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6集|视频MP3文字|蔡礼旭老师主讲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05/3/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0006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刚刚有没有同修去买刮胡刀的?

 

【父母责。须顺承。】

 

当父母责罚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好好检讨,好好反省、改过;因为毕竟父母是用一分爱护我们的心,希望我们能够德行增长,才会教育我们,责罚我们。我曾经也问小朋友,假如你被父母处罚,你内心是什么想法?诸位同修,你的孩子被你处罚完,他是什么想法?你们有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孩子最多的答案是「好衰」。他说:好衰!被父母骂,下次做错事不要被看到,就不会被骂。这样好不好?对,所以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要敏锐去观察,你才能够引导他正确的态度。所以我们当老师要帮父母说话,要让孩子体恤,父母教育你们,也是对你们的一分爱心。我就告诉学生,一个人发了脾气以后,会不会觉得神清气爽很有精神?你有没有看到一个人发完脾气说:我精神百倍。有没有?没看过!发完脾气大部分身体会觉得怎样?比较累。为什么?因为一发脾气,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发一次脾气要几天才可以恢复过来?三天。所以这个对身体是很大的损伤。

 

为什么父母知道发脾气对自己身体不好,但是他还是要管教你?因为怕你不学好,怕你人生没有建立正确的人格、态度,是为了你好,宁可伤害自己的身体也要教诲你,所以你要体恤父母的用心。我们要对得起父母这个教诲,绝对不能说很衰,而是要借由这个教训以后,了解到自己哪里犯了过失,往后绝对不能再犯,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教导。要学习颜渊的德行,颜渊能做到「不二过」,所以下次不能再犯。我们应该抱持着挨骂换得进步,每次教训完,我一定可以再进步,赶快把过失导正过来。当孩子被教训之后,他的心态是如此,那他也能够珍惜这个机会提升自己;他就不是情绪化而已,而是能用理智来面对事情。所以,『父母责,须顺承』。

 

在春秋时候,有个孝子叫曾参,有一次他父亲很生气,处罚他。顺手拿起旁边的一根棍子,很粗,结果一打,他很乖都不动,「父母责,须顺承」,就乖乖在那里给爸爸打。爸爸因为情绪比较大,所以失控把他打昏了。这个消息传到孔夫子的耳里面,夫子就说:你这样做,不孝!曾参觉得:我很乖,「父母责,须顺承」,连跑都不跑,怎么会不孝?夫子说:假如你的父亲失手把你打死了,那谁最伤心?父母。这样是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学道理要灵活一点,夫子告诉曾参说,「小杖则受」,小棍子可以受;大杖,用跑的比较快,「大杖则走」,赶快离开。所以我们求学问要学灵活,懂得权变。今天我们学完之后,比方说,刚好犯了过失,爸爸在骂你,这时候你要「父母教,须敬听」。但是假如你父亲有心脏病,看你愈看愈生气,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站在那里,要赶快离开。所以这是我们要懂得观察情况,处处替父母着想。

 

除了『父母呼,应勿缓』,谁呼也要应勿缓?我们看五伦关系,比方说君臣关系,「领导呼,应勿缓,领导命,行勿懒」。我们这个态度真正做到,你的上司一定对你非常欢喜。他要带下属出门,一定会带谁?一定会带你;都带那些很有礼貌,懂得帮人家夹菜,帮人家倒茶的。所以这个态度也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事业。记得我们在广东,有一次见到一个园长,他就有提到,有一次他跟广东的客户见面,也带了一些他们学校里面的老师一起去吃饭。他带这二、三位老师去吃饭的用意在哪?重点是请客人吃饭,带这几位年轻的老师去要干么?当然要帮忙招呼,总不能让老板去坐在门口端菜!所以要懂得这些礼仪、礼貌,才能够协助领导者,而不会帮领导人捅娄子。

 

结果这些老师也没有学《弟子规》,所以点菜,因为是广东的客户,一定点给谁吃?点广东菜给客户吃。那些老师有的是湖南人,湖南人喜欢吃辣,所以一边吃菜,这些老师就在那里说真难吃,在那里议论起来,这领导人很不舒服。好不容易上了一、两道比较辣的菜,这个领导人当然把菜先转到客户的面前,这个客户才夹一口,这些年轻的老师马上转过去,赶快夹起来。他又把它转回来,转到客户面前,没多久他们又把它转回去。真的,不学礼,无以立,连做人的分寸都不懂,事业很难立足,很有可能会给人家添麻烦。所以对长者、对领导者,我们都要有恭敬的态度,要懂得察颜观色。所以「领导教,须敬听,领导责,须顺承」。一个孩子懂得受教,他到公司去,才能够真正得到这些公司里面主管还有长辈的疼爱。所以五伦关系当中,君臣关系也要做到这一条。

 

再来夫妇关系,太太呼,怎么样?要互相尊重!太太呼也要应勿缓,太太命也要行勿懒,答应的事情要做,不能拖拖拉拉。假如太太教,要须敬听,闽南话说「听某嘴,大富贵」,听老婆的话才会富贵。当然听老婆的话要听她对的话,你老婆给你很好的建言,我们都要能够接受,因为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有个好太太,随时在旁边帮你叮咛,那是你莫大的福分。人生的过程有很多的挑战跟诱惑,假如你一不小心跌倒了,可能就很难再爬起来。太太是相夫教子,所以太太责也要须顺承。

 

再来我们看兄弟、看朋友,事实上也应该落实在这一句教诲之中。儿子呼,也要怎么样?儿子呼,可不能应勿缓。你儿子说:爸爸!你马上很乖,跑过来:儿子,有什么事吗?那就倒了,这个不行。因为孩子我们要长养他的孝心跟恭敬心,应该是他要遵守这一条教诲。

 

除了五伦关系之外,还有一伦关系至关重要,五伦关系假如没有这一伦关系,这五伦关系也无法彰显。这一伦是哪一伦?师生关系。诸位同修,五伦的道理都必须透过老师教诲,人才懂得这样去做人。所以,「老师呼,应勿缓,老师命,行勿懒」。我在跟随师父上人学习的这个过程,我是偶然的机会在电视看到师父讲经,一听很欢喜,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道理,所以确确实实人不是不学,而是没有遇到好的因缘。

 

我们有一位同修,他刚好看到电视颁师铎奖,他坐在那里,一边看一边掉眼泪,哭得稀里哗啦,一个大男人。为什么哭?他说我这辈子为什么就遇不到这么好的老师?结果后来他也听到师父讲经,内心很欢喜。他本来是事业做很大,他做房地产,他马上珍惜这个学道的机缘,把他的公司统统收掉,不做了,我要好好学道!所有的同业人员都觉得他脑筋有问题,这么多的钱不赚,要去修学佛法。结果很有意思,因为他所有都收掉了,过没多久房地产大跌,所有的同业都亏得稀里哗啦的,所以同业人员都说他会算。所以诸位同修,因为一颗求道、好学之心,把他的厄难解掉。他说他一开始听经,听八个小时,差不多五、六个小时都在打瞌睡。但是他很坚持,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他一定要好好学下去,后来慢慢那个昏沈的现象就减去了。我遇到这么好的机会也很珍惜,就开始学习佛法。

 

诸位同修,你们可能是比较有福分,一开始就听闻老和尚的教法,我是曾经从事教育训练,也接触到很多的演讲,听的大半其实都是邪知邪见。你看现在社会上讲的「成功,我一定要成功」,他们对成功的认知是什么?如何赚进人生的一千万,如何赚进人生更多的财富。这样的认知对不对?已经有所偏颇。因为人生是全方位的经营,绝对不是只有在财富当中经营。而财富是不是挣来的?也不是。当他们接受的是这些知见的时候,其实他的人生已经陷入很危险的境地。我在从事这些工作的过程,他们来上课很贵!三天上课,台币要三万多块,还有的上十天要五、六万块,这个行情是已经五、六年前的行情,现在上更贵。我就觉得自己很愚痴,这么好的佛法、经典,人家送我们,我们视而不见,还自己花大把大把的钞票去送给别人。相信也是以前欠人家的钱,「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当我们能够听闻师长的教诲,内心非常欢喜。

 

「师长教,须敬听」,在所有师长的教诲当中,有六个字我们时时记在心上,就是要「为佛法,为众生」。后来师长又说,只要你发心,其他的事都给佛菩萨安排,我听了也很欢喜。因为过去生的习气比较重,喜欢做生意,你们看得出来吗?我妈妈常常都会讲到这里,说我每次回外婆家,都会去买一个小的,比方说,卖地瓜,就是人家拿五毛钱来跟我抽,抽到了我就东西给他。我记得第一次是八十张签,可以赚四十块,本钱是二十八块,所以我从小就从小本生意做起,一次可以赚十二块,后来慢慢再增加。所以我妈妈说这个过去生一定做生意。结果真的,我小时候写日记,我的志愿我就写我要做生意,而且那个做生意是写到「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是错的,我要把它改正过来」。所以,这个习气就一直带着,都没有改。

 

后来思想很纷乱,都一直想要赚大钱,都觉得赚钱以后我就可以帮助别人;后来因为听到师长的教诲,这个观念慢慢就转变过来。真正帮一个人最彻底的,是让他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当他明白道理他才能真正离苦,才能真正经营财富,经营好家庭生活。当我把这些纷乱的习性放下,也没有去求,机会就来了。刚好我那时候没有工作,跑到台东去住。有个学校有个老师生产,生完产需要一个代课老师,刚好那一年法律又规定要大学毕业才能当代课老师,整个乡镇找不到一个大学毕业生,结果就找上我来了。我一听,要带一年级的小朋友,那个身高有的都还没有到我的腰,所以我很诚惶诚恐,我说:不要,拜托,我从来没有教过书,还是不要!结果一个礼拜以后,他们又来,说实在找不到人。这时候,佛陀的教诲叫我们要恒顺众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我就答应教了两个月的书。

 

教到第一个礼拜,我很欢喜,终于找到一个行业是可以很单纯的为人服务,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了钱服务。所以愈教愈欢喜,就下定决心,要从事教育这条路。我一下山,马上就去参加补习,结果佛菩萨连补习费都帮我们安排好了,那两个月代课,就有补习费可以缴。我们在补习过程,我也很有信心,因为佛菩萨会加持。记得师长有一次说,在这个末法时代,假如你发心要为佛法,为众生,那你就是诸佛菩萨的独生子;因为诸佛菩萨找不到人加持,没有人发心,只要有发心你一定变独生子,所以我们很有信心,诸佛菩萨会加持。在整个补习的过程也很平稳,也很幸运就顺利考上。

 

佛菩萨很慈悲,他派给你的任务都不会压死你。因为我还没有教学经验,所以第一年就给我是科任老师;等我熟悉教学的生活,第二年就让我带一个班级,而这个班级并不好带;第三次,我又带一个全校最不好带的班,也熬过来了。能力也透过佛菩萨的安排,一点一滴慢慢提升。接完这个班以后,我就到海口去了,就变成要承担「海口孝廉中心」的推广。所以我们也是抱持着师长命,行勿懒。

 

记得在今年初,刚好我在外面忙,有一个小孩十多岁,我就吩咐他在中心里面听师长讲经,听完之后,我回来他要跟我报告。那一天中午在吃饭的时候,我就问他,我说今天你听老和尚讲了什么?孩子他就说,今天老和尚说:他的年纪都快八十岁了,还要为了世界和平,正法久住,常常要在国际间飞来飞去,有哪个年轻人愿意发心,也来做这些事情,我老人家给他磕头。当时候,这是在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口里讲出来,但是我们做弟子的,听了之后非常惭愧,所以也抱持着以师志为己志,以师长的志向为我们自己的志向来努力。而能感是我们的心,所感是境界,当我们起了这个念头,感应马上就现。从那个时候没有多久,深圳的因缘就接上,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坐着飞机飞来飞去。所以「师长命,行勿懒,师长教,须敬听」。

 

我们面对师长的教诲,绝对不能打折扣,师长讲十句,我们要做几句?十句。假如师长讲十句,我们只做五句,另外五句不做,那是用分别、执著心在接受教诲,这样会不得受用。只要师长的教诲,我们一定要往那个方向不断努力,这样就能得到受益。所以,老老实实是修道一个很重要的态度。

 

再来,「众生呼,应勿缓」。我们都看到现在的人,因为没有接触到圣贤的学问,很多的思想、观念错误了。错误以后,又造作很多的过失,所以自己是苦不堪言。我们在《地藏经》当中也看到,佛陀摸着地藏菩萨顶,告诉地藏菩萨,你一定要让我灭度以后,还有弥勒佛来之前,这一段时间的众生,不要堕到三恶道去。诸位同修,谁是地藏菩萨?诸位同修,释迦牟尼佛在摸谁的头?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我们都有责任跟使命要续佛慧命。而地藏菩萨表的就是孝跟敬,只要我们现在认知到孝跟敬的重要,我们就要把这样正确的态度广宣流布给跟我们有缘的人。

 

记得有一次在听师长讲到普贤十愿,其中有一愿叫「请佛住世」。师长提到佛法难闻,能闻佛法的人已经是万中一二;而能闻到佛法,又是正法的,相对减少;能闻正法,又能闻持名念佛,可以当生成就的法门,又是难上加难,无过此难。而我们今天却有这样的因缘已经遇到了,你不请自己住世,你要请谁住世?当场师长的教诲,把我们的分别、执著打掉了。我们要有这一分使命,能够听到众生的需要,所以众生呼,应勿缓。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我们一起把它念一遍: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冬则温,夏则凊』。这是在东汉时候有个读书人叫黄香,他才九岁,就懂得冬天的时候帮父亲先把被温好。因为他的父亲身体比较不好,母亲又去世了,所以他就有责任尽心尽力照顾好父亲。夏天时候比较热,他就先拿着扇子把床搧凉,再请父亲来睡。诸位同修,黄香才九岁,他就这么样知道孝道。后来皇帝知道了这件事情,马上就给予他很高的肯定,写了八个字「江夏黄香,举世无双」。其实皇帝这么做也是很有智慧,他知道要扬善,让所有的人民都来效法黄香。后来黄香也当了大官,替人民做很多的服务。

 

有家长就说了,他说冬天让孩子去温被,会不会感冒?所以你看,我们替孩子做愈多,反而让他学习的机会就愈来愈少。哪有这样就感冒?那身体实在太虚弱,那就是要多做,因为多做当中,他的经络才会发育得好,体格才强壮,免疫系统才会形成。冬温夏凊,他是养父母之身,也是养父母之心,因为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父母的内心非常安慰。除了冬温夏凊之外,我们也要处处在父母的生活起居当中,去满足他们的需要。比方说,昨天晚上,您看冷风飕飕,也会感受到今天的天气一定会比较下降,赶快打一通电话问候父母,叫父母明天多加件衣服,也是关心到父母的健康。当你在打这一通电话的时候,虽然你的孩子在旁边可能在玩耍,但是对他有没有影响?影响很大的!孩子的学习不像我们大人必须要很专注,他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他耳聪目明,我们所做点滴他都在学习。很多人都说现在是小家庭,怎么教孩子孝道?最重要是你有没有心?当我们可以推测到父母家里可能没有米了,赶快,儿子,我们给爷爷送米去。带着孩子一起去做。当你每个月要汇款给你的父母,把儿子带去,来,儿子,你来写,写汇给爷爷奶奶。这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

 

而养父母之心,最重要要处处能体恤父母的情绪,父母的感受。记得我听闻佛法以后,感受到自己得到很大的利益,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法益,所以我心里面就有个底,可能往后要离开父母来做事情,来尽一分心力。所以在学佛过程当中,在二、三年前我就会跟我母亲讲,我说:母亲,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都闻到佛法,都闻到法益,我们也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闻法,所以你儿子很幸运;我们要让这一分幸运让更多人受益,所以母亲你一定要把儿子捐出来。二、三年前,就先跟父母打招呼。过了这段时间,很巧,在前年的九月份,刚好师长派杨淑芬老师要到海口去了解一个推展中国文化的机会,杨老师就带着我这个晚辈一起过去。当我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一点也没有觉得很唐突,她也很欢喜就让我来。反而是我母亲在劝我父亲,她说:你要放下,各有因缘,不要强求。还是我母亲在劝我父亲。所以我母亲很多同事都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母亲,人家母亲都是舍不得儿子走,你是把儿子送出去。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10日09:07:5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411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