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73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所以师长教导我们,别人不跟我们和,我们跟人家和;别人毁谤我们,我们讚歎他;别人不包容我们,我们包容任何人。就是这颗心,纯是一颗至诚的心,真心待任何一个人。一个人最大的损失是什麽?失去了真心,用怀疑的心对人,用习气对人。这真心不见了,这是最大的损失。你说我还是真心待人,人家欺骗我,把我很多钱都骗走了。请问大家,你钱被骗走,还要不要用真心待人?要。钱没有了可以再赚,可是你从此不用真心,那人生就完了,首先你一定会痛苦。其实该是我们的,跑都跑不掉,而且告诉大家,用真心,明德会恢复。你哪怕是吃了一辈子亏,你明德一恢复了哪有吃亏的!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报都现前。所以愿不愿意吃亏?学圣教首先要不计较,学吃亏,能容一切人的过失。

 

接着我们看,『智用不忘义』,你在谋划一些事情的时候,纵使这计策很好,但绝对不能违背道义、违背义理,这是不行的。这样的智,那就不是真智慧了,那是小聪明。所以假如是用了聪明,而不守道义后面的流弊都会很大。『三曰,力事不忘忠』,「力事」就是尽力的去办事情,不忘忠诚,「忠」是尽心尽力。我们在办事的过程当中,不要忘了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能只是一直忙忙忙,忘了还要提升德行,因为人和靠自己的德行去招感。再来,做事的能力,你说我很尽力做了。可是方法、心境都不到位,事情本来可以做到十分,被我们做,只能做到六分,又察觉不出来自己的不足,那这个可能就要透过什麽?透过学习,比方做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很多人做事很认真没有章法,他没有事先谋划清楚,没有沙盘推演,最后临时状况,又气急败坏去处理。你没有规划好,跟我们一起做事的人,又学不到做事方法,那不也是耽误了整个队伍裡的人他的提升吗?所以「不忘忠」,怎麽样才能做到尽力?他还得考虑到自身的提升。

 

我们不能做事情,做了两年、三年,自己好像德行、智慧、能力都没有提升,这就值得去反思,我们有没有做事准备的功夫,循序渐进,包含熟练这些做事的能力。你在不同部门他都有专业能力,你不能每天做、每天做都不提升,都不检讨,这样也是时间蹉跎掉了。甚至于这些人力都没有提升,这个也有过失在裡面,不能说事情做完了就完了,能不能做得更好?能不能每个人锻鍊更好?这都牵扯到你的智慧、经验。再来,耐烦的功夫有没有提升?专注的功夫有没有提升?珍惜时间、珍惜人力的做法有没有提升?你们把事情办完了,可是很多人的精力都耗损,那根本不用耗损的,就让人这些精力都耗损在那裡。明明三个人就做得好,你找十个人去,七个人不就在那耗着吗?这些都是要去精益求精,精进就很重要,这就是做事的态度。包含你在做一件事,得要先不能轻易答应别人,得要度德量力,审势择人,衡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做这个事情的专业能力,整个形势行不行。包含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我能不能去承担这个事情?我已经很忙了,还轻易答应,最后到时候都做不圆满,那就很难跟人家交代。还有择人,你答应事情,你选择的人要你有把握的,本来一件好事,你派去的人坏了事,这对人也没有办法交代。

 

接着,第四『口言不忘信』,一个人说出去的话,时时不忘要守信用。在春秋时候,晋文公有一次出兵讨伐原国,他出去的时候就跟所有的将士讲,我们带三天的粮食,三天没有讨伐成功就回来。结果到了第三天,他们的人洞察到,原国已经支持不下去,可能再一天,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把他们攻破,就赶紧来跟文公讲,他们已经不行了,你再缓一下就成功了。文公讲,我已经给所有的将士们讲了,三天打不下来就回去,我不能失信于所有的将士。还是不行,三天就回去,搬兵回朝了。晋文公就要守住承诺,一回去没多久,还没到自己的国家,这原国就投降,觉得晋文公很守信用。

 

孔子也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问,军队、粮食、老百姓的信任都很重要,假如这三个只能保留两个,先去什麽?孔子说「去兵」,先把军队去掉。假如没有吃的了,跟老百姓的信用,两个只能保留一个怎麽办?连吃的都可以捨。因为自古皆有死,但是假如没有老百姓的信任,这个国家就其实已经名存实亡,随时都会亡国。但是假如没有吃的,信用还在他是非常团结的,众志成城。所以谨慎的守了这四个做人的原则,而且终身都保持,那他的富贵功名自自然然而来了,犹身体之有影子,声音之有迴响,回声一样。其实这一段,我们再引孟子的话就更有味道,《孟子》有说,一个人只要「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个德行能做到叫天爵,「此天爵也」。天爵就是上天给你的福报,谁都抢不走。刚刚说的,「志动不忘仁,智用不忘义,力事不忘忠,口言不忘信」,这不就是仁义忠信吗?而且是做善事没有丝毫的厌倦,愈做愈欢喜,这样的人上天都会降福给他,这是天爵。所以叫「名功之从之也」,自自然然感来的福报了。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我们一起念一下:

 

【君子口无细谑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捡。言必有防。行必有捡。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愠怒。而教行于闺门。不谏谕。而风声化乎乡党。传称大人正己而物正者。盖此之谓也。】

 

君子他与人谈话,没有这些轻慢、开玩笑的话,因为『言必有防』,这「防」就是合于规矩、规范,说话必合规矩不能乱讲。而且『戏谑之言』,就是乱开玩笑,对人就不够尊重。我们冷静去看,亲人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最后会因为小事闹得不可收拾,往往有什麽情况?就是开玩笑习惯,有一次这玩笑开得对方实在受不了,最后气得就撕破脸。可能撕破脸以后,我们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还讲有什麽大不了,不就讲这样一句话而已吗?气成这样干什麽?都不知道是长期以来,那导火线。大家看现在的人后知后觉,后知最后还能觉,现在是后知不觉,而且不知道根本原因,还责怪对方。比方他因为一个小事跟我们翻脸,他是什麽?忍了很久,你不尊重他的言行,已经积到最后爆发。所以我们以前读历史,导火线这三个字很有味道,你没有去查到这些积累下来的原因。请问大家,八年抗战是不是因为卢沟桥事变?那是导火线。是日本人太无礼了,处处侵犯,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了,所以那是导火线。我们做的行为让人家忍无可忍,那最后可能得来的是什麽?自取其辱。所以人恭敬他人,也是庄严自己,做出对人不恭敬的行为,自己已经不庄严。

 

『身无戏谑之行』,自己的行为不会乱开玩笑,而且『行必有捡』,就是必有约束,必是谨慎一言一行。所以「言必有防」,「行必有捡」,一切言行符合规矩了,那他展现出来的一种气质,自自然然让别人尊重他,自重然后人重,自敬而后人敬。《弟子规》当中说「果仁者,人多畏」,他一言一行就有他的正气在,人自自然然对他升起一种恭敬的态度。连最亲近的另一半,『虽妻妾不可得而黩也』,这「得」就是跟她很亲近,但是却不会「黩」,就是亵渎、不恭敬,不会的,再亲近也不会不恭敬。这裡我们就看,我们的习性当中,有时候亲近以后就随便,这是不妥当的。愈亲近你要愈尊重他,为什麽?愈亲近他对我们愈有恩德,每天相处,一定有很多爱护我们、帮助我们的地方。所以人不能活得颠倒了,愈亲近的人我们愈不恭敬,这是错误的。

 

编撰《群书治要》的大儒当中,有一位读书人叫萧德言,他也是编撰《群书治要》的功臣之一。他每一次要打开圣贤经典,他一定是把手、把脸都洗乾淨,把衣服穿好,束腰带束得很工整,恭恭敬敬才打开书来看。他活到九十七岁,年事已高的时候,他每一次打开都是这样恭敬的态度。他的太太就说,你都年龄那麽大,你这样自己不是很辛苦吗?他说面对圣贤的经典,做这些事哪算得上什麽辛苦?要恭恭敬敬去领受经典的教诲。大家想想,萧德言先生读经,跟我们的收穫一不一样?不一样。你看他斋戒沐浴然后束着腰带,椅子还坐二分之一,这种态度读经典,那很可能是随文入观。我们这衣服也没穿好,然后边看的时候打哈欠,那能得什麽利益?所以态度决定了成败,态度决定了收穫的多寡,这很重要。从这点我们假如教小孩子,每一次拿起经典恭恭敬敬的礼敬,在眉间礼敬,再把它打开来。那孩子从小养成这种礼敬经典,他跟一般的孩子的气质一定不一样。

 

所以我们可以想像,萧德言先生他这个一举一动,都这麽恭敬,恭敬经典、恭敬他人,我们想想看,他身边的太太、孩子对他一定是肃然起敬,因为他做得到,身边的人做不到。所以愈佩服他的德行,自然愈恭敬,不会轻慢、不会亵渎。今天假如我们的另一半,对我们都这样很轻慢,他今天给你乱开玩笑,然后你就说,来来来,过来读这一段。这就麻烦了,拿着经典去要求别人,就学偏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身边的人对我们轻慢,那是我们以前的因感来的果,这个都要很慎重对待。不然我们都是着在这个结果上,马上要去要求别人,而不是那个因还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0日10:45: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5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