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03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普智眼天王。得入普门观察法界解脱门。】

 

『普』是普遍,『门』是比喻,比喻方法,所谓门径。什麽叫「普门」?诸位都知道,《法华经》裡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谓普门的意义,是一门能摄一切门,这才叫普门。我们想一想,哪一门不能摄一切门?所以几乎所有的法门都是普门。特别是讲的大乘法,小乘法不一定能够全收,大乘法裡一一法门都摄一切法,由此可知,大乘就是普门。因为任何一法都是由自性变现出来的,还归自性,由自性生起还归自性,所以门门相摄。佛在经上常常用大梵天的罗网来做比喻,罗网裡面繫的摩尼珠,摩尼珠放光,光光相应,每一个珠子裡面,其他摩尼珠的影像都在其中,互摄互融,显示出「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给我们讲事实真相,法门平等。如果落实在事相上来说,本经末后五十三参,这是略举五十三个法门,门门都成无上道,它怎麽不平等?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对所有一切法门自然就会致敬,真诚恭敬来对待,为什麽?法门平等。

 

各人根性不相同,我们随着自己的根性,选择一门专修专弘;专修是自利,专弘是利他,为众生做一个榜样。没有见性的人决定不能杂修,杂修障碍你见性,道理在此地。什麽时候可以广学?见性之后,广学多闻。善财童子给我们示现,没有见性依老师,不能离开老师。他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表根本智。根本智没有成就,哪裡来的后得智?根本智得到之后才成就后得智。所以出去参学,参学是表后得智,成就圆满的后得智,四弘誓愿裡面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要以五十三参来讲的话,那就很清楚、很明显,「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善财在文殊会上断烦恼,跟着老师文殊菩萨;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一品,文殊菩萨叫他去参学。为什麽?根本智现前,这是第二个阶段,「法门无量誓愿学」,出去参学。这个时候告诉你,什麽样的人物都可以接触,什麽样的法门也可以接触,正法、邪法、外道统统可以接触,成就你圆满的后得智;世出世法,佛菩萨到妖魔鬼怪都没有障碍,事事无碍落实了,那是根本智得到之后才行。

 

善财童子的参学给我们什麽启示?我们在他参学当中明白了,什麽叫参学?就是我们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六根所接触的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是五十三参,你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是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我们现在不晓得,为什麽不晓得?没有根本智,你不晓得。如果根本智现前你就晓得,所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如来化身,都是来度我的、来帮助我的、来成就我的,一切善缘恶缘、顺境逆境,没有一样不是成就我的,后得智才圆满。根本智是什麽?《般若经》上讲得好,「般若无知」,无知之知是根本智。这个知起作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叫后得智,叫权智,所以你必须先有无知。这个话很难讲,我讲出来同修们要细心去体会,为什麽?你要一想就错了,你体会不到我说的意思。

 

《愣严经》上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从佛这句话来说明。知见就是根本智,知见起作用而不立,「知见立知」,把立字拿掉,那个知就是权智,就是无所不知,你一立就错了。什麽叫立?分别执着就立,没有分别执着就不立。这个意思还要不好懂,我们再换一个方式,随缘,随缘裡面的知没有立,攀缘裡面的知就立了。换句话说,随缘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随缘;如果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是攀缘,那就是立知。希望诸位同修从我这几句话裡细细去揣摩、去体会,你要是会用,你的智慧增长,真的佛在经上讲的烦恼轻、智慧长。佛法的修学,目的就是要开智慧,不在记闻,不是说你要记得多,念的遍数多,我们今天用念的遍数多、用记得多,这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这个手段是什麽?降伏我们的妄想执着,我们用这个方法来伏断我们的烦恼习气。不念经就打妄想,用念经把妄想止住、压住;不念佛也会打妄想,用念佛的方法把妄想控制住,所以这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得定、开慧。

 

清凉在这一段注解裡面说,任何一门都圆满含摄法界,叫普门。所以世间种种意见能够融通、能够整合,道理就在此地。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你在这裡头观察法界,两种智慧渐渐圆满,运用这两种智慧,你才能够明心见性;明跟见就叫做入。清凉说得很好,这个菩萨是在随相当中得到解脱,观察法界,法界是现象,他是用智慧观,权实二智来观,这才能解脱。我们今天观察外面境界用的是情识,所以这个结解不开,我们用感情。识是什麽?识就是分别。实在讲感情就是执着,用佛法的术语来讲,我们是用分别执着来观察世间。轮迴现象是这麽变现出来的,轮迴是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这个东西变现出轮迴现象,我们现在要想还用这个方式,大家就了解,只有加深轮迴的现象,加深轮迴的执着,你怎麽能够破除轮迴?没有这个道理的。所以要想脱离轮迴,必须放下执着,于一切法都不执着,也就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放在心上,轮迴现象就没有了,这才真正了生死、脱轮迴。可是你还有分别,因为有分别,六道没有了,四圣法界在,声闻、缘觉、菩萨这个现象还在。几时到于一切法也不分别,世出世间法总不分别,四圣法界也不见了,这个时候一真法界现前。妄尽了,真就现前,这是跟我们讲原理。

 

这个道理明白了、清楚了,你在佛法修学才建立真正的信心,所谓是断疑生信。你搞清楚、搞明白了,疑惑没有了,你能够生起真正的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你修学的脚跟站稳了。从这个基础再往上提升,境界就愈来愈好,这是个基础,信心是基础。我们今天实在讲信心不足,古人所谓是「露水道心」,禁不起考验。为什麽信心建立不起来?大乘经教听得太少,没能理解,没能够懂得,所以才有这些毛病产生。你真正懂得,通达明瞭,哪有这些弊病?换句话说,你现在为什麽还会有烦恼?你为什麽不自在?你为什麽不安乐?都是对于事实真相没搞清楚。真正搞清楚,我们功夫不到,那个没有关係,自己会有信心,我努力一点,早晚我一定能达到这个境界,自己会有信心。对于事实真相一无所知,多少人修行时间久了,愈久愈怀疑:怎麽修这麽久了还没有成就,佛法靠得住靠不住?所以有很多学佛退心,去学其他宗教。说老实话,其他宗教他去尝尝,几年也不能建立信心,也打很多问号,再换一个宗教,换个三、四个,自己这一生寿命就完了,一无所成,原因都是没有信心。这个现象真有,不是假有,古典裡记载的,以及我们现前所见到的。我们曾经听说,某个人修行修得很不错,现在去信基督教去了;有不少人念佛,念了不少年,现在去参禅去了。不断的在改变法门,他每一个法门想试试看,看看有没有效果,看看功夫能不能得力?永远不会得力。实在讲真正的原因,大乘读诵听闻薰修的时间太少,理事的真相别说是透彻明白,明白个几分他也做不到,所以会被外头境界转;能有几分信心,外头境界就转不动,这个道理我们总要懂。

 

真正善根福德深厚的人那另当别论,这种人就是佛家所讲的根熟的众生,这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成熟,所以诸佛菩萨来给他做增上缘,他一接触就有坚定的信心,一接触他就永远不会改变。所以这种人不但有成就,而且成就非常殊胜,往往是我们一般人不能够跟他相比的,这一类我们很清楚,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成熟。只要善根福德成熟,佛菩萨会给他做增上缘,这就是「佛氏门中,不捨一人」。我们没有成熟的人,如果遇到缘殊胜,可以提前。假设我们的善根福德已经有九分成熟,还差一分,差一分要到什麽时候成熟?到下一次、再下一次,大家知道下一次、再下一次可能经过几个大劫,或者经过无量劫都说不定,绝对不是你来生就成就,没有那麽便宜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缘殊胜,也就是说你有机会听经、有机会闻法,天天听,不间断的听,听上几年,把你的善根福德欠的那一分补足。怎麽知道补足?信心成就,再没有怀疑,死心塌地,一门深入,这就是你不足的善根福德补足了。诸位同修要晓得,我就是这个人,我是在经教裡面把善根福德补足的。我刚刚一接触没有那麽大的信心,但是我的善根福德可以算是相当深厚,为什麽?我相信老师,我听老师的教诲,我尊重老师,这个条件现在很多人没有。我这一生能够成就、能够补足,得力于尊师重道,接受老师的教诲,实践老师的教诲,我能做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21:19: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95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