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12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二集)  2010/6/1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12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大家好。刚刚跟大家提到言语的心态,第五点,要心平气和,心平很重要。这个心平就是不能带着情绪讲话,太激动了、太高兴了,或者有情绪了、愤怒了,这个时候讲出来的言语可能都会有负面的影响。而人为什么不能心平?那刚刚举的几个,太高兴了、生气了,这个都会让心不平。其中还有一个,就是觉得别人错、我对,这样也会心不平。《朱子治家格言》里面讲到,「因事相争」,因为事情闹意见了,冲突了,「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平心暗想」,都可以。所以人假如在跟人有快冲突的时候,能先想想我自己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先反省的时候,心就能够平和下来,就不会这么气势凌人。所以这个指责,都是别人错,也容易心不平。

 

所以「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向自己想」,处理事情须替别人想。诸位学长,我以前华文学得不好,有考过倒数第二名,所以有写错的大家可以直接指出来,没有关系。「论人先将自己想」,我们在议论、评判别人不对的时候,也应回过头来想,那我又好到哪里?因为我们要体恤人情,就是当我们自己也没做对的时候,我们讲的道理再通,人家也不服气,边听边想,你又没好到哪里去,你五十步还笑我百步。所以还是要正己才能化人,言语才能感动别人。要心平,在与人相处,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都能先回到反省自己上,我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对?反而自己先检讨自己有不对,心平下来了,马上都是先谈自己不对的,「各自责,天清地宁」,反而对方也感觉到你的诚意,他也反省自己,两个人都很有风度,都很有收获,互相之间的一种沟通、交流,就能够更好。

 

接下来,我们言语的态度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是厚道。在《弟子规》当中说到,「人有短,切莫揭」,《太上感应篇》提到,「不彰人短」,这个都是很重要的态度。因为我们去彰人短了,就伤天地的和气了。总要提醒自己,一言一行是利益这个社会、利益这个天地才好。而我们的言语厚道在给人留余地,不给人难堪,甚至不要给人抬不起头来。尤其是讲话讲到人家气得都快吐血,然后讲不出一句话来,「你、你……」,然后你还自己觉得很有本事,「你看我骂他骂到他连话也回不了」。当我们在那里自己以为很得意的时候,福就已经漏光了,太苛刻了!

 

所以「凡一事」,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他人的一件事,「而关人终身」,关乎他的名节,关乎他一生的名誉的,纵然我们是确定这件事,「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不要常常挂在口上。你看对方好像有一些好的机会了,你看了心里酸酸的,嫉妒了,还在旁边说风凉话,「你知不知道他以前干过什么?他以前还进过监狱,他以前还练过邪法。」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很看自己的心了,讲这句话的心境是什么?见不得人好。把人家的疮疤都挖出来了,这个就是有失厚道了。「浪子回头金不换」,人家能改过自新,那都是天底下最难得的事情,怎么还把人家改过的机会给断送掉?所以叫「看人要看后半段」,才厚道。你看到人家表现不错了,就马上在那里,「你都不知道,我以前跟他很熟的,他就是那个模样」,这个都是苛刻。应该人家肯改,我们随喜,我们赞叹都来不及了,绝对不能有见不得人好的态度。不可著口。

 

「凡一语」,我们讲出来的一句话,「而伤我长厚」,这个伤我长厚就是有伤我的厚道。比方说揶揄别人、调侃别人、给别人很没面子了,这个都是伤我长厚。而我们往往这个言语让人难堪,都还觉得自己辩才无碍,这个就错上加错了。「虽闲谈」,一般茶余饭后也不乱讲,「虽闲谈戏谑」,人有时候,轻松,比较放松的时候,就随便了,话就不谨慎了,还是要「慎勿形言」。西方人讲幽默,幽默应该是可以拿自己来给人家做借镜,才是幽默。去调侃别人,让人不好受了,那就不叫幽默,那叫无礼。而我们要很冷静,人有时候一不谨慎、一随便,就真的是言多必失。我们成长过程有没有发现过,很好的朋友,就在那乱开玩笑,结果有一句话对方听了实在受不了了,就决裂了,从此两个人不再打招呼的,有没有这种情况?这个就是讲出有伤厚道的话才会造成这个结果。好,这个是第二点。

 

第三,我们说厚道就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所以「攻人之恶」,就是你今天要把他的问题给他讲出来,指出他的缺点,攻人之恶,也要注意「毋太严」,不要一下子太严苛。比方说对方,亲朋好友,有十个缺点,我们一次就把十个全部把它给攻下来,你看会怎么样?要不就是那个人就像皮球泄了气,要不就是跟你杠起来了,是吧?你十个都给人家攻下去了,那他不恼羞成怒才怪?一条一条都说不好不好不好,人家自尊心哪受得了?「我有你讲得这么不好?」所以「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要想他受不受得了,要善解人心,善解人意。现在人的状况,你要提醒他的问题,首先先肯定他几句,让他欢喜,让他有自信,接着再柔软的提一些问题。总要称赞比批评多一点,人比较好接受,这叫人情事理。

 

「教人以善」,我们希望亲朋好友愈来愈好,把一些善的道理告诉他,希望他能效法,「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你比方说,「我怎么妄念这么多?」然后我们就说,「你已经比以前少多了,再努力一点,可以的。」人家听了,「谢谢、谢谢。」假如这个朋友跟你讲,「我妄念还是很多。」你说,「你就是不老实!圣狂之分在乎一念,搞那么复杂,不依教奉行!」所以教人以善毋过高,那些道理是对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的,是吧?别人你总要体恤、总要鼓励。假如我们这样去劝别人,人家看到我们就害怕,还没讲话就觉得好像有一股杀气已经先到了,就不好了。你虽然是为他好,但是不体恤人情就不好。再来还有一种,也是要观照我们的厚道。我们假如这些人情事理都不敏锐,每天不要说利益人,不知道多少人因为我们在那里睡不着觉,在那里翻来覆去很难受了,你一句话就像剑一样插到他的心里面去了,自己都不知道。

 

这一句提到的是,「论人之非」,在谈论这个人的错误的时候。这个也是必然的,比方我们在团体里面、公司里面,做每一件事情不可能全部都是做对的,铁定会有做错的时候。那我们在面对团队的错、面对他人的错,这个时候我们在论的时候,能不能很厚道?还是别人有做错了,落井下石,然后就批评得一文不是,这样就不好了。我们看到这一句里面,当看到别人有错误的时候,「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其实很多时候,别人错误的行为,他的动机都是善意的,只是没做好。当一个人很善意的去做,最后结果是错误,或者是失败的时候,他好不好受?他一定很自责、很难过。这个时候我们又没有体谅到他当初做这个事的善意,然后又劈头盖脸的批评,很可能把那个人的善心都给抹杀掉了。久而久之,当事人会觉得很痛苦、很难过,不被理解。

 

所以人与人相处不能只谈对错,还得要体谅、理解,还得要交心。比方在家里面,孩子给母亲倒一杯水,他很高兴,母亲口渴了,赶紧去倒一杯水。结果动作太匆忙了,水给翻倒了。这个时候妈妈一看到那个玻璃杯摔坏了,「那个多少钱你知不知道?」你看,论人之非,不是看价格。你假如一个老板,员工把事情给做不好了,马上说,「你花了我多少钱你知不知道?」可是那个员工可能是尽力做,没做好,是吧?所以我们假如只是批判那个行为错误,或者是情绪发出来了,可能对方那个善就会被我们给掩盖住了。

 

我们想一想,一个孩子欢欢喜喜要帮他妈妈倒一杯水,最后是被骂得狗血淋头,你说他下一次倒水都会发抖,会不会?请问他下一次倒水有没有学到经验?没有,只学到恐惧。这样的情况二次、三次以后,他就不敢再帮他妈妈做事了。所以孩子跟我们不亲都有原因的,可能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都太过的严苛,都没有去体谅到孩子的心,跟他交心。纵使他是做错了,你都能够很温柔的去对待,做错的人会觉得更惭愧。所以今天假如孩子茶翻一地了,这个母亲马上讲到了,「来、来,不慌不慌,赶紧收拾好」,跟着孩子一起把玻璃扫一扫,扫好了。然后跟孩子讲,「儿子,你能体谅到妈妈口渴,这个孝心很难得。而从这一件事情我们下次也要学到,你好心要做一件事,还得要『步从容,立端正』,是吧?『事勿忙,忙多错』、『执虚器,如执盈』。」第一段话讲完,孩子觉得被理解。

 

诸位学长,你们有没有被理解的时候?有这么惨吗?都没反应了。一个人被理解的时候,当下身心是什么感受?有一股能量,好像那潜力就在被理解当中发出来了,是吧?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看到老师拿著作业本,我赶快冲过去,「老师,我帮你拿。」老师摸着我的头,「好乖!」能量就来了,被理解、被肯定了、被信任了。而当下这个孩子除了被理解以外,他又学到很重要的做事态度。我相信,妈妈不责备他,他会觉得妈妈很有修养。这个时候妈妈讲的话他会听得更慎重,更加的重视妈妈的话。就是说父母也好、长辈也好,在孩子的心目当中,你愈有德行,他们听话就愈珍惜,这必然的。

 

所以,李炳南师公曾经讲过一段话,也是非常好的教诲,「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人家有不好,我们还批评,错上加错,一来没规劝,二来还批评。批评了之后还形成团体对立,都是意气用事。所以,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这个很有味道,他有错为什么不讲话?因为他对你信任还不够,人微言轻,时机还没到。而守默,更重要的,提升他对我们的信任,这个时候就是德,你要有德行,你要在团体里面都是主动付出,人家就容易信任我们。而人家信任我们,我们不是去爱慕这个信任,而是透过这个信任能更好的去帮助对方,更好的去珍惜彼此的这个缘分,就对了。

 

很多人很希望别人信任,到最后就是人家一不信任他,他就难受,就睡不着觉。那这个又变成虚荣心。我们为什么要人家信任?要用这一分信任去利益对方,不是强求别人信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真的,一个人太强求别人一定要信任他,一遇到别人不信任,他的心情就大起大落,心都定不下来。所以人要「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一个人要做到所有的人都认同你,谈何容易?我是不是讲得太激动了,语无伦次?这个时候也要反观自己。

 

再一点,「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这个都是厚道,不刻薄。我们看,就像刚刚举的,这个孩子茶已经翻倒了,玻璃杯已经摔坏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要当下去好好处理好,同心协力收拾好,既往不咎。事情已经发生了,你在那儿骂,对谁有帮助?既然对任何人都没帮助,干嘛还做?可是往往我们情绪化,人家已经错了,现在骂,过两天再骂,每个礼拜再复习一次。到最后,人家虽然觉得自己错了,假如这么一而再、再而三都是批评,提人家以前的错,没几个人受得了。最后人家恼羞成怒了,受不了了。总要厚道、包容,不指责,要先协助。而当别人做错了,我们还在那里协助,感人至深!有时候,你去协助,不批评,反而当事人更觉得惭愧,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9月13日09:42: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37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