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13/7/8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104-0014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上一次我們分享《朱子治家格言》談到的經句: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朱子治家格言》這些教誨,都能讓我們反思我們人生的價值觀。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有意義、才尊貴?像經句提到的『見富貴而生諂容』,這樣的行為讓人家覺得羞恥,覺得愛慕虛榮,不受到別人的尊重。事實上別人不尊重我們,還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自重、自敬,才感得別人覺得我們很羞恥。自重從哪裡做起?從正確的人生價值。我們看到,見富貴生諂容,他把富貴變成他人生的追求,甚至進一步變成貪求,愛慕虛榮,所以遇到富貴的人,他就抓住機會巴結諂媚。首先,富貴真的能夠讓人家快樂嗎?真的能夠得到幸福人生嗎?我們看世間富貴之人,他的煩惱比貧窮的人更多,因為老祖宗講到「欲似深淵」,他追求名利、欲望,那是無底洞。所以追求富貴享樂的人生,它是無止境的一條路,愈陷愈深,最後求不得苦一大堆。所以,真正要樂應該是什麼?知足常樂。
我們俗話講的,你縱使家財萬貫,也是只有日食三餐;廣廈千間,你有一千間房子,你晚上也是夜眠六尺。所以人生物質上的需要,其實是很有限的。假如去追求物質的享樂,那就變成跟人攀比,最後人比人氣死人,變成這些欲望的奴隸,反而自己的靈性一直在下降,反而人生對父母以至於對妻兒、對社會國家、對民族,應該盡的道義都沒有盡,結果追求富貴名利一輩子,統統是過眼雲煙,帶不走。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留留得下來的,帶帶得走的。沒有智慧的人,都是求帶不走的,身外之物都帶不走,而且還留下成為子孫禍患的那些財物。大家冷靜看看,現在哪個大企業家去世了,都還沒有埋葬,結果子孫就打官司了,一年、二年都不能下葬,那真是可悲,死了之後沒有他葬身之地。所以《三字經》當中,古人勸勉我們,「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一般的人,沒有把人生這些道理想透,所以都是想著給孩子留更多的錢財、房屋,這些田產,這是以財貨來害子孫。明理的人就會想,子孫假如賢德,我還留一大堆財物給他,那不是讓他沒有志氣嗎?「則損其志」。子孫的素質不如我,我還留錢給他,那不就增長他的驕奢淫逸這些惡習了嗎?所以有智慧的父母、長輩,決定不留財物給孩子。留什麼?留經典,留他這一生恩義、情義、道義的榜樣。
就像范仲淹先生,他留給後代子孫,就是那分道義、忠義的人生。對整個家族、對社會貧苦的人,甚至於貧寒的讀書人,他們全心全意照顧,為家族、為社會培養了非常多的人才。忠,范公為政,確實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傳了八、九百年的家道,哪個范公的子孫不效法他的忠義?所以這是真正留留得下來的,就是他一生的德行風範,成為他百年、千年之後子孫的榜樣,這樣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他自己也成就了完美的德行、智慧,這是帶得走的,他所做一切善行,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德,這都是帶得走的。
假如沒有能把人生真正的價值觀想通,不只一生造作很多罪業,追名逐利,很可能做很多昧著良心的事情,還留錢財給子孫成為禍根,那真是太不明智了,甚至很冤枉,又不明理,小人冤枉做了小人。所以我們老祖先,在《大學》就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明德就是每個人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是三字經講的「性本善」。我們這一生,就是要恢復本善,恢復明德,恢復自己無量的智慧、德能,這是我們人生自愛的價值。再來,愛人的價值,在親民,這個民,自己的家人,以至於自己生命當中所遇到的一切有緣的親戚、朋友,我們都竭盡全力的去幫助。當我們離開這個世間,很可能你的孩子、你的親戚朋友都會說到,這一生就是因為遇到了你,他的人生才幸福快樂,才走得正確。這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意義的人生。
而我們古聖先賢,又給我們表演人生真正的樂,決定不是外在擁有多少的物質享受。其實大家冷靜看看,現在我們稱很多病叫文明病,那都是富貴病,都是太享樂了,缺乏運動,然後吃得太營養,產生很多這些慢性病。古人說「病從口入」,人最大的財富是健康,而健康很重要的要勤奮勞動,然後要吃得規律、吃得簡單,反而不要吃得太多、吃得複雜。現在人吃宵夜的這麼多,反而都吃出病來了。所以還是道法自然,身心健康。
現在誤會外在刺激叫快樂,那是沒有辦法持久的快樂,那是欲望暫時滿足,刺激一下而已,過了以後呢?可能欲望又更大。比方我們吃好吃的,就愈想吃,穿好穿的,愈想買,住豪華的別墅不滿足,可能滿足一會兒,又去追求更深的欲望。所以現在憂鬱症、心理疾病的人多,統統都是求不得的痛苦。所以富貴不能達到真正人生的快樂,反而是什麼?是你富貴之後去利益他人,親民,由於你利益他人,你的心胸愈來愈寬廣,愈來愈不自私,你的明德愈來愈提升,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
所以老祖先告訴我們「助人為樂,為善最樂」,尤其又點出來,真正的樂,是從內心自自然然往外湧現的快樂,這不用花錢。孔子在《論語》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聖賢教誨,這個「時」就是時時,不間斷的,「習」就是實踐,就是去做,時時不離經教去落實。比方經教告訴我們不能瞋恨心,「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我們知道自己還是常常會發脾氣,學了這句,下功夫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有情緒上來,馬上把它調伏,然後從此以後不發脾氣。人從此以後不發脾氣,那身心輕安,很快樂,任何境界都不能讓我們生氣,所以不亦悅乎?
我們現在假如不從內心下功夫,每天還有很多貪欲,每天還有很多看不順眼,你縱使富貴,每天還是很多煩惱、很多痛苦,跟人事物可能都對立起來。所以,真的把貪心、傲慢、瞋恚心這些不好的習氣放下,我們的性德顯露出來,那是人生的快樂,那是真正嘗到修道的快樂,所謂「安貧樂道」。
所以,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這些享受的刺激,比不上人真正放下習氣的快樂,以至於神交古人那種快樂,世間的快樂是比不上的。顏回夫子他契入這種快樂,所以他能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孔子對他的讚歎。我們一般人聽到這句,生活這麼苦,我怎麼受得了?其實人的精神生活愈充沛,物質的欲望自然就淡了。我們現在物質的欲望還那麼重,看這樣的生活就很難理解。事實上假如我們真的深入經典,都覺得每天的時間不夠用,哪還會想要去滿足哪些欲望。甚至於很用功的時候,兩個禮拜、一個月,可能起個買東西的念頭都沒有,沒有起這些享受的念頭,身心反而非常充實、快樂。有時候體會到古聖先賢的德行存心,真的是會手舞足蹈,覺得好像聖賢人就在我們的心中一樣。
所以見富貴之人我們不要生諂容,因為人富貴,福田心耕,都是修來的,不用去諂媚。諂媚,自己也得不到,應該是懂得自己去修福,所謂恩田、悲田、敬田,諂媚跟這三個精神都相違背了,不只讓人家瞧不起,更不可能會獲得福報。所以應該在自己的心地當中下功夫,去行善積德就會有富貴。而且得了富貴不是去享樂,不然靈性一直墮落,變成欲望的奴隸。富貴以後,來照顧自己的親人,照顧需要幫助的人,就像范公一樣的人生,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經文下一句說到:『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我們傳統文化的教誨,都是教導我們要行仁道,去愛護別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想一想,假如自己處在貧窮的狀態,人家瞧不起我們,還輕視我們,甚至以言語來數落我們,那我們當然很難受,這就違背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而且,一個不對的人生態度,隨時在折自己的福報。
我們一起學習過《了凡四訓》,明白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人一天當中,自己的福報都有加減乘除,我們要契入仁道才有福報。那怎麼契入仁道,仁愛的大道?首先要如孟子所說的,「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不斷的,哪怕是勉強自己,都要時時保持一個恕道,寬恕他人。包含這個恕字,如其心,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如其心就是感同深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看到他貧窮了,體恤他的貧窮,看到他生病了,體恤他的生病。
我們想到,新加坡有位很仁慈的長者,許哲女士,她活到一百一十多歲,她的母親也活到一百多歲,我們從這裡就看到「仁者壽」,仁慈的人長壽。她的自傳當中,回想到小的時候,家裡其實,在汕頭,那時候生活也是非常困苦,吃得也不是很好。但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景,就是剛好要吃飯,母親跟兄弟姐妹突然聽到有人敲門,母親打開門一看,好幾個面黃肌瘦、餓了好多天的同胞,她母親馬上回來,把桌上的食物端出去給這些同胞吃,孩子們就跟著母親出去。許哲女士就回想到,當她看到這些同胞吃下食物,心中那種喜悅,還有對她母親、對他們那種感恩的心,她就非常的歡喜。母親這種仁愛的行誼,深深影響著他們,所以他們兄弟姐妹沒有一個不從事於社會公益的工作,都是盡力的熱忱去幫助他人。所以見遇貧窮之人,要體恤他們的心情,不可以作驕態。
人應該因行為而尊貴,因能夠符合上天好生之德而尊貴。我們從這句,遇貧窮而作驕態,這一句提醒我們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延伸開來,我們今天處在富貴的地位,也要常常能體恤貧窮人的痛癢,他的生活情況。比方今天你做大官,做大官是父母官,不能變成享受富貴,反而要深入民情,跟人民在一起,然後更好的去服務、去愛護人民。
包含我們少壯之時,見到老年人要格外的恭敬,體恤老年人的辛酸,能夠更細微的去體恤老人生活上的需要。你不能自己很強壯,反而還嫌棄老人,這就非常非常不應該。事實上我們自己也要想一想,我們也有一天會老,如是因,如是果,今天我們尊重老人、照顧老人,鐵定感來的是我們老年也受人家尊重、受人家照顧。天地之間它是一個循環,所謂「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你怎麼待人,感召來人家怎麼待你。
老天爺也用心良苦,讓人都能有回報別人恩德的機會。就以做人最重要的根本,就是孝順來說,我們受父母的恩,才能夠成長茁壯,才有今天,我們也要能夠回報父母的恩德,這樣我們才會覺得良心很安。我們孝順父母是因,又感得孩子學到了孝道,把這孝道一承傳,所以孝順父母,最後自己也感得子女的孝敬,都是循環。人假如這一生不循環,回報父母的恩,這樣的人生覺得很空虛,所以你看古人給我們留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很大的遺憾。
就像《詩經》裡面講到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他的父母已經去世了,他覺得很悲哀,沒有辦法孝父母,回到家沒有父母奉養,好像沒有回到家一樣。所以他向著天地感嘆,父母的恩像天地一樣的厚,想報都報不完,現在沒有機會了。當我們的父母年老,確實在父母的身上,反而讓我們想起我們自己小時候的狀況。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現在父母老了,他生活能力差了,就變成我們奉養他,就如同父母在我們小時候照顧我們一樣,這是上天非常用心良苦的安排。
有一段老人家的心裡話說到,「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老人家可能在生活上動作會比較慢,比方走路、吃飯,這些我們都要能設身處地。「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繫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教你。」確實我們一聽到這段話,回想自己成長過程,吃飯不會吃,都是父母手把手這樣牽著我們的手,讓我們學會這些能力,包含繫鞋帶都是的父母教導。「當我一遍又一遍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語,請耐心的聽我說,不要打斷我。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複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我們的童年,就是有父母這樣的愛跟耐性,才能讓我們成長。「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嫌棄、不要指責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請不要嘲笑我,想一想當初我怎麼耐心的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
「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我們學走路,不知失敗了多少次,都是父母的陪伴,才能夠走穩每一步,這都是我們該知恩報恩的時候。「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陪我說,我就很滿足了。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當初我引領你走上人生的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後的路,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我們念到這篇文章,內心非常感嘆,假如讓我們的父母提出這樣的話語來,那真感覺自己太不孝了,一定是讓老人家很難受了,他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假如我們真的感父母的恩,化為行動,就會非常體恤他生活的點滴,哪還讓老人家講這些無奈的話?我們效法東漢黃香,他那分細心、耐心,「冬則溫,夏則凊」,這樣體恤父母生活的需要。我們以體恤父母的心,進而把這個愛心延伸到愛自己的家人,愛鄰里鄉黨,愛社會大眾,「凡是人,皆須愛」。再延伸到愛一切的生命,《朱子治家格言》後面有講,「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這就是一個人孝心、愛心繼續的延續開來。
這分愛、這分體恤能延伸開來,就時時能設身處地。比方我們現在有安定的生活,我們也去體恤正在患難當中的人群,我們每天把修學聖教的功德、福報,迴向現在還在苦難當中的人民、人類,這都是落實了仁道,忠恕之道。包含我們處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也能設身處地在其中的人的辛苦,所謂「事非經過不知難」。人不能設身處地,有時候講話就會苛刻,就會刻薄,就會把很難的事都說得很簡單,把有智慧的人都說得很愚笨,這就不是忠恕之道了。忠恕之道應該是什麼?忠,盡心盡力去協助、幫助,不講風涼話,不批評;恕,就是感同深受,這時候講出來的言語,都是體恤的言語,都是鼓舞人的言語,就不是批判的言語。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經句: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我們看這些經句,確實都點出了家道興衰的關鍵。一個家族、一個家庭,居家過日子,一定禁止、警戒爭訟,不能爭鬥、不能訴訟告上法院,因為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凶相。『訟則終凶』,一旦發生訴訟,告上法院,無論勝敗,對雙方、對整個家族都是凶相,尤其對下一代的兒女,就看到不好的榜樣,這個家道就敗了。其實冷靜下來看看現前的社會,我們有沒有聽說過,哪個家庭爭訟,告上法院,然後這個家族愈來愈興旺?一個都沒聽過。我長這麼大沒聽過,我也沒聽長輩、任何親朋好友說過,哪個家族爭訟,然後愈來愈富貴。所以人不明理,盡幹傻事,現在爭訟的家這麼多,哪有哪個家好的?可能因為他們還沒學《朱子治家格言》,沒人提醒。
我們有聽到檳城有個大企業家,跟弟弟爭訟,為了財產的問題爭訟,結果他接觸到傳統文化,尤其讀了《弟子規》「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他懂得反省,馬上撤訴,現在事業做得更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尤其最可貴的,是他看了這句話,體會到母親的心情,一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在打官司,可能連覺都睡不好。「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做人一定要從孝悌開始。俗話又告訴我們,家和才能萬事興。今天一個家庭要沒有爭訟,一定要回到什麼?回到修身的功夫,身修而後家齊。身不修,比方自己很容易跟人家對立,很容易指責別人,跟朝夕相處的家人不起爭執挺困難的。
在《德育課本》當中,談到一個讀書人叫繆彤,他有好幾個弟弟,他是大哥,這些弟弟都是他一手照顧長大的,結果這幾個弟弟跟弟媳婦提出來要分家。當然,假如是我們,心裡一想可能就會很難受,這些人真是忘恩負義,都是我拉拔長大的,竟然都不念這個恩,還說要分家。可能這個大哥心情不好,甚至有可能就會發脾氣,跟兄弟產生爭吵。
我就有遇過長輩,弟弟確實是他帶大的,但是這個弟弟後來不念他的恩,還不理解他,結果這個哥哥終生抱憾,活到八、九十歲了,常常還在抱怨這件事情。當然弟弟確實不對,不能忘恩,可是這個哥哥也自己苦了自己。我們照顧弟弟是盡一分情義,義,是該做的,我們也不去強求弟弟、親人的理解,我們做了就心安。人盡道義了,自有我們的福報,不要去罣礙這些人事,更不要耿耿於懷,然後鬱悶終日。其實我們把內心的這些痛苦放下,最關愛我們的人,心上的石頭也掉下來了。
面對家庭的這些不理解、這些無理的要求,要不產生衝突、爭鬥,繆彤的這分存心,就是我們應該效法的。當時候他的弟弟一時為了利益昏了頭,要分家產,當下他沒有責怪他們,反而自己進了屋,關起門,對著古聖先賢說到,自己很慚愧,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卻不能夠真正的修身、齊家,實在感覺自己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就打自己的嘴巴。繆彤時時都是想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都是自己的錯。人一反省,這個誠心就現前。他的弟弟跟弟媳婦看到這樣的情況,其實人都是有良心的,大哥照顧他們這麼多,其實內心還是很佩服大哥,一時間起了這些爭利的念頭,又看到大哥不只沒有說他們不是,還反省自己,一下子把人的良心給喚醒,馬上都跪下來給大哥道歉。
從繆彤的人生態度,讓我們學習到,天地之間,人與人的相處是什麼心境?除了自責,這個責就是反省自己,自盡,盡就是盡心盡力,「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其實這句話就包含了所有的道理。自責,反求諸己,忠於自己的良心,要反求諸己才能不斷成就自己的德行,忠,首先要忠於自己。自盡,就盡心盡力,推己及人去盡力幫助親人跟朋友。所以自責、自盡,還是忠恕之道。夫子之道是「忠恕而已矣」。人不管面對任何的事情,不情緒化,首先先想,這件事我有哪裡不對?這也都是跟《朱子治家格言》相應,「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有摩擦了,先反省自己,這顆反省的心跟對方相交感,很可能我們一反省、一認錯,對方也馬上,那顆反省的心相互交感,「其實我也有錯」。所以繆彤是我們修身齊家的好榜樣。
另外,我們也反思到,家庭當中會容易因什麼而爭吵?《弟子規》有句經文談得很好,說到,「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一個家庭當中,能輕財物就不容易爭;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發脾氣,很多紛爭可能就化解掉了。我們想起古代兄弟姐妹之間、親人之間的相處,確實能做到「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就像古人留給我們兄弟相處的一段教誨,「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同氣連枝,父母就是我們的根,兄弟還有所有的子孫都是枝幹。些些言語莫傷情,就是要言語忍,所以自家要懂得忍耐、忍辱、不爭,不要因為芝麻蒜皮的事情去計較,這樣能忍,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輕財產、輕財物,記什麼?記恩德,姐姐以前是怎麼對我的、哥哥以前是怎麼對我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給子孫戒爭訟的好榜樣、家和萬事興的好榜樣。
我們看到周朝八百多年,因為周朝的先祖,像泰伯、仲雍把國家都讓給了弟弟,那還有什麼好爭的?以至於漢朝趙孝、趙禮都能把命為兄弟犧牲,那還有什麼好爭的?所以,能夠輕財物,然後忍住脾氣,這是從修身當中去貪、去瞋,自然身修而後感得家齊。
又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宋朝的崔少娣,她嫁到了蘇家。她嫁過去的時候,已經有四個嫂嫂,她們有五個妯娌。這四個嫂嫂常常都是吵架,甚至還有打架的情況,紛爭不休。她嫁過去以前,親戚朋友都替她很擔心,但是,她心非常的安定,因為她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她只期許自己要真誠,只怕自己真誠不夠,不怕別人不能感動。格言上講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
嫁過去之後,因為她是最小的,她還主動承擔一些比較重的勞務,她告訴婆婆,「我比較小,應該多做,這些嫂嫂們比較辛苦」,她布施勞力。再來,布施財物,她回到自己娘家帶回來一些好東西,都是先給嫂嫂,還有給姪子,她沒有私心。還有,穿著漂亮衣服抱著姪兒,結果這姪兒突然撒尿了,嫂嫂不好意思,因為那新衣服是很珍貴的,就趕緊要把自己的孩子抱回來,結果少娣馬上對著嫂嫂講,「不要急,抱得這麼急,怕嚇到了小孩。」我想,在這個當下,她的嫂嫂會很感動,弄髒了少娣的衣服,她不只不覺得可惜,反而還念念為她孩子著想,怕驚嚇了孩子。我想這樣的事情一次、兩次、三次,再怎麼堅硬的心都會被她感動。
包含這些嫂嫂們常常會講些是是非非,她聽著,不回嘴,笑一笑,不參與。然後,假如自己底下的女僕講人的是非,她反而嚴重的教訓她們,帶著她們去給當事人道歉、去給嫂嫂道歉。其實看起來是嚴格,事實上是真正愛護這個僕人,因為這僕人以後還要嫁為人婦,假如喜歡搬弄是非,她以後決定不會幸福。嫂嫂們談是非,那是以前養成的壞習慣,但人有良心,常常講這個,看到少娣不回嘴,自己心裡心虛,慢慢就不講了。少娣再帶動,看到每個人的好,慢慢談話的內容就轉過來了,從言人過失,慢慢懂得去感恩每一個人。所以她嫁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四個嫂嫂都感動了,然後就對人家說,我們這五嬸是個賢人,「五嬸大賢,我等非人」,我們跟她比起來真的不太像人。講這個話我們聽了也很感動,每個人都是有良心的,而且都還是有希聖希賢之心,看到這樣的好榜樣,都懺悔,都想效法。
所以讀書人看到這樣的榜樣,非常讚歎,說到,「三爭三讓,天下無貪人矣」。爭財物,都讓,慢慢人家覺得,就你是君子?我也不願意做小人。「三爭三讓,天下無貪人矣」,那財物輕了。「三怒三笑」,別人惡意過來,我們帶著微笑善意回應,甚至「對不起,對不起」,可能他誤解我們,我們還是給他道歉。因為他剛好氣在頭上,等他冷靜下來,事情一搞清楚,根本就誤會對方了,他更慚愧,更能被對方的德行所感動,所以「三怒三笑,天下無凶人矣」。後來這四個嫂嫂都不吵架了,一個巴掌拍不響,只要兩個人其中有一人真有德行,這個架就吵不起來。
所以這句「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不只家庭如是,應該延伸開來,朋友之間也如是,領導被領導之間也如是,以至於在自己的事業當中,合作夥伴,我們也應該這樣做,甚至同行之間應該良性互動,而不應該互相攻擊,不然都是凶禍。我們記得小時候,比方到書局去買東西,剛好沒貨,老闆還會說,你到某某附近那家書局,他們那裡有。互相之間尊重,和氣生財,有錢大家賺。現在這樣的風氣少了,互相批評、互相毀謗,反而讓客戶很不舒服。而且,只要常常這樣惡意去爭鬥、去毀謗別人,鐵定折福,最後事業愈做愈不好。應該同行之間互相協助,彼此的經驗互相學習、互相讚歎,這樣才能夠真正有福報,才能和氣生財。
真正明白人生道理的人,決定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而不去爭訟,因為「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真正靠訴訟拿到的錢財,可能是我們命中本來就有,而且還折了一大半。我們能量大福大包容人,不計較,那量一大,反而福增長,這裡損失了,那裡就補回來。而且我們想想,世間人願意跟隨處處跟人爭鬥的人,還是願意跟隨非常有度量的領導人?我想,真正冷靜的人,他決定要跟有度量的人,還可以跟著這樣的領導者學到做人的道理。常常跟人家爭鬥,跟這樣的領導人不就永無寧日了嗎?
有個古人的風範提到,有人罵他,朋友就來轉告,某某人罵你。他說到,我跟他很好,他不可能罵我,我只記得他的好,他不會罵我的。接著這朋友又講,他真的罵你,他指名道姓的罵。接著他說了,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不會是罵我。我們聽到這個故事,確實他不生氣,這個衝突就不會愈來愈嚴重。衝突會嚴重,就是一個罵,另一個跟著罵,愈罵愈凶;一個打,另外一個也打,愈打愈凶。只要一個不罵、不還手,這個衝突就化解了。這個罵人的人事後了解到,對方不只不生氣,還說「我跟他挺好的,他以前對我很好」,人家都不記恨,聽了以後,慢慢也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我們以德去化人,不逞一時口舌之快,去跟人家起衝突。
接著經句講到: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代表處世必須要慎言,謹慎自己的言語,不可言語太多。因為話多容易失言,容易說錯話,就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招來災禍。所以,孔子的教學分四科,而言語排在第二位,所謂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德行為本。言語不當,走到哪都造成是非紛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怎麼去利眾?所以言語排在第二位。我們了解到,人一天不知道要講多少句話,所以老人都提醒我們要修口德、積口德,不修口德,福報全部從嘴巴溜掉了。
比方喜歡批評人,喜歡挖苦人,喜歡講一些傷害別人的話,那一天就折了很多福報。人假如懂得修口德,每天安慰人、鼓勵人,都講利益別人的話,甚至於人家尋短見,你一句話能勸他回頭,那都積很厚的陰德。比方你「見人善,即思齊」,「道人善,即是善」,對這一方真正有道德學問的人,你不嫉妒,讚歎他,讓更多的社會大眾跟著他學習,這隨喜功德,每個人受益都跟你的讚歎有關係,所以口德很重要。一念「道人善,即是善」,功德很大。但一念嫉妒、毀謗、批評,斷了很多人的信心、法緣,這個罪業就很重了。所以對自己來講,言語當中,要下很大的功夫來提升,對團體來講,才能真正和睦相處。
而我們要了解到,言語是心之聲,是我們的心體現出來的行為,所以言語有問題,事實上還是心地偏頗了,都要從心地下功夫。比方「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這個多言是行為,病在哪?病在心太浮躁了。《易經》告訴我們,「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浮躁的人話太多了,他定不下來;吉祥的人他很安定、安詳,言語不多。
歷史當中,晉朝宰相謝安,當時王羲之三個孩子去見謝安,結果見完以後,旁邊的人就談到,這三兄弟哪個德行最好?謝安馬上就說到,最小的王獻之最好,因為,他兩個哥哥談很多沒有意義的話,而他很有禮貌的問候長輩之後,就非常謙卑的在聽長輩講話。因為,去見宰相,這麼有人生閱歷智慧的,機緣很難得,謙卑的態度一定是恭恭敬敬聽,怎麼還會多話?後來確實,最有成就的就是最小的王獻之。所以《弟子規》也告訴我們,「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說話當中,其實學問很多,包含我們要能觀照到我們講話的存心,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再來,我們的態度好不好?我們講話的方法妥不妥?我們講話的時機對不對?一個人會非常謹慎言語,主要他也是很了解,言語的影響事實上是非常大的。我們常常聽到,「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言語影響很大。包含俗話講,三年的交情,一語寒心,溫情全失。很多年的老朋友,一個言語苛刻,不能體恤他人,可能這交情完全就付諸東流。包含對自己的福報,有一句話講,「一言折盡半生福」,一句話把半生的福報都折掉了。有的人講話真的很刻薄,講得讓人家氣到說不出話來,甚至於講得讓人家想自殺,這都是折了半生的福報。
甚至很多家庭就因為言語不慎,出去外面言自己家裡的醜事,可能就造成家人之間終生的隔閡,那都是言語不慎。所以,不言家醜對一個家庭來講太重要了。比方夫妻,假如太太把先生的不好到處講,最後這個話又傳到先生的耳裡,先生一定火冒三丈,我在人群當中怎麼立足?一定不能原諒妳,那就麻煩。假如先生的不好不講,只講先生的好,而且這個先生的好,最後還傳到他的耳裡,這丈夫會想,我才這些這麼少的好,我的妻子都讚歎、都欣賞,我這麼多不好,她都包容,她這樣對待我,真是太令我敬佩了,我不能讓她失望,好的我要更好,不好的我要改掉。妳這個讚歎他的好、包容他的不好,就把他的良心給喚醒了。妳不讚歎他的好,還講他的不好,最後就隔閡愈來愈深。
所以言語要理智,要考慮後果,不能給自己設下很多一生都很難改善的障礙。不只夫妻如此,包含婆媳之間也是如此。婆婆假如到處講媳婦不好,媳婦聽到了很生氣,也去講婆婆的不好,那這一家不就讓人家看笑話了?所以有個地方講,「婆婆背著鼓,到處說媳婦」,鼓挺響的,咚咚響。「媳婦背著鑼」,那鑼更響,哐,耳朵都震得很不舒服,媳婦背著鑼,到處說她婆婆。如是因,如是果,沒完沒了。不言家醜,這是治家的千古名言,決定不能違犯。
婆婆包容媳婦的不好,尤其現在很多媳婦是獨生子女,他們家就她一個女孩,跟這個媳婦有緣,還得教她。「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婆婆得教,丈夫得教,得有耐心教,不能批評她、到處說她不好。包容她的不足,稱讚她的好,婆婆這麼一稱讚,最後話傳到自己媳婦耳裡,婆婆真有度量,我這麼多缺點她都包容,我這麼一點好她都讚歎。很受鼓舞,更努力的要把自己媳婦做好。媳婦不講婆婆不好,反而都是稱讚婆婆可貴的地方,婆婆聽了以後也很感動,就更愛護媳婦了。這樣互相讚歎,婆婆多了個女兒,媳婦多了個媽,都是從不言家醜開始做起。
我們既知言語對自己的修養,對家庭、對整個團體的影響,就會更謹慎,就會很冷靜的觀照講每句話目的是什麼、應該存什麼心來講。《弟子規》有句教誨,就把言語當中重要的這些環節都點出來,「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過,諫使更」,代表目的是什麼?是希望父母、親人改過,為他好,這是目的。我們存什麼心?存愛他的心、真誠的心去勸他。那目的清楚了、存心清楚了,態度呢?要柔和,「怡吾色,柔吾聲」,態度很好。我們要去勸人,態度凶巴巴的,人家一下子很難接受。「諫不入」,一次勸,勸不動,「悅復諫」,《弟子規》每個字都有人生的智慧。悅是什麼?找他歡喜的時機去勸,他能察言觀色,適當的時機勸。復,不厭其煩,一而再、再而三耐心的提醒,這個復就是我們必須有耐心。「號泣隨,撻無怨」,父母不能理解、親人不能理解,還罵我們、還指責我們,不了解我們的苦心,我們還是不改我們的這分初心,就是為了愛他,幫助他改過,並不是要他對我們有什麼回報。反而他不能理解,我們不忘這個初心,更包容,更等待好的時機再來勸,不要急於一時。
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评论