定。但是佛给我们讲我们可以转,我们可以转业报身为愿力身,「为利众生现世间」,这是愿力身,乘愿再来。佛菩萨在因地曾经发过愿,发度众生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发过这个愿,今天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所以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曾经发过这个愿,今天他成佛了,他证得法身,第一句是他证得法身,第二句是乘愿再来。乘愿再来跟业报身,在这一句里头非常清楚、非常明显,什么人是业报身?为利自己现世间,这就是业报身。那个转就在这里转,把为利自己转成为利众生,这一转就转凡成圣、就转迷为悟,关键就在此地。成佛哪是难事?不是个难事情!古德所讲的佛法知难行易,知真难,行实在太容易。一念转过来,众生成佛了;一念迷惑,佛变成众生,就在这一念之间,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转过来之后,你就有智慧,对于一切人事物观察入微;不是有意入微,自然入微,一个人一举一动,他什么意思,你就全清楚了。不但对于人起心动念你清楚,树木花草,你看它花开花谢、风吹摇摆,那是什么意思,你都清楚、都明白。禅宗的大德对初开悟的人,常常用这些东西来测验,手指著,什么意思你懂吗?这等于老师出题目考学生,你是不是真的开悟了,是不是真的会了。

 

愿力身跟业报身,关键就在这一句里当中这两个字。我们想学佛、想成佛,没有别的,学佛菩萨为利益众生,不要为利益自己,把这个心态改过来,这个理念转变过来,大乘修学不难。这个念头转不过来,肯定你无量劫再加上无量劫,你也脱离不了轮回,你还是个道道地地的凡夫。能不能转?几时转?不必问别人,问自己。这桩事情不干任何人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完全在自己,别人想帮忙也帮不上。诸佛菩萨慈悲,对我们只是开示而已,行证他帮不上忙。我们做学生的人,会学的人、善学的人,听到佛的开示,我们就有行证。行是什么?转过来就是行,行是行动,我们把这个观念转过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行动。转过来之后就证实了,证什么?你就证得佛的境界,佛的心性、佛的境界,自己能体会到。随着你证入的浅深,你体会也有浅深广狭不同。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体会到了,体会得浅,二住菩萨就比他深一层,三住菩萨又深一层;到等觉,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才圆满的体会到。所以没有行动是一场空!我们学佛,无始劫到今天,都是止于在听经闻法,完全没有采取行动;换句话说,烦恼习气一分一毫都没有断。所以无量劫修行到今天,遇到无比殊胜的因缘还当凡夫,李炳老的话说,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什么原因?闻法没有采取行动。这种行动不是对付别人,完全对付自己,我们今天采取行动都是对付别人的。所以佛法叫内学,佛法功夫叫内功。对付自己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你看佛,我们塑佛像,供养佛像的大殿叫「大雄宝殿」,那什么意思?大英雄宝殿。谁是大英雄?对付自己的人是大英雄,对付别人的人不是英雄、不是好汉。造一身的罪业,将来堕阿鼻地狱,算什么好汉?对付自己的人,克服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他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那我们想想,今天学佛的人几个人对付自己?所以他不能成就有不能成就的因素。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2日11:59: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26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