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12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二集)  2011/7/1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12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接着上一节课,谈到「君道修身」,「改过」这个部分,这一句是在《汉书》当中,我们再对一对,是四百四十一页第三册。讲到了从前这些圣明的君主,他们生怕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失,因为了解过失能改过,才能真正办好政治利益老百姓,所以是以诚惶诚恐的心来爱护老百姓,来做好每一件事。那君王天子在深宫当中,不容易了解他的施政情况,所以很多的方式,都是让整个第一线的状况,老百姓的实际状况,他能够了解到。所以刚刚我们一起看到了,经文里面讲:

 

【史在前书过失。】

 

史官一直在他的前后左右,来记载他的一言一行,他就戒慎恐惧不敢放逸,「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君,要主宰好自己的人生,要让这一生走得有意义,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假如有这样的心境,希望这一生真正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民族能做出真实的贡献,那首先要成就德行,一言一行都不能放逸,就当作随时有人在记我们的历史。不只是君王要有这样战兢惕厉的态度,诚惶诚恐的态度,每一个人经营自己的人生都是如此。有这样的心态就有慎独的功夫,没有任何人在的时候都会要求自己,恭敬谨慎一举一动。这是『史在前书过失』。

 

【工诵箴谏。】

 

这个『工』是指乐工,这些乐师很不简单,作一些歌曲来提醒君王他的施政状况。我们之前大家一起曾经学习过,魏文侯他的乐工、乐师师经,有一天在演奏曲子。而魏文侯突然讲了一段话,他说他当国君最高兴的事,就是所有的臣子都听他的,他觉得是最欢喜的事情。正当魏文侯自己在那里吟诵这段话的时候,乐师师经突然抱着他的琴,就整个人扑过去撞魏文侯,事出太突然,魏文侯面对突如其来的师经,也有点措手不及,自己在闪避当中,自己也跌倒了,连君帽都撞得前面那些玉珠都散落一地。魏文侯是国君,师经是臣子,这么样冲撞过来,当然君王非常的愤怒,当下马上回过神来,第一句话就讲了,臣子撞国君该当何罪?旁边的官员就说罪当烹,烹就是把他活活煮死。因为假如伤害国君,这属于以下犯上,这个罪是很大的。

 

所以当下旁边的军士就把师经架起来,师经是瞎子,因为他们作音乐,希望作出更好的音乐来教化人心,又怕自己被眼睛分散注意力。就完全能够用耳朵来敏锐的感受音乐,为了作好的曲子把自己的眼睛都弄瞎,古人那种舍己为人,让我们很佩服。因为他眼睛瞎了,他只能听着国君的声音,然后冲撞过去。军士就把师经架起来了,正一阶一阶要把他带走执行这个罪。突然师经非常心平气和讲了一句话,他说君王,我就要死了,能不能在我死前听我一句话?君王说好吧,你都要死了,你要讲什么你说吧。他说君王,我从以前就听说夏桀、商纣,他们当天子都是所有的人都要听他的话。而尧舜这样的圣王都怕臣子不讲出他的问题,所以他们都是诚惶诚恐接纳这些劝谏,深怕自己做错。而这些暴君都是刚愎自用,什么都得听我的,刚刚臣觉得好像听到夏桀、商纣在讲话,我是要撞夏桀、商纣,不是要撞国君您的。

 

这个话一讲完,古代君王都读圣贤书,所以他有种这些善根。遇到缘有人提醒他,他一听进去就生惭愧心提起正念,刚刚那个态度不对,然后说把他放了,这不是他的错,是寡人之过。不只承认错误,可贵在哪里?下令把师经那个琴,因为那个琴冲撞可能也撞得有点坏掉。说把这个琴放在城门上,让天下人知道我的过失,顺便提醒我。这个帽子坏掉不用修了,让我每一次戴着这个帽子,看着这几串玉珠都掉了,我就记得自己今天犯的严重过失。所以这些圣王他们的心境可贵,而这些臣子可以不畏生死劝皇帝、劝君王,那是一片忠心,也是一片仁爱心。因为君王一偏掉了,受苦受难的是老百姓。忠于君王,忠于人民、国家,也都很正直、忠诚,这些乐工也会作一些歌曲提醒劝谏君王,所以叫「工诵箴谏」。

 

【庶人谤于道。】

 

百姓他们在路上的一些谈论,君王也透过方法了解,甚至于指路牌的牌子都可以让老百姓反映民情。

 

【商旅议于市。】

 

商人、行旅在市场当中议论,都能虚心去了解状况。

 

【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

 

从这君王的态度我们也反思自己修身,自己齐家,自己经营事业。比方你经营事业你是老板、你是单位主管,也要能够广纳雅言,也要能够了解自己的过失,才能做好工作。这个时候,有没有听闻自己过失能够生欢喜?因为知道过失才能做得更好;不愿意听过失,那还是自己的面子作祟。要面子可能损害的就是自己的德行,损害的就是团体的利益。所以圣贤人他知道要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决定不会掩饰自己的过失,甚至是希望别人主动的来提出他的问题。所以经营事业的人,都要有听真话的雅量,不能粉饰太平的风气,尽讲好话给主管听,就麻烦。包含我们自己经营家庭,也要真正多听另一半的劝告,或者多听自己父母的劝告,甚至于朋友提醒我们都要很珍惜。你不能恼羞成怒:我家的事你不要管就麻烦。「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身边都是些谄媚巴结的人。「闻誉恐,闻过欣」,真正直谅士,正直的、忠诚的亲朋好友,就很欢喜跟我们相处。所以听别人的劝,听别人指出我们的过失,这对道业是有很大很大的帮助。他讲得对了,赶紧去改;他讲得不对,那我们也不反驳,因为一反驳人家以后不愿意跟我们讲。

 

他讲得不对也是给我们考试,考什么?「人不知而不愠」,人家讲不对,我们还是没有任何的情绪能接受。他假如真的讲不对了,经过一段时间,日久见人心,他一发现上次讲我们的过失,其实我们没有犯。我劝他了,他居然没有任何辩解。这样的修养更赢得家人、朋友的信任跟佩服,这样就能德服人。我们体恤人情,当亲戚朋友愿意劝我们,那他也要提起勇气,他肯讲就已经很可贵。他在讲的时候我们还带点情绪、还反驳,就会让他不敢讲,就阻碍他的直言。我们能体恤,其实人家要讲我们,都还是要鼓起很大的一种勇气。所以他讲的时候就不要再抵触他,让他放宽心去讲。真的讲不对了,也没关系,包容,感激他对我们这一分爱护的心就对了。日子久了,人家讲错我们也不计较,他就佩服你的德行。而且以后跟你讲什么他很放松,他没有罣碍,就真的直谅士,渐相亲。「必有容,德乃大」,有容量大福就大,最大的福随时有人肯劝我们,我们又肯听,这个人有大福。不只人劝他肯听,面对经典那是圣贤、祖宗给我们的劝告,读每句经文都觉得是对自己,都非常能接受,那他的人生,就是站在五千年的智慧来经营,哪有这一生没有成就的道理!接着经文讲到:

 

【闻其过失而改之。】

 

透过这些方法、制度,他能闻到自己过失,闻到以后更重要的要改正,把它改过来。在唐太宗皇帝治理天下的时候,他是特别重视下属给他的谏言,给他劝了以后,他也非常能够调整自己来改过,所以他是真正『闻其过失』,当场去改,『而改之』,而且劝的一定是符合道义。所以他:

 

【见义而从之。】

 

只要臣下讲的在道理上,他听了以后马上去执行。

 

【所以永有天下也。】

 

他能改过,能行道义那一定赢得民心,这是他们能『永有天下』,很重要的原因,在改过、在迁善、在行义。在贞观二年的时候,有发生了一件真实的故事情况,有一个隋朝时候的官员叫郑仁基,他的女儿十六、七岁,品德、容貌都是非常出众,好像当时候没有人比得上这个女子。皇后,文德皇后找到了这个女子,等于是帮皇帝选了一个好的嫔妃。都已经决定了要纳为充华,这是后宫嫔妃的一个官级充华,相当于正二品的官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嫔妃。诏书已经出来了,册封的使臣还没到,还没去到她家。魏征了解到这件事情,是这位女子郑氏已经许配给陆氏,姓陆的人家,就很快的来找太宗皇帝,禀明这件事情。当然我们看魏丞相劝谏很有智慧的,不会一进门:皇帝,你怎么抢人家的太太?不会这么劝谏,决定是劝告言语都是很在理,很恳切循序渐进。

 

所以他先给陛下讲,提起陛下的正念、正气,「陛下为人父母」,你是天下人的父母,时时「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才是为人父母的心境。孟子讲「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你都担忧、照顾百姓,百姓一定也为天子着想、为天子卖命。这人情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你爱他,他当然爱护你;你为他担忧,他当然也为你分忧。所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你处处为老百姓的幸福快乐,老百姓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君王幸福快乐。能时时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这就是能拥有天下人心,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我们相信太宗皇帝在听这些话,一定频频点头,讲得好,爱卿说得是。

 

「自古有道之主」,有道德的君王,你看句句都是期勉皇帝,都是以百姓的心为心,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这个君王建了宫殿,一定想那我的人民住得安不安稳?当他在吃食物的时候,一定想那我的百姓有没有挨饿、受冻?就是随时在生活当中,都马上想到老百姓的安危。而且重点出来了,自己跟自己的这些臣妾,尤其跟自己的太太相处也要想到,那老百姓他们夫妻、家庭生活得有没有安定?这就是提出来了,皇帝有很好的夫妻相处,也应该让老百姓他们都有家庭的天伦之乐。「此人主之常道也」,人主就是时时要这么想,自己的生活好了,都能想到也要让老百姓的生活好。

 

这段道理引导完了,接着说到,现在郑氏的女儿之前已经许配给人,而陛下要娶过来,没有丝毫的去调查了解清楚。假如这个消息传开来,天下的人都听到:皇帝怎么抢人家的太太?这不是为天下人父母应该做的。当然魏丞相也应对进退很得体,马上说到,臣所听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有这样的说法,很可能就会亏损皇上您的圣德。所以这个情况要去彻底了解清楚,因为皇上你现在做的一举一动,史官都会记录下来。您假如一辈子都好,就这一件事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你要留神、要思考清楚。太宗皇帝听到这里非常惊恐,马上手书要澄清这件事情,而且非常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然后停止册封的使臣,因为使臣还没出去。然后命令赶紧把这女子还给她本来要嫁的人家,不能娶。

 

「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这些都是重要大官。他们说这个郑氏之女许配给陆氏,好像没有很明显的证据,而且皇上您都已经下了诏书,应该这个婚事不能停止下来。这么多大臣都赞成还是要娶,说没有明显证据,当下又加上,郑氏要嫁过去的这户陆家还上表给皇帝,上表说到,我的父亲跟郑家有来往,有互相帮忙,但是并没有谈到要缔结婚姻这件事情。所以意思就是说皇帝,我跟她没有婚姻的事情,就是皇帝你可以娶这个女子,而且他强调可能外人不知道,误传的。然后更多的大臣,都劝皇帝要结这一门婚事,唐太宗听那么多,反而有一点疑惑。又问魏征,你看所有的人都说没有问题,连那个陆家都说他们跟郑家没有婚事了。

 

魏征说到,以臣来分析这件事情,陆氏一直在强调说,他们跟对方没有婚事,他这反应是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想皇帝可能跟太上皇一样。因为太上皇当时候当了皇帝,把下属的妻子,辛处俭的妻子纳为自己的太太。后来他的太太得宠以后,辛处俭又在东宫服务,在太子底下当官。有时候又遇到这个皇帝就是唐高祖,唐高祖看到他就不高兴,因为他的妻子现在被他宠爱,看到他以前的丈夫心里不舒服。就把辛处俭调出宫外,调到万年县去了,当然辛处检每天都诚惶诚恐的怕降祸于他。因为有这样的前例,所以陆氏人家就很担心,皇帝会不会跟他爸爸一样,到时候记恨,我娶的太太之前本来是应该嫁给他的,到时候降罪于我们,我们就很倒霉。所以他们是忧虑以后会不会遭难,赶紧顺着皇帝的意思,让皇帝娶这个太太。

 

太宗听到这里就笑了,所以外人的意见会有这些情况也很正常,可能大家也顺着我的意思。而且皇帝所说的话人家也未必能够信,你去解释了人家也未必能够信。所以皇帝马上写诏书,听完魏征的话,下了一个决心,「今闻郑氏之女」,已经听闻郑氏已经许配给陆家了,收人家礼聘。我以前写的诏书是因为我没有详细了解情况,这是我的不是,也是这些有关官员的过失,所以这件事就停了不能再做。诏书一下,所有老百姓都欢喜,都拍手叫好。大家看真正娶了,老百姓会不会讲这件事?那哪有不玷污圣的?坦白讲这件事应该是真的,纵使不是真的,都不应该做。为什么?不是真的,人家都已经传开来了,没有的,可能人家也会误会成有了。你一个君王要能立信于天下,哪就为了一个色字把自己的信用都给搞砸。所以太宗能马上了解情况,调整自己、改正自己,这是非常可贵。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共主,都跟他勇于改过有最直接的关系。

 

我们在「君道」这个部分,常常举太宗的榜样就会让我们更深刻,太宗贞观之治决定不是偶然,都是修身为本。我们接着上面这一段,又想到《诗经》里面有一句话,叫「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不管是臣子,或者是老百姓讲的话,反映的情况纵使有不对的地方,绝不降罪于他们,言之者无罪。但闻之者足以戒,听的人,皇帝也好,或者是当官、当领导的人听了也好,都足以自我警戒的态度。

 

接着下一句也是「改过」的经句,是在第六册八百零三页讲到的:

 

【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我们看到『大忌』,就了解到人生假如犯了这些问题,可能人生就毁掉了。所以这些禁忌都是古人对我们,深深的恩泽、爱护,在提醒我们。我们从经句当中来体会,人最大的忌讳,是知道自己的过失却不愿意去改正。我们刚刚这几句都是改过的重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失了而不愿意去改,这是真正的大过。而且人不改过,这心性不断的在堕落,习性不断在增长,那铁定这些恶行不断积累,他人生的大祸就要降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不改过那个恶铁定每天都在积累。所以最大的忌讳,在自己有过失不改正,慢慢的这个过错,做错事情它会产生副作用,『以贼其身』,一定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乃丧其躯』,而且还会有生命的危险,丧失自己的生命躯体。怎么说?我们不改过这灵性、德行下堕。

 

比方贪财、贪色、贪吃,我们之前讲的这些戒贪,他都不愿意去改,第一个身体铁定不好。纵欲了身体怎么会好?不只纵欲了,在纵欲的过程当中一定又造恶、造孽,所谓恶贯满盈,他当然命也就没了。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哪有可能不「贼其身」,不「丧其躯」?而且我们来体会一下,人为什么没有改过的勇气跟动力?因为他的责任心没有起来,他的孝心没有起来,他没有一种努力上进的动力。善心没起来,责任心没有起来,孝心没有起来,反而又受到欲望的污染,他就控制不了自己,他就随波逐流。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年轻人有没有在干贼其身,丧其躯的事情?你看放纵欲望。有时候我们晚上观察,很多年轻人都十点、十一点,他们的活动才刚开始,还在那里热闹唱歌,叫得很大声,也不想着影响别人的生活,这都是在折福。看那个状况,他们不到半夜三点、四点,我看是不罢休的,这不就是贼其身吗?这样日夜颠倒的生活习惯,可能二、三十岁整个身体就垮掉。

 

所以现在慢性病跟癌症的年龄,不断的年轻化,这都是跟老天作对,放纵欲望。还有根本没提起孝心,这个都反映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家庭跟学校教育的缺失。假如有教孝道,有教《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他爱护身体、爱护名节、爱护品性怎么会这么放纵?所以习惯成自然,这些重要的做人态度要从小扎根。我们现在真的这些认知,因为没有好好的学习老祖宗的教诲,忽略得太严重,赶紧亡羊补牢。所以这个身体坏了、品德坏了,都可能招来人生的大祸。『有行如此』,有这些行为的出现的时候,就是不改过的心,知恶不改这人生「大忌」,人生也会因为这样而堕落,甚至招来大祸,所以这些句子让我们提起改过。

 

有一段教诲很可贵,「天降之罚,先夺其魄;天降之福,先开其慧」。上帝、上天要降福给人先开他的智慧。什么样的人上天会降福,冥冥当中护念他?「惭愧」,惭愧心的人;「奋发」,很有志气自立自强;而且勇于「改过」,这是天开其慧的征兆。每天都不知道改过,这是天夺其魄的征兆,所以每天悠悠忽忽的,恍恍惚惚这昏惰、昏昧,很懒散,提不起劲。吃饱睡,睡饱吃,过一天算一天,然后饰非,做错了还掩饰自己的过失,不敢坦承,一个人饰非不坦承,别人帮不上忙,还有自欺自己欺骗自己,这些都是天夺其魄。其实这些道理我们冷静去观察,一个人完全听不进父母、别人的劝,慢慢他的眼睛就会呆滞。一个人肯听父母、肯听他人的劝,肯听圣贤的劝,他眼睛非常明亮。为什么会慢慢眼睛无神呆滞?全部被习气给障住了,天夺其魄,这魂魄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所以假如我们自己常常突然就失神恍恍惚惚,胡思乱想飘出去,十几分钟才回过神来,要很警觉这都是罪业之相。听听课就打瞌睡了,精神都提不起来,这要更痛定思痛要克服。

 

我们接下来再看下一句,在第九册的一二一六页,一千二百一十六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先民有言。人之所难者二。乐知其恶者难。以恶告人者难。】

 

这句话也是很有人生哲理,我们看一开始讲到的,『先民有言』,就是以前的这些祖先,留给我们很宝贵的人生哲理。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很可贵的,在于它是孝的民族,孝就是父子一体,父母跟子女密不可分,子孙跟祖先密不可分。祖先、父母时时想孩子、想着后代,念念为了成就孩子。所以我们整个文化能承传下来,靠的就是孝道,靠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慈爱。所以全世界的古文明都没有了,为什么我们还能承传五千年,现在还不衰?都是靠家庭教育,就是靠父母的至爱。每一个民族,像我们了解中国大陆,统计差不多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且每个民族留下来的谚语都不同,都很宝贵。像我是福建闽南人,我们闽南话里面方方面面的教导可多了,而都是跟经典相应的。所以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资产是太丰富,只要我们是肯受教的子孙,铁定有大福。

 

你看像我们记忆当中的这些经句,「小洞没补,大洞你就艰苦」。这就是改过的重要,问题刚出现的时候,你不好好的去修正,等到它严重了,你就解决不了,这防微杜渐。习气也是这样,刚有的时候赶紧对治,等到它已经养成习惯,你就毁了自己的人生。治身、修身如此,你教育孩子,也是要防微杜渐,小时偷针,大时不就偷金了吗?「小时偷摘瓠,大时你就偷牵牛」,小时候摘人家的植物、果实,大了不就牵人家的牛了吗?所以我们看到「先民有言」,都感激每一个族群的祖先。你看我们在马来西亚广东人、福建人、海南人、客家人、潮州人,有没有漏掉的?这么多民族都有宝贵的智慧,都要珍惜。

 

所以先世的人留下来说到,人有两件事很难做得到。一个人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做能做,要有承担才能突破。要难舍能舍,尤其要舍掉自私自利,不然修道修不上去。当然一开始舍掉自私、舍掉习气,坦白讲真不容易,像扒皮一样,因为这个习惯太久了,好像黏在身上拔不下来。但是只要有决心,决定可以突破,习气一点一点放下来,就不是负担。因为这习气不改,这身心的负担很重,你变它的奴隶了;所以习气一点一点放下,身心轻安,法喜充满。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才知道孔老夫子他们精神生活这么愉快,才体会得到。你不真干、不真放下,那句经文还是经文而已,不是我们的生活,不是我们的真实的境界。

 

接着提到哪两个是难的?『乐知其恶者难』,就是知道自己的过失他会觉得很欢喜。圣人是「闻善言而拜」,大禹是榜样,只要人家规劝得对,很感激他,给他顶礼感谢。子路是贤人,「闻善言而喜」,人家给他指出过失他非常高兴,人家指出过失,我们欢喜,那是真正自爱的人。因为知道这些恶不除自己的道业就成就不了,就变成自甘堕落。人家给我们指出来了,我们才能提升,所以自爱的人决定闻过而喜。闻过会不高兴的都是不自爱的,都是还顺着自己的面子跟习气来做主,被习气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生特别苦。不改过,时光三年、五年就这样过去了,年纪愈大愈想改愈不容易。知过赶紧去改,自己的智慧、定力不断提升,这一生才做得了主,做得了主才能自在。

 

在贞观五年太宗对着房玄龄,这房玄龄是在太宗不是皇帝,是世子的时候就已经跟着太宗,而且是跟着太宗出生入死打过很多仗,所以他们的情谊是非常深厚的。对着房玄龄说到,从古至今很多帝王都很容易任性妄为,顺着自己的好恶做事,底下的人一定无所适从。喜欢了乱赏赐,没有功的人也赏一大堆;讨厌,无罪的人都被拖出去砍,就麻烦。有时候不高兴会滥杀,欢喜的时候会乱赏、滥赏,这个时候天下就会混乱。因为君王不是照着道德伦理,不是照着纲纪在做事情,是照着自己的喜怒在做事情。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这个态度到时候很多臣子都学,天下都乱掉。所以以古代这些君王,都是败在意气用事、好恶行事,太宗觉得他时时以这个为借鉴,不敢犯这样的过错,确实要时时保持这样的警觉性。我们看很多皇帝、很多领导者,一开始不错,过了一段时间,慢慢的做了一些事情有了一些功绩,傲慢也伏不住。

 

我们看隋文帝,隋朝的开国君王他是北朝,南朝是宋、齐、梁、陈,最后是陈国,他把陈国统一,整个中国就变一个隋朝。因为统一他就开始傲慢:我的本事太大!结果隋朝很快就灭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很好的开始,但是一贪着、一傲慢,一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开始刚愎自用,败就出现,可以慎始慎终的人不多。所以太宗的警觉性是相当高的,不只自己有这样的警觉性,而且当下都是时时提醒他底下的大臣,你们要随时给我劝谏,要给我直谏、极谏,这极就是不要害怕,你们了解到的全部讲出来,都没关系,所以这是「乐知其恶」。而当太宗在讲这段话的时候,他也不忘提醒房玄龄,也是提醒所有的臣子:公等,你们都是领导者也应该接受别人的劝言。所以太宗以身作则之外,他也不忘教育他底下的臣子,这君亲师,他当一个君,领导者,他也有责任教育他底下的人。这一点太宗是做得很好,随时也是抓住机会点提醒、教育臣子。所以领导还要能教导,还要能训导,还要能劝导底下。所以愈高的领导者,他的责任是愈重,愈不轻松,要做好确实是要下很大的功夫。尤其这个时代年轻人也缺乏伦理道德的基础,所以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母、为人领导者,要更有耐心才好。

 

所以劝这些大臣们:你们劝谏我,同时你们自己也要接受你们下属的劝谏。怎么可以人家讲的话,不顺己意便不能接受,甚至掩饰自己的短处,这样就不妥。《六祖坛经》当中,大师给我们教诲其中有一句说到,「改过必生智慧」,烦恼轻智慧就长。「护短心内非贤」,掩饰自己的短处,当下的心态就已经偏离道中,心就不贤能,心就落到掩过饰非上,落到好面子上面去,甚至落到瞋恨心,看人家不顺眼就麻烦。「若不能受谏,焉能谏人」?假如我们自己都不能接受别人劝谏,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能够去劝别人?其实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的问题,还能看得清楚别人的问题吗?欲知人者先自知,自己有德行,能接受别人劝,再去劝人,人家服气,人家佩服你的德行,所以这一句话很有深意。一个人不能接受劝谏,他也没资格去劝人;一个人不是好学生,他也没资格去当老师;一个人不是孝子,他也不可能是一个好父亲;一个人不是好下属,他也决定不是一个好领导,他根本就没有根、没有基础。

 

所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现在人没有这些提醒,都好高骛远,都不肯实实在在扎好自己德行、能力的根基,都想要一蹴可几。你看年轻人他硕士毕业、大学毕业,他就想我出来就当主管。这个心态本身都不对,他不从基础做起,他怎么知道为人臣的这些态度?他怎么积累智慧?他怎么积累能力?只想着:我马上就变空降的元帅,那个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办法感动人心。很多企业家不懂这个道理,一下子让儿子进来,就是当总经理、当很高的领导,大忌!这个决定出问题。真正有见地的领导者、企业家,都会默默的锻炼孩子,让孩子从基层做起,他真正能是一个好臣子,他以后才是一个好领导人。而且因为他从基层做起,他特别能体恤底下人的辛劳。

 

所以开国的皇帝特别有人情味,他就是跟这些身边的人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所以他很念旧、念恩,很讲情义。而且因为他在民间成长,开国的元首本来就是平民多,因为他是平民,他就能了解民生疾苦,所以开国那一、二个帝王都是好的帝王。慢慢的,很多后面的帝王他一生出来就当皇帝,作威作福很可能染上很多习气。所以清朝自始至终没有出昏君,这一点太不容易,他知道一定要抓好教育,不能让这些王公贵族放逸。太子、皇子早晨三点多就要起床,不能生活习惯散漫,每天作息都非常规律。所以教育富贵的人其实难度是很高,我们待会也会讲到这些经句。「君子务本」,我们要真正能栽培好一个孩子,都要让他先懂得为人子之道,为人晚辈之道,为人臣子之道,为圣贤学生之道,他才有做人的根基。

 

所以这一句话也同时提醒我们,我们现在虽然可能当了父母、当了领导,可能也当了老师。可是我们人贵自知,自己也没具备一个圣贤弟子的样子,结果自己就当老师,这是相当惭愧的事情。更应该时时不是讲别人,讲自己、对照自己赶紧下功夫,让自己真正像个圣贤的学生,这样也才不会有辱圣贤的门风,我们决定不敢、不愿给圣贤脸上抹黑。所以虽然可能我们现在在教学,有这老师的名,但自己清楚连当学生都没有资格。所以这个时候会诚惶诚恐,赶紧把自己的基础补好才好。包含是为人父母,我们连个儿子的道理都没有落实;我们是个领导了,可是我们自己对上司,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下属。都能惭愧、忏悔,才能有所明白不足,才能再好好的提升自己,这样才不容易自满。所以人生之所难者,第一个就是「乐知其恶」,我们刚刚举这个例子了,太宗很欢喜臣子指出他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谈的是「敦亲」的部分,一个君王他也要齐家,家齐而后国治,他自己家就不安定,他哪有办法专心致志去治理天下?而且他家都不能齐,他也没能力治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而我们看敦亲这个敦字,敦厚很仁厚、很实在,而仁厚就不会刻薄,就不会不讲情义,所以决定尽心尽力照顾好家人。尤其照顾好亲戚朋友,这个五伦他能够尽心尽力去落实,敦亲。我们看第一句是在第二册二百零六页,是《孝经.天子章第二》。《孝经》是孔子无问自说,学生没有问,主动给曾子宣讲的一部经,而且曾子是至孝,所以承传给曾子。而且孝是德的大根大本,也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所以《孝经》是齐家宝典、是修身宝典,而且也是治理企业最好的一本经典。我们看经文是在「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我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是伦常,而五伦当中,父子有亲它是一个原点,爱人这个爱的原点,就是从父母跟子女的天性自然启发的。再从这个对父母的爱心延伸到对兄弟,对家人、亲族,再延伸到对邻里乡党跟社会大众,再延伸到不同的民族国家。所以「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他孝顺,他的真诚爱心就引发出来,他以后治理老百姓他就懂得爱护。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爱父母出于真心,他一看到别人父母他的尊重就起来;他爱自己的兄弟,他看到别人的兄弟也是感同身受。所以一个真正爱护、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他的爱心起来,决定不敢厌恶别人,厌恶他人。因为他有爱心,怎么可能会去厌恶别人,尤其看到人家的父母,他怎么可能去轻慢、厌恶。因为人家一介绍:这是我爸、我妈。他马上那个感觉,就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倍加恭敬,他怎么会去厌恶!

 

而且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人,都知道父母最欢喜的是他有好的德行。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德行,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德之后,能去利益更多的人、利益社会,他觉得这是最光荣的事情,「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当然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就能显亲、扬名,当然父母欢喜。所以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德行,孩子可以感觉得到,这个时候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让父母安心,不能让父母担忧,所以他重视他的身体健康,重视他的德行提升。他不敢骂人,他一骂人这个事传出去,传到他父母耳里:我儿子怎么这么没修养?还得罪人。你看父母要担忧多少时间?假如都是跟一切人和睦相处,这个情况传到父母那里:我这一辈子不用担心。所以今天假如厌恶他人这德行有损,父母知道了多难过。

 

『爱亲者』,决定不敢让父母再多担心他,『不敢恶于人』,从同理心来讲,从戒慎恐惧修养德行来讲,他都「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他本性里面的恭敬也引发出来。所以他恭敬了,他也不敢去对其他的人傲慢、怠慢,尤其对人家的父母也是恭恭敬敬。我们自己在家里面都是恭敬、侍奉父母,也不可能对人家的父母以及对他人不恭敬。而且对他人不恭敬就是随顺习气,就是忽略自己的道德,那这父母又要担心我们;所以我们早一天成就道德,父母就早一天不用担心。一个人进德修业决定是自动自发,假如不能自动自发,孝心还没有真正发出来。所以德行不能提升,都是孝道有亏,都是慈悲心有亏,习气做主,总要看清自己的不足,在这个根本当中下功夫。真正用心,用至诚的心来孝养父母,在奉养父母过程,时时看自己的心地,有哪些偏颇,有没有对父母不耐烦?有没有对父母不恭敬?一发现痛定思痛赶紧要对治。而假如一个天子,能把爱亲、敬亲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的人、一切的百姓,那他就是老百姓最好的榜样。

 

『而德教加于百姓』,他这崇高的道德,就给人民很好的身教,就达到教化百姓的效果。『刑于四海』,「刑」就是榜样,就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典范。我们看帝王他只要是孝子,当时候的整个社会就特别重视孝道。大家注意去翻我们《德育故事》里面,二十四孝最多孝子的朝代,就是汉朝,汉朝以孝治天下,所有的天子都加一个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都加一个孝字,而且他也不是只有提倡,他们自己做到。我们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那文帝做到了,他侍奉他的母亲是至孝。所以确实《孝经》里面讲的道理,在历史当中都可以印证。

 

而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团体,他们也在学习传统文化,也在力行,以前员工岁末大会就是吃,唱一些流行歌曲,好像狂欢一下就过去了。现在在这个大会当中,都请到员工的父母来一起参与,公司也感激员工家人、父母的支持。甚至这个老板把自己的父母请到现场,亲自给父母跪拜,给父母洗脚,那种真情流露,当下整个员工大会,大家都是感动得流眼泪。他是企业的老板,他能这么样爱敬、孝养父母,他的德教也会加于他的员工,员工是打从内心佩服他的德行,他也是「刑于四海」,刑于他的公司。所以《孝经》每一个领导者最好的圣典。

 

所以这里讲到,『盖天子之孝也』,这就是天子行的孝道,天子的孝道不只是奉养自己父母,还能够以自己的身教让天下人都懂得孝,他才尽到孝道。所以今天我们在哪个身分、哪个角色,我们假如没有能敦伦尽分就是不孝,因为我们的德行有亏。我们今天当公务员,没有能做人民跟政府最好的桥梁,那我们父母知道了多难过,那我们不是白领国家的俸禄了吗?我们今天在学校教书,对下一代负责任,假如我们不尽心教导孩子,那我们的父母觉得很丢脸:怎么当老师领国家的俸禄,还不尽心尽力教育下一代?不敦伦尽分,铁定孝道有损。所以天子有他的本分代天行化,所以这叫「盖天子之孝也」。《孝经》每一章都谈到每个身分,他如何尽孝,如何尽他的本分职责讲得很详细。之后还有「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我们每个角色都能圆满落实孝道。其他的句子,大家可以再找到《孝经》,好好深入,学习要主动。

 

『吕刑云』,也就是指《尚书》这一章,「吕刑」跟「甫刑」是同一章。『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有庆」就是有真实德行,天子有真实的德行、善行,天下万民「赖之」,就非常信赖他,因为他值得依靠,他带领老百姓走向国家的长治久安,走向幸福人生。天子如此,我们身为父母也好,身为领导者,或者是老师也好,也要带着我们的孩子、学生、员工,走向幸福人生,这样我们也是落实,「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的精神。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12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1日19:56: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99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