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5集|视频MP3文字|蔡礼旭老师主讲

 

曾经我们在一次办课程的时候,有位女士也差不多四十来岁,她可能也没有搞清楚状况,刚好走进我们上课的教室。一看到教室上面有我们的手册,写着「儿童读经教师讲习手册」,这个妈妈一看完,她说:这个给小孩子看的。她当场就走出去了。所以,她的认知觉得这些是给小孩学的,大人不用学。唐朝的时候有位诗人白居易,他也非常推崇佛法,也很积极学佛。有一次他上山请教鸟窠禅师,当他见到鸟窠禅师的时候,他就对大师问:请问怎么学佛?鸟窠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之后就说道,他说三岁小孩都知道;鸟窠禅师回答「八十老翁做不得」。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很可能八十岁的人都不见得能够做到,落实好。所以虽然这本是童蒙的课程,但是这一本的教诲我们也是要终身奉行。而且说实在话,这本经典本来是在五、六岁以前家里就要教的。

 

诸位同修,你五、六岁以前就学过《弟子规》的举手?其实有,有些家长在生活点滴当中都有教,比方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一些朋友,他举止都很端庄,我就问他原因在哪?他说从小吃饭的时候,假如坐歪了,马上就会被父亲纠正。筷子没拿好,会怎样?父亲一下就敲过去,马上就赶快筷子也要拿好。当你的父亲在这生活点点滴滴都这样指导你,那你是有福报的人,你要好好感谢。而且当你出社会之后,你也会感受到父母从小有教,确实跟其他的人,你的言谈、举止就会有相当不同的表现。

 

也因为大半的人没有学过《弟子规》,所以我们现在也要赶快来补习,把它学好。因为「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把谁教好?把我们自己教好。我们学习的态度,一定先从自己学习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当我们身修好了,自然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朋友听完一节课,他都会过来跟我们这些老师说,我先生应该过来听,我哪个朋友应该过来听。他们听课,满脑子都想到谁缺这个,谁缺那个,就是谁没缺?所以这个态度很重要,我们要专注到自己要先学好,先不要去要求别人。

 

你可不要回去之后跟你老公说,你可不能说:从今天开始,教育孩子你都要听我的,因为我已经听过蔡老师讲课。假如你这么讲,以后我一定不敢到你们的地方去演讲,因为假如在路上突然有个男士跑过来说:你是不是蔡老师?那可能是他太太听完课之后,对他严格要求,他那一股怨气已经上升。这时候我一定会说我不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我们要把圣贤的教诲能够齐家,能够让更多人受益,首先第一步一定要踏对,一定是自己先做好,进而影响一家,影响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这些亲朋好友。我们接着就直接来看经文,「入则孝」,我们一起把这句经文念一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应勿缓』。现在的孩子,他父母叫他:小明!孩子都会回答什么?频率最高,一定说:干么!我在看电视,别吵。其实我们来想一想,现在三、四十岁的人,爸爸妈妈叫的时候我们怎么应?你有没有看到你的朋友,他父母叫他,他马上毕恭毕敬走过来:爸爸,有什么事吗?你有这样的朋友的举手。这样的朋友要好好交,很有德行。

 

我记得有一次,刚好我到一个朋友家里,这个朋友现在也在大学任教。我去找他的时候,他刚好在跟他父亲谈话,去帮我开了门,他说:你先请坐,我还在报告我现在整个工作情况给我父亲听。我就坐在那里,看到一幕「父子有亲」的图画,内心很感动。我这个朋友就轻声细语,把他很多的情况跟父亲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清楚?我们所作所为父亲都很清楚,他才不会操心,不会担心。所以真正做出来「父母呼,应勿缓」,我们看到都很感动。

 

所以要教导孩子,父母叫的时候,一定要过来跟父母问: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孩子很小,你这样教导,他都可以做得到。当然这些对父母正确的态度,也一定是从小扎根扎好。当你发现孩子对长辈讲话的态度不恭敬的时候,一定要当场制止,不然他这个不恭敬一养成,就很难再改。当他的恭敬心起不来,这一生的道业能不能成就?不可能!一个人的善根、德行,根本就在孝跟敬,恭敬。

 

有个孩子,刚好在跟他母亲敲门,结果奶奶就过来要叫他吃东西,这个小朋友六岁多,马上跟他奶奶说:你别吵!他的母亲在房间里面听到了,很警觉,这个孩子讲话,奶奶呼,没有做到应勿缓。所以一出来她就跟孩子说:跟奶奶道歉!结果孩子六岁多也很有脾气,死都不道歉。婆婆在旁边就说:天气这么热,道什么歉?不用道歉了。假如你是媳妇,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但是婆婆又说:不要道歉了,道什么歉。这个时候我们要很有耐性,而且也要自我反省,当场这位妈妈就跟她婆婆鞠了个躬,她说:孩子没有教好,我跟您道歉。结果这个躬一鞠下去,她的婆婆很感动,她的孩子当场眼泪也掉下来,当然孩子能掉下眼泪,代表他已经生起惭愧之心。接着妈妈又跟孩子讲,她说:你犯了过失,奶奶不只没有骂你,还念念为你想,还怕你太热了,站在这里,你有没有看到奶奶是念念都为你着想?这句话刚讲完,婆婆听了以后很感动,「媳妇都能看到我的用心」,所以婆婆也就走开了。

 

诸位同修,这样的婆媳关系,以后沟通方不方便?方便!因为她可以深刻了解到媳妇是在教导孩子。后来她也要求孩子洗碗、打扫,婆婆都没有意见。所以确确实实,还是要用一分真诚心,才能够让家庭愈来愈圆满。这个孩子当天写日记就写到,他说有两个我,一个是好的我,一个是不好的我,他们两个常常在那里拔河。你看孩子年纪这么小,假如我们不好好教他,确确实实一辈子都要变成他习性的奴隶,都必须过著认贼做父的日子,都被这些烦恼贼控制。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个态度也要让孩子从小把这个根基扎好。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交代的事,我们也要赶快去做,不可以拖拖拉拉。当我们父母也有学《弟子规》,那你跟孩子就有个共通的语言,当孩子,你叫他洗澡,他还在拖拖拉拉的,这时候你就可以说「父母命」,他会接什么?「行勿懒」。而且他知道我学圣贤学问,要当孔夫子的好学生,他会积极去做。而当他有做到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告诉老师,老师在课堂上又表扬,某某同学在家里做得很好,那他就会愈来愈努力,愈积极。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答应父母的事,也应该尽心尽力做到。诸位同修,我们最容易失信于谁?对!父母对我们恩最大,可是我们却对父母交代的事最不敏感、最不负责。对谁交代的事最负责?对客户交代的事最负责,都很怕忽略掉了,生意没得做了。所以现代人什么摆在第一位?利。对!假如是孝心摆在第一位,绝对对父母交代的事会尽心尽力做到。我们人不能颠倒,应该要尽心尽力把父母交代的事列在第一位才对。

 

我们在讲解到这一句的时候,突然有个老师就想到,前几天回家看到父亲拿着一支不好的刮胡刀在刮胡子。他马上就跟父亲说:爸爸,这个不要用了,我下午去帮你买个刮胡刀。他父亲听了很高兴,马上把那个刮胡刀丢到垃圾桶里面去。结果他忙忘了,已经忘了二、三天,回来一听课,他才想到:忘记了。当天回去,赶快先打一通电话跟父亲道歉,结果他父亲生闷气生了几天了。赶快买了,用快递寄给他父亲。所以「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的去领受。听说现在的孩子都是「一言九顶」,这个顶是顶回去的顶,对于父母没有恭敬之心。孩子是一言九顶,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对父母讲话也很恭敬?上行下效,假如我们对父母讲话不耐烦,无形当中已经给孩子不好的影响。假如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常常顶嘴,这个坏的榜样孩子就学去了。所以「父母教,须敬听」。很多朋友说,我父母讲我的,很多都不是事实,所以我要解释一下,我要把他顶回去才行。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他的情绪都比较高昂,你再回嘴,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到时候可能父子都吵起嘴来。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静静聆听。

 

假如父亲跟我们讲了十个问题,其中只有三件是真的,那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这三个缺失;至于那七个缺失,我们也不用去辩解。等父亲骂完之后,等他静下心来,他自己也会感觉到,刚刚的责备可能过了头,而我责备过了头,孩子居然一句话也没有反驳,反而父母对我们会愈来愈尊敬,我这个孩子还真有修养。当父母觉得自己骂过头,很可能他就会过来坐一下,或者削个水果:来来来,吃水果。要缓和一下那个气氛。这个时候你可不能说:爸爸,你刚刚骂我骂过头了。那爸爸会面子就很不好受。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体恤,父母已经觉得刚刚骂过头,这个当下你要说:爸爸,你最近不是要身体检查吗?哪天我请假带你去。你爸爸本来觉得有一点内疚,你又对他这么恭敬,父亲这个内疚感就没了,甚至于会非常欢喜:我的儿子真好,真孝顺。当父母对我们的信任愈高,我们所给予他的建议他就愈能接受。

 

孔老夫子有提到「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都会比较贪,比较没安全感,会患得患失。这个时候我们为人子女要常常劝导父母,放下世间这些执著;而当父母对你愈信任,你的话他愈能接受。当父母对这些执著都能放下,进一步你再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当然也能够欢喜接受。而「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我们这一生能有这么好的机会闻到念佛法门,我们也希望父母这一生能够了生脱死,能够离苦得乐。要让父母能够坚信、修学,也要先奠基在我们给予父母的信任之上。

 

很多人学了佛法以后,觉得很好,就马上要让父母接受,结果父母反而不能接受。很多人他就觉得父母没有善根,不能接受,其实问题不在父母,在哪里?在我们自己。因为学了之后,我们有没有依照佛陀说的,要先从「净业三福」,要先从哪里?「孝养父母」做起。我们都会给佛寺里面的师父送红包,有没有给父母送红包?可能也没有。我们见到师父给师父磕头,见到父母有没有磕头?没有磕头!所以父母说,你学佛以后,外面的人比较亲,自己家人不亲。看到师父、同修笑容满面,客客气气。回到家里,马上变个脸,每天都看着:你们为什么不学佛?你们为什么这么多缺点?常常都是看家里人的过失,那家里人对于学佛的感受是什么?避之唯恐不及,学了,假如学成这样,我也不要学。所以,家里的人对于佛法的态度,跟我们是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学了之后,要对父母更孝敬,要对家庭更尽责任。你不能学了佛以后,家里的事不做,每天都跑到道场去煮饭,你的先生、儿子都没饭吃,这个就本末倒置。这个时候我们不只没有宣传佛法,很可能是以身谤佛法,因为让家里人都觉得不要学佛,学佛不好。那我们就障碍了家里的人学佛的因缘。好,所以「父母教,须敬听」。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10日09:05: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411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