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广修供养—坚求正觉(第二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2014年12月24日

admin 净空法师评论阅读模式

 

这是不捨菩萨业。菩萨业用什麽方法来落实?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榜样是教学。世尊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教学,七十九岁圆寂,教学四十九年,经典上所说的「讲经三百馀会,说法四十九年」。三百馀会,那个时候的会,我们现在叫办活动,办活动就是古人讲的会,世尊办活动三百多次,每一次规模大小不一样,时间长短也不相同,总共三百多次。当然这裡头,许多小的活动合成一个大的,汇合成一个大的活动。不断在做,到处在做。释迦牟尼佛没有建寺庙、没有道场,过的是游牧生活,晚上树下一宿,白天托钵,日中一食,他不住在一个地方,完全过着大自然的生活。万缘放下,生活在这个世间所要求的,最低的基本的几个条件,除此之外统统放下了,身心清淨,清淨就是健康。所以不捨菩萨业,佛陀的事业是教学。

  

佛陀当年在世,菩萨弟子是有成就的、明心见性的,这些菩萨在四面八方代佛讲经教学,他们也领众,小团体。佛法在四面八方传承,在欧洲、在非洲、在亚洲,边远地区都普及到了。特别是在中国,跟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可以说是完全相同,在中国古籍裡面能找到,所以中国人接受了。特别是他教学的方法,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方法、这个理念,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早年间,民国初年,私塾裡面教学的老师都懂得,对小朋友的教学要帮助他收敛,为什麽?小孩也会胡思乱想。用什麽方法让他把这个思想放下?用读书的方法。读书不需要讲解意思,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漏掉,一遍一遍的念,为什麽?他就不会打妄想,他就不会有杂念。这是什麽?这是定,小孩也要修定。遍数念多了,他记得了、他熟了,那是附带的作用,那不是主作用,主作用是教他得三昧、得定。他有定他就会有悟处,他念念念,老师没给他讲,他自己明白了,这种情形很多。明白之后,学生讲给老师听,老师给他印证,你讲得不错、讲得很好,给他印证。这就是其义自见,念久了自己明白了。这是佛门跟中国传统教学的重要的理念跟方法,培养的人才,圣贤君子,大乘佛法培养的人才是佛、菩萨、罗汉。这是菩萨业。

  

下面,「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是真心。菩提翻作觉,菩提心就是经题上的觉字。清淨平等觉,清淨,阿罗汉的心;平等,菩萨的心;觉就是菩提心,佛心。菩提心怎麽讲法?可以经论合参。《观无量寿佛经》裡面解释的,菩提心的体是真诚心,菩提心的作用,对自己的自受用叫深心,对待别人他受用的叫慈悲心,对人要慈悲。深心是什麽意思?古德注解是好善好德,喜欢伦理道德、喜欢断恶修善,这是自受用。对待别人一片慈悲,悲是拔苦,众生有苦,帮助他离苦,这叫悲心;让他得到快乐、得到幸福,这是慈,这是施捨,总而言之都是一个爱心,真诚的爱心,无条件的爱心。 大乘佛法,同体的爱心,上跟诸佛菩萨同体,下跟一切众生同体,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是真心。所以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整个宇宙从哪来的?从我们念头生的,善念生出三善道,恶念生出三恶道,善恶念头没有了,六道轮迴就不见了。大乘佛法说的。常常存菩提心,这个人就是菩萨。

  

我早年在美国讲菩提心,我是用《无量寿经》的经题。菩提心的体,「真诚」,我用这两个字;自受用就是「清淨、平等、正觉」,这自受用;末后一个「慈悲」,他受用,我用十个字来解释,容易懂,容易体会,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菩提心的本体,就是《观经》上讲的至诚心,至诚是什麽?真诚到极处叫至诚。自己对自己要清淨、要平等、要觉悟,别的我都不要,我只要这个。清淨,没有染污;平等,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有染污就不清淨。什麽是染污?烦恼是染污,经教常讲的五种见惑、五种思惑是染污。五种见惑是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五种思惑是贪、瞋、痴、傲慢、怀疑,这是染污。把这个东西放下,清淨心现前,阿罗汉的境界。再往上提升,不分别。不分别,平等心现前,分别就不平等了。最后再向上提升,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现前了。佛教也称为圆觉,圆满的觉悟,这就成佛了。菩提心是根本,用这个心。什麽是菩萨道?菩萨道就是菩萨业、就是菩萨行,我也用十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最后归淨土,信愿持名,求生淨土,做为总结。所以我用二十个字,叫不捨菩萨业,不离菩提心。

  

下面经文接着写,「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这段话说什麽?财供养供养再多,比不上法供养。法供养的功德真的是无量无边,为什麽?它跟性德相应,自性没有数量,所以法供养跟自性相应,它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这个地方所说的这些,全是属于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捨菩萨业、不离菩提心,用这种的心愿,一句话的供养就不可思议。前面所说的供养是说财供养,布施裡有财施、有法施、有无畏施,财施供养、无畏施供养比不上法供养。法供养裡头,佛在《华严经》上具体给我们说了这几句,如说修行第一,利益众生第二,摄受众生第三,代众生苦第四,勤修善根第五,不捨菩萨业第六,不离菩提心第七,说了七种。这七种功德无量无边,一定要不着相,着相就有边际了。不着相,什麽叫不着相?我修这些供养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干这些好事也不放在心上;没有白干,那个功德无量无边,都在一句佛号裡。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用意何在?教人明白道理,明瞭事实真相,这一条重要,你一切所思所言所行全都回归自性了,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回归自性,功德称说不尽。

  

下面一个问,《华严经》上,「何以故」,什麽缘故,为什麽法供养有这麽大的功德?下面是答覆,「以诸如来尊重法故」。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为什麽?财供养再多,出不了六道轮迴;法供养少许,他一下觉悟了。劝人信愿持名,求生淨土,这一句就不得了。海贤老和尚念念不离这一句,他功德多大。他说得更明显、更清楚,常常教人: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假的。这一句是法供养。对方真听懂了,真听明白了,真不怀疑,接受老和尚的劝告,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生到淨土他就成佛了,还有哪个功德能跟这个相比?老和尚一生,九十二年所表的法,哪一个最重要?这一句话最重要。相信的人,那就是世尊在大乘经上常说的,这个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今天得人身,有缘闻到佛法,听到这一句话,欢喜、理解、真干,他就得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一生不拐弯,肯定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法身菩萨,真实不可思议,这个我们要知道。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13日19:39: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40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